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控制计划CP
这是一个关于控制计划CP的思维导图。从目标设定到任务分解,再到风险评估与调整,全方位掌控项目动态。1分钟学会控制计划CP精髓。
编辑于2024-08-23 17:39:48控制计划CP
一、背景:
1.1独立控制计划手册
1.2灵活性和敏捷性
1.3APQP
1.4经验教训、最佳实践、其他标准的一致性和协调期望
1.5持续改进
1.6福特、通用、斯特兰迪斯合作,列出经常薄弱点
二、六大手册
2.1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QQP-第三版
2.2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第一版
2.3测量系统分析MSA-第四版
2.4统计过程控制SPC-第二版
2.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第四版
2.6控制计划CP-第一版
三、控制计划目的
3.1传达开发、使用、改进控制计划的标准化最佳实践
3.2帮助制定标准化和有效的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以支持实现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3.3预期好处
3.3.1为控制计划创建通用语言,以改善组织内部及组织与其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沟通
3.3.2降低顾客和组织控制计划的复杂性
3.3.3促进整个供应链中适当产品和过程控制的可视化和确认,特别是与特殊特性相关的控制
3.4控制计划的制定是质量规划过程的一个
3.5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早期,目的是记录和传达过程和产品控制的初始计划,指导指导如何控制过程并确保产品质量
3.6控制计划描述了过程的每个步骤所需的操作,包括接收、过程中、输出和周期性要求,以确保所有过程输出都处于控制状态。可以直接包含返工过程,也可以使用单独的返工控制计划
3.7不取代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流程图-FMEA-CP-SOP-生产)
四、要求和指南
4.1格式:易于理解并确认实施
4.2特殊特性:可能影响政府法规、 安全或被认为需要特别注意和处理的零件的其它方面的产品和/或过程特性。可由顾客或组织确定。
4.2.1所有特殊特性(产品和过程) 必须包含在控制计划中。
4.2.2所有 DFMEA 中严重度9~10分的项目 必须被定义为特殊特性并传递至PFMEA 进行控制。
4.2.3特殊特性必须在控制计划的“特殊特性分类 ” 栏中注明。 如果顾客确定了特殊特性,组织必须根据顾客的要求使用适当的分类。 如果顾客同意, 并且有相关矩阵等文档链接到顾客指定, 则允许使用组织指定的分类。
4.3传递特性(PTC):在供应商过程中制造并在组织流程中使用的零件特性,无需修改或进一步验证。 PTC不受组织的控制或功能测试,并且会对其顾客产生重大影响,例如顾客处理问题和/或市场保修问题。PTC最终供应给OEM顾客(即,它将“通过”),因此组织必须确保供应商对特性进行充分控制。最终控制PTC 或进行功能测试的供应商过程是“最后的控制点”。
4.3.1组织必须识别符合本手册“传递特性 ” 定义的任何特性, 或与顾客达成一致的特性。
4.3.2组织必须有一个过程来确认供应商控制的有效性。 根据确认结果,组织必须从组织和顾客的角度决定适当的控制方法。
4.3.3组织必须记录每个 PTC 的所有传递特性和“最后控制点” 的控制方法。 在试生产控制计划评审/批准之前或同时, 必须与适当的顾客代表一起评审该文件, 以达成PTC 控制协议。
4.3.4如果组织使用 基于抽样的进货检验(如批量认证) 来确保 PTC,那么它必须包含在组织的控制计划中。
4.3.5鼓励使用AIAG CQI- 19次级供应管理过程指南中“供应商传递特性矩阵”, 以确保识别所有特性、 评估影响和控制计划反映供应商的过程能力。 达到相同结果的类似表格是可以接受的。
4.4放错确认:根据AIAG APQP手册,需要验证指定为防错的控制措施(包括指定为防误的控制措施) 的有效性。
4.4.1防错设备必须列在控制计划中。
4.4.2确认防错设备的有效性或正常运行的方法和频次必须包含在控制计划中。
4.4.3防错设备验证的频次必须基于能够有效遏制自上次良好验证结果以来生产产品的能力。
4.4.4应当维护和管理标准缺陷样品(如“红兔子”),以确保它们是最新的,并按设计发挥作用。标准缺陷样品必须明确标识和管理, 以防止混入生产零件或用于其他目的。为了确保有效探测和遏制不合格产品,主缺陷样品必须在或刚好在规范限制或公差之外。
