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考研政治唯物论
马原
导论
考点一
马克思主义内涵
构成(三个部分)
马哲
基础与方法
政经学
主体内容
科社主义
目的与归宿
考点2
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基本立场(即是非)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谋幸福
基本观点
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 是……科学总结
基本方法
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考点3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内涵及
内涵
六个是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怎么来的)
马恩改组,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经济社会背景)、阶级基础与思想渊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有了相当发展
阶级基础——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与压迫的斗争)
德国古典哲学(马哲)、英古典政治经济学(马政经学)、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马科社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
认为…所以… 一国数国胜利论
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的理论依据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科学性与革命性(人民性发展性实践性)
科学性是不变的
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
首次enlighten唯物史观,标志马哲诞生
马恩合著
资本论
系统阐述剩余价值理论,标志马政经学诞生
共产党宣言
标志科社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是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
马恩合
德法年鉴
两个转变
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为自己的理论奠定思想前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首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
科学性与实践性
论欧洲联邦口号
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马哲
辩证唯物观论
考点7 哲学基本问题与不同哲学流派
all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对应意识与物质
马哲渊源
黑格尔——辩证唯心
辩证法——联系 全面 发展 矛盾
哲学的基本问题
何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
古朴主义(实物)
旧唯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粒子原子等机械)
半截子不彻底的唯物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
辩证 马克思主义
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什么是精神
主观
本我
客观
神创造一切,于我之外
物质与意识是否为同一性
可知论
为同一性(意识认识物质)
不可知论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考点8 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恩格斯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
物质概念从这一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共性与个性 具体与抽象 普遍与特殊
整体与部分
列宁
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是通过人感知 为我们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的共同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唯一特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奠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考点9 物质和运动
运动标志着一切事物与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关系:不可分割
不能相互脱离否则导致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
考点10 运动和静止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与有条件性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的变动性与无条件性
关系:对立统一
他们的相互联系
夸大静止导致形而上学;夸大运动否定静止导致诡辩论
考点11. 物质运动和时空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固有属性(同)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时空
主语是运动+物质
(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是时空
时空的特点
客观性
不可分割性证明的
有限的
具体事物
无限的
整个物质世界
绝对的
客观实在性
相对性
速度突破极限,时空发生变化
唯物辩证法
子主题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创立了唯物史观
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
一个东西没有物质状态就没有意识状态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上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