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整理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的判断推理是评估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思维导图,我们系统整理了判断推理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常见的推理方式、逻辑关系、题型分类以及解题技巧等。此导图旨在帮助考生清晰掌握判断推理的基本框架,提高应试效率,为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于2024-10-04 09:52:07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的判断推理是评估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思维导图,我们系统整理了判断推理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常见的推理方式、逻辑关系、题型分类以及解题技巧等。此导图旨在帮助考生清晰掌握判断推理的基本框架,提高应试效率,为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的资料分析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我制作了这份思维导图。该导图系统性地整理了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常见题型、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旨在提升考生的应试能力和效率。无论是备考的初学者还是需要复习的考生,都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
程序员作为一个工作强度较高的行业,初入社会的程序员很难区分什么班该加什么不该加,此图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的判断推理是评估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思维导图,我们系统整理了判断推理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常见的推理方式、逻辑关系、题型分类以及解题技巧等。此导图旨在帮助考生清晰掌握判断推理的基本框架,提高应试效率,为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的资料分析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我制作了这份思维导图。该导图系统性地整理了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常见题型、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旨在提升考生的应试能力和效率。无论是备考的初学者还是需要复习的考生,都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
程序员作为一个工作强度较高的行业,初入社会的程序员很难区分什么班该加什么不该加,此图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判断推理
第一章 图形推理
出题形式
一组图:从左往右找规律 两组图:左边找到规律,右边应用规律 九宫格:第一行找规律,第二行验证规律,第三行应用规律(按行看 90%,按列看 10%)
位置规律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同
考点
平移
方向:直线(上下、左右、斜对角线),直线走包括循环走(90%),反弹走 绕圈(顺/逆时针)
步数:恒定、等差
宫格类题目
1. 平移类题目以宫格类题目居多,9 宫格、16 宫格尤其多 2.解题技巧:看中间,判方向 绕圈走:中间黑色数量块相同,优先考虑内外圈分开看(内部看周期,外部看间隔) 走直线:中间黑色数量块不同,优先考虑上下左右 横行黑块数量相同➡️左右走 竖行黑块数量相同➡️上下走
旋转、翻转
翻转--左右翻转:竖轴对称;上下翻转:横轴对称
旋转--方向:顺、逆时针 角度:30°、45°、60°、90°、180°
快速判断旋转、翻转: 左右翻转:左右变,上下不变-左右对称 上下翻转:上下变,左右不变-上下对称 180°旋转:左右变,上下变
样式规律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相似
考点
加减同异,相同线条重复出现
如果选项中有长的一样的图形,那就需要结合位置,对比选项找差异
先加减同异还是先旋转位置 1.前两幅图有明显一样的线条,可优先运算 2.前两幅图没有明显一样的线条,可优先位置(谁和图三位置不一样,就旋转谁)
