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格心理学第三章
人格心理学的第三章内容,设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在健康的人格中,自我学控着本我冲动和超我的命令。为达到这个目的,自我通常使用防御机制。这包括压抑,即把创伤信息排除于意识之外,以及升华、替代、反向作用、阴抗、理智化和投射等。除升华外,自我在运用防御机制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
编辑于2024-10-04 15:02:32人格心理学,关于梦的解析,梦为无意识冲突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出口。但是,在研究者能够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这个方面进行考察之前,不得不等待研究技术的成熟。
人格心理学的第三章内容,设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在健康的人格中,自我学控着本我冲动和超我的命令。为达到这个目的,自我通常使用防御机制。这包括压抑,即把创伤信息排除于意识之外,以及升华、替代、反向作用、阴抗、理智化和投射等。除升华外,自我在运用防御机制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
人格心理学的第一章内容 关于人格的定义,与分类,(1)人格心理学在人群中所受到的关注是不同的。关于人格,尚没有一个 公认的概念,在本书中,我们把,人格定义 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起源于 个体的内部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人格心理学,关于梦的解析,梦为无意识冲突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出口。但是,在研究者能够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这个方面进行考察之前,不得不等待研究技术的成熟。
人格心理学的第三章内容,设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在健康的人格中,自我学控着本我冲动和超我的命令。为达到这个目的,自我通常使用防御机制。这包括压抑,即把创伤信息排除于意识之外,以及升华、替代、反向作用、阴抗、理智化和投射等。除升华外,自我在运用防御机制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
人格心理学的第一章内容 关于人格的定义,与分类,(1)人格心理学在人群中所受到的关注是不同的。关于人格,尚没有一个 公认的概念,在本书中,我们把,人格定义 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起源于 个体的内部过程。
第三章
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
这位维也纳神经学家是如何开始改变我们对人类的看法的。弗洛伊德早年的的经历并没有预示他后来的伟大成就。尽管弗洛伊德在医学界受到赞赏,但他的兴趣开始转移。1885年,他前往巴黎,师从另一位神经学家让一马丁·沙考(Jean-Martin Charcot)。当时沙考正在进行早期的催眠实验,考察催眠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作用;这些疾病在当时被认为是异常的生理问题。不久,弗洛伊德回到维也纳,与一位杰出的生理学家约瑟夫·布洛伊尔(Joseph Breuer)合作。
和沙考一样,布洛伊尔用催眠术治疗歇斯底里症患者。歇斯底里症是一种伴随多种生理症状的精神紊乱。患者通常表现出盲、聋、不能行走或不能活动手臂等症状。当时多数外科医生把歇斯底里症当作身体疾病治疗。但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对布洛伊尔的患者、化名安娜·O 的女性进行的探讨,决定了弗洛伊德后来的职业生涯。布洛伊尔认为,安娜·O 身上有歇斯底里的许多症状,包括左臂瘫痪,产生幻觉,不会说母语德语而只说英语。在催眠状态下,安娜·O 讲述了她的幻觉和过去的创伤经历。在最后一次催眠治疗中,她谈到了她病危的父亲和与一条黑蛇相关的幻觉。这次催眠后,安娜·O 瘫痪的手臂恢复了,并且重新讲德语。
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出版了《歇斯底里症研究》(Studies inHysteria)。他们以安娜·O 为例,阐述了他们是如何运用催眠术治疗歇斯底里症的。在继续使用这种方法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弗洛伊德很快意识到催眠的局限性并对其感到失望,转而开始寻找其他方法。弗洛伊德认识到,让患者说出那些潜藏于他们内心的事物很重要。他发现,即使不用催眠,患者在正常状态下也能描述以前隐藏的经历,这些经历似乎与歇斯底里症的病因和治疗有关。
这一技术被称为自由联想,这是弗洛伊德理论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对这些早期患者的观察,弗洛伊德有一个惊人发现:他得出结论:早期性经历与成年患者表现出来的歇斯底里症状有关。此时,弗洛伊德开始从神经学家转变为心理学家。他继续对歇斯底里症患者的治疗工作,做观察记录并发展其理论。他确信自己站到了一个重大心理学发现的门槛上。
然而,弗洛伊德的著作最初并不畅销。当时,他的工作在学术界和医学界遭到了强烈抵制弗洛伊德公开论述婴幼儿性欲和无所不在的性驱力。这与维多利亚时期欧洲的清教徒标准背道而驰。他的治疗方法很激进,以至于被许多德高望重的外科医生认为是荒谬的。然而,弗洛伊德继续其治疗和著述工作,并且很快就有少数追随者前往维也纳,和他共同研究。这些学者成立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弗洛伊德是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者。后来,协会的许多成
二、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一)解剖模型
理解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起点是,他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解剖模型。意识指的是人们可觉察到的想法。随着新的想法涌出,其他想法消失,意识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当一个人说“我心里想”的时候,他也许指的是自己意识到的部分。
但在大脑储存的信息中,意识处理的信息只占很小的比例。试想一下,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调集无数的想法到意识中。例如,你早餐吃了什么?你三年级的老师是谁?你上周六晚上做了什么?这些大量的可再现的信息构成了前意识。
许多人认为,意识与前意识的内容已经构成思维内容的全部,但弗洛伊德认为,这只是冰山一角。在精神分析理论看来,我们内心想法的主体位于无意识当中。这里的内容无法直接接触。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内容无法被提取进入意识,除非是在某种极端情况下。然而,无意识内容决定了人的许多日常行为。理解无意识对行为、尤其是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 思想的关键。
(二)结构模型
