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该作品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状态与百年沧桑,展现了弱小民族在严酷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编辑于2024-09-10 10:59:57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简介
迟子建
迟子建,女,山东海阳人,生于黑龙江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 1983年开始写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至今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四十余部单行本。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另有《迟子建文集》(4卷)、《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已发表文学作品500万字,出版单行本40余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作品出版社出版时间《茫茫前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晨钟响彻黄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热鸟》明天出版社1998年《伪满洲国》作家出版社2000年《树下》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越过云层的晴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树下》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09月《伪满洲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晨钟响彻黄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越过云层的晴朗》作家出版社2009年9月1日《额尔古纳河右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白雪乌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8月1日《群山之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1月8日
中篇小说
北极村童话《人民文学》1986/2初春大迁徙《中国》1986/9没有夏天了《钟山》1988/4海市《东北作家》1988/3左面是篱笆,右面是玫瑰《中外文学》1988/5奇寒《小说家》1989/3小酒店初恋《莽原》1989/3遥渡相思《收获》1989/4原始风景《人民文学》1990/1-2怀想时节《钟山》1990/4炉火依然《收获》1990/5麦穗《青年文学》1990/6旧时代的磨房《小说家》1991/4秧歌《收获》1992/1无边水色《漓江》1993/1东窗《芙蓉》1993/2香坊《钟山》1993/3格局《鸭绿江》1993/3向着白夜旅行《收获》1994/1音乐与画册里的生活《花城》1994/3洋铁铺叮当响《青年文学》1994/5岸上的美奴《钟山》1995/2原野...
短篇小说
部分篇目:《那丢失的……》(《北方文学》1985/1);《沉睡的大固其固》(《北方文学》1985/3);《旧土地》(《北方文学》1986/1);《没有月亮的抱月湾》(《小说林》1986/2);《在低洼处》(《小说林》1986/4);《白雪国里的香枕》(《作家》1987/3);《北国一片苍茫》(《青年文学》1987/8);《星期天》(《小说林》1988/3);《烟霞生卒年表》(《春风》1991/4);《五羊岭的万花筒》(《钟山》2010/2);《七十年代的四季歌》(《上海文学》2011年1期);《他们的指甲》(《作家》2012年5期)。
文集作品
《迟子建文集》(4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迟子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收录的部分文章篇目:《西栅的梆声》《鲁镇的黑夜与白天》《我对黑暗的柔情》《伤怀之美》《鹤之舞》《萨尔图落日》《水墨丹青哈尔滨》《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迟子建中篇小说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收录的部分文章篇目:《逆行精灵》《零作坊》《原始风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起舞》《秧歌》。
翻译作品
《秧歌》(小说集法文版)BleuDeChine出版社1998年《磨坊》(小说集法文版)BleuDeChine出版社2002年《香坊》(小说集法文版)BleuDeChine出版社2004年《满洲国物语》(长篇小说日文版上、下卷)日本河出书房新社2003年《向着白夜旅行》(意大利文)小说集Pisani出版社2002年《秧歌》(意大利文)小说集Pisani出版社2004年《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英文版)小说集澳大利亚乔伊斯基金会出版2004年《原野上的羊群》(英文版)小说集中国文学出版社“熊猫丛书”2005年《踏着月光的行板》(意大利文)小说集pisani出版社2007年
人物生平
1964年,迟子建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 1983年,迟子建开始写作,30多年来她已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出版80多部单行本。 1984年,迟子建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 1987年,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 1990年,毕业后的她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现担任黑江龙省作家协会主席。 1990年底,迟子建到日本访问,一位日本老人问她:"你从满洲国来?"她当时有一种蒙羞的感觉,因为伪满洲国的历史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而那段历史对东北人民来讲,象征着苦难和屈辱。回国后,她决定创作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试图还原伪满时期底层社会的生活图景。 1993年,迟子建凭短篇小说《雾月牛栏》荣获"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迟子建在《收获》上发表了《向着白夜旅行》。 1996年,迟子建凭借《雾月牛栏》摘取了首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奖。 1998年,34岁的迟子建,在故乡和塔河县委书记黄世君结婚。 2000年,迟子建去挪威访问, 并以《清水洗尘》再获"鲁迅文学奖"。 2001年,迟子建在中俄边境的一个小村庄里遇见了一位老人,结合自己之前听到的新闻,决心创作《群山之巅》。 2004年,迟子建在报纸上看到鄂温克画家柳芭的故事,她来了灵感,决定动笔写这个民族的历史。她追寻驯鹿的足迹,找到笔下鄂温克女酋长原型,推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2005年,写成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2007年,迟子建凭借《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2009年,迟子建凭借《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0年,迟子建凭借《白雪乌鸦》获得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2015年1月8日,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行新书首发式。迟子建写作这部小说历时两年之久,呕心沥血,其间两度因剧烈眩晕而中断。 2016年,迟子建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8年,迟子建小说新作《候鸟的勇敢》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20年1月15日10时3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全体会议在哈尔滨国际会议中心环球剧场举行闭幕会。迟子建当选政协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获奖经历
