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这是一篇关于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种子和果实,开花、传粉与受精,雌蕊的发育,雄蕊的发育,花图式,花方程式,花,繁殖。
编辑于2024-10-02 16:33:09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开花、传粉与受精
开花:当雄蕊中的花药与雌蕊中的胚囊达到成熟时,或二者之一发育成熟,原来由花被紧紧抱住的花张开,露出雄、雌蕊,为下一步的传粉做准备的现象,称为开花
传粉:由花粉囊散发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 概念: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条件:两性花;雌雄蕊同时成熟;接受自身花粉无生理障碍 异花传粉 概念: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条件:单性花;两性花的雌雄蕊不同时成熟;自交不亲和
传粉的类型:风媒、虫媒、鸟媒、兽媒、水媒、人工授粉
受精:花内两性配子卵细胞与精细胞的融合
受精作用 (一)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 正常萌发的关键:花粉与柱头进行细胞识别 柱头类型: 湿型柱头:表面有分泌物 干型柱头:表面有亲水性蛋白 (二)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 空心花柱:通道细胞(channal cell) 实心花柱:引导组织(transmitting tissue)或细胞间隙 
花粉管的生长途经:钻进柱头、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
花粉管进入胚囊的方式:从1个助细胞丝状器处进入胚囊;定向生长的原因:向化性—向高钙离子浓度方向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意义:保持遗传稳定性;增加遗传变异性(交叉互换重组);胚乳有双亲遗传性; 子代生活力更强
被子植物双受精包括: 1、花粉粒与柱头的识别 2、花粉萌发与花粉管形成 3、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 4、精子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
异花受精一般有利,自花受精时常有害的原因:异交使进化中的突变保持隐性状态,有利于物种生存;异交有利于亲本基因的重组,使后代适应环境能力更强
植物避免自交的策略:花单性(空间隔离);雌雄蕊异长或异位(空间隔离);雌雄蕊异熟(时间隔离);自花不育(生理隔离)
无融合生殖与多胚现象
无融合生殖 概念:卵不经受精或助细胞、反足细胞甚至珠心细胞及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有人将营养繁殖和不定胚也归入无融合生殖 类型:减数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 未减数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
多胚现象 原因:无融合生殖;卵裂;胚珠中有多个胚囊 类型:不定胚
繁殖
概念:繁殖植物产生新个体延续后代的现象
生殖:以生殖细胞发育为下一代新个体的现象
类型
营养繁殖
自然营养繁殖:裂殖;营养体断裂;变态根、茎
人工营养繁殖:扦插;压条;分离;嫁接
无性繁殖:孢子植物在其生活史的某一时期,形成具有繁殖能力的无性生殖细胞-孢子,它从母体上脱离后可以萌发产生新个体
有性繁殖
配子生殖:被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融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花
形成:顶端分生组织—花原基—花芽—花
诱导:温度;光照
概念:花是适应繁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组成:花柄和花托、花被(花萼和花冠)、雄蕊群、雌蕊群
分类:完全花、不完全花、两性花、单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
意义:增加个体数量,扩大生活范围;繁殖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产生了植物的多样性;人工繁殖可获得优良品种
花各部分的演化
数目的变化:1.演化趋势:从多而无定数到少而有定数2.花部的相对固定数目(如3、4、5)称为花基数。
排列方式的变化(花各部分在花托上的排列不同):螺旋状排列、轮状排列
对称性的变化(根据对称面的多少,可分为):多面对称(辐射对称)、双面对称(原两侧对称)、单面对称(原两侧对称)、不对称。从进化的观点来看,多面对称是原始性的,而单面对称和不对称是进化的。
子房位置的变化
花序的分类
无限花序:包括简单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隐头花序)和复合花序(复总状花序、复伞房花序、复穗状花序)
花方程式
K:花萼(Kalyx );C:花冠(Corolla); A:雄蕊(Androecium);G:雌蕊(Gynoecium); P:花被(Perianth); A4:表示雄蕊4; C0 :表示花瓣缺;A ∞:雄蕊多数; A(∞):雄蕊多数,合生; A2+4雄蕊2轮,外轮2,内轮4; G:下面加一横表示子房上位; G:上面加一横表示子房下位; G:上下各加一横线,子房半下位; G(2:2:∞)依次表示该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和每室胚珠数目; “*”:花辐射对称; “↑”:花两侧对称
花图式
雄蕊的发育
组成部分
花药
作用:是雄蕊产生花粉的主要部分
组成: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花药由四个花粉囊组成
花丝
作用:与生殖无直接关系;向花药转运营养物质;支持花药在空间中伸展,有利花药的传粉
花药的发育和孢子的形成
由于珠柄和各部分生长速度不均匀而形成不同类型:倒生胚珠、直立胚珠、横生胚珠、弯生胚珠
花粉粒的发育与形态结构
营养细胞
继承了小孢子大部分的细胞质和细胞器,初期含有大液泡,随着花粉逐渐发育成熟,液泡逐渐变小,积累很多营养物质
生殖细胞
呈凸透镜状,早期贴在花粉壁上,与营养细胞相邻的壁为很薄的胼胝质壁
花粉成熟时,生殖细胞未分裂,仅有两个细胞,称二细胞型花粉粒(大多数被子植物);在成熟前,生殖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细胞,这样的花粉粒在成熟时有一个营养细胞和2个精子细胞,这类花粉粒称为三细胞型花粉粒。
花粉粒的结构:花粉壁、营养细胞、生殖细胞、精子、雄性生殖单位(被子植物在精细胞和营养核之间,以及一对精细胞之间存在物理连接,这个结构体称为雄性生殖单位)
花粉管由萌发孔、萌发沟生长而来;花粉粒外壁的结构常随植物种类而异,也与传粉的方式有关
雌蕊的发育
雌蕊的来源: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片演化而来
雌蕊的结构:由柱头、花柱、子房构成
子房包括子房壁、子房室、胎座、胚珠(珠被、珠孔、珠柄、珠心、合点、胚囊)  
胚珠的发育
1.外珠被 2.内珠被 3.珠孔 4.合点 5.珠心 6.胚囊 7.珠柄
珠被:二层或一层 珠孔:由珠被围成,是珠心与外界相通的孔 合点:胚珠基部珠被,珠心和珠柄愈合的部分,即维管束进入胚珠的点 珠心(大孢子囊):为主要部分,其内产生大孢子(单核胚囊)进一步产生卵 胚囊:由珠心中产生的胚囊母细胞减分而来。 珠柄:连接胚珠与心皮的构造
胚囊的发育和结构
胚囊的发育过程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种子和果实
种子的基本形态: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种脐、种孔
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胚乳的发育
种子的形成
果实的形成与结构
果实的类型
根据花与果实的结构分类
依果实发育的来源划分 真果;假果
依形成果实的花或花中雌蕊数目不同划分单果; 聚合果;聚花果或复果
根据果实成熟时果皮性质分类
肉果(fleshy fruit) 桨果(berry)包括瓠果(pepo)和柑果(hesperidium) 核果(drupe) 梨果(pome) 干果(dry fruit) 裂果(dehiscent fruit) 荚果(legume) 蓇葖果(follicle) 蒴果(capsule) 角果:有长角果(silicle)和短角果(silique)之分 闭果(indehiscent fruit) 瘦果(achene) 翅果(samara) 坚果(nut) 颖果(caryopsis) 双悬果(cremocarp)
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 依果实自身的机械力量使种子散布的适应 对动物和人类散布的适应 对风力散布的适应 对水力散布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