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本思维导图以刘凤春、王永兴、周晓丹、巴宇编著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基础》书籍为基础,包括第一章:低压电器、第二章: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第三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第四章:S7-200 SMART PLC的硬件系统、第五章:S7-200 SMART PLC的指令系统、第六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设计基础等内容。希望能为各位读者提供帮助。
编辑于2024-09-10 14:21:34本思维导图来源于唐赣编著《LabVIEW数据采集》,包括第一章:LabVIEW概述、第二章:LabVIEW编程环境、第三章:LabVIEW数据处理基础。思维导图内容详细,希望能为各位读者提供帮助。
杨叔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章: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指控制系统在外作用消失后,能够自动恢复原有平衡状态或自动地趋向于一个新的稳定平衡状态的能力。如果系统不能恢复稳定状态,则认为系统不稳定。
杨叔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四章: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频率响应:线性定常系统对谐波输入的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在谐波信号(正弦波)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也是一个谐波函数,但其振幅和相位一般不同于输入信号的振幅与相位,而是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思维导图来源于唐赣编著《LabVIEW数据采集》,包括第一章:LabVIEW概述、第二章:LabVIEW编程环境、第三章:LabVIEW数据处理基础。思维导图内容详细,希望能为各位读者提供帮助。
杨叔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五章: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指控制系统在外作用消失后,能够自动恢复原有平衡状态或自动地趋向于一个新的稳定平衡状态的能力。如果系统不能恢复稳定状态,则认为系统不稳定。
杨叔子《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四章: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频率响应:线性定常系统对谐波输入的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在谐波信号(正弦波)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也是一个谐波函数,但其振幅和相位一般不同于输入信号的振幅与相位,而是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第四章 S7-200 SMART PLC的硬件系统
1 S7-200 SMART PLC硬件系统的组成
1.1 S7-200 SMART CPU模块
1.2 扩展模块与信号板
1. 数字量 I/O 扩展模块
2. 模拟量 I/O 扩展模块
3. 温度测量扩展模块
4. 定位控制模块
5. 通信模块
1.3 工作电源及电源需求核算
2 S7-200 SMART CPU数据存储器及其寻址方式
2.1 数据存储器的分配和地址
1. 数据存储器的类型
2. 直接寻址方式
3. 数据的范围
2.2 数据存储器的功能及其直接寻址
2.3 存储器的有效范围
2.4 数据存储器的间接寻址
2.5 保存和恢复数据
3 扩展I/O模块的寻址
3.1 I/O点地址分配原则
3.2 扩展模块地址分配实例
3.3 扩展模块的连接方式
第五章 S7-200 SMART PLC的指令系统
1 位逻辑指令
1.1 输入指令和输出指令
1.2 取非指令
1.3 正跳变和负跳变指令
1.4 置位和复位指令
1.5 空操作指令
2 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
2.1 定时器指令
2.2 计数器指令
3 比较、传送及移位指令
3.1 比较指令
3.2 传送指令
1.字节、字、双字和实数的传送指令
2.字节、字和双字的块传送指令
3.字节交换指令
4.字节传送立即读和字节传送立即写指令
3.3 移位指令
1. 字节左移位指令和字节右移位指令
2. 字左移位指令和字右移位指令
3. 双字左移位指令和双字右移位指令
3.4 循环移位指令
1. 字节循环左移指令和字节循环右移指令
2. 字循环左移指令和字循环右移指令
3. 双字循环左移指令和双字循环右移指令
3.5 移位寄存器位指令
4 数学运算指令
4.1 加法指令和减法指令
4.2 乘法指令和除法指令
4.3 字节、字、双字的增指令和减指令
1. 字节增指令和字节减指令
2. 字节增指令和字节减指令
3. 双字增指令和双字减指令
5 逻辑运算指令与转换指令
5.1 与、或和异或指令
1.字节的与、或和异或指令
2.字的与、或和异或指令
3.双字的与、或和异或指令
5.2 取反指令
5.3 整数的转换指令
1. BCD 码与整数的转换指令
2. 整数与双整数的转换指令
3. 字节与整数的转换指令
5.4 译码、编码与段码指令
6 程序控制指令
6.1 有条件结束指令、暂停指令和看门狗复位指令
6.2 跳转指令和标号指令
6.3 循环指令
6.4 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
7 逻辑堆栈指令
7.1 与装载指令和或装载指令
7.2 逻辑进栈指令和逻辑出栈指令
7.3 逻辑读栈指令和装载堆栈指令
7.4 AENO指令(STL)
第六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设计基础
1 梯形图程序的基础知识
1.1 梯形图编程的基本规则
1.2 STEP 7-Micro/WIN SMART编程规约