迟子建凭借《额尔古纳河右岸》入围茅盾文学奖 《雪月牛栏》获1995年-1996年鲁迅文学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小说《白银那》获《大家》杂志第二届红河文学奖,长篇小说《晨钟响彻黄昏》获1995年东北文学奖 2008年凭借散文作品《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光明在低头的一瞬》,文章不长,写她在俄罗斯一座教堂的经历,在教堂里,她看到了喜爱的画家鲁勃廖夫的壁画,然而当她从画上收回目光低下头来的一瞬,却看到了一位正在安静地打扫祭坛烛油的老妇人。她细写了老妇人的外形动作和对清扫烛油职责的虔敬,感慨称道:“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1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发表于2005年第3期《钟山》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使迟子建于2007年10月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2010年11月19日,迟子建的《白雪乌鸦》获第八届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2011年3月,迟子建获得华语文学奖2010年度最高奖“杰出作家”提名。
个人生活
迟子建的母亲是李晓荣,20世纪50年代,在漠河乡广播站当广播员。父亲是迟泽风,曾任黑龙江省塔河县永安小学校长,1985年冬季,因病逝世。丈夫是黄世君,原塔河县委书记,1998年,与迟子建结婚,2002年因车祸去世。
作品简介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地区,在广袤的森林中,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与驯鹿为伴,并追逐驯鹿的食物资源而迁徙。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接受着它无情的洗礼和严峻的考验。 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作品开篇这样写道:“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位老人是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老人和孙子安草儿在族人都愿意下山定居的情况下,仍坚持留居山林。短短一行字里,是岁月的流逝,我可以看见一位老者,饱经风霜,依旧爱恋着土地家园,坐在希楞柱边看雨雪,把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小说写鄂温克民族的变迁,“鄂温克”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人是大山林中的狩猎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游牧发展到定居。他们吃格列巴饼、笃斯果酱、鹿肉,喝驯鹿奶,他们上山狩猎,他们不断迁徙。书中对于鄂温克人民生活的描写很像美国作家怀德的小木屋系列描写美国西部游牧拓荒的生活,刻画了移民勤劳、质朴、善良的品性。不同的是,《额尔古纳河右岸》多了一些历史的厚重、现代化变革推进、古老与现实的思考。鄂温克人把驯鹿当作挚友与伙伴,将它们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
创作背景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消亡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史称"望建河",是通古斯语(鄂温克语)honkirnaur的音译,意思为鄂温克江。在《旧唐书》中称之为望建河,在《蒙古秘史》中称之为额尔古涅河,在《元史》中称之为也里古纳河,在《明史》中称之为阿鲁那么连,自清代开始称之为额尔古纳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地区,为中俄界河。 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是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吉勒老奇山西坡的海拉尔河,同蒙古国境内流来的鄂嫩河在根河口汇聚(一说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西的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的恩和哈达附近与流经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一般称为黑龙江北源)汇合),向下称为黑龙江。 额尔古纳河本为蒙古帝国时期中国的内陆河,公元16世纪末,俄罗斯南侵,康熙皇帝为了同卫拉特的噶尔丹争夺蒙古地区的控制权,匆匆忙忙于1689年同俄罗斯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割地求和,将额尔古纳河以西划归俄罗斯,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额尔古纳河全长970公里,以海拉尔河为上源,全长1666公里。另说1,620公里(1,007哩,其中海拉尔河622公里)。主要支流有克鲁伦河。总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 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山岭森林,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
当媒体报道了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事情,许多人蜂拥到内蒙古的根河市,想见证人类文明进程中这个所谓伟大的时刻,迟子建的心中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在这时,她看到一份报纸上有一篇文章记叙鄂温克画家柳芭的命运,写她如何带着才华走出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地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的故事。看完这篇文章后,灵感来了,迟子建决定动笔写作这个民族的历史。
2004年8月,迟子建到根河市通过追踪驯鹿的足迹找到了山上的猎民点,找到了笔下女酋长的原型,探望了柳芭的妈妈,倾听他们内心的苦楚和哀愁,听他们歌唱。迟子建用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集中阅读鄂温克历史和风俗的研究资料,作了几万字的笔记。2005年,迟子建开始在故乡创作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人物介绍
人物列表
人物关系
作品赏析
