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30:缺马的大宋如何对外作战?
在现代,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怎么跟马打交道,但在古代,马却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宋朝因为缺少战马,所以很难和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抗衡。那宋朝为什么会缺马?缺马对宋朝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
编辑于2024-09-25 16:56:26一提到欧洲中世纪,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个黑暗时代。还会下意识认为,这黑暗是罗马教会造成的。可事实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漫长黑暗乱世里,罗马教会却成了保留亮光的地方。比如招兵买马跟蛮族人干,拿出财产解决罗马城的粮食短缺问题,甚至有权力的人也愿意保护他们。这就怪了,在我们一般印象里制造黑暗的罗马教会,怎么反倒成了黑暗中的那点 “亮光” 呢?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中华文明有一个很神奇的特质:容纳力非常强,能一点点地把边疆变成腹地,最后能滚动发展成一个疆域庞大的国家,比如四川、福建都曾经是边陲地区,宋朝才彻底融入中国。那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边缘地区是怎么融入的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一提到欧洲中世纪,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个黑暗时代。还会下意识认为,这黑暗是罗马教会造成的。可事实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漫长黑暗乱世里,罗马教会却成了保留亮光的地方。比如招兵买马跟蛮族人干,拿出财产解决罗马城的粮食短缺问题,甚至有权力的人也愿意保护他们。这就怪了,在我们一般印象里制造黑暗的罗马教会,怎么反倒成了黑暗中的那点 “亮光” 呢?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中华文明有一个很神奇的特质:容纳力非常强,能一点点地把边疆变成腹地,最后能滚动发展成一个疆域庞大的国家,比如四川、福建都曾经是边陲地区,宋朝才彻底融入中国。那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边缘地区是怎么融入的呢?
农耕帝国比游牧帝国的骑兵弱吗?
汉武帝汉匈战争
卫青主导
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
公元前124年是漠南之战
霍去病主导
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
封禅狼居胥山
唐太宗灭突厥之战
公元626年,突厥打到距离长安只有40里的渭水便桥,李世民亲自出面谈判,突厥才退兵
3年后,李世民就展开了反击
汉朝是忍辱负重66年后开始复仇
李靖率领3000轻骑兵两个月灭亡东突厥帝国
汉朝和匈奴打了将近300年
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尊称唐朝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大宋地理上缺马场
最好的马场
一片是燕山北部那一片草原,归了辽朝
一片是河套和河西走廊,归了西夏
反例
南朝的宋武帝刘裕,能用2000多名步兵,大破3万北魏的骑兵。
岳飞用背嵬军,打破了金兵不可战胜的骑兵神话
养马
只要它的速度
极限速度:每小时70公里
一般的马:每小时20公里
生理特点
1. 只有一个脚趾
跑的时候和地面形成的摩擦力最小
2. 马头有一个天然的散热结构
高速跑的时候能恒定温度
3. 不反刍
埋头就能吃,抬头就能走
4. 连睡觉也是站着的
作用
可以拉车,当运输工具
可以追上牛羊,当放牧工具
马真正的天命所在是战场
战场的要素:火力、机动力、信息力、防护力
马用于战争,对这几个要素都有巨大的提升。
弼马温
中国古代有个说法,养马的地方放一只猴子,能辟邪,马就不得瘟疫,所以猴子能够“避马瘟”。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就玩了这么个谐音梗,给孙悟空封了个官儿,叫“弼马温”。
马
起源
马原生在美洲大陆,然后从白令大陆桥,跑到亚欧大陆来。
最早的马只有狐狸那么大
5000年前被驯化
农耕中的劣势
力气和耐力,不如牛
论经济性,不如驴
干活不怎么样,还动不动就生病
马为战场而生
大宋
武将曹玮去世,谥号武穆
功绩是镇住了西夏两代君主李继迁和李德明
修筑堡垒,开挖战壕,跟古长城连成一体
西夏拿70匹马和大宋换一部《大藏经》
《大藏经》一共6000多卷,印这些佛经的雕版就有16万片,价值为开封一套豪宅
这么贵的马?
