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驱动力
如何更好的激发员工的自主工作方法;如何打造自主激发的团队。丹尼尔·平克在书中提出了驱动力3.0的概念,这是对传统激励理论(驱动力1.0和2.0)的颠覆。驱动力1.0主要基于生物性驱动力,如饥饿、口渴等;驱动力2.0则依赖于外在动机,如奖励和惩罚。而驱动力3.0则强调内在动机,即人们出于自主、专精和目的而工作的动力。
编辑于2024-09-22 20:09:40这是一篇关于领导变革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括,第一部分:变革中的问题与解决之道,第二部分:领导变革的8个步骤,第三部分 对21世纪的启示。
这是一篇关于变革之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结束,步骤八:成果融入文化,步骤七:促进变革深入,步骤六:积累短期胜利,步骤五:善于授权赋能,步骤二:组建领导团队,步骤一:树立紧迫感,步骤四:沟通变革愿景,步骤三:设计愿景战略,概述。
如何更好的激发员工的自主工作方法;如何打造自主激发的团队。丹尼尔·平克在书中提出了驱动力3.0的概念,这是对传统激励理论(驱动力1.0和2.0)的颠覆。驱动力1.0主要基于生物性驱动力,如饥饿、口渴等;驱动力2.0则依赖于外在动机,如奖励和惩罚。而驱动力3.0则强调内在动机,即人们出于自主、专精和目的而工作的动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领导变革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括,第一部分:变革中的问题与解决之道,第二部分:领导变革的8个步骤,第三部分 对21世纪的启示。
这是一篇关于变革之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结束,步骤八:成果融入文化,步骤七:促进变革深入,步骤六:积累短期胜利,步骤五:善于授权赋能,步骤二:组建领导团队,步骤一:树立紧迫感,步骤四:沟通变革愿景,步骤三:设计愿景战略,概述。
如何更好的激发员工的自主工作方法;如何打造自主激发的团队。丹尼尔·平克在书中提出了驱动力3.0的概念,这是对传统激励理论(驱动力1.0和2.0)的颠覆。驱动力1.0主要基于生物性驱动力,如饥饿、口渴等;驱动力2.0则依赖于外在动机,如奖励和惩罚。而驱动力3.0则强调内在动机,即人们出于自主、专精和目的而工作的动力。
驱动力
概述
作者:丹尼尔.平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引言
科学向左,企业向右
行为有两种驱动力
第一种驱动力是生物性驱动力: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饮食以止饿,饮水以解渴,交配以满足性欲
第二种驱动力则来自于外在动机:做出特定行为时环境会带来的奖励或惩罚
新的理论(第三种驱动力):完成任务取得成绩就是内在奖励
一个人若有间发展并提高儿童、雇员、学生等对象的内在积极性,他就不应把注意力放在金钱奖励这样的外控系统上
没有人想到奖励会有副作用
第一部分 驱动力3.0时代来临
第一章 我们需要一次全面的升级
驱动力1.0时代:生物冲动
驱动力2.0时代:寻求奖励,避免惩罚
工作效率提升、追求卓越、奖励好,惩罚坏
没有让人变得高尚起来
驱动力2.0系统在三个方面不兼容
我们如何配置我们的行为
以乐为本的内在动机,也就是参与项目时能感受到的创造力是最强大、最常见的动机
传统的企业力求利润最大化,这也驱动力2.0完全匹配
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只追求基本利润,但其主要目标是贡献巨大的社会效益
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行为
经济学研究的不是钱,它研究的是行为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丹尼尔.卡尼曼
驱动力2.0,经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是像机器人那样利益最大化追求者(举例10元的如何分法,你才会接受。如果你不接受每个人都不能拿到钱)
我们如何做出我们的行为
就算我们把蓝领换成白领,我们的任务依然是重复的机械劳动
千篇一律的重复性机械劳动可以外包或者自动化,但涉及艺术、情感及其他非推算型工作则不能如此
内在动机有助于创意,而控制性的外在动机则对创意有害
三个不兼容的问题
我们是受内在因素而非外在因素激励,寻求的是意义最大化而非利益最大化
我们是成熟的人类,而非一根弦的经济机器人
