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北宋风云
北宋大事记时间线以时间为轴,将北宋从建立到灭亡的重要事件按顺序排列,清晰地呈现出北宋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有助于读者快速把握历史脉络,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编辑于2024-08-21 12:47:30北宋风云
公元960年
后周皇帝柴荣英年早逝
六岁柴宗训即位
符太后和宰相范质掌权
赵匡胤:殿前司都点检
柴荣铁杆西北王李筠
昭义军节度使
驻守潞城(山西太原)
十几万西北军
柴荣铁杆淮南王李重进
十几万淮南军
心腹:翟守珣
赵匡胤好友
同年,赵匡胤北征
近侍:楚昭辅
先锋:发小慕容延钊
殿前司总指挥:铁粉石守信
骑兵将领:妹夫高怀德
步兵将领:拜把兄弟王审琪和韩重赟
总参谋:赵普
军师:苗训
其他:张令铎、张光翰
同年,陈桥兵变
使臣:陈思诲
李重进的旧部
拿丹书铁券游说李重进
定都开封
对抗西北王李筠
西路大军:石守信统帅、高怀德副统帅,攻长平
东路大军:慕容延钊、王全斌,攻泽州
中路:赵匡胤策应
杯酒释兵权
义社十兄弟
关南兵马督军:李汉超
关南地区兵马大元帅
对抗大辽
以攻为守,深得赵匡胤信任
公元963年
讨伐荆湘
慕容延钊挂帅
李处耘监军
公元964年
讨伐蜀国
王全斌挂帅
主力部队:王全斌和崔彦进
东路军:刘光义和曹彬
公元965年
蜀国国主孟昶投降
公元969年
讨伐北汉(国主刘继业)
主帅:曹彬
前锋:李继勋
后方部队:赵赞和党进
殿后亲征:赵匡胤
讨伐失败
公元970年
讨伐南汉(国主刘鋹)
主帅:潘美
借道南唐,奇袭南汉
公元971年
广州沦陷,刘鋹纳表请降
公元972年
赵匡胤宴请南唐国主李煜的亲弟弟李从善
南唐国主毒死战将林仁肇
公元974年
赵匡胤召李煜进京,多次未果
征伐南唐
主帅:曹彬
水师:曹彬和副将李汉琼
步兵:潘美
关键人:南唐落榜考生樊若水
公元976年
赵匡胤弟弟登基,宋太宗
伪造诏书: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赵普证人)
公元978年
南唐后主李煜写完《虞美人》
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毒酒赐死
公元979年
赵匡胤长子被逼自杀
替北伐将领请赏后自杀
宋太宗北伐汉
潘美北路招讨使
灭北汉
刘继业降宋
改回本姓杨,杨继业
杨家将的一代目
宋太宗伐辽
萧太后执政期
韩德让守边
宋太宗屁股中箭,铩羽而归
晋阳,有帝王之气
战国时期:赵国定都晋,称霸
汉文帝刘恒八岁晋阳封王,十六岁登基
汉景帝刘启生于晋阳
三国司马昭,封晋王,建晋朝
南北朝、前汉、前秦、北齐要么是晋阳起兵,要么晋阳称王
隋炀帝登基前封晋王
唐太祖李渊从晋阳起兵,建立大唐
唐高宗李治登基前也是晋王
武则天地道的晋阳人
后唐、后晋、后汉、后蜀都是从晋阳起兵
宋太宗焚城晋阳,灭晋阳王气
开封府判官:吕端
公元981年
赵匡胤四子英年早逝
公元982年
当朝宰相:卢多逊
赵普被贬也是受卢多逊陷害
与秦王赵匡美私交甚好
赵普屈打成招:宰相管家和秦王管家
秦王赵匡美免职开封府尹
宰相卢多逊被贬,发配海南
宋太宗幕僚柴禹锡密告秦王赵匡美谋反
公元984年
赵匡美吐血而死
公元986年
宋太宗雍熙三年
御前会议讨论再次伐辽,距离上次伐辽已经过去7年
雍熙北伐
西路军
潘美、杨业统领,出雁门关,进攻陈家谷,直逼云州
在东路军大败以后,回撤之时,遭遇辽军,全军覆没
杨业带领3000兵和三个儿子战10w辽军
诱敌至陈家谷,发现伏兵已逃
陈家谷之战杨业战死
监军:王诜
中路军
田重统领,从定州出发,进攻南部重镇飞狐,攻蔚州
东路军
职责:坐镇,不激进,不败牵制即可
曹彬统领,进攻新城、雄州,直逼豚洲、固安
米信和崔彦进,二人激进派
导致东路大军土崩瓦解
辽国,耶律休哥反攻大宋
代州知州张齐贤5000打20w,胜。耶律休哥第一次败
公元990年
淄州城外,流浪女子受朱文翰收养
小孩取名:朱说
公元997年
当朝宰相吕端
宋太宗驾崩
三子赵恒即位,宋真宗
真宗好酒,饮量无敌
原名:赵元侃