弗洛伊德很快就发现,解剖模型在描述人格上有局限。因此,他又创立了 结构模型,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正如人们常说的,“一部分的我 想做这件事,另一部分的我想做别的事。”弗洛伊德认为组成人格的各部分经 常发生冲突。
弗洛伊德认为,人出生时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即本我。这是人的自私部 分,只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本我采取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即,本我只关心 如何立即满足个人需要,而不受任何物质和社会的约束。婴儿看见想要的东 西,就去够它,无论这东西是否属于他人或者有害。这种反射行为一直保持到 成年。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本我冲动永远存在,它们必须受控于健康成人人格的 其他部分。
显然,如果本我只依靠反射行为去得到它想要的,那么在大部分时间里, 快乐冲动都将受到挫败。因此,弗洛伊德假设本我还通过愿望实现来满足其需 要。即,当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时,本我会想象它的存在。如果一个婴儿饿了, 而周围又没有食物,本我就会想象食物,从而暂时满足自己的需要。本章后面 还会提到,弗洛伊德认为梦也是愿望实现的一种类型。
如果你对本我冲动及愿望实现在心理系统中运作的观点表示怀疑,原因可 能是,在弗洛伊德看来,本我完全隐藏在无意识中。如图3.1,本我冲动处于意 识之外。实际上,由于大部分本我冲动与性和攻击这两个主题有关,所以,人 们意识不到这些无意识内容或许是件好事。
在生命的头两年里,随着儿童与环境互动,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逐渐得到 发展。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即,自我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本我冲动,但以 考虑情境现实性的方式进行。由于本我冲动往往不被社会接受,因而它们会对 人们构成威胁。自我要做的事情,是把这些冲动控制在无意识当中。与本我不 同,自我能在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各部分之间自由移动。
然而,自我的功能不仅仅是限制本我冲动。弗洛伊德认为,行为的目的是 缓解紧张,例如,当人觉得自己的冲动性需要(即无意识的需要)未满足时。 小孩子可以到父母的盘子里抓取食物以缓解紧张状态。但随着婴儿逐渐成熟, 他们懂得了身体和社交方面的限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人的本我冲动让他去抓取周围的任何食物。但自我明白,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自我尝试着满足本我的愿望,让紧张得到缓解,但必须考虑行为后果。
儿童到了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开始形成。超 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超我对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的限制。假如你在朋友家的桌子上看见一张5元钱,本我冲动也许想据为己有。自我意识到这样做可能导致的问题,于是试图寻找拿走钱且不为人知的办法。但即使有办法拿走而且不被人发现,超我也将禁止这一行为。因为即便不被抓住,偷钱也违反了道德准则。超我对付这种情境的武器是罪恶感。如果拿走了钱,事后你可能觉得这样做不道德,几夜睡不好觉,直到把钱还给朋友才安心。有人把超我概念直接译为良 心。
超我不只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它还为自我提供各种典范,用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是否值得赞美。由于教养不当, 一些孩子的超我没有充分地形成。长大成人以后,他们就会缺乏对偷窃和说谎的内部约束。而另一些人形成了过强的超我,或超强的道德,使自我面临难以实现的完美标准。
这种人不断地体验到道德焦虑, 即经常感到羞愧和内疚,因为没有达到那些无人可及的标准。
本我、自我、超我好像是一个张力三角形,三种力量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对立。在健康人的身上,强大的自我不允许本我或超我过分地掌控人格。三者的斗争永不停止。每个人意识之下的某处,永远存在着自我放纵、考虑现实性和强制执行严格道德准则三者之间的紧张状态。
(三)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解剖模型提供了活动场所,结构模型提供了角色。但究竟是什么使弗洛伊 德的体系发挥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受一种他称之为本能(triebe)的强 大内力驱使。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分为两大类:生的本能或性本能, 一般用力 比多指代;死的本能或攻击本能,用人们熟知的塔那托斯(希腊神话中的死神) 来指代。弗洛伊德最初认为这两种力量相互对立,后来又认为这二者是相互结 合的,因此,这使人的许多行为同时与性欲和攻击动机交织在一起。
弗洛伊德把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归因为生的本能或性的本能。但他是在广义 上做此解释的。由性驱动的行为不仅包括与性明显有关的内容,还包括几乎所 有以获得快乐为目的的行为。后来,弗洛伊德引入死的本能——人终归会死去 并回归大地的愿望。但这种无意识动机很少表现为明显的自毁行为。在大多 数情况下,死的本能转向外部,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死的愿望仍然是无意 识的。
弗洛伊德曾经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的许多科学思想的重要影响。能量有 限说就是他从其他学科吸收来的观点。物理系统内的能量不会消失,但其数量 是有限的。同理,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心理能量也是有限的,这种能量为 心理机能提供着或多或少的动力。这意味着,如果心理能量消耗在此心理机能 上,就无法顾及彼心理机能。如果自我必须耗费大量的能量控制本我,它就没 有剩余能量去有效地执行其他机能。弗洛伊德心理治疗理论的一个目标就是帮 助困扰中的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从而释放能量,用于日常心理机能 的发挥。
(四)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对无意识心理的描述可能有些令人困窘。经典的精神分析案例包 括这样的无意识主题:对父母的憎恨、对配偶的攻击性、乱伦念头、对儿时创 伤经历的记忆,以及类似的对意识具威胁性的想法。自我试图把这些内容排除 在意识之外,以减少或避免焦虑。人们偶尔也会体验到弗洛伊德所说的神经性 焦虑。这是一些含糊的焦虑感,不被接纳的无意识设法冲破意识的阻拦,以意 识方式表达出来,就会导致这种焦虑感。
好在自我有许多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方法。这些方法总称为防御机制。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防御机制。弗洛伊德在其著作中多处提到这些概念,