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工作经常很有意思且需要创造力,并非是冷冰冰、枯燥的重复性劳动,工作中需要的是自我管理而不是别人的指示
核心:对一个行为奖励会让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加;对一个行为施以惩罚地让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减少
第二章 奖励的惩罚,胡萝卜大棒失效了
奖励有时候把工作变成了苦工,又把游戏变成了工作
胡萝卜大棒,地满足基线报酬有关,也就是保障基本生活
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情 ---马克.吐温
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它就像 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
有形的奖励实际上会对内在激励因素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家庭、学校、企业、运动队等关注的是短期目标,选择的是控制人们的行为,它们就会对长期效果造成相当的损害。
奖励会使人们的关注面变窄,遮蔽他们宽广视野,让他们没法看到常事物的新用法
蜡烛思维的游戏
奖励抑制了善行
设立目标除了可能带来有建设性的努力,也可能引起不道德的行为
有些人为了达到目标会选择最快的路线,就算走邪门歪道也在所不惜
奖励可能会限制我们思维的宽度
我们探寻真正的积极元素,究其本质,就是要对抗短视思维
胡萝卜大棒的7个致命弱点
会令内在动机消失
会令成绩下降
会扼杀创造力
会抑制善行
会鼓励欺诈、走捷径以及不道德行为
会让人上瘾
会滋生短视思维
机械劳动:“如果-那么”奖励
机械劳动不怎么有趣,也不需要很多创造性思维
如果完成任务需要的只是机械技巧,那么奖金产生的效果就与他们预计的一样:奖金越多成绩越好
创造性劳动:“既然-那么”型奖励
最佳策略就是制造紧迫感,说明重要性,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才能
基本要求:任何外部奖励都需要是别人预想不到的,而且只有在任务完成后才能给出
最高层次的创造性是由把奖励视做额外奖金的主体创造的
注意:“既然-那么”一再重复,就会变成“如果-那么”
首先,考虑非物质奖励
其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驱动力3.0与报酬
在一个人的工作中,薪水、奖金、福利的位置越显著,就越会扼杀创造性,降低人们的表现水准
报酬合理,让员工专注工作的三个关键方法
确保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司
报酬要高于平均水平
阿克尔洛夫和耶伦:如果向员工支付的工资比市场需求略高一些,公司高能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减少人才流失,激发生产力,提高员工士气
考核标准衡量因素要广
第三章 做I型人还是X型人
概念
I型行为更少关注某一活动带来的外部奖励,而更多关注这项活动本身的内在满足感
X型行为是更多由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驱动,并且更多关注一项活动带来的外部奖励而非内在满足感的行为
人类有自主、独立、寻求归属感的内在动机
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营造一个能够激发各种内在心理需求的环境
I型与X型的6大区别
I型行为是后天习得而不是先天形成的
从长远的角度看,I型人比X型人表现水准更高
I型人不会对金钱和认可嗤之以鼻
I型行为是可再生资源
I型行为能让生理和心理状态更好
I型行为依赖于三种营养素:自主、专精和目的
唤醒积极性的9大策略
第二部分 驱动力3.0的三大要素
第四章 自主:我做什么,我决定
ROWE
只问结果的工作环境
不对工作时间与工作场所做要求
工作就是手艺,他们需要更多自主权
和员工之间是合作关系,他们不是资源,是伙伴
管理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问题本身
授权:不是自主,那只是比较文明的控制
弹性时间:充其量是披着羊皮的控制而已
这个时代不需要更好的管理,它需要自我管理的复兴
构成自主的4大基本要素
工作内容自主
3M公司董事长威廉 麦克奈特:雇用好人,然后不管他们
3M公司的技术人员可以把15%的时间花在他们自己选择的项目上
谷歌鼓励员工每周花一天时间做副产品,大多数员工用这20%的时间开发新产品
谷歌的所有新想法差不多都是在那20%的时间里冒出来的
