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的思维导图,本文提炼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本书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后续会不断更新!
编辑于2024-09-19 11:06:50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改变生活
感受创新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正确认识创新
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创新的意义(为什么创新)
个人层面: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3.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社会层面: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生活层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创新引擎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中。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民族复兴)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创新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创新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创新主体是全社会,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改革激发创新,创新促进改革)
创新永无止境
创新强国
创新现状-国情(为什么)
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不足: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如何创新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建立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
教育
重要性: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2、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激发创新活力
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企业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原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方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
创新精神
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知识产权——既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学习相关法律-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等
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出面维权)
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攀登科技高峰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