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零级:使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而不会发生困难。
如英语和汉语都有“动词+宾语”的语序,因此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或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这一结构时没有困难。
(2)一级: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合成一项。
如英语中的单数第三人称代词有he和she的区别,而汉语在读音中则不分。
(3)二级: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生必须避免使用。
如:英语中的[ ][ ],汉语中没有,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汉语时,要防止其介入性干扰。
(4)三级: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是有相应的项目,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又有着差异,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目的语的新项目重新习得。如汉语和英语都有被动句,但汉语中除了有标记的被动词外,还有大量的无标记被动句
(5)四级: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其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学习者在习得这些全新的项目时会产生阻碍性干扰。如汉语的声调,汉字以及语法中的“把”字句。
(6)五级:第一语言中的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需要学生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分,才能在目的中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