工作内容自主是驱动力3.0的工作态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工作时间自主
如果不能掌握对时间的自主权,想要拥有对生活的自主权几乎不可能
一个人投入时间的多少和他生产的价值之间的联系没有规律可循,也无法预测
人想要做好工作,我们应该让他们关注工作本身而不是他们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过去,工作首先由投入时间定义,,其次才由得到的结果定义。我们需要跳出这个模式
工作方法自主
工作团队自主
员工招聘由部门员工完成,应聘者30天的试用期内与一个团队一起工作,之后未来的队友就会投票决定是否全职雇用此人---Whole Foods
无论是谁想要升职成为团队领导,都必须自己召集愿意和他工作的人
在自发组建的团队中工作的人,比在成员早已固定的团队中工作的人满足感更强
自主的艺术
鼓励自主并不是鼓励不负责任
驱动力2.0,如果人们拥有了自由,他们就会逃避,自主是一种绕开责任的方法
驱动力3.0,人们想要负责任,而确保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时间、方法和团队有控制权,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必经之路
驱动为3.0与教育
要培养一个I型的孩子,就需要他们自主、专精和目的方向前进,有9个方法
给家庭作业来个I型测试
来个联邦快递日
试试DIY成绩单
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做家务,但不要把这两者混在一起
表扬,但要用正确的方式
帮助孩子看到大局
向非学校教育家庭学习
把孩子变成都是
第五章 专精:把想做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好
控制带来的是服从,自主带来则是投入
驱动力2.0需要服从,而驱动力3.0需要投入
专精是由“心流”开始的
投入才能带来专精
服从让我们能够撑过白天,但是投入能让你撑过晚上
希斯赞特米哈伊:看待生活的新方式:积极、革新、富有创造力
在心流中,一个人需要做的事情和他的能力范围完美匹配
金凤花任务:既不太热也不太冷,既不会过于困难也不会过于简单的挑战
专精的3大特别法则
专精是一种心理定向
专精是一种痛苦
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情
努力是赋予人生意义的事情之一。努力意味着你在乎一些东西,它们对你很重要
专业就是做你喜欢的事情,即使在你不想做的时候
专精是一条渐近线
较之休闲娱乐,工作中更容易让人达到“心流状态”
驱动力3.0与企业
改良组织的9个方法
试试20%时间
鼓励员工相互给予“既然-那么”型奖励
进行自主权审计:审计你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和工作团队上的自主
做个游戏:这到底是谁的目标
如果人们不知道他们为何要做现在所做的事情,你怎么能期待他们被激励去这么做呢
进行里兹的代词测试
把公司设计成激发内在动机的样子
增加金凤花任务
把下个“关机日”变成“联邦快递日”
第六章 目的:超越自身的渴望
“效率、利益、价值、优势等”这些目标很重要,但是它们缺乏唤醒人类心灵的能力
驱动力2.0系统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驱动力3.0系统不拒绝利润,但是它同样强调目的最大化
目的驱动的3大领域
目标
TOMS是“一个营益性公司,将‘给予’视为其核心”。
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把我们的客户变成捐助者
这些安装了驱动力3.0系统的公司的目标,不是在遵守道德准则、法律规范的同时追逐利润,它们的目标是追寻目的,利润是它们的催化剂而不是目标。
誓言
作为管理人员,我的目的是通过把人和资源结合在一起,创造个人无法独自创造的价值,服务于更广泛的利益。
我会保护我的股东、同事、客户以及所处社会的利益,我会努力在全世界创造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可持续繁荣。
里兹说,“他们”的公司和“我们”的公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在驱动力3.0系统中,“我们”的公司大获全胜。
政策
内在志向:学习和成长,帮助他人改善生活
外在志向:功成名就,荣华富贵
满足不仅仅取决于目标,而且取决于有正确的目标
驱动力3.0与思考
保持思考打开话题的20种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