黑白运算,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内部颜色不同 相同位置运算
黑块数量相同:优先平移 黑块数量不同,优先黑白运算
方法 1.对比选项找差异 2.大块面积一起看
属性规律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
考点
对称性
轴对称:“等腰”元素出现
中心对称:平行四边形、N、S、Z、相同元素反着 放
轴对称+中心对称:存在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考法 1.区分对称类型:轴对称/中心对称/轴+中心对称 2.对称轴的数量和方向,牢记对称轴数量的题目特征:等边三角形、(三足鼎立) 3.对称轴与图形线、点、面的关系,最“火”对称考法-对称轴经过的部分 4.两个图形挨着或内外分开,分开看对称
曲直性
特征图:出现明显的圆、弧等全曲线图
全直线、全曲线、曲+直线
开闭性
图形特征:出现生活化或粗线条图形
全封闭、全开放、半开半闭(外侧是否有端点)
数量规律
图形特征:元素组成不同,不相似,且属性没规律,数量特征图明显
考点
面
范围:白色的封闭区域
面数量特征图:图形被分割、封闭面明显,生活化图形、粗线条
面的细化考法
1.所有的面的形状(三角形、四边形) 2.相同面的数量(“双胞胎”“多胞胎”) 3.最大/最小面的形状、属性(对称、曲直)、与外框的关系(相似、相等)
线
直线特征图:多边形、单一直线 曲线特征图:曲线图形(圆、弧、单一曲线)
笔画数
笔画数常见特征图:五角星、日、田、圆相切/相交及变形图、多端点
一笔画
在不重复的情况下,能一笔画成
判断一笔画: 1.线条之间连接 2.奇点数量为0或2(奇点:以一个点为中心,发射出奇数条线,端点都是奇点)
多笔画
笔画数=奇点数/2(奇点数一定是偶数个)
点
点数量特征图
1.线条交叉明显(俗称大树杈) 2.多边形或圆中叉出一些线条 3.圆相切或圆相交较多
点的细化考法
1.切点:相切图形多,切点明显 2.框上/框内交点:所有图形都有外框,且内部线条与外框存在相交的情况 大部分图都有圆或椭圆,可优先考虑点的细化
素
素数量特征图
独立小图形
小元素,做题思路
1.优先考虑元素种类和个数 2.找相同元素(相邻图形) 颜色不同,一般为两种;大小不同,一般为一种
部分数
1.连在一起就是一部分 2.生活化、粗线条图形考虑部分数
数量规律特征图总结
生活化、粗线条图形常见考法: 1.属性(对称、开闭) 2.部分数 3.面
空间重构
折叠方向:外表面往里折
方法
相对面
一组相对面同时出现的选项需要排除
判断展开图相对面: 1.同行或同列相隔一个面那就是相对面 2.Z字形两端(紧邻Z字中线的面)
相邻面
公共边: 1.构成直角的两边是同一条边 2.一列/行连着4个面,两头的两条边是一条边
公共点: 1.相邻三个面的公共点是唯一的
画边法
1.结合选项,找一个特殊面的唯一点或唯一边 2.顺时针方向描边标号(描同一个面) 3.题干与选项对应面不一致-排除
三个面挨在一起-优先公共点 三个面没有挨在一起-优先公共边
第二章 类比推理
语义关系
近义关系、反义关系
近义关系
谦虚:虚心 ;走投无路:山穷水尽
反义关系
慎重:草率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
1.常见易错成语要积累 2.优先看见简单、熟悉的 3.不熟悉通过“字面意思”猜 4.遇到困难,只看一个词想它的近义或反义
如果一级关系(近反义关系)选不出唯一答案,进行二级辨析(褒贬义)
比喻象征义
积累
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白眼狼:比喻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人 墙头草:比喻没有主见、左右摇摆、见风使舵的人 纸老虎:比喻貌似强大、实际虚弱的人或集团 及时雨:比喻在关键时刻能解救危难的人或事 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 捞稻草:比喻在绝望中做徒劳无益的挣扎 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定心丸:比喻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耍花枪:比喻卖弄小聪明的欺骗行为 拉清单:比喻结算彼此的恩怨利害 破天荒:比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笑面虎:比喻外貌和善而内心严厉凶狠的人 地头蛇:比喻凭借当地势力欺压人民的恶霸 老古董:比喻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应声虫:比喻象征胸无主张、随声附和的人 传声筒:比喻没有主见只会鹦鹉学舌的人 井底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之人 三脚猫:比喻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 侃大山:比喻没有目的的聊天 触霉头:比喻遭遇不顺心的事 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台柱子:比喻集体的骨干 马大哈:比喻粗心的人 千里马:比喻人才 印把子:比喻政权 南冠∶囚犯(2018 联考) 胃口∶兴趣(2021 浙江) 桑梓∶家乡(2018 联考) 桃李∶学生(2018 吉林、2021 浙江) 青衿∶读书人(2018 联考) 手足∶兄弟(2017 山东) 浮屠∶佛塔(2018 联考) 白丁/布衣∶百姓(2014 四川) 丝竹∶音乐(2018 吉林) 鸿雁/笺札∶书信(2017 联考) 汗青∶史册(2015 甘肃) 总角/垂髫∶小孩(2014 山西) 同窗∶同学(2015 甘肃) 干戈/烽烟∶战争(2015 甘肃) 红颜/娥眉∶女性(2019 四川) 花甲/耄耋/伛偻/黄发∶老人(2018 辽宁)