但许多关于防御机制的具体描述都因其继承者的发展而更趋完善。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就是扩展了弗洛伊德防御机制思想的一位精神分析学家。
1. 压抑
弗洛伊德把压抑称作“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结构的基石”(1914/1963,p.116)。
显然它是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压抑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有威胁的内容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内容不能接近意识。例如, 一天夜里, 一个男孩看见父亲殴打母亲。事后被问及这次经历时,男孩称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他也许并没有撒谎,而是因为那一幕恐怖得让他难以接受,因此把这个经历压抑于意识之外。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个人都要使用压抑。
因为所有人的无意识中都有不愿意带入意识的想法。压抑看似有效,但它需要付出代价。因为压抑是一个稳定、主动的过程,它需要自我持续地消耗能量。压抑大量强烈的想法和冲动使自我没有剩余能量可以运作。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 一场维持稳定人格的战斗将会失败。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参加攻击性的运动可以使无意识的攻击性冲动以被社会接受的方式发泄出来。橄榄球运动员每次撞倒对方球员时也许正在进行升华。
2. 升华
压抑的使用会影响自我功能的发挥。与压抑不同,升华用得越多,我们自 身的创造性越强。精神分析学家们通常认为,升华是唯一成功的防御机制。在 升华作用下,自我把危险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认可的行为。例如,攻击性 的本我冲动可以被升华为打冰球、橄榄球之类的运动。在西方社会,攻击性强 的运动员被看成英雄,并受到赞赏。升华充满创造性,因为在升华活动中,本 我可以表达其攻击性,自我无须耗尽能量抑制这些冲动,所以运动员因为攻击 性活动而备受赞赏。
3. 替代
与升华一样,替代将冲动导入一个无威胁的目标物。不同的是,替代性冲 动不会带来社会奖赏。例如, 一个女人遭受虐待后,无意识中会非常愤怒。如 果向施虐者发泄愤怒不被接受或有危险,那么她可能把怒气指向同事或孩子。 虽然这样做会带来其他问题,但是向威胁较小的人发怒,可以避免不被接受的 想法被意识表达出来。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许多不合理的害怕或恐惧,都不 过是象征性替代。例如,弗洛伊德的一位患者的儿子害怕马。他推测,这个孩 子是用害怕马来替代对父亲的害怕。
4. 否认
人们在运用否认时,只是否认接受某些事实的存在。和压抑不同,否认不 是忘记,而是坚持某些事实不是真实的,尽管所有证据都表明那是真实的。例 如, 一位深爱妻子的鳏夫在妻子死后很久仍表现得好像她还活着一样。他在 饭桌前给她留个位子,告诉朋友们她走亲戚去了。对这位鳏夫而言,跟清醒地 承认妻子已死相比,这种假装更能让他接受。显然,否认是防御的一种极端形 式。否认得越多,与现实的接触越少,心理机能的运作就越困难。但在许多情 况下,自我宁愿求助于否认,而不让某些想法到达意识。
5. 反向作用
在运用反向作用时,我们会按照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可 怕的念头或欲望。例如, 一个女人反复地告诉别人她多爱自己的母亲,其实她 在隐藏无意识中对母亲的强烈憎恨。卷入反色情斗争的激进分子可能在无意识 中对色情有强烈的兴趣。原因在于这种想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使得自我必须证明这种想法不正确。 一个声称深爱自己母亲的女人,怎么会在内心深处憎恨爱她呢
新闻摘录 被压抑的记忆
1969年的一个下午,8岁的苏 珊·奈森前往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 市看望一位邻居。途中,她失踪了。 两个月后,人们在附近的水库发现 了她的尸体。验尸官断定苏珊死于 头盖骨骨折。接着,警方做了调查, 但由于缺乏证据,无法继续深入, 因此也没有找到杀人犯。20年后, 被害者儿时的伙伴,艾琳·弗兰克 林—利普斯科,和女儿坐在洛杉矶 的家里。突然弗兰克林—利普斯科 回想起苏珊的死。当时,她看见一 个男人对这个女孩进行了性侵犯, 然后用石块砸碎了她的脑袋。她还 记得那男人的样子——他正是自己 的父亲,乔治·弗兰克林。
凭着女儿的证词,乔治·弗兰 克林于1990年被送上法庭,并被判 谋杀罪。陪审团在聆听了证词之后 确信,除非当时弗兰克林—利普斯 科在案发现场,否则她不可能知道 案件细节。但为什么这些记忆在20 年后才浮现出来?检察官认为,由 于这些记忆太痛苦,以至于弗兰克 林—利普斯科把它们压抑在无意识 中。现在因为自己女儿和苏珊长相
相似,激发了她长期被压抑的记忆 表象,并进入意识。高等法院法官 托马斯·史密斯称,乔治·弗兰克 林是一个“残忍而堕落的人”,并判 他终身监禁。弗兰克林成为因“被 压抑的”记忆而被定罪的第一人。
弗兰克林案成为心理学原理被 误用的反面教材。同样,少数心理 治疗师因误用了精神分析的压抑概 念而造成了数千家庭的破裂(Brody, 2000)。在20世纪90年代的几年 时间里,很多成年人在心理治疗过 程中突然回忆起童年时曾被父母虐 待,尤其是性虐待。几乎在每个案 例中,患者都是在治疗师的引导下 回忆起这些经历的。随着这些“压 抑的记忆”案被披露,许多人格心 理学家和记忆研究者做出回应,质 疑患者回忆的准确性。研究者证 实,人们通常确信无疑的被压抑的 记忆其实并不真实。
“压抑的记忆”风潮很快就过 去了。被压抑的记忆指控犯有虐待 罪的父母和家庭成员们组成了错误 记忆综合征研究基金会。 一年间, 这个组织扩大到三千多个家庭。数以百计的患者开始认识到,父母 虐待自己的记忆实际上是虚构的, 最后收回了他们编造的故事(de Rivera,1997)。但是,心理学家和 法院还在与压抑记忆事件做斗争。 每年都有新的虐待指控被提交到法 律系统,而这些指控都是因为原告 突然回忆起的某个瞬间。虽然心理 学家已经证实人们会相信错误记 忆,但他们不能排除一些被压抑的 记忆确有其事。
同时,检察官在为那些因压抑 记忆导致的不公正判决翻案。肯塔 基州的一个男人在监狱服刑5年以 后最终被判无罪(Dunbar,2006)。宾 夕法尼亚州的一个男人则在入狱12 年后得到重新审判(Conti,2005)。 服刑5年之后,乔治·弗兰克林也 接受了重新审判。他的律师指出, 上一次判案的陪审团应当见过关于 苏珊之死的报纸和电视报道。那些 报道描述了犯罪细节,而这些细节 可能就是弗兰克林—利普斯科记忆 的来源。在新证据下,检察官撤销 了对弗兰克林的指控。1996年7月 3日,乔治·弗兰克林被无罪释放。
6. 理 智 化
对可怕的无意识念头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在它进入意识之前,先从中去掉情感的内容。理智化 使用一种严格的理智而非情绪的方式考虑问题,可以把原来困难的想法带入意识,而不感到焦虑。例如, 一个女人装作思考系安全带的重要性,也许是在想象她的丈夫会遭遇可怕的车祸。弗洛伊德学 派的治疗师可能认为,这个女人对她的丈夫怀有某种无意识的敌意。
7.投射
有时我们把一种无意识冲动归于别人,而非自己。这种防御机制称为投 射 。把冲动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可以摆脱“我自己就这样想”的观念。例如, 一个认为她周围的邻居私生活都不检点的女人,也许对隔壁的已婚男人怀有性 欲望。宣称世界充满猜疑和欺骗的人,其实在无意识中承认他自己就是不可信 的人和骗子。
