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组工作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思维导图,讲述了小组工作的类型、特点、功能、模式、过程、技巧等,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思维导图,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要求和组织实施六部分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的思维导图,内容涉及到社区工作方法的含义和功能、主要模式、各阶段工作重点和技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14分)
类型
教育小组
社区学校医院
宗旨:帮助学习新知识,新方法,补充不足,改变不正确看法及解决方式,增进知识和技能
认识自我存在的问题并有自我解决问题的需要
促使成员能确立新观念,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开展干预服务,达到改变自我的目的
成长小组
学生,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
焦点: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
支持小组
情感,信息
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租场
关系构建,相互交流与支持
治疗小组
行为矫正
重塑人格,开发潜能
特点
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
注重团体的动力
功能
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
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
理论基础
参与、提升意识与增能理论
系统功能理论
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实施原则
致力于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责任
致力于发展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致力培养领袖人物
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一致性
关注社区社会未来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治疗模式
精神分析小组
阿德勒式小组
心理剧
行为治疗小组
完形治疗小组
综合性原则
各学科
建构性原则
社会支持网络,新行为
个别性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
关注:小组组员心理与行为问题,纠正行为偏差,个人行为改善,恢复社会功能(治疗小组,特殊人群)
互动模式
开放性的互动
平等性的互动
面对面的互动
挖掘小组正向动力,整合社会资源
发展模式
积极参与原则
使能者原则
过程
准备阶段
组员的招募及遴选
确定工作目标
总目标:指导思想+总体任务
具体目标:沟通、过程、实质、需求目标
原则:目标清楚-可测量和评估/明确时间限定/适合实际能力/相容性不相互冲突/正面肯定语言
制定工作计划
申报并协调资源
资金、场所、人力支持
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开始阶段
组员特点
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
沉默而被动
对社工的依赖性
社工任务
重点:建立信任关系
协助小组组员批次认识消除陌生感
强化期望,提高目标的认识
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制定小组规范
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社工的角色和责任
领导者
鼓励着
组织者
转折阶段
特征
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
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任务
重点:处理小组冲突
处理抗拒行为
协调和处理冲突
保持住院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协助者
引导者
调解人
支持者
成熟阶段
凝聚力增强
亲密度更高
充满信心和希望
结构趋于稳定
重点:协助组员解决问题
维持良好互动
协助获得新知
协助把认知转为行动
协助解决问题
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
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
小组的引导和支持者
结束阶段
浓重的离别情绪
关系结构弱化
重点:处理好组员离别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
处理组员离别情绪
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模拟练习
树立信心
寻求支持
鼓励独立
跟进服务
评估者
技巧
沟通与互动的技巧
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
专注倾听
积极回应
适当自我表露
对信息进行磋商
适当帮助梳理
及时进行小结
促进组员间沟通的技巧
提醒组员相互倾听
鼓励相互表达
帮助理解
促进回馈
示范引导
小组讨论技巧
事前准备
选择合适主题
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
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
安排活动的环境
挑选合适的参与者
准备好讨论草案
主持小组讨论
开场的技巧
了解的技巧
提问的技巧
封闭式/深究回答型/重新定向型/反馈和阐述性/开放式
鼓励的技巧
内向、害羞
限制的技巧
垄断,太抽象限制手段
是不是询问他人
切断主题
限定时间
调整发言次序
示范的技巧
演示行为供模仿
澄清的技巧
更详细清楚准确表达
聚焦的技巧
话题游离,多远分散时
总结的技巧
结束或转换主题时
催化的技巧
联接的技巧
个人与小组共同经验联接
沉默的技巧
可适时形成真空,自己判断
接受意见和建议是,自己判断
中立的技巧
摘述的技巧
引导的技巧
讨论结束的技巧
小组介入技巧
对小组组员的介入技巧
促进个体自我改变
识别和区分想法
意识到特定想法感觉和行为间的关联
分析合理性的想法和信念
改变非理性的想法和信念
促进组员间学习
角色扮演方式,促进通过观察学习新技能
改善个体环境
小组整体
改变沟通和互动模式
改变对其组员的吸引力
有效利用小组的整合动力
改变小组文化
适时反思小组
改变小组外部环境的介入技巧
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小组工作的支持
连接机构间的网络
提升社区意识
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扣紧小组目标
小组活动是目标的中介型工具
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
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
1. 目标
2. 参与者
3. 国模
4. 时间分配
5. 角色扮演和互换
6. 环境设计
7. 资源供应与经费预算
8. 强度分布
9. 预期结果
10. 防止和处理意外事件的预案
11. 总结与奖励
经验分享环节
不同阶段都应包含
小组评估技巧
评估类型
作为研究方法
作为工作方法
组前计划评估·
小组的需求评估
筹备阶段
考虑因素
整体/组员/小组环境的需求
步骤
资料收集
资料分析
做出判断并制订干预计划
注意
多渠道收集资料
避免贴上诊断性标签,特别是使用一些标准化量表时
明确评估重点
小组过程评估
小组效果评估
评估流程
评估资料的收集
评估资料的来源
与计划有关的
过程方面的
发展方面的
效果和效率的
测量工具的选择
小组记录
利用标准化的量表
设计问卷和量表测量
行为计量
日志日记
个人自我报告
分析报告
来源多样
如何收集
常见问题
组员和社工间关系
非干扰性和干扰性观察
谁来评估
社工/组员
个人偏见
小组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