4.5家族控制计划
4.5.1多个部件的控制计划,其中部件在应用、设计、制造、要求和规范方面基 本相似
4.5.2组织必须列出“控制计划 ” 家族涵盖的所有相关单个零件号。
4.5.3 仅当与“控制计划 ”家族相关的所有零件在同一生产线或设备上运行时,或者当多条生产线使用相同的品牌和型号的设备,或具有“控制计划 ”家族和过程流程图上指定的相同控制的类似设备时,才能应用“控制计划”家族。
4.5.4如果“控制计划”家族是应用家族FMEA和家族流程的结果,则组织应当使用一致的命名或编号, 以显示所有相关文档的链接以及它们适用的零件系列。
4.6相互依存的过程和/或控制计划
4.6.1用于制造给定零件的所有过程都必须体现在控制计划中。
4.6.2不是在零件的控制计划中列出生产该零件所涉及的所有生产步骤,就是为“相互依存 ” 过程制定单独的控制计划, 并将该控制计划链接到该零件控制计划
4.6.3如果使用相互依存的过程, 那么请在零件的控制计划和流程图上显示该零件从过程到和/或相互依存过程的接入和退出点。
4.7返工和返修过程
4.8反应计划详情:反应计划不仅规定了必要的纠正措施, 还规定了谁负责该措施。
4.8.1 控制计划的反应计划区域必须显示采取的具体措施, 或参考特定文档或系统指令, 其中列出了在失控和/或超出规范的情况下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4.8.2控制计划的反应计划区域必须指明负责实施指定措施的个人(按头衔或角色) , 或引 用包含所有详细信息的文档, 包括措施的责任人。
4.9要100%目视检查
4.9.1如果使用100%目视检查的方法,则控制计划必须包括对目视检查的定期验证,例如由合格的审核员进行抽样审核,离线测量以验证判断或类似方法。
4.9.2上述定期验证必须通过添加一列表示负责人或在方法中列出负责人来说明谁负责验证。
4.9.3如果要评估的特性无法使用仪器、量具或夹具进行测量,则必须向操作员和审核员提供顾客批准的标准样品和/或限度样品(包括“标准手册”或其他书面协议),并在控制计划中引用 。
4.10“黑匣子”过程
4.10.1必须存在符合本手册要求的控制计划。
4.10.2任何偏离正常顾客评审和控制计划批准的情况都必须在征得顾客同意的情况下记录在案。
4.10.3控制计划必须可供顾客亲自或通过安全的虚拟环境进行评审
4.10.4获得顾客对组织过程控制和能力的信心的典型方法包括:在不提供文件副本的情况下,现场评审控制计划的内容:过程巡视阐明(Process walk) 对过程和产品特性的控制; SPC数据显示过程及形成产品的能力。
4.11指定供方
4.11.1在制定组织的控制计划时, 指定供应组件和材料的信息必须作为参考, 就像它是自行采购的一样
4.11.2在指定供应来自竞争对手或类似涉及保密性的情况下,组织和顾客应当讨论如何获得所需信息
五、开发
5.1目标是促进与所有相关人员的沟通,以确保每次都按时、足额地完成所有必需的控制
5.2有效性取决于公司领导层对实现顾客满意度所需努力的承诺。每个控制计划都是唯 一的。实际执行的时间和顺序取决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和/或其他实际事项。
5.3在产品质量策划周期中,越早实施工作实践,工具和/或分析技术越好。
5.4适用于控制计划开发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可能因产品开发过程以及顾客需求和期望而异。所提供的输入和输出列表并非包罗万象,而是提供所用典型信息的示例。
5.5入门
5.5.1组织团队:组织的第一步是为控制计划指定过程所有者。应当指定一个跨职能团队(领导、工程、制造、质量、供应商等)。对于控制计划的不同阶段,可能需要有不同的团队或代表(例如,试生产CP团队可能与生产CP团队不同)。
5.5.2定义范围:在项目的最初阶段,组织的控制计划开发团队必须识别顾客需求、 期望和要求。团队还必须评估设计、 性能要求和制造过程中规定的拟议测试和控制的可行性。在某些情况下,团队可能需要确定顾客所需的帮助。
5.5.3团队到团队(沟通线路):控制计划团队必须与适用的顾客、组织和供应商团队建立沟通渠道。
5.5.4培训:控制计划开发的成功取决于有效的培训项目,该项目传达所有要求和发展技能,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5.5.5顾客和组织参与:主要顾客可以启动控制计划开发过程,但组织有义务管理控制计划开发,并且必须要求其供应商具有相同的绩效。
5.6APQP和CP团队之间的时间和协调
5.6.1同步工程: 取代结果传输到下一个区域执行的连续一系列阶段。
5.6.2问题解决:对控制计划制定的问题应当记录在矩阵中,并指定责任和时间。
5.6.3产品质量时间计划:控制计划开发的过程拥有者必须支持并被告知由APQP过程拥有者制定的产品质量时间计划,包括计划的变更。