(五)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对弗洛伊德理论争议最大的方面,莫过于他对人格发展的描述。弗洛伊德 认为,成人的人格受到五六岁之前发生的事情的很大影响。据他说,在这五六 年里,每个孩子都因经历几个发展阶段获得进步。由于每一阶段的主要标志都 是基本性感区,而且由于每个阶段对成人人格都有特殊影响,因此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经历每个心理性欲阶段时,都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而且只有少量的心理能量被用于应对这些挑战。如果所有人都按照应有方式发 展,那么,多数人会留下足够的心理能量,在长大成人之后保持健康人格。但 有时事情并不如意。 一些儿童在进入某个特殊阶段时遇到困难(或者,对少数 人而言是某个阶段使他们非常满足,希望停留在该阶段)。结果造成了固着, 即心理能量被绑定。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给正常成人发挥心理机能留下很少的 能量,而且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成人还会表现出其心理能量被固着阶段的行为 特征。
弗洛伊德理论模型的第一个阶段是口唇期。
这个阶段出现在0—18个月, 口、唇、舌是基本的性感带,也就是快乐的根源。你只需花几分钟观察一个6 个月的婴儿,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会被他放进嘴里。这一时期令婴儿不 快的断奶或喂养问题会造成固着,导致口唇期人格的形成。具有口唇期人格的 成年人像个孩子一样依赖别人,但发生在长牙以后的固着可能会导致成人过度 的攻击性。具有口唇期人格的成人往往表现出婴儿对口唇满足的需要。他们可 能嗜烟、嗜酒、经常咬手指,等等。
儿童长到18个月时,进入人格发展的肛门期。弗洛伊德认为,肛门区成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幼时的创伤经验导致口唇期心理机能的过度固着,从而导致成人的口唇期人格。吸烟、喝酒及过量进食是口唇期人格的特征。
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性感带。并非巧合的是,多数儿童在这时开始如厕训练。
令幼儿不快的如厕训练会导致固着及肛门期人格。具有肛门期人格的成人可能有很强的秩序感、固执或过于慷慨,这取决于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如厕训练。
第三个阶段是为性器期,发生于大约3—6岁。
这一时期,阴茎或阴蒂成为最重要的性感带。这一阶段的重要发展出现在此阶段的后期,儿童将经历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 这一术语源于希腊神话中一个误娶了自己母亲为妻的人物。弗洛伊德认为,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异性父母对他们产生了性吸引力。男孩对母亲、女孩对父亲产生强烈的乱伦欲望。
不用说,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并非一点儿也不令其害怕。男孩产生阁割焦虑,害怕父亲发现他们的想法而割掉他们的阴茎。如果男孩看到姐姐的外阴,他会得出结论,这种命运曾降临在她头上。女孩看到男性生殖器,会产生阴茎嫉妒。这是一种拥有阴茎的愿望,同时伴随着因为没有阴茎而引起的自卑和嫉妒。
男孩和女孩怎样解决这些冲突?儿童最终将压抑自己对异性父母的欲望,他们懂了,只要同性父母还在,他们永远都不能占有异性父母。接着,儿童以反向作用生成的方式,以同性父母自居。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具有几个重要作用。通过以同性父母自居,男孩开始形成男性特征,女孩形成女性特征。其次,采纳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为超我的形成铺平道路。弗洛伊德提示人们, 俄狄浦斯欲望永远不会完全消失。它们只是被压抑了,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 以各种方式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商界人士对竞争对手的进攻性,就被认为是 他们早期与父亲竞争遗留下的俄狄浦斯欲望的表达。
俄狄浦斯情结解决以后,儿童进入潜伏期。在这些年里,性欲望减弱。在 潜伏期,男孩和女孩同样地互相不感兴趣。观察一下操场,就能看出男孩只与 男孩玩,女孩只与女孩玩。但是这一切都随着青春期到来而发生变化。性欲望 重新回归,并集中于成人的生殖区域。如果儿童进入这一生殖期时,没有留下 早期阶段固着的大量力比多能量,性机能就能正常发挥。
俄狄浦斯情结解决之后,儿童进入潜伏期。在这些年里,男孩只与男孩玩,女孩只与女孩 玩。这些特征随着青春期到来而结束。
(六)查明无意识内容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制造了麻烦。如果最重要的心理材料隐藏在无意识中,我们根本觉察不到,心理学者怎样研究它呢?心理治疗师想了解患者的病情却无从查起,他们怎么对患者提供帮助呢?毫不奇怪,弗洛伊德回答了这个两难的问题。他认为,强烈的本我冲动被排除在意识之外时,并没有消失。尽管这些冲动的真实本质被强大的自我所压抑,但它们通常以一种伪装或改变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心理学者知道该寻找什么,他们就可以从一些看似天真无辜的行为中捕捉到无意识想法的枝节。以下是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学家用来查明无意识内容的七种方法。
1.梦
弗洛伊德把梦称作“通往无意识的捷径”。1900年,他出版了《释梦》 一书,提出了用于解释夜间梦境之意义的首个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梦为本我冲动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实际上,梦是实现愿望的一种方式;梦代表着我们期望的东西。这并不等于说,人们希望把夜里梦见的不愉快的、恐怖的梦境都一五一十地变成真事。弗洛伊德区分了显性梦境 (做梦者看到和记得的东西,是做梦者意识到的东西)和隐性梦境 (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欲望和动机)。
在清醒时,很多无意识愿望很难公开表达。这就是它们一直被压抑的原因。但是这些不被接受的意象在梦中可以以伪装的方式出现。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很多无意识意念和愿望都是以象征方式表现的。带有阴茎、性交、阴道的梦可能令做梦者烦恼。但如果梦到喷泉、乘坐飞机或洞穴就不会有问题。弗洛伊德指出,“做梦的人知道他的梦意味着什么,只是他没意识到他知道这些,所以他以为他不知道。(1916/1961,p.101)”
弗洛伊德相信, 一个训练有素的精神分析师能辨认出普通梦境中梦的象征物。房子代表人体,国王和王后代表某人的父母,小动物代表儿童,分娩与水有关,乘火车旅行象征着死亡,布和制服代表裸体。不出所料,弗洛伊德所解释的绝大多数梦的象征都与性有关。例如,男性生殖器用形状相似的物体代表。
弗洛伊德(1916/1961)列举了几种常见的阴茎象征物,如棍子、伞、树、刀、步枪、笔和锤子。女性生殖器用瓶子、盒子、房间、门和船来象征。性交暗含于诸如跳舞、骑马和攀爬之类的活动中。实际上,看了弗洛伊德列出的象征物清单,很难想象有多少梦不能用性做解释。
2. 投射测验