大宋把整个河套地区丢了,就再也没有好马场了
缺马,对于大宋朝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世界
源赖信被任命为追讨使,平定平忠常之乱
唃厮啰统一吐蕃诸部落,建立青唐城
阿拉伯旅行家阿比鲁尼将马尔代夫称为“海贝之岛”
欧阳修参加殿试,因锋芒太露,仅得第十四名
大宋天圣八年,大辽太平十年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马为战场而生
《文明之旅》第31期
文明1030:缺马的大宋如何对外作战?
楔子:1030
“我命由我不由天”,向全世界展开怀抱的创造力,自我改命,自我造命,还是人类文明的底色。
汉、唐为什么能把草原骑兵压着打?
匈奴的骑兵虽然厉害,但是草原部落的组织形态是松散的
他们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跟对方搞近身的肉搏战
既然他们怕肉搏,那就和他们肉搏,这是中原军队的强项。
汉匈战争在历史记录中用的那些词,都是什么夜袭,在风沙中作战,在匈奴骑兵失去机动性的前提下,杀、斩、诛。
马镫
把人和马连为一体,让人解放双手,可以手持武器,对敌人造成更大的冲击力
传到西方,对西方的军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马镫造就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说法
唐朝,中原骑兵又完成了一次进化
重装骑兵变成了轻骑兵,更加强调机动性。把冲击力和机动性两种优势结合了起来,这才有了唐太宗神话般的胜利。
文明和它的工具的彼此塑造
一个善于驾驭马的民族,可绝不止是速度快,它对空间的感知力和想象力都不一样。
蒙古人打南宋,传统上的三条路都遇到了麻烦,居然想出了第四条路:从今天甘肃境内的临洮附近的达拉沟开始,一路顺着崇山峻岭南下,绕弯打下大理国之后,再从南方包抄重庆和湖北,实现上万里的大迂回、大跨越。
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跟蒙古人在战马上养成的那种空间观念是有关的。不管多远,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险,我的战马就是能到。这份豪气,这份想象力,可能独属于马背上的民族。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他的目标不是胡人,而是秦国。他要从直接从北边,也就是云中、九原,今天的呼和浩特和包头一带,往南包抄秦国。
可惜后来出了变故,赵武灵王死于一场叛乱
35 年后 ,长平之战爆发,赵国陷入了传统方式的苦战。
赵武灵王的伟大之处:用了一个叫“胡服骑射”的新工具,而且他立即领悟了这个新工具带来的全新想象力。
这是文明和工具互相塑造的第一个层面:工具带来文明的特性。但是反过来,文明的固有特性也会带来工具的演化。
长程兵器的科技树
从长期来看,一种文明就像一个生物的物种,环境在变化,它自己也在演化。从这个角度看的缺陷,没准就演化成另一个角度的优势。
长程兵器
宋朝在强弓硬弩方面的研发成果是突飞猛进
澶渊之战,辽军统帅萧挞凛被宋军的床子弩一箭射死
宋神宗时期,又出现神臂弓,射程有300多米
火器
宋代是火药在战场上的使用大发展的阶段。最早的枪、炮、手雷的原型,都是宋代出现的。
400年后成了战场上的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明永乐八年,,明成祖第一次出塞御驾亲征蒙古,有了火枪队“神机营”
从来没有什么凭空的“创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之所以可能,往往是因为其他的路走不通,所以才万不得已才走出了一条新路。
大宋的骑兵为什么弱?
耕牧之争
在内地的农耕区,养马就要挤占耕地
养一匹普通的马所需要的土地,拿来种田,至少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
缺马不仅是缺好马场,它还是农耕社会的一个内在矛盾
兵制的原因
宋朝的兵制是募兵制,募兵制就是国家出钱,养职业军人和马
官僚系统干活,往往是效率低、成本高。
北宋中期把马交给老百姓养
老百姓把官府的马领养在家,一方面可以让马给自己干点农活儿,还能领点津贴,另一方面,马养死了要赔,所以老百姓会格外小心。
演变成害民的恶政:马太娇贵了,很容易就得病、就死,惹不起。这种零散地放在老百姓家里养出来的马,不敢动、不敢跑、吃得还不好
国策的原因
所有制度建设的思路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千万要防止乱世重现
军事资源,先保证拱卫京师的安全,战马优先供给禁军,能分给边境战区的就更少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文明出一种军队。战争风格是从文明性格的深处长出来的。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文明的想象力
《文明之旅》第31期
文明1030:缺马的大宋如何对外作战?
骑兵的“科技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