逻辑关系
全同关系
积累
刘彻∶汉武帝(2021 重庆) 牵牛花∶喇叭花(2020 联考) 赵匡胤∶宋太祖(2021 重庆) 乞巧节∶七夕节(2020 联考) 合肥∶庐州(2021 重庆) 苦瓜∶凉瓜(2016 四川) 南京∶建邺/建康(2021 重庆) 矮瓜∶茄子(2016 四川) 桂∶广西(2021 山东) 纸鸢∶风筝(2015 吉林) 杜鹃花∶映山红(2021 山东) 芝麻∶脂麻(2015 吉林) 荷花∶芙蕖(2019 四川) 五行∶木火土金水(2015 陕西) 墨鱼:乌贼 考拉:树袋熊
并列关系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顺序不唯一)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矛盾关系(没有第三种情况)
常见矛盾关系 生∶死 男∶女 白天∶黑夜 A∶非 A 阴∶阳 阴离子∶阳离子 阴刻∶阳刻 曲∶直 动∶静 静态博弈∶动态博弈 软实力∶硬实力 软件∶硬件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
反对关系(有第三种情况)
包容关系
种属关系,能单独用“是”造句子
组成关系
交叉关系
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类事务 判定技巧-造句子 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团扇∶羽毛扇∶舞蹈扇(2018 联考) 旱田作物∶高产作物(2018 江苏) 圈椅∶实木椅∶办公椅(2018 联考) 哺乳动物∶陆生动物(2016 山东) 推理漫画∶连环漫画(2018 吉林) 内陆湖∶淡水湖(2019 国考) 馆藏文物∶史前文物(2018 吉林) 教师∶陕西人(2017 陕西) 川菜∶素菜∶热菜(2017 天津) 诗人∶教授(2017 江苏) 壁画∶山水画(2015 吉林) 专家∶官员(2015 江苏)
对应关系
原材料和工艺,工艺常考二级辨析:物理、化学(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工艺:印刷、捆扎、打磨、雕琢、剪裁、织造 化学变化工艺:燃烧、氧化、发酵、酿造、冶炼
功能(一般为名词+动词),常考二级辨析:主要、次要
属性是自身的,功能是对外的
属性(一般为名词+形容词),常考二级辨析:必然、或然
时间顺序(一般为动词+动词),常考二级辨析:主体能否一致
因果关系(用导致造句子),常考二级辨析:原因自然/人工、结果积极/消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方式目的(用为了造句子),常考二级辨析:方式对错、目的是否能达到
语法关系
技巧:造句子 1.主谓关系 2.动宾关系 3.主宾关系 4.偏正(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名词+名词)
积累
桃花扇女主李香君,男主侯方域。 牡丹亭男主柳梦梅,女主杜丽娘。 汉宫秋男主汉元帝,女主王昭君。 西厢记男主张君瑞,女主崔莺莺。 琵琶记男主蔡伯喈,女主赵五娘。 金、石、土、革、丝、竹、匏、木是乐器
第三章 定义判断
解题思路: 1.看提问-看清“属于/符合”、“不属于/不符合” 2.看文段-识别有效信息:找准关键词、关键句 3.看选项-纠结时选线对比择优(学会接受不完美)
考点
关键词-主体、客体
1.主客体不符合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2.不是每题一定都有主体和客体,但出现了要重点看 3.出现范围越小越明确的主客体,尤其重要
常考主客体: 1.行政机关:各级政府(国务院 街道办/乡镇政府、公安等) 2.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地方人大 3.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4.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科研所、广播新闻出版等 5.社会组织:商会(浙商会)、协会(消费者协会)
句式-引导的内容重点看
前提、方式、目的、原因、结果
1.优先看定义所在的句子 2.有解释说明,重点关注解释说明,即、包括、也就是说、以下情形
1.法律类题,经常考察主体、客体 2.涉及到多个主客体,大概率会考,涉及积极、消极很重要 3.涉及到数量词,要重点关注 4.涉及否定词,要重点关注 5.读不懂的不要看,要重点关注读懂的地方,尤其是形容词