人人都玩过那个从天上的云彩里寻找图像的游戏。 一个人说看见了一艘帆船,另一个人说看见了一头胆小的狮子,第三个人说看见两个人跳探戈舞。当然,云中没有真实的图画。但这些图像从何而来?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这些 反应是知觉者无意识心理内容的投射。人们从云彩这种模糊的东西中看到图 像,是查明无意识内容的另一种方法。投射测验向受测者呈现模糊刺激,请他 们做出反应,如辨别出物体、讲一个故事或画一幅画。从这些反应可以分析无 意识中有什么东西。本章后面将介绍心理学者采用的几种投射测验。
3. 自由联想
花一会儿时间把你脑子里的念头都清理干净;然后开始纵情畅想,畅所欲 言,哪怕说出来的话出乎意料,哪怕它们让你感到有些吃惊甚至尴尬。如果你 发现, 一些陌生的、无拘束的想法流入你的意识,你就体验到了自由联想。在 精神分析过程中,治疗师常常鼓励患者用自由联想的方法暂时避开自我所执行 的审查机制。我们经常会清除那些令人厌恶的、显得琐碎或愚蠢的想法,以避 免受其干扰或显得自己很傻。但是,假如我们能绕过自我设置的路障,哪怕只 是一会儿,也会深入无意识,瞥见其中的内容。
但自由联想往往不易做到。因为自我已调动大量的能量,压抑某些想法, 不让它们进入意识。有时,患者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有时,他们报告说,脑 子里什么想法也没有;或故意叙述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尽量回避那些无意识 的真情。但如果患者说出任何意识深处的东西,患者与治疗师都会对暴露出的 东西感到惊讶。
4. 弗洛伊德口误
所有人都难免会口误。丈夫在提到妻子时,用的是她婚前的姓,或说妻子 的心真像她的“胸”一样。这些口误令人尴尬而可笑,但在弗洛伊德眼里,它 们代表着一时脱口而出的无意识内容。用婚前的姓称呼妻子的丈夫,或许在无 意识里希望自己从未娶过这个女人。我们把这种错误陈述称为弗洛伊德口误。
5. 催眠
弗洛伊德在催眠方面的早期经验提示他,在人的心中,有比可以进入意 识的东西更多的素材。他相信,在深度催眠时,自我会进入一种暂停状态,这 使催眠师能绕开自我,直接触及无意识。当人们请弗洛伊德拿出无意识的证据 时,他常常用催眠来证明。他指出,“任何亲眼见过这样一个实验的人,都会 对催眠留下难忘的印象,坚信催眠且永远不会动摇。(1938/1964,p.285)”如果催眠是通往无意识的渠道,那就很容易理解,对心理治疗师来说,催眠是多么有价值的手段。不过,弗洛伊德很快就认识到催眠的一些缺陷。
其中最主要的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对催眠暗示有反应。此外,不是所有的心理学者都同意弗洛伊德所说的,催眠是通往无意识的路径,这一点将在第四章讨论。
6. 意外
假如你正和一个朋友争论某个问题,你“意外”地撞倒了这位朋友的一个雕塑架,雕塑被摔碎且无法修复。你道歉,说你不是故意的。但这真是一次意外吗?在弗洛伊德看来,许多看似意外的行为,其实是受无意识冲动驱使的。
弗洛伊德可能会认为,打碎朋友有价值的财物时,你表达了无意识的伤害朋友的欲望。患者声称自己偶然忘记了与治疗师的例行约见,也许正是弗洛伊德所称的阻抗(resistance)。在意识中,患者相信他们只是不记得这次约见了。在无意识中,患者想故意抵制治疗师,因为他即将接近并揭露可怕的无意识内容。
同样,鲁莽的司机正在酝酿一次事故,以满足一种自我伤害的无意识欲望。在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学家看来,许多不幸事件的意外发生,既不是人们有意而为的,也不是完全无意的。
7.象征行为
和我们梦到的事件一样,我们的许多日常行为也可能被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家看作我们无意识欲望的象征性表达。以象征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对自我不会造成威胁,因为它们不能被察觉到。但无意识欲望在这些行为中得以发泄。有个典型的例子: 一位患者对自己的母亲怀有敌意,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母亲的这种敌意。在治疗师看来,这种无意识的敌意是患者问题的根源,表现在他为家里买的一个擦鞋垫上。擦鞋垫上装饰着雏菊的图案。并非巧合的是,母亲最喜欢的花是雏菊。她的碟子以及房间里到处都是雏菊的图画。简言之,雏菊象征着母亲。这个好儿子每次进房间的时候,喜欢在雏菊图案上擦脚,并不停地踩 这种做法象征性地表现出他对母亲的敌意。
把弗洛伊德的梦的象征物用于解释日常行为时,我们会发现,从心理角度来看,象征行为随处可见。对于一个加入步枪队的女人、 一个探索洞穴的男人、 一个常常借了铅笔不还的人,我们如何评价他们?有趣的是,弗洛伊德是一个嗜吸雪茄的人。尽管经历了痛苦的口腔癌手术,他仍然坚持吸烟直至去世。雪茄是明显的阴茎象征物,人们对他的这一习惯提出质疑。据说弗洛伊德的答复是,“有时雪茄仅仅是雪茄。”
三 、应用: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不仅是精神分析理论之父,而且是倡导并创立精神治疗体系的 第一人。在早年与布洛伊尔的合作中,弗洛伊德认识到许多障碍的根源是心理 的而不是生理的。通过催眠实验,他发现这些障碍的根源深藏于心灵的某个部 位,意识很难接近它们。慢慢地,弗洛伊德采用各种方法获得这些内容,从催 眠开始,逐渐转向自由联想。当弗洛伊德深入理解了患者障碍的原因及人格的 机能和结构时,他创立了被称为精神分析的精神治疗体系。
精神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把重要的无意识内容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 方式对其进行考察。当无意识的内容浮出水面时,必须注意不能让它以某种新 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治疗师要与患者共同努力,帮助自我通过练习对本我冲 动和过分压抑的超我施以恰当的控制。在某种意义上,治疗师和患者就像是探 险者,在患者的心灵中探索重要的无意识内容。治疗师还像是一个侦探,他必 须对与潜在病因相关的模糊信息进行评估,因为患者会无意识地、有时甚至故 意地误导或阻挠治疗师的探索。
通常,接受精神分析的患者躺在沙发上,治疗师坐在患者后面,在患者 的视线之外。治疗师鼓励患者自由地说,房间和治疗师不能分散患者的注意 力,抑制自由联想。遗憾的是,和逃避自我设置的障碍及误导一样,对意识层 和无意识层的挖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通常需要在几年时间里,每周做 几次、每次一小时的治疗。因此,传统的精神分析非常昂贵,只有少数人能支 付得起。
精神分析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寻找导致心理障碍的无意识内容。由于自我 消耗了很多能量,并在强烈的动机驱动下压抑了无意识内容,因此治疗的这部 分工作很困难。弗洛伊德采用各种方法获取无意识内容,包括自由联想、释梦 和催眠。与其他的心理治疗体系不同,在精神分析过程中,治疗师要主动向患 者解释他们言语、行为和梦的重要性。但弗洛伊德提醒治疗师不应过快地揭示 真实含义。刚入门的治疗师往往在自己刚弄明白行为或言语背后的无意识含义 时,就想向患者做解释。这对患者的自我来说太具威胁性,会导致患者建构起 新的、更强的无意识防御机制。
等时机成熟,精神分析师在查明了患者的陈述和梦中象征物的真实含义后,就可以向患者做解释。
在弗洛伊德著名的研究案例中,杜拉案例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患者杜拉,18岁,来自富裕家庭。她抱怨说自己头痛,还有其他的身体问题。杜拉的部分创伤和一对已婚夫妇K 先生与K 太太有关。K 太太与杜拉的父亲关系暖昧。令事情更糟糕的是,K 先生对杜拉有性企图。在一次治疗中,杜拉提到这样一个梦:一座房子着火了。父亲站在我床边,把我叫醒。我马上穿上衣服。母亲想停下来,抢救她的首饰盒;但父亲说:“我不想和两个孩子为了你的首饰盒而被烧死。”我们赶快跑下楼。 一出门我就醒了。