迎刘娥入宫,封德妃
代孕生子:赵受益
贴身太监:周怀政
丁谓参加皇帝酒宴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公元1004年
景德元年
寇准:当朝丞相
王钦若:副宰相
提出“东封西祀”:封禅东岳泰山,祭祀西岳华山
宋真宗御驾亲征,签订《檀渊之盟》
曹利用出使辽国
公元1009年
柳永科考失利
公元1011年
朱说求学于应天府书院
公元1015年
朱说中进士
公元1018年
宋真宗天禧二年
宰相丁谓与李迪矛盾公开化
公元1020年
宋真宗中风
三股势力
寇准、李迪:主张皇后还政,太子监国
丁谓、刘皇后
曹利用代表枢密派
寇准被再次罢相,客死雷州
真宗贴身太监欲发动政变,失败。
寇准受此连累
寇准所代表的太子党离开政治舞台
公元1022年
宋真宗崩
太子赵受益,改名赵祯,即位,宋仁宗,年仅13岁
宰相丁谓
副宰相王曾
纯小人
柳永,柳三变科考失败
公元1023年
丁谓刘皇后罢免,发配海南
途径雷州,寇准送食物和衣物,拒绝与其见面
公元1028年
宋仁宗,天圣六年
朱说母亲病史,告诉其身世,原名范仲淹
公元1029年
玉清昭应宫火灾
刘太后借机罢免王曾宰相职位,贬为青州知州
公元1033年
刘太后薨
公元1041年
李元昊进攻西陲重镇宁远寨
公元1042年
宋与西夏争夺庆州
西夏主帅李元昊
宋军主帅葛怀敏
定川寨之战:宋败西夏胜,三足鼎立
范仲淹领兵5000敌后骚扰
杨寘状元及第,王安石第四,曾巩落榜
公元1043年
范仲淹,富弼,韩琦为宰相
庆历新政改革
公元1057年
嘉祐二年
同年科考(梅饶臣和欧阳修是主考官)
第一名:林希(官至宰相)
第二名:苏轼
第三名:章衡(殿试状元)
第某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某名:苏辙(苏轼弟弟)
第某名:章惇(章衡叔叔,官至宰相)
第某名:曾布(曾巩弟弟,官至宰相)
第某名:曾阜(曾巩族弟)
第某名: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中坚力量,官至宰相)
第某名:程颢(程朱理学创始人)
第某名:张载(程颢表叔,程朱理学创始人)
公元1061年
嘉祐六年
王安石、司马光同时被提拔为皇帝跟班
公元1062年
宋仁宗病死
养子赵宗实登基,赐名赵曙,宋英宗
公元1066年
曹太后还政于英宗
公元1067年
宋英宗暴毙
赵顼登基,称宋神宗
欧阳修被弹劾
韩琦被弹劾
宋神宗之所以同意欧阳修和韩琦离开,是为了塞自己人进去
公元1068年
宋神宗破格提拔王安石
熙宁变法,也称王安石变法
枢密院枢密使陈升之
吕惠卿:顶级奸臣
曾布
章惇
苏辙
公元1074年
熙宁七年
变法五个年头
变法派与保守派矛盾达到顶峰
公元1080年
元丰三年
公元1085年
宋神宗驾崩,九岁皇太子赵煦即位,宋哲宗
保守派掌权,变法失败
公元1086年
西夏索要兰州等五地
司马光直接给了,几十万将士流血换来的
最终割地:浮屠、安强、米脂、葭芦给西夏
割地求安开始了
王安石去世
司马光去世
公元1093年
元祐八年
高太皇太后薨
哲宗正式掌权
年号绍圣
废除高太后旧政,恢复王安石变法
章惇入京,请发司马光、吕公著冢,斫其棺
帝后矛盾很重
春、循、梅、新,与死为临;高、窦、雷、化,说着也怕
公元1098年
宋哲宗元符元年
曾布定计,种朴和郭成回借风雪联手破敌40万西夏军,“平夏城之战”
废皇后孟氏,居瑶华宫,法名冲真
公元1100年
宋哲宗英年早逝
实权在向太后,保守派
由于哲宗无子,由弟弟赵佶即位,宋徽宗
宋徽宗迎回孟皇后,封为元祐皇后
公元1101年
元祐党人事件,宋徽宗启用变法派
废除孟皇后,贬居瑶华宫
公元1126年
宋徽宗禅让皇位给儿子赵恒,宋钦宗
公元1127年
金兵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
根据《宫籍薄》确定皇室宗亲,全部抓走
孟皇后由于被废除,不在册,漏了
在宗泽保护之下的康王赵构也漏了
赵光义一族仅剩赵构
公元1129年
被金兵追来追去的赵构定都杭州
赵构儿子早丧,收赵匡胤七世孙赵眘为养子
赵构,宋高宗,南宋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