1.3 符号变量及符号表
1.4 输出点的终值设定
2 典型控制功能的梯形图
2.1 具有自锁和互锁功能的程序
2.2 定时器应用程序
2.3 计数器应用程序
2.4 微分指令应用程序
3 PLC程序的移植设计法和经验设计法
3.1 PLC程序的移植设计法
3.2 PLC程序的经验设计法
3.3 实用程序两例
4 PLC程序的顺序控制设计法
4.1 顺序控制设计法的设计步骤
4.2 顺序功能图的绘制
4.3 单控制流的顺序控制设计法
4.4 复杂控制流的顺序控制设计法
5 PLC程序的逻辑设计法
5.1 梯形图与逻辑函数的关系
5.2 组合逻辑关系的程序设计法
第三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1.1 整体式PLC
1.2 模块式PLC
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各组成部分
2.1 中央处理单元
1. CPU 的功能
2. CPU 的构成
2.2 存储器
1. 存储器的类型
2. 存储器的划分
2.3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2.4 外部设备
2.5 智能模块
2.6 电源模块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1 PLC的扫描工作方式
“顺序扫描、不断循环”
3.2 PLC的扫描工作过程
1. 输入采样阶段
2. 程序执行阶段
3. 处理通信请求
4. 执行 CPU 的自诊断
5. 输出刷新阶段
3.3 PLC的输入/输出滞后现象
3.4 PLC的脉冲捕捉功能
3.5 PLC的输入滤波功能
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4.1 PLC软件的基本概念
4.2 梯形图
4.3 语句表
4.4 功能块图
4.5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编程语言标准IEC 61131-3
4.6 变量的数据类型
第二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由来与定义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由来
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
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分类
1.3.1 主要性能指标
(1) 输入/输出点数(I/O 点数)
(2) 存储容量(字节)
(3) 扫描速度
(4) 编程指令的种类和条数
(5) 扩展能力和功能模块种类
1.3.2 分类
(1) 按结构形式分类
整体式 PLC
模块式 PLC
(2) 按数字量 I/O 点数分类
(3) 按功能分类
1.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
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与功能
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
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 功能完善、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3. 编程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4. 系统设计周期短、安装容易、维护方便
5.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6. 兼容性差
2.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2.3 PLC与其他自动控制系统的比较
1. PLC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2. 可编程控制器与单片机控制的比较
3. 可编程控制器与个人计算机控制的比较
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与应用
3.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简介
3.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趋势
3.3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我国的应用概貌
4 国内外品牌可编程序控制器简介
4.1 我国主要品牌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4.2 国外主要品牌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一章 低压电器
1 接触器
1.1 接触器工作特性
1.吸力特性
2.反力特性
1.2 接触器灭弧装置
1.磁吹灭弧
2.栅片灭弧
3.电动吹弧
4.窄缝灭弧
1.3 交流接触器
1.4 直流接触器
1.5 接触器的选用原则
2 继电器
2.1 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根据一定的信号(如电流、电压、时间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来接通或分断小电流电路的自动控制电器。继电器一般不用于直接控制主电路,而是通过接触器或其他电器来对主电路进行控制。
2.2 继电器的分类
1.时间继电器
2.电流继电器
3.电压继电器
3 熔断器
3.1 熔断器的定义
3.2 熔断器的结构
熔体+熔断管+熔座
3.3 熔断器的分类
1.插入式
2.螺旋式
3.封闭管式
4.自恢复式
3.4 熔断器的2个特性
1.安秒特性
2.极限分判特性
4.低压断路器
4.1 低压断路器的结构
4.2 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
4.3 低压断路器的工作场合
1.远程控制
2.过流保护
3.欠压保护
4.过载保护
5 主令电器
5.1 按钮开关
5.2 位置开关
行程开关
接近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