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抗原
课本:医学免疫学(人卫出版社,第七版),内容涵盖了抗原的定义、特性、分类、特异性、交叉反应、抗原表位以及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等多个方面。
课本: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人卫出版社 第一版),本文提炼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本书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抗原
抗原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
抗原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
抗原倍T、B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
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活化的T/B细胞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完全抗原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抗原特异性
专一性
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活化T/B细胞或抗体,且仅能与该淋巴细胞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
抗原表位
概念
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
种类
氨基酸的空间结构
顺序表位
连续线性排列的氨基酸构成
构象表位
不连续排列、但在空间上彼此接近形成特定构象的若干氨基酸组成
T/B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
T细胞表位
APC加工后与MHC分子结合并提呈于APC表面的线性表位
CD8+T细胞识别的表位
CD4+T细胞识别的表位
B细胞表位
无需APC加工和提呈,多为构象表位,少数为线性表位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表位
不同抗原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含共同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之为交叉抗原
交叉反应
某些抗原诱生的特异性抗体或活化淋巴细胞,不仅可与自身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其他抗原中相同或相似的表位反应,此为交叉反应
例:机体感染链球菌会导致风湿性心脏病是因为链球菌含有心肌抗原的交叉抗原
半抗原-载体效应
B细胞特异性识别半抗原;蛋白载体含CD4+T细胞表位,被B细胞或其他APC提呈并活化CD4+T细胞。由此,T-B细胞通过载体而相联系,Th细胞借此相互作用激活B细胞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
异物性
化学属性
分子量
分子结构
分子构象
易接近性
物理性状
宿主特性
遗传因素
年龄、性别与健康状况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皮内注射和皮下免疫途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口服(诱导耐受)
抗原的种类
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
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易嗜性抗原
本质:共同抗原
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异种抗原
另一物种的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
自身抗原
自身组织细胞成分
独特型抗原
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其他分类
产生方式
化学性质
疾病相关性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超抗原
有些抗原极低浓度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其实质为多克隆激活剂
机制
佐剂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生物性佐剂
无机化合物
人工合成物
有机物
脂质体
作用机制
改变抗原物理性状
刺激抗原提呈细胞,增强其对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
丝裂原
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
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具备免疫反应性
某些小分子物质单独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有免疫原性,但当其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能诱导免疫应答,此类小分子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
例:多糖,青霉素
抗原(Ag)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