5.6.4与时序图相关的计划:组织的控制计划开发团队负责确保交付时间符合或领先于APQP过程所有者制定和维护的产品质量时序图。
5.7输入(编号表示APQP手册的章节)
5.7.1跨职能/多学科团队
5.7.1.1团队经验(1. 1.3)
5.7.1.2领导层支持(1.14, 2.13, 3.10, 4.8)
5.7.1.3所有供应商名单
5.7.2产品风险分析输出
5.7.2.1DFMEA(2.1)
5.7.2.2设计的产品性能/功能特性列表(DFMEA),以及相应的测试和尺寸要求
5.7.2.3工程图纸(2.6) , 包括GD&T
5.7.2.4工程图纸和材料规范的特性(2.8)
5.7.2.5每个操作/失效模式的防错设备/机制列表以及检查的产品/过程特性
5.7.2.6 可制造性装配和服务的设计(2.2)
5.7.2.7材料规范(2. 8) , 包括处理和存储要求, 以及需要检验的要求
5.7.3过程风险分析输出
5.7.3.1PFMEA(3.5)
5.7.3.2PFMEA控制,包括相应过程的列表和顺序
5.7.3.3逆向PFMEA分析和措施
5.7.3.4每个操作/故障模式的防错设备/机制列表以及它检查的产品/过程特性
5.7.3.5每种操作/缺陷类型的探测方法列表
5.7.3.6返修/返工/再利用操作识别
5.7.4 操作说明
5.7.4.1过程流程图(1.10, 3.3)
5.7.4.2平面图布局(3.4)
5.7.4.3工具布局
5.7.4.4考虑工站环境(例如照明) 和人体工程学
5.7.4.5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2.10)
5.7.5质量历史知识
5.7.5.1从类似零件吸取的经验教训
5.7.5.2姐妹工厂相同/类似过程的控制计划监视
5.7.5.3过程评价
5.7.5.4历史保修和质量信息(1.1.2)
5.7.6特殊特性:识别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1.11、 2.11) , 包括安全和法规要求
5.7.7体系能力评审结果
5.7.7.1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3.2)
5.7.7.2具备能力的量具和测量设备
5.7.7.3量具功能列表
5.7.7.4变更管理过程和修订历史记录已准备就绪
5.7.7.5监视生产线末端操作的方法
5.7.7.6过程能力监控
5.7.8抽样计划和频次
5.7.8.1工程规范(2.7),特别是如果“过程中测试工位”包括样本量、频次和接受准则
5.7.8.2首件和末件确认注意事项
5.7.8.3换型和重启活动的协议(工装更换、维护、关闭等)
5.7.9产品和过程确认的输出
5.7.9.1有效生产运行(4.1)
5.7.9.2测量系统分析(4.2)
5.7.9.3初始过程能力研究(4.3)
5.7.9.4生产确认测试(4.5)
5.7.9.5“试生产”和/或“安全投产”生产的结果
5.7.10反应计划策略
5.7.10.1如果按使用的探测类型分组(例如,通过100%检验探测到所有缺陷,操作员是否接受过处理缺陷产品培训)
5.7.10.2如果按一行X个缺陷进行分组(在通知主管之前发现缺陷的操作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5.8输出(编号表示APQP手册的章节)
5.8.1质量策划签发输入(4.8)
5.8.1.1控制计划的纳入和批准
5.8.1.2每个设备/工站的主缺陷样本(“红兔子”) 频次检查表
5.8.1.3操作员培训要求
5.8.1.4标准作业指导书的输入
5.8.1.5记录检验结果的表格/日志(检验日志)
5.8.1.6视觉辅具
5.8.2按阶段划分的控制计划
5.8.2.1原型样件制造控制计划(2.5)
5.8.2.2试生产控制计划(3.6)
5.8.2.3生产控制计划(4.7),适当时包括“安全投产”项目
5.8.3过程说明输入(3.7) :包括控制计划和任何相关说明(反应计划等)
5.8.4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输入(3.9):包括控制计划项目
5.8.5控制计划对组织的好处
5.8.5.1有意义地分配资源以实现顾客特性要求
5.8.5.2向顾客传达疑虑、变更/偏差
5.8.5.3在不牺牲质量的情况下减少浪费和成本
5.8.5.4持续过程能力研究结果
5.9表单字段
5.9.1以控制计划表为基础。每个项目的编号与控制计划表中的编号字段相对应。
5.9.2使用前面描述的输入和资源,开发所需的信息并填充控制计划表单内容。
5.9.3开发控制计划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这仅作为示例图像提供,并非控制计划
5.9.4开发过程所有输入和输出的详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