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生五大问题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五大问题的思维导图。智慧人生要问清自己五大问题:何为幸福?我是谁?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活着为什么?何为命运?
这是一篇关于念死可以珍惜人身,策励修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事实上的理解,道理上的理解,问题意识,第一、二步完成导图。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入世做事:帮助他人没有得到回报,积极耕耘却没有收获,甚至吃力不讨好、好心没好报、好心办坏事,最后自己苦苦恼恼,甚至想不开,抑郁消沉,往出世心态发展。
积极和消极,悲观和乐观,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世人以世俗的眼光和感觉认为佛教消极,他们不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生五大问题
何为幸福
不稳定的感觉
心态
定位
知足知恩知止知畏
生命苦乐的辩证关系
苦是人生本质,是根本的、绝对的,所有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这种无常导致了苦的产生。
生老病死基本苦难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欲望之苦
快乐是对痛苦的缓解,是相对的、暂时的
如何获得
以己为洲
改变生命品质,降低物质欲望,增加精神追求
以法为洲
三宝
佛是改善生命的榜样
法是认识生命的方法
僧是指导方法的导师
三学:戒定慧
八正道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我是谁
定义
色身:生命的片段的形式
意识:观念、心态和情绪,“我喜欢、我讨厌”进而产生我执
真我:生命的本质
两种态度
我执
烦恼:让人爱、让人恨、朝思暮想、寝食难安
纷争:和他人相互抵触、难以和谐,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无我
佛陀对众生的最大贡献
放下狭隘的自我,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如何做
找回自我,而不是做为自我色身欲望服务的奴仆
淡化个人,多帮助大众,形成好的果报
破除我执,接触外境时心不染着,缘聚则生、缘散则消,一切随缘
生死何来去
唯物论,一世论,看不出生命的终极意义
轮回论
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缘份
每个人的天赋存在不同差别
佐证
三世论关联:今生是前生的积累,来生取决于今生的修行
把握当下,就能把握未来,把握生命走向
何为命运
其它宗教:由外在的主宰神或某种神秘力量
佛教:是生命的发展规律,决定于自身造业
身业——所行
语业——所说
意业——所想
原理
心灵因果,当下因果——行善会带来内心喜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峰
命运全链条:行为重复养成习惯 习惯积累产生性格 性格发展形成人格和生命品质,最终决定命运走向
心具有选择和创造的特点
如何改变命运
选择正面心理,淡化并逐步根除负面心理
改变消极心行、改变错误习惯,创造好的因缘和业力
痛下决心、坚持座上座下轮番修行,真正了悟生命发展规律
活着为什么
了解并开发自身潜在的高尚品质
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王阳明:登弟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帮助你,帮助他,帮助众生,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印证并完善自己的观念,最终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