主题思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丰厚的生态意蕴: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对宇宙生态平衡秩序和谐的祈盼与畅想。也能在她富有诗意的叙述中被凸显。
迟子建是一位将根深植于“自然”的“诗人”。东北边陲的自然风物赋予了她审美的灵性感知和思考深度,而富有神奇宗教色彩的萨满文化的濡染则使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遍布着“万物有灵论”的浪漫气息。故乡的自然风景成了她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支点和焦点。但是,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自然”实践着一种拒绝方式,即文学创作中将自然对象化为“背景”和“死灭的图案”的方式的拒绝,这种拒绝恰恰为自然构建起了可以与人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恢复自然的灵性主体地位。这实际上是生态批评学中提倡的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文学表征。因而在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自然万物被赋予了灵性,拥有了和人一样的生命尊严,它们甚至“比人物更有感情和光彩”。《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清晨”中就这样叙述:“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迟子建与自然的平等的友善。驯鹿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绝对是能与人类平等对话的灵物,迟子建笔下的列娜因为病重,尼都萨满用灰色驯鹿的孩子交换了列娜的“乌麦”,这只灰色驯鹿在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的能力,直到列娜的意外死去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达西的老鹰,在与主人的朝夕相处中培养的感情足以让它愿意为主人失去生命;父亲的猎犬“伊兰”在父亲去世的时候“似乎也很想跟着父亲走,用爪子在林地上刨来刨去,好像在为自己挖墓穴……”可以说,这些富有灵性的自然生命意象与人的和谐共处,为迟子建的艺术世界的构筑,为安放陷入“人类中心主义”困境的人类家园点亮了一盏寻回灵魂的明灯。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以信奉“万物有灵论”构建起了人与自然对话的平台,自然有灵性地与人类同悲喜的动人景象比比皆是。在迟子建的小说世界里,自然万物都是一个个自由自在的独立个体,被神性的光辉笼罩着,拥有着生命的尊严。她以“万物有灵论”观照大自然,以生命的眼光看待万物,进而实现对宇宙生命的整体关注,哪怕再微小的生命的内涵和尊严
艺术特色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故事,且叙述主体又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形成了一种艺术个性更为鲜明的叙事视角。叙述者“我”是一个置身整个故事中的老人,是“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见证并亲历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族人近百年的游牧生活及其最终命运。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定位,决定了“我”的叙事视角的多重性:既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又是回忆的主体和故事的讲述者。其叙事的展开也带有一种自然状态的自我交流的特征。“我的故事说给谁听呢……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这种透露着淡淡忧伤的平缓语气的第一人称叙事,无形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并产生了亲和力。不管是说故事的人,还是听故事的人,都不自觉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幻境,读者的情绪会自然而然地随着情节的推进而起伏。同时,整个故事都是一个九旬老人追忆性的自言自语,这种叙事视角在其说或不说以及说给谁听等方面都带有一种随意性,同时也强化了读者在听或不听以及认同与否方面的某种自主性。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艺术表现方面呈现出一种鲜明的魔幻色彩,其魔幻色彩又都与小说独特的叙事内容密切相关。这种魔幻色彩则着重体现在虔诚、悲悯的民族和部落信仰上。鄂温克族虔诚地相信万物皆是神,对生灵尤其是树木和驯鹿“玛鲁王”怀着崇高的敬畏;每个部落又都会诞生一个有着超常能力的萨满,通过萨满跳神可以驱赶病魔,而这种治病方式的代价却是一命换一命,因此,小说中的尼浩为了救治别人而失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作者以这种魔幻的方法叙事,更多地表现出的是人性美好而善良的一面,体现了其部族人与人之间的巨大的包容性。萨满们以神赋予自己独有的超能力来保护着族人们,而自己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作者在为其唱颂歌的同时,也显示了女性作家自身独有的细腻情感和悲悯情怀。
作品评价
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
作品影响
该部小说在《收获》杂志上登载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是中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董宇辉直播带动《额尔古纳河右岸》印量超500万,原著作者迟子建称“出乎意料”(2024-3-5)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董宇辉推荐之前,累计印量是60万册,今年达到500万册销量,确实出乎意料。”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迟子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40年的心路历程,并对连接起作者和读者的抖音电商平台、以及活跃其间向读者推荐各类优质读物的图书知识主播董宇辉表示了感谢。她说:“感谢一个爱书的年轻人和一个关注文化的平台,把一本书推荐给更多的读者。”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民族顽强抗争、努力生存的故事。在直播间里,董宇辉不止一次向读者推荐该书,并用他那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书中的动人画面——在北方的山林里,驯鹿逐苔藓而栖,萨满在月光下起舞,人们在森林中相遇,也在森林中分离…… 董宇辉说,“这本书能够把很多人从日常的琐事、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聊和麻木中拯救出来,让你知道世界博大而辽阔。” 从额尔古纳河到鄂温克族,从丰饶自然到无常命运,从古老文明到科技变迁……董宇辉把直播间变成讲台,将卖点变成知识点,用文化素养包裹货品的讲解方式点燃了无数读者的阅读兴趣。《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一原本小众的图书也在抖音电商收获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他们聚集在直播间和荐书短视频中讨论阅读心得,还有人分享了精心整理绘制的“人物关系图谱”,帮助其他读者更好厘清书中的复杂人物关系。迟子建坦言:“因为小说中人物关系有点复杂,人物名字比较难记,有不少读者绘制了人物关系图谱,作为阅读的导览图,分享给其他读者,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