对一个未经训练的聆听者而言,这个梦似乎与我们做的梦一样,不会过多地考虑,普普通通,毫无意义。但对弗洛伊德而言,这梦里有很多涉及杜拉病症原因的线索。通过简短的询问,弗洛伊德了解到,在这个梦发生前不久,K先生送给杜拉一个昂贵的首饰盒作为礼物。根据这一信息,弗洛伊德得到了他所需的理解这个梦的所有资料。他这样向杜拉解释:
或许你不知道那个“首饰盒”是人们喜欢用的对女性生殖器的说法……你对自己说:“这个男人在侵害我;他想冲进我的房间。我的‘首饰盒’正处于危险中。如果发生什么事,那将是父亲的错。”出于这个原因,你在梦中选择了一个表达相反意思的情境——父亲在危险中抢救你。当你父亲刚刚站在你床边的那一刻,K 先生取代了你父亲的位置。他送给你一个首饰盒,因此你也要送给他你的首饰盒……你准备送给K 先生他妻子不愿给他的东西。那是需要大量的能量压抑的想法,必须把每一个情节转换成其相反方面。这个梦证实了你做这个梦之前我对你说过的话——你通过宣告对父亲多年来的爱,来阻止你对K 先生的爱。 (p.69)
弗洛伊德向杜拉解释了几个重要的精神分析概念。他查明了杜拉使用的象征物,及对其真实欲望的压抑。他还解释了杜拉使用的反向作用——梦见与她真正想要的东西相反的东西——以及她怎样压抑影响着她行为的对父亲的欲望。不奇怪,起初杜拉很难接受这样的解释。此例说明,患者在接受治疗师对他们的梦、想法和行为的解释之前,对精神分析法必须有合理的理解。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治疗取得进展的最初标志之一是阻抗的产生。例如, 患者宣称治疗对他们没有用,希望终止治疗。有时,他们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回到已讨论过的内容,失约不来门诊,或固执地认为某些话题不值得探讨。这 些阻抗企图表明,治疗师和患者正在接近重要的内容。当无意识内容就要大白 于意识时,受到威胁的自我为保卫即将失掉的阵地,会竭力做最后的抵抗。
传统精神分析的另一个必要步骤是移情的产生。在这一阶段,过去情境 中与别人有关的情感会转移到治疗师身上。例如,患者在和治疗师相处时的言 行,像对待已故父母一样。之前长期深埋于心的无意识情感和难以启齿的话语 终于倾泻而出,这种情感往往是患者失调的症结所在。弗洛伊德提示,控制移 情是治疗过程中复杂而重要的部分。他同时提醒治疗师要控制反移情,即治疗 师把自己对他人的情感投向患者。
从精神分析刚产生起,就争论不休,关于精神分析的有效性的争论从未停 止 (Gabbard,Gunderson &Fonagy,2002)。虽然当今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 是仍有大批心理治疗师以“精神分析法”的名义坚持对这一流派的探索(Mayne, Norcross &Sayette,1994)。近期有设计严谨的回溯式研究发现,在治疗多种心 理障碍方面,精神分析法往往很有效(Leichsenring,2007;Leichsenring &Rabung, 2008)。不出所料,关于精神分析有效性的这些断言也受到了质疑(Beck &Bhar, 2009;Roepke &Renneberg,2009)。批评者指出,精神分析疗法即使有效,也常常 要花若干年的时间,而且其性价比也不如很多短期疗法。由于很多事情都和弗 洛伊德有关,可以肯定地说,这一争论还将继续下去。
四、评价:投射测验
精神分析师在设法测量他们感兴趣的人格建构时,遇到一个独特的问题。 受测者不能直接报告出精神分析理论定义的那些最重要的概念。如果患者愿意 说出心理冲突,那么,这些心理冲突显然不是深藏在无意识中的,因此也不可 能是理解患者问题的关键。精神分析治疗师和研究者怎样才能测量到无意识的 内容呢?解决办法就是避免直接报告。
投射测验为人们提供模糊刺激,例如墨迹、模糊图片等。受测者描述他们 看见的东西,根据图片讲故事,或以其他方式对呈现的材料做出回应。测验中 不提供判断反应对错的线索,这使每个人的反应高度个人化。有人会看到一个马戏团和一只大象,另一个人看到的是一个墓地和一个哀痛的女人。正如这个术语名所暗示的,精神分析师把这些反应看作无意识的投射。模糊材料为受测者提供了说出被抑制的冲动的机会。但是,与无意识冲动的其他表达方式相比,这些反应对受测者来说并不明显。
(一)投射测验的类型
1921年,赫尔曼·罗夏 (Hermann Rorschach) 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岁时)就去世了,但他的研究却激发了另一些心理学者继续编制墨迹测验,并以其开创者罗夏的名字命名。罗夏墨迹测验包括10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除了一块墨迹没有其他东西,有的卡片上的墨迹颜色不止一种。受测者根据指导语,描述他们在墨迹中看到的东西。他们可以自由地根据墨迹的任何一个部分做出回答,可以对一张卡片做出几种反应。尽管某些卡片很有暗示性,但它们除了墨迹没有更多东西。
这位心理学者正在做一种应用广泛的人格测验:罗夏墨迹测验。受测者说出她在卡片上看到了什么;但能否据此回答对她的人格进行有效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墨迹测验的反应可以采用多年来创建的若干种评分系统中的一种来做分析。 然而,多数心理学者凭借他们个人的洞察力和直觉来解释这些反应。异常反应 和重复出现的主题特别值得注意,尤其当它们与治疗过程中揭示的信息一致时。 例如,患者在每张卡片上都看见死尸、坟墓和墓碑,会引起治疗师的注意。同 样,当患者在墨迹中看到自杀、怪异的性行为或暴力行为时,或许能为治疗师提 供今后治疗要探索的主题。
另一种应用广泛的投射测验是主题统觉测验。设计者是亨利·默里(详见 第七章)。测验由一些模糊图片构成。让受测者根据每张图片讲一个故事:人物 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境,结果将如何。大多数图片 都呈现了人物的形象和面部表情,但人物之间的关系被故意设计得模糊不清。 因此,受测者会在人物的脸上看到爱、罪恶感、愤怒或悲伤。图片上的人物也 许在打斗、密谋、相爱或相互间无动于衷。他们可能正在等待一个快乐的、悲 哀的、可怕的或令人失望的结局。受测者在图片中见到的东西可提供分析其人 格的线索。治疗师常常凭直觉解释受测者对主题统觉测验的回答,但也有许多 治疗师采用相对客观的评分程序。第四章和第八章都有实例,说明心理学者如 何在研究中使用主题统觉测验。
许多治疗师还使用一种投射测验, 画人测验。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 最初用于测量智力,后来心理学者意识到,它还能测量重要的人格建构(Handler, 1996)。画人测验的模糊刺激是一张白纸和让受测者画一幅画的指导语。在多数 情况下,只让受测者画一个人,有时也会让他们画一家人或一棵树。画人测验有 许多用途,其中包括测量儿童智力。但它更多地被用作心理问题、尤其是儿童心 理问题的指标(Bardos &Powell,2001;Matto,2002)。精神分析师常把受测者画的人 看作自我的象征性表达。
儿童绘画提供了窥探他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窗口,这种观点具有很强的 直觉性。学校教师往往会注意画人时从不画笑脸的孩子。同样,常画巨兽和可 怕怪物的孩子也许在表达内心的烦恼。看看图3.2,这些有说服力的例子表明, 有情绪障碍儿童会把他们难以言表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二)对投射测验的评价
