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这是一个关于初中历史-鸦片战争的思维导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详细概述了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结果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43年 “拜上帝会”
原因
外因
鸦片战争的失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内因
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矛盾
主要人物
石达开
杨秀清
洪秀全
1851年 金田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1852年 攻占南京,定都天京
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特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废除私有制,平均社会财富
评价
空想色彩,局限性
反映农民对土地的愿望
发动和鼓舞农民反抗
1853年 北伐,西征,军事进入全盛时期
1856年 天京事变
标志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资政新篇》
特征
向西方寻求真理
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
未能付诸实现原因
封建思想在当时社会根深蒂固
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1860年 湘军包围安庆,太平军遭反扑
1864年 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失败原因
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观
太平天国起义影响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