导图社区 第三单元第8-2节:《登高》-知识梳理
Hey小伙伴们,想要轻松掌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的知识点吗?快来看看这篇超实用的知识总结吧!👀
编辑于2024-08-20 20:02:46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三单元第8-2节 《登高》
了解作者 全面了解诗圣生平,感受诗圣坎坷生平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
基本介绍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诗歌大多描写了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表达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京兆杜氏,是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及晋代名臣杜预的后代。杜氏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至曾祖父杜依艺时,因官居巩县县令,遂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于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712年2月12日)生于巩县。祖父杜审言于唐中宗时官拜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父亲杜闲,为杜审言的长子,官至兖州司马;母亲崔氏,出身清河崔氏,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但他母亲在杜甫年幼时就故去。
年少成名
杜甫青少年时家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少年时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他五六岁时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后在洛阳尚善坊的岐王李范宅里,玄宗宠臣崔涤堂前,听过李龟年的歌声;在洛阳北邙山顶玄元皇帝庙里欣赏过画圣吴道子画的五圣尊容、千官行列,这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
早年游历
杜甫十九岁时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一带晋国故地);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二十三岁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岁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天宝四年(745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望岳》更是其中的杰作,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流露了少年杜甫不凡的抱负。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在天宝九载冬天进三篇赋(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於南郊赋》)纪颂其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的官职(“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杜甫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之情。
入朝与被贬
至德二年(757年)五月十六日,杜甫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很苦,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
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后来杜甫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自己作品的语言。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沉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顿挫”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声调起伏迭变。
兼容并蓄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杜甫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
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是诗中《六经》,他人诗乃诸子之流也”。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一《杜诗详注集成序》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
炼字对仗
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杜诗炼字与对仗高超的体现。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内容深远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
诗史之义各有各说,有人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还有人认为杜诗“具史识史见,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此说可取。另一说是,杜甫之诗之所以号诗史,因其“悲天悯人,感时伤事”,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
后世影响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杜诗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后的一些年,没有受到多少嘉奖和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在风格和格律上的创新所导致的,某些评论家认为其中的有些作品仍然很大胆古怪。他在世时关于他的参考资料几乎没有,然而,就像孔庆翔说的一样,杜甫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
公元九世纪时他的作品开始出名,早期的正面积极评价来自白居易,他推广了杜甫部分作品伦理观点,尽管他只在杜甫的部分作品中找到这些观点。除了白居易,还有韩愈,他撰文以此批驳反对李杜的声音,捍卫了他们的美学地位。同时,这两位诗人的诗文中都有杜诗的影子。
公元十世纪初,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这一个时期,中国刮起了“新乐府运动”的狂潮,杜甫作为这一次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备受推崇。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到了宋朝,杜甫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宋朝理学的发展确保了杜甫作为诗的典范和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苏轼阐释了理由:“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鲁迅也评价过杜甫,“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而杜甫更广泛的影响是,杜甫的作品将律诗从文字上的游戏变成了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对后来的诗人政治题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客居四川夔(kuí)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但国家仍处于一片动乱之中。杜甫从48岁时开始漂泊在外,写此诗时是杜甫漂泊的第八个年头。
这年重阳节,想到当时的时局,想到昔日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离世,面对重病缠身的自己,为了排遣心头郁闷,杜甫抱病独自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寻找诗眼 初步探究诗歌含义,寻找诗歌关键字眼
诗眼
悲
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一个“急”,一个“哀”,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诗人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渚清沙白鸟飞回”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愁绪,到晚年疾病缠身,独自登上高台。
颈联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
诗人在这里用了“作”,不用“做”是诗人用词巧妙之处。“万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诗人感伤情绪之景物是会令人心生孤独悲伤之感的景色,悲秋之感更强烈浓重,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
尾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失意,病体日衰,刚刚停止消愁的酒杯。
尾联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整体感受
凄楚
悲伤
痛苦
孤独
理解诗意 深入理解诗歌深意,理解诗人悲之为何
王国维先生说:“《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如何写悲
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
秋风是凛冽的,使人感到非常冷,身冷心更冷。
迅疾的秋风
天高
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孤苦的诗人自己,是那么的渺小。
高远的天空
猿啸
猿的哀鸣使人内心非常悲凉。
哀鸣的猿啼
为什么用“啸”而不用“啼”?