关于投射测验已有几百项研究,其中多数涉及罗夏墨迹测验。对墨迹的反应可用于任何问题,从智力到性取向。遗憾的是,怎样解释这些研究问题,心理学者意见不统一(Garb,Wood,Lilienfeld &Nezworski,2005)。批评者指出,测验的信度指标低得无法接受,而且往往找不到效度的证据(Wood,Nezworski &Stejskal,1996,1997)。一个回溯研究小组这样概括,“目前还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罗夏量表在心理评价中可被使用。(Hunsley&Bailey,1999,p.266)”另一些评论则直言不讳地说,罗夏墨迹测验“对任何问题都不是有效的测验”(Dawes,1994,p.146)。一些心理学者质疑,墨迹测验程序能说是一个测验吗?他们认为,更确切地说,罗夏墨迹测验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访谈。
但是, 一 场争论总有两个方面。罗夏墨迹测验的支持者提出了捍卫该测验的几个重要观点。首先,需要把好的研究与差的研究区分开来,前者的设计是为了检验恰当的预测,而后者常常试图把测验中的反应与任何的、所有的行为 联系起来(Weiner,1995,1996)。 一些回溯研究者细察了那些做出了合理预测的研 究结果,找到了测验有效性的证据(Gronnerod,2004;Meyer,1997;Parker,Hanson &Hunsley,1988;Viglione,1999;Weiner,1996)。此外,对罗夏墨迹测验的反应制 订的更新、更严格的编码系统远比以前的方法可信(Viglione &Hilsenroth,2001; Weiner,2001)。其次,与其他类型的人格测验相比,为投射测验找到良好的效度 资料更困难。怎样才能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罗夏墨迹测验做出的评价是准确的? 如果一位治疗师从一项罗夏墨迹测验中得出结论称患者有一种无意识冲突,研 究者用什么客观标准证明这一判断是否有效呢?事实上,如果有客观标准,治 疗师从一开始就没必要采用投射测验了。
尽管有争论,罗夏墨迹测验和其他许多投射测验仍被广泛使用(Camara, Nathan &Puente,2000;Watkins,Campbell,Nieberding &Hallmark,1995)。这种使用 远远超出了心理治疗的范围。例如,学校心理学者常常使用投射测验,对儿童 的社交适应和情绪适应做出评价(Hojnoski,Morrison,Brown &Matthews,2009), 心理学者还将其用于法律的执行和庭审书记工作(Gacono&Evans,2008) 。投射 测验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它可以揭示用其他方法不能获取的信息。例如,治 疗师与孩子们在一起,有时候他会让一个孩子玩娃娃家游戏。试想, 一个孩子 编了一个情节,其中的妈妈玩偶和爸爸玩偶残忍地对待孩子玩偶。这个孩子也 许是以这种方式表达在家里发生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用其他手段就很难揭示。
但许多心理学者提醒人们,不要夸大受测者对投射测验的反应。上面例子 中的儿童也许只是在表演最近从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一个情节。由于投射测验的 效度仍面临质疑,因此心理学者在做诊断时经常被建议不要过分依赖投射测验 (Wood,Garb,Lilienfeld &Nezworski,2002)。相反,投射测验结果应当被看作有关 患者信息的一个来源。这些信息应当和访谈、观察、个案材料及其他心理测验 所收集的信息同时使用。
五、弗洛伊德理论的优势和批评
本书涉及的任何一个人格理论都不像弗洛伊德主义理论那样,能迅速地引 发一场辩论。每个临床心理学者和人格研究者在弗洛伊德理论的价值和准确性 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尽管很少有人全盘接受弗洛伊德的观察和假设,但弗洛伊德理论的忠实追随者极力维护弗洛伊德关于人的心理机能之本质的基本观点。在他们的评价中,批判的同时也充满了热情赞颂。
(一)优势
即使弗洛伊德的所有思想都被现代人格理论家摒弃,在心理学史上,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弗洛伊德的理论是第一个综合性的有关人类行为与人格的理论。在他之后的多数人格理论家都承认,必须指出自己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哪些不同,或弥补了他理论的哪些缺陷。这些心理学家中的许多人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借用了重要的精神分析的概念和假设,建立了自己的理论。第五章将介绍一些研究弗洛伊德或遵循弗洛伊德传统接受训练的人,他们继续发展并推进了自己版本的精神分析理论。简言之,弗洛伊德的观察为后来的人格理论和研究确立了方向。虽然晚近的人格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相去甚远,但它们在许多方面仍然受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
弗洛伊德还被公认为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今天,理论相去甚远,但它们在许多方面仍然受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论来治疗心理障碍,已经是被广泛接受并使用的程序。虽然说即使没有弗洛伊德,心理治疗也可能发展,但肯定不会发展成今天这样。诸如自由联想、催眠和释梦之类的方法,已成为许多治疗师的标准工具。当一些患者发现治疗师没有沙发,不准备对他们做催眠或释梦后,还会感到失望。调查发现,为数众多的年轻的或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认为自己的取向是“精神分析的”(Mayne etal.,1994;Smith,1982;Spett,1983)。
另外,人们还认为弗洛伊德推广了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概念,并促进了它们的发展。例如,在许多心理治疗师、人格理论家及心理学各领域研究者的工作中,焦虑已成为一个重要概念。本书第四章、第六章和第十六章将要讲到,心理学者今天研究的许多课题都源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尽管它们不再具有浓厚的弗洛伊德主义风味。由于弗洛伊德在多年前把这些概念纳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目录中,从而影响了今天人格研究的主题。
(二)批评
由于弗洛伊德思想影响的革命性,它在问世之初便遭到了医学界和学术界的拒绝。有人认为,这些思想可能根本不是原创的或开天辟地的。 一位研究者发现,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至少出版了七本书名中带有无意识一词的书 (Whyte,1978) 。由于那时欧洲有教养的优秀人才较少,于是另一位研究者定 论:“在弗洛伊德开始临床实践的时候,每个受过教育的人肯定都已经熟悉无意 识的思想了。(Jahoda,1977,p.132)” 有历史学家指出,弗洛伊德可能见过其他人 撰写的有关意识的不同水平、自由联想及婴幼儿性欲的著作(Jahoda,1977;Jones, 1953—1957)。此外,在弗洛伊德的工作之前,许多“弗洛伊德的”思想就曾出 现在文学作品中。例如,1881年逝世的俄国作家费奥多尔·陀斯妥耶夫斯基就 曾在他的著作中描述过无意识驱动的行为、梦中的性欲象征物、内心冲突甚至 俄狄浦斯情结之类的内容。
