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科学育儿(做智慧父母)
你真的会养育孩子吗?你真的是个有智慧的母亲(父亲)吗?看看实操性非常强的育儿观和育儿方式(部份)。
编辑于2024-09-24 22:50:01
感统与感统失调的后果
长大后的诸多不如意、生活中的各种不顺心,可能是小时候感统失调引起的
症状
原因
容易晕车、晕船、晕机,闻到汽油味不舒服、恶心,甚至乘电梯都会晕
前庭觉失调,内耳调节功能不足
睡相千姿百态,很容易掉下床,睡一觉起来在床上转了几圈
本体觉失调,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足
讨厌嘈杂的人群,喜欢独处、胆小不合群,人际关系浅薄、自信心不足
触觉失调,缺乏安全感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经常左右不分、鞋裤反穿,对向左向右转指令无所适从
本体觉失调,空间方位感知差
容易被干扰信息吸引,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身体多动坐不住
前庭觉失调,信息过滤功能不足
含胸驼背、东倒西歪,身板站不直、常双手托腮,经常看起来无精打采
前庭觉和本体觉失调,肌张力不足
跳舞、跳操四肢不协调,在欢快的音乐中手忙脚乱,身体跟钢板一样僵硬
本体觉失调,身体协调性差
易动怒、情绪波动大,爱惹到别人,容易动手,社会交往有困难
触觉失调,情绪性格发展受限
阅读文件时跳字、漏行、丢字,经常被批评粗心马虎
前庭觉失调,视觉控制功能不足
不会打领带,不会扎蝴蝶结,手工制作之类学不会
本体觉失调,精细动作控制不足
0-6岁敏感期与感统训练
0-6岁的31个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某个时期,相对于其它时期更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心理过程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这时期即被称为“敏感期”。
如每个阶段给予相适应的培养,那智商、体商、情商、财商将比未训练过的高20%-40%
科 学 育 儿
育儿三大问题
学习
如专注力弱、手机成瘾、游戏成瘾、厌学辍学
性格和情绪
贪婪,没有上进心,胆子小、不自信,没有目标、脾气暴躁、失眠自残,抑郁自杀
人际关系
叛逆、规则感弱、不懂沟通
小孩大脑成熟区与时间
0-6岁 要陪伴
0-10岁 右脑
图像
节奏
艺术
感性
韵律
想象
感受
不要提前学小学内容,让他玩个够、唱个够、跳个够
7-12岁 要教练
5-10岁 脑干、小脑
大小肌肉群运动、游戏
运动协调能力发展最快,一定要练格斗、拳击、散打,或对抗性、摔跤性一类的活动
10岁前不要讲太多道理
10-12岁 左脑
规则
逻辑
道德
自然科学
一起爱一起坏,先给爱再给规则
12岁后只要朋友
12-15岁 左中右全脑
超快速生长期,激素紊乱冲动期—“脑残期”
抑郁、自残、自杀的爆发期
最容易有爆发性行为,青少年犯罪
15-18岁 左脑
逻辑
运算
规则
抽象
哲学
自然科学
高等数学
高等化学
12岁进入青春期,渴望离开父母、渴望独立/融入朋友
三大法则时间轴
0-6岁 镜像法则
抚养人什么样,小孩就什么样
一直模仿
0-12岁 海绵法则
无规则、是非感,全盘吸收大人给的力量或压力
得到的爱多,12岁后发出的爱多;伤害多,12岁后负面情绪多
12-25岁 弹簧法则
12岁前伤害多,12-25岁严重反弹、甚至报复性伤害
之前种的因,这个时期就呈现果
2、6、10、12个月不同阶段大脑发育
刚出生的大脑是成人的30%,1岁是70%,6岁是90%
发展过程
由下往上
由后往前
由里往外
如何做好教练、好父亲
儿童每个年龄该做的家务
做家务年龄表
9-24个月
简单易行的指示
自己拿汤匙吃饭
2-3岁
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帮忙拿取东西
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学会简单的家务技能
帮忙铺床,收拾碗筷
摆桌子、擦灰、选择要穿的衣服
独立刷牙
4-5岁
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给自己穿衣服
收拾小书包
学习清洗瓜果蔬菜
6-7岁
把要洗和要穿的衣服整理好
整理书包、穿戴
独自准备好上学
每周打扫一次房间
7-8岁
学习使用电饭煲煮饭
学习洗碗
收拾自己的房间
做简单的早饭
8-9岁
和爸妈一起做出行计划
洗衣、叠衣、把衣服放到衣柜
帮助妈妈大扫除
保持自己卧室整洁
引导孩子做家务
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
不要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
习惯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工作计划表
设计一份工作计划表
和孩子一起讨论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从趣味活动(游戏)中学习
扮家家
利用玩具、餐具(杯、盘)等
做家务的态度
让孩子以做家务为乐
制作一份家务成绩单
“多容忍、少责备”
让孩子意识到家庭责任
家务活是整个家庭的事
帮助分担彼此
尊重孩子,给予孩子选择权
不要生硬地强迫他
制定家务活分工清单
让孩子选择一两项
把任务具体化
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具体的步骤
不要模糊的指令,会让孩子困惑
保持耐心多夸奖、鼓励孩子
做家务比较粗糙时不要太苛刻
鼓励积极会使孩子更有动力
鼓励不应只停留在“你真棒”
表扬具体
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
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家务又累又脏
多传递积极的情绪
尤其父亲,不要推脱偷懒
给孩子一些新的挑战
给孩子一些新的任务
更高的要求,让孩子有新鲜感
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
妈妈偶尔示弱,向孩子求助
促进孩子的自信和责任感
科 学 育 儿
养出好的孩子
孩子最重要的是:自信、逆商和情商
父母关系和谐,妈妈情绪稳定、爸爸参与教育
妈妈注重容貌和社会价值,父母不断鼓励、肯定欣赏和赞美,与孩子存情感银行
孩子一定要有一针戳破天的特长
各年龄段时间和习惯管理
培养孩子应遵循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