啸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
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岳飞《满江红》
啼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悲中有壮,悲中有愤
渚清沙白
“清”“白”冷色调突出环境的肃杀凄凉,背景的壮阔宏大。
孤零冷落的小岛 水落而出的白沙
鸟飞回
鸟在天地间盘旋,形单影只,写尽孤独哀伤。
低飞盘旋的水鸟
意境凄凉清冷苍凉
俯仰 结合
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捕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入诗,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把“落木”改成“落叶”行不行?为什么?
相比较“落叶”,“落木”更加沉重,木给人干枯之感,树叶早已没有生命,颜色是枯黄衰败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何况是无边无际的落叶从空中飘零,营造出更加悲凉的氛围。这样自然让人联想到诗人飘零的身世、颠沛流离的生活。
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命短暂
不尽长江滚滚来
宇宙永恒
对比
人生短暂 壮志未酬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绵邈
诗人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描绘画面
这是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狂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的秋风中飞舞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波涛拍击着江岸滚滚向前。
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含有八层意思,即八可悲。
万里,地之远也
离乡万里
秋,时之凄惨也
时值悲秋
作客,羁旅也
作客他乡
常作客,久旅也
长久漂泊
百年,迟暮也
人到老年
多病,衰疾也
体弱多病
台,高迥处也
孤独无依
独登台,无亲朋也
国家多事
尾联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
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年事已高,漂泊在外,人生艰难,壮志难酬。
“苦恨”
恨国家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更多是遗憾。
思考:尾联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儒家思想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诗圣思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自古逢秋多寂寥,中国文人多悲秋。请谈谈你对杜甫“悲秋”的理解。
景:自然之秋
己:人生之秋
国:国家之秋
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身世的感慨、家国的忧伤,显得沉郁厚重。即使人生潦倒,销愁无途,仍忧国伤时;即使国事艰难,壮志未酬,仍心系家国。杜甫的悲是悲自然,是悲人生,悲国家,悲天下苍生。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杜甫这种心忧天下的情怀,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的。
全诗总结 总结诗人登高所思,感悟诗人内心愁苦
《登高》
写 景
首联
仰观:云天秋风
俯察:江水洲渚
颔联
仰观:无边的落木
俯察:不尽的江水
抒 情
颈联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尾联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高浑一气,独步古今, 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落木萧萧,登高欲消家国恨。
长江滚滚,望远难解心中愁。
深入了解 了解诗圣坎坷一生,感悟诗圣家国情怀
﹃ 诗圣﹄ 生平
读书游历时期(35岁之前)
7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19岁出游郇瑕、吴越
32岁与李白同游,会见高适
放荡赵齐间,裘马颇轻狂。 代表作:《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
35岁由于李林甫“野无遗贤”的闹剧,杜甫落榜,客居长安十年,郁郁不得志,过着贫困的生活。
39岁时在玄宗将举行祭祀时献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又因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李林甫权倾朝野,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杜甫认识到统治者腐朽。 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
为官流亡时期(45-48岁)
43岁时安史之乱爆发,仓惶西逃
44岁为生计接受所学无用之职,经历幼子饿死之痛
45岁被授为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被贬到华州
46岁暂离华州到洛阳探亲,返回途中创作了“三吏”“三别”
左拾遗,为房琯向肃宗上书请无罪,后发生安史之乱,避难流亡。 代表作:《春望》“三吏”“三别”
漂泊西南时期(49岁-去世)
52岁漂泊了近两年又回到草堂,被举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又辞职
54岁暂住于夔州,创作达到高潮,作诗四百三十多首
59岁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好友严武扶持于成都造草堂,期间写了240多首诗。 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