在弗洛伊德理论捍卫者的观点中,有三点可供参考:第一,弗洛伊德介绍 自己的理论时,经常引用前人有相似主題的著作。尤其在他的早期著作中,这 的确是事实。第二,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许多零散观点组织成一套人类行为理 论的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详细描述无意识、梦及婴幼儿性欲之间的关 系,那么熟悉这些概念的科学家能否进一步发展这些概念,是值得怀疑的。第 三,弗洛伊德制订了毕生考察其理论概念的研究规划。他和他的追随者积累的 案例,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资料。虽然弗洛伊德的许多贡献在一些更 早期的著作中已有先例,但介绍一种思想,和把许多思想组织、整合、发展成 一套综合性的人类行为理论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种批评意见认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提出的许多假设是不可验证的。 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标准之一是根据这个理论提出的假设,要么 得到研究资料的支持,要么得不到支持。批评者质疑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否符合 这一标准。例如, 一个弗洛伊德主义的治疗师得出结论说, 一位患者具有怨恨 她姐姐的强烈无意识,哪种类型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结论不正确?如果患者说 她不记得对姐姐有任何消极情感,能说明什么?显然患者在压抑这种情感。如 果患者说她多么地爱姐姐,又能说明什么?显然,这是反向作用。如果患者说 她隐藏了对姐姐的消极情感呢?显然,治疗师已成功地将无意识内容带入意识 中。如果这个假设不能被驳倒,它也得不到完全的支持。这使得弗洛伊德的理 论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没有多大用处。
弗洛伊德的支持者则认为,不能指责他不努力寻找证据支持其理论。实际 上,弗洛伊德认为,他的理论的很多部分都是“发现”,是他在精神分析的各 个阶段仔细考察患者的陈述后得出的结果。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过于依赖个 案研究资料,是另一种有批评意见的原因。这些资料大多是有偏差的。
首先, 弗洛伊德的患者不能代表一般成年人。这不仅因为他们都来自欧洲相对富裕且 有教养的家庭,而且他们都有心理障碍。很难说这些患者的心理机能与心理健康的普通成人是一样的。
其次,我们所知道的有关这些患者的信息,是经过弗洛伊德筛选的。因此,弗洛伊德很可能意识到并且只记录了那些支持其理论的陈述和行为,忽视了或根本没有注意到那些不能支持其理论的信息。再次,弗洛伊德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引导患者说出他想听到的东西。有时,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很容易全盘接受权威的观点,并有强烈的取悦他们的动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在为杜拉释梦时,弗洛伊德写道,梦仅仅证实了他已经知道的东西。
最后, 一些批评针对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的重点和他的理论色调。弗洛伊德的许多早期追随者最后脱离了组织,提出自己的理论,因为他们认为弗洛伊德忽视或低估了人格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 一些人认为,弗洛伊德没有认识到生命最初五年之后的经验如何影响人格。另一些人不同意弗洛伊德只强调本能,而不考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还有人认为,弗洛伊德倾向于关注人格障碍,而不是日常的心理机能和人格的积极面。如第五章将要讨论的,后来的许多精神分析学派思想家纠正了这些缺陷并开创了自己的理论。
六、小结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00年前开创了一个综合性的人格理论。在采用催眠法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力。根据他的理论,人格可以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此外,人格可以划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心理活动受一种称为力比多的心理能量的支配。内部心理冲突导致紧张,人的行为目的是回到不紧张的状态。
(2)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在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掌控着本我冲动和超我的命令。为达到这个目的,自我通常使用防御机制。这包括压抑,即把创伤信息排除于意识之外,以及升华、替代、反向作用、阻抗、理智化和投射等。除升华外,自我在运用防御机制的时候都要付出代价。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论是其理论中最具争议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年幼儿童经历一系列以基本性感带为标志的发展阶段。儿童经历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最后进入能健康地表现性欲的生殖期。早年的严重创伤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固着,成年期的人格将反映发生心理机能固着的那个阶段的特征。成人人格发展的重要一步,发生在性 器期后段,此时俄狄浦斯情结得以摆脱。
(4)精神分析学家创造出查明无意识内容的一些方法。弗洛伊德把梦称为 “通往无意识的捷径”。他对患者梦的象征物进行解释,以了解他们的 本我冲动。此外,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学家采用投射测验、自由联想 和催眠来获得无意识内容。无意识情感的内容还表现在弗洛伊德口误 “意外”及象征行为中。
(5)弗洛伊德创立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称作精神分析疗法。这种旷日 持久的治疗的大多数时间是把导致患者问题的无意识根源导入意识。 弗洛伊德学派的治疗师会主动向患者解释他们的言语、梦及行为的真 实的(无意识的)含义。精神分析进展的最初标志之一是阻抗:患者停 止配合治疗,以阻碍治疗师挖掘无意识中隐藏的重要内容使之浮出水 面,从而对他产生威胁。
(6)很多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学家用投射测验测量他们感兴趣的概念。典型 的投射测验要求受测者对诸如墨迹这样的模糊刺激做出反应。由于并 不存在真正的答案,这些反应被看作受测者的无意识联想。投射测验 的使用引起了争论。批评指出,其信度和效度太低,不可接受。但是, 如果使用得当,投射测验可以为深入了解患者的人格及心理问题产生 的原因提供启发。
(7)弗洛伊德对其后的人格理论家具有重大影响,这是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 贡献。此外,弗洛伊德创立了第一个心理治疗体系,并为心理科学研究领 域引入许多概念。有批评者指出,弗洛伊德的很多思想不是新东西,该理 论的许多方面不可验证。有人则批评弗洛伊德使用有偏差的资料建立其 理论。许多研究弗洛伊德的人不喜欢他强调本能、忽视导致心理障碍的社 会因素的倾向,以及他所描绘的人性的整体消极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