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疱疹病毒
该导图严格按照人卫第9版教材归纳,并且详细阐述了疱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等,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能够帮助您高效掌握知识点,快快下载吧,解锁更多资料。
编辑于2021-08-10 21:16:11该病理学导图严格按照人卫版出品,分章节详细描述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炎症、肿瘤以及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等,重点突出,加以图片理解和表格归纳,无论是考研党,还是正在准备期末的同学,亦或是预习的同学提供高效学习病理学的方该病理学导图严格按照人卫版出品,分章节详细描述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炎症、肿瘤以及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等,重点突出,加以图片理解和表格归纳,无论是考研党,还是正在准备期末的同学,亦或是预习的同学提供高效学习病理学的方法。(有问题欢迎叨扰木~木)
医学免疫学思维导图。该导图分章节详细介绍了其概论、抗原、抗体以及补体系统,细胞因子(CK),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B、T介导的免疫应答等内容,可供您参考学习。
该导图纤细阐述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该病理学导图严格按照人卫版出品,分章节详细描述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炎症、肿瘤以及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等,重点突出,加以图片理解和表格归纳,无论是考研党,还是正在准备期末的同学,亦或是预习的同学提供高效学习病理学的方该病理学导图严格按照人卫版出品,分章节详细描述了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炎症、肿瘤以及各系统疾病的病理等,重点突出,加以图片理解和表格归纳,无论是考研党,还是正在准备期末的同学,亦或是预习的同学提供高效学习病理学的方法。(有问题欢迎叨扰木~木)
医学免疫学思维导图。该导图分章节详细介绍了其概论、抗原、抗体以及补体系统,细胞因子(CK),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B、T介导的免疫应答等内容,可供您参考学习。
该导图纤细阐述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
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herpesvirus)是一类中等大小、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归类于疱疹病毒科( Herpesuiridae)。现已发现的疱疹病毒有100多种,根据其基因组、 复制周期、宿主范围、受染细胞病变效应及潜伏感染等特点,可将疱疹病毒分为a、β、γ三个亚科;其中与人感染相关的疱疹病毒称为人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 ,HHV),目前已知的有8种(表31-1):a疱疹病毒亚科有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均能感染人上皮细胞,潜伏于神经细胞;β疱疹病毒亚科有人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和7型,可感染并潜伏在多种组织中;y疱疹病毒亚科有EB病毒和人疱疹病毒8型,主要感染和潜伏在淋巴细胞。此外,猴疱疹病毒B(HerpessimianBvirus)作为动物源性病毒,也可感染人,引起人脊髓灰质炎、脑炎等神经系统感染,病死率可高达80%  
共同特点
形状
球形
双股线状DNA
有包膜
均可在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
除EB病毒外
产生明显的CPE
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多核巨细胞
感染细胞与周围细胞融合
感染方式
潜伏性
增殖性
感染宿主细胞表现
显性感染(增殖性感染)
病毒大量增殖
破坏宿主细胞
潜伏感染
平衡状态
病毒不增殖、宿主细胞不破坏
刺激活化
转为显性感染
整合感染
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的DNA
细胞转化
先天性感染
经胎盘感染胎儿
胎儿畸形
单纯疱疹病毒HSV
单纯疱疹病毒( her pes simplex virus,HSV)在人群中分布广泛,感染率高。HSV具有较宽的宿主范围,能在多种细胞中增殖(人胚肺、人胚肾、地鼠肾等细胞),病毒复制迅速(8~ 16小时/周期) ,致细胞病变快。可感染人及多种动物包括兔、豚鼠和小鼠等实验动物。HSV可致多种疾病,如龈口炎、角膜结膜炎、脑炎、生殖道感染和新生儿感染等。HSV可在神经元细胞建立潜伏感染,复发常见。
生物学特性
有两个血清型
