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南方周末写作课:用文字给故事一个有质感的肌理王天挺
读书笔记整理,《南方周末写作课》这本书中的一个章节,简要做一些摘抄和梳理。该书涵盖了写出走心文章的一套公式和五步故事法,具体包括选题的捕捉、结构的搭建、线索的获取、叙事的质感以及细节的呈现。
经济史是指经济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经济状态的变迁史。从广义上讲,经济史是指人类以往从事经济活动过程的总称,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事件,从狭义上说,经济史是指经济史学家通过文字以及符号等对上述经济活动活动发展规律的描述解释。它是对于过去的经济和经济现象的研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南方周末写作课:用文字给故事一个有质感的肌理|王天挺
细节决定故事的质感
人类思考是通过故事进行的,而不是通过事实、数据或者公式。 阅读画面是一代人的本能,东野圭吾的作品大多容易被排成电影,谈及写故事,在脑海里模拟故事的场景,让场景的人做出动作,然后记录下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非虚构写作,完整准确地还原现场,还原采访对话,包括动作、神态、氛围等,用手机随手拍下照片,方便回忆画面。 马尔克斯说,作家面临的问题是可信性的问题,而细节能够帮助取信。 很多人喜欢研究经典的稿子,事实上无意义。要想有所收获,先从帮忙找资料开始,跟着采访,初稿过后,研究资料舍弃与否。采访内容也一样,看看记者如何选择,跟我所想有何不同,比对最初与最终,大有裨益。 若无实习机会,看烂稿。烂稿错误,实为多犯。避开不好的写法。
写好细节的四个步骤
观察
观察得来的信息量远比提问多 记录不同寻常的动作,理解为什么,动作代表什么?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摄像机镜头,长镜头是叙述铺垫,特写就是高潮。如有条件,可以在观察的时候物理性地变换视角
写作的训练
有了好的细节素材,要怎么处理,需要经过简单训练。 1500字左右的报道,“小测写”,包含:现场环境(一个远景)、主要人物的动作(一个动态行为)、主要人物的状态(一个静态行为)、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的交往(主要人物和这个世界、其他人的关系)。最后这些观察加上采访所得,包括主角和外围采访,就是一篇合格的人物特稿。
细节的准备
观察细节可以提前做准备,而不是撞大运。 写好人的故事,最关键在于你怎么理解这个人。你的判断将如何决定之后的写作中如何取舍材料,以及何种方法呈现这个人的性格。 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给人物做一个案卷分析的工作,人物的外表(战士的伤疤)、家庭背景(少爷的运球)、教育程度(学历)、经济情况(衣着、家庭装饰)、情感史(绯闻八卦)、天赋(兴趣爱好)、信仰、身份、道德、动机、友谊、自我认知、价值观、习惯等。做一个表格,先填一个自己的见解,细节提前预测。
追问
每个被采访者的习惯都是说结论。想拿到细节,必须有耐心,把采访对象引导我的细节上来。有些时候需要用自己的秘密细节换取别人的。 例:卸载到地面上的沥青温度高达130℃,如果不小心踩上去,2厘米厚的胶鞋底都会融化 例:痕迹检定员工作痴迷,“你知道吗,新生儿的脚掌是没有掌纹线的。”儿子出生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儿子的脚底板。
提高故事高级感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找到叙述的节奏感
找节奏感最好的方法是朗读 重心不是数据,数据推动事实 海明威的特点是短句多,对话多,用对话去营造氛围。“冰山理论” 汪曾祺的短句,用来写吃喝玩乐的日常 书法的“行气”和文章的“文气”,“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 文章适合短句,若控制不好就强迫用句号。想用长句,停顿也很重要,可以用破折号调整节奏。
第二种方法:勾勒故事的画面感
画面感重要的原因在于新一代人的成成长背景已经不是读字时代,而是读图时代,画面会引起人们所有的记忆和情感。 所谓画面感,就是你要制造一个巨大的容器,先把读者请进来,再在里面呼风唤雨。 写画面感的故事:第一,呈现形象;第二,准确语言描绘。技巧:白描,简洁语言描述表现人物特点,抓住一点,不散笔墨,极致一个特征。三点:突出特征、传神、概述。
第三种方法:制造独特的语言风格
找到最爱(小说、电影、剧集等),学习放大,化用为我。
故事的经典开头和结尾
场景式开头
其他方式开头
直接引语 第一人称讲述 动作开头 专家言论 描述事件 突破常识性问题 完整故事 引人深思式 观察式
结尾的方式
金句式
叹息式
首尾呼应式
四种方法让故事更有文学性
第一种方法:抽象阶梯
观点是:所有的语言都存在于阶梯之上。最具概括性或抽象的语言和概念在阶梯的顶端,而最具体、最明确的话语在阶梯的底部。 中间是从底部通向顶端的使者,但这个使者,你在心里想清楚就行,不要写出来。
第二种方法:变换叙事视角
阐明自己的立场,说明如何在互动中理解对方。所以我的介入是一个显著变化,我替你看变成了我带你看。 把自己代入采访对象的故事里 尝试从自己身边事写起,把自己写入故事。逐渐尝试做一些采访和观察,用自己的方式去写别人的故事。
第三种方法:使用“自由间接引语”
采访对象的引语使用方式: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第四种方法:不要简单地贴标签
找意义,找价值,找时代坐标,比如这个采访对象是不是反映了我们当下的某种潮流? 作为个体的人是最重要的。要去理解采访对象,产生共情,尊重他们,去呈现他们作为个体的一面。
所有人物的命运已经注定
马不停蹄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