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Ayawawa在遭受批评后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她的媒体仍继续运营,并逐渐转向婚恋咨询(或情感“科普”),满足了一部分人深切的现实焦虑。
她的受众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限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还包括高学历(名校毕业)、高收入的女性,这是因为她将这套话语应用于解决婚恋问题、婆媳关系等具体事务,满足了一部分人深切的现实焦虑。
“石剪布理论”实际上并不是一套稳定的、可以用来分析男/女(性格/条件)的话语结构,而是一套描述人格的理论,主要关注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条件。它创造了一种强身份认同的话语环境,让人们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描述自己的方式。虽然这种理论看似简单有效,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漏洞和问题。
石剪布理论缺乏实证和逻辑支持,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
Ayawawa的理论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因为它鼓励人们去套用固有印象与框架,而不是去观察、沟通和理解。
“石剪布”理论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缺失,许多中国人可能在情感上比学业和事业上更有天赋。
“石剪布”理论中的某个描述唤起了受众脑海中对于某个事物的特定印象,因此它们会觉得这种描述很真实。
6. Ayawawa在情感问答专栏中经常用情感博主根据某种理论框架去分析来得出解决方案的方式交流和沟通是不对的。
7. Ayawawa还发明了“石剪布”的复合模式去补充和完善她的理论,但这种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主属性指魅力、体贴都很重要(作为副属性的剪),但更重要的是“专一”,不出轨(作为主属性的石),愿意给自己、孩子花钱(作为主属性的布)。
7.对行为模式、气质外貌和处事能力的评价杂糅在一起。
8.在“石剪布”理论中,对雄竞和雌竞的理解存在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