HSV—1型
HSV—2型
致病性和免疫性
感染人群
较普遍
存在部位
疱疹液、健康人的唾液
传播途径
直接密切接触、性接触
临床表现
粘膜或皮肤的局部疱疹。
感染表现
原发感染
好发年龄
6个月—2岁
HSV-1的原发感染
多数无临床症状。
HSV-1原发感染
口咽疱疹
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以角膜溃疡为主,常伴有结膜上皮细胞损伤,严重复发可导致瘢痕和失明。
疱疹性湿疹
疱疹性甲沟炎
HSV-2原发感染
生殖器疱疹
:男女生殖道出现疼痛性水疱损伤,原发感染所致的损伤比复发感染更为严重和持久,可伴有发热和腹股沟淋巴结肿,病毒排出可持续3周;复发性生殖疱疹症状较轻,病毒排出持续数天
临床女性多见,通过性传播引起
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HSV-2
发生疱疹角膜结膜炎或新生儿疱疹
潜伏感染和复发
潜在感染
HSV原发感染后
少数潜伏在神经节中
不引起症状
复发
潜在感染病毒受刺激
复发性局部疱疹
出现在同一个部位
分类
HSV-1
潜伏部位
三叉神经节
颈上神经节
复发部位
皮肤黏膜
眼部
面部
口唇
HSV-2
潜伏部位
骶神经节
复发部位
生殖器皮肤黏膜
宫颈癌
先天性感染
免疫
体液免疫
灭活胞外病毒
阻止病毒经血液扩散
细胞免疫
破坏宿主细胞
清除胞内病毒
神经节内的潜伏病毒
不起作用
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培养
取材
疱疹液、唾液、结膜、角膜
快速测定诊断
特异性抗原
核酸
防治原则
无特异预防方法
原因
HSV与某些癌症密切
不主张活病毒疫苗
替代
纯化病毒包膜糖蛋白
制成亚单位疫苗
治疗
ACV(无环鸟苷)
优点
病程缩短
口唇疱疹
生殖器疱疹
新生儿疱疹
疱疹性脑炎
缺点
不能防止潜伏感染再发
特别接种对象
HSV-2感染的孕妇
新生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在儿童原发感染时,引发水痘,病愈后潜伏在体内,潜伏病毒激活后引起带状疱疹。
生物学性状
只有一个血清型
与单纯性疱疹病毒相似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途径
呼吸道
水痘内容物及上呼吸道分泌物中
原发感染
易感年龄
3岁-9岁儿童
临床表现
斑丘疹、脓疱疹(向心性分布)、水疱疹
1.病毒感染起始于呼吸道黏膜,在局部淋巴结中增殖,而后人血和淋巴系统,进入肝和脾中复制,11 ~13天后,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播散至全身的皮肤,约经2~3周潜伏期后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疱疹,并可发展为脓疱疹。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较多,常伴有发热等症状。数天后结痂,无继发感染者痂脱落不留痕迹 2.儿童水痘一般为自限性,症状较轻。成人水痘一般病情较重,20%~30%并发病毒性肺炎,病死率较高。孕妇患水痘临床症状严重,并可传给胎儿导致流产或死胎;新生儿水痘呈播散性,病死率高 3.水痘性脑炎可致永久性后遗症。如病人细胞免疫缺陷,则易得重症水痘,并发肺炎、脑炎等致死性疾病
愈合后不留疤
潜伏及复发感染
潜伏部位
神经脊髓后根神经
颅神经感觉神经节
复发
特点
呈单侧性发作
侵犯肋间神经:以胸、腹部皮肤为主
1.带状疱疹--般多见于胸、腹或头颈部,约10%~15%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所支配的部位 2.此外,肿瘤、器官移植、接受激素治疗及HIV感染人群合并带状疱疹感染时、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免疫性
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
不能阻止潜伏感染
直接诊断
临床症状典型
治疗
VZV减毒活疫苗
新型人疱疹病毒678型
HHV-6
HHV-6B原发感染后多数婴儿表现为隐性感染
少数婴幼儿感染可引起丘疹或玫瑰疹,伴发热,称为婴儿玫瑰疹。幼儿急疹(61儿童节)
一般潜伏期为4~7天,突然出现高热及上呼吸道症状,持续4天左右,热退后在颈部和躯干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维持24~48小时
一般预后良好,偶见脑炎、肺炎、肝炎和惊厥等。
HHV-7
HHV-7原发感染与疾病的关系尚待证实,可能与幼儿玫瑰疹、神经损伤和器官移植并发症有关
HHV-7的分离培养与HHV-6相似,可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毒。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HHV-8
由艾滋病病人的卡波西肉瘤活检组织中发现,故又名为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
目前认为HHV-8与KS的发生密切相关
KS是一种混合细胞型的血管性肿瘤,常见于艾滋病病人,多发于皮肤,也有发生于消化道和内脏,常造成致死性后果
在各类型的KS中(如HIV相关KS、器宫移植后KS等)HHV-8 DNA的检出率都很高,3年内KS的发病率比阴性者高5倍,呈现高度相关
巨细胞病毒HCMV
