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念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念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做人为魂、生活为根(目标与途径),第二节家长主体、儿童为本(责任与关系),第三节家庭为基、协同育人(资源与环境)。
编辑于2025-05-01 00:21:16第三章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做人为魂、生活为根(目标与途径)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
习近平(2016年接见全国文明家庭讲话)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 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家庭教育要从养成良好习惯开始,逐步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明礼诚信、勤奋自立、友善助人、孝亲敬老等良好思想品德,增强儿童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儿童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好人格,培养儿童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理想信念----走出小我,培养大德大爱大情怀
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法治意识
学习品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健康体质----营养、运动、睡眠、起居、生活
心理与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
劳动教育----劳动观念、劳动岗位、劳动能力、吃苦耐劳品质
抓住生活教育的载体和途径
家庭教育的根本特征是生活教育
教育既是美好生活的一分部,也是成就理想生活的手段;家庭是生活的组织,家庭教育根本特征是生活教育
学校是专门教育机构,学校教育主要围绕知识,以课程为载体,在教师主导下创设各种学习形式
会学习、爱生活是生活教育的目标
总体要求
身心健康、心地善良
情趣广泛,有点专长
学会学习,热爱生活
生活教育内容
交往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
时间管理
家务劳动
人际关系
抗挫能力
理财能力
抗风险能力
合理生活是家庭教育根本(内容健康、形式丰富)
日常生活----吃饭、起居
交往生活----同伴、亲友
学习生活----作业、探究
劳动生活----劳动、手工
娱乐生活----锻炼、游戏
第二节家长主体、儿童为本(责任与关系)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家庭教育促进法》
第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题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第二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
儿童是成长的主体
保护儿童的权利
四大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是人,与大人一样----人格尊严
儿童是儿童,与成人不同----阶段特征
儿童是他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个性差异
读懂孩子的信号
厌学拒学
拖延磨蹭
沉迷游戏
交往障碍
逃学逃课
攻击他人
行为退缩
破坏行为
早恋越轨
考试焦虑
睡眠问题
饮食问题
尊重教育规律 教育就是让潜能得到最大释放
保护天性----儿童教育回归儿童
尊重个性----认知并尊重孩子的差异性
发展社会性----发展孩子的公共性,培养合格公民(规范、引导、鼓励、包容)
培育主体性----不代替成长、不代替决策、不代替责任
当权威--民主型家长
明确标准----怎么做,为什么怎么做
合理解释----规矩的目的、依据等
积极回应----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意见
鼓励自主----在一定条件下让孩子自己定规矩
温柔坚定----明确惩戒标准,但不使用过分的惩罚手段去维持行为规范
前后一致----维持前后一致的奖惩标准,可以采取灵活可选择的替代措施
第三节家庭为基、协同育人(资源与环境)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家文化特质
孝敬父母、尊奉先祖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第一章》)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
伦理本位、家国情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习近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校。
文明和谐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土壤
习近平----家庭不只是人民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家促法》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
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引导广大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以身作则、耳濡目染,用正确道德观念塑造孩子美好心灵;自觉传承中华孝道,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念长辈关爱之情,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让家庭成员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优良家风是最好的教育资源
家风是家庭核心价值观
家风(门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所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为人处世的风尚和作风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习近平
家风具有价值性、传承性、时代性
传统家风----四维八德(四维即礼、义、廉、耻。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
现代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文明新风尚
积极配合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积极配合学校
目标一致----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了解并认同正确教育理念
功能互补----家庭以做人为重点的教育,学校以学科课程为主要载体
资源共享----家长支持学校,学校支持家庭
积极参与----参与学校组织、参加相关活动
利用资源,丰富教育渠道
走进自然拥抱大自然----旅行、野营
注重社区环境----治安、文化、关系
参与社会实践----公益、体验、宣传、文明
利用社会资源----场馆、基地、企事业、科研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