拆词:定义本身词汇通俗易懂,优先关注,选项纠结时,可成为重要破题点
第四章 逻辑判断
翻译推理
至多一个:-A 或-B
翻译规则之“前推后”
推理规则之“逆否等价”
如果…,那么… 若…,则… 只要…,就… 所有…,都… 为了…,一定(必须)… …是…的充分条件 如果,就/一定
A➡️B=-B➡️-A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不确定(可能、可能不)
翻译规则之“后推前”
只有…,才… 除非…,否则不… …是…的基础/假设/前提/关键/必要/必不可少条件 不……不……
且和或
A 或 B:两者至少一个成立 或的翻译:否 1→1,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可以得到另一项
摩根定律
-(A 且 B)=-A 或-B -(A 或 B)=-A 且-B
三段论的必要前提
解题技巧:1️⃣ 所有+有些=有些 2️⃣是+是=是 是+否=否 3️⃣三种概念各出现两次
组合排列
排除法、代入法
排除法 ,读一句、排一句
快速找到“谁是谁” 快速确定“谁不是谁” 题干条件确定,选项完整,优先排除
代入法,假设选项正确,代入题干验证是否符合题意
1.题干条件不确定尝试代入 2.补充/添加以下哪项可以推出 3.可能、不可能、符合、不符合
推理
选项不确定并且求的是必然结论 由此推出、必然推出
1.确定信息 2.最大信息 3.间隔信息 4.假设所有可能
日常结论
1.不选:逻辑错误、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如果选项和题干一模一样,需要关注) 2.比较关系、绝对化表达、程度词,更、最、越、首、极 3.优选:从弱原则,可能、有些、有时等
逻辑论证
论证基础知识
论点一定有,论据可能有,论证隐含其中
论点提示词: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据此认为 论据提示词:由于、因为、鉴于、根据 论据常见形式: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
削弱论证
否定论点(最常考)
文段特征: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 文段的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
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 1.不选话题不一致、主体不一致、不明确选项 2.整体〉部分;必然〉可能 越接近论点越好 3.论点为对策,常考做法是否可行/做法是否有效
拆桥
题型特征: 1.没有否论点的选项 2.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
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常考题型: 1.论点为整体,论据为部分,部分代替不了整体或其他部分不这样 2.论点为某物质有效,论据为某物质中的一些元素有效,削弱:某物质内该元素极少/要吃极多
否定论据
题型特征: 1.题干中有双方互怼,经常采用否论据 2.题干中有论据且找不到否论点和拆桥
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
因果论证——论点中包含因果关系 …是…的原因 …导致/使得/有助于… …增加/降低/加强/减轻… 这是由于…
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说反了 论点1导致2 因果倒置削弱:2导致1 因果同时出现且时间顺序颠倒
他因削弱,同一主体、同一时间、两种及以上可能的原因 选项主体与论点主体为并列或交叉关系,不选
加强论证
补充论据
优先考虑补充论据: 1.只有论点或论据与论点话题一致时 2.提问方式——加强/支持/赞同/证明
补充论据方式: 1.解释原因,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整体上解释 2.举例支持,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部分上证明
论点关键词一致或同义替换
搭桥
考虑搭桥: 1.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 2.论点和论据话题不一致
解题要点: 1.论点和论据有联系,包含论点和论据关键词 2.搭桥方向-论据推向论点 3.找论点-找论据-去同存异-对比选项
论点与论据差异部分
必要条件
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它不行)
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无搭桥选项 方式+目的,常考是否可行/做法是否有效
原因解释
常考不增反降/不降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