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暂定为一个血清型,但病毒株之间抗原性有一定差异。根据AD169株、Davis株和Kerr株等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3 ~4个血清亚型。HCMV感染的宿主范围较窄,人类是其唯一宿主,可导致人类疾病,是引起先天性畸形的最常见病原。目前尚无HCMV感染动物模型
生物学性状
高度种属特异性
如人CMV只在人成纤维细胞增殖
细胞病变效应CPE
细胞肿大、变圆、核变大
巨大细胞
核内有大型的嗜酸性包涵体
感染类型
先天性感染
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病毒之一
临床表现
巨细胞包涵体病
肝脾肿大、溶血性贫血及神经系统损伤、少性紫癜、黄疸、血小板减少
先天性畸形
小脑畸形
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耳聋
流产或死胎
围产期感染
感染途径
哺乳、产道
表现
少数表现为短暂的间质性肺炎、肝脾轻度肿大、黄疸。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新生儿后感染
输血
疲劳、肌痛、发热肝功能异常和单核细胞增多等症状
免疫功能低下
视网膜炎、肺炎、脑膜脑炎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
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器官移植、艾滋病、白血病和淋巴瘤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中,可引起严重疾病,如HCMV肺炎、肝炎和脑膜炎等
HCMV是导致艾滋病病人最常见机会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常导致视网膜炎。HCMV感染也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
致病性
人群
感染广泛
初次感染
2岁以下、呈隐性感染
潜伏感染
潜伏感染
潜伏部位
唾液腺、乳腺、肾脏、多形核细胞
排出部位
乳汁、尿液、精液、宫颈分泌物
传播
口腔、生殖器、胎盘、哺乳、输血、器官移植
诊断
抗原检测
血清学检查(CMV IgM)
核酸杂交和PCR法
防治原则
CMV减毒活疫苗
可能潜伏-活化
致癌潜能
丙氧鸟苷
膦甲酸
EB病毒
生物学性状
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
EBV特异性抗原
潜伏感染
EBV核抗原
潜伏感染膜蛋白
增殖性感染
EBV早期抗原
EBV活跃复制
感染细胞进入溶解期
EBV衣壳抗原
增殖后期合成的结构蛋白
EBV膜抗原
中和抗原
致病性
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
传播途径
唾液传播为主
亲嗜性
鼻黏膜细胞
致病机制
幼儿(初次感染)
口咽部上皮细胞内繁殖
进入血循环(潜伏于B淋巴细胞)
引起全身性感染
症状
多数无明显症状
炎症
咽炎、上呼吸道感染
与EBV感染有关的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性质
急性全身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淋巴细胞增生性
发生机制
青春期初次感染
大剂量的EBV
表现
发热、咽炎、颈淋巴结炎、肝脾大、血单核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增多。
机体免疫防御
产生免疫T淋巴母细胞、限制EBV感染、促进机体恢复
病程可持续数周,预后较好
伯基特淋巴瘤
性质
低分化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瘤
好发年龄和部位
多见于6岁左右儿童,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
发生机制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Burkitt淋巴瘤发生前,病人EBV抗体均为阳性,80%病人的抗体效价高于正常人,且在肿瘤组织中发现EBV基因组,故认为EBV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
鼻咽癌
鼻咽癌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北非和北美洲北部地区。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和台湾等省(区)为高发区。多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
EBV诱发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在免疫缺损病人中 ,易发生EBV诱发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 ~10%的移植病人会发生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如恶性单克隆B淋巴细胞瘤。艾滋病病人常会发生EBV相关淋巴瘤、舌毛状白斑症。约50%的霍奇金淋巴瘤病人EBV DNA检测、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