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经济近代化
高考历史考点全国通用,一目了然,方便记忆
编辑于2020-07-27 21:50:34经济近代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新航路开辟——开始出现
15、16c
开辟原因
经济根源—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西欧对黄金、白银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人希望到东方去“寻金”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切断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宗教原因—西欧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史实
迪亚士
葡萄牙,葡萄牙
1487-1488
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
意大利,西班牙
1492
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
葡萄牙,葡萄牙
1497-1498
到达印度
麦哲伦
葡萄牙,西班牙
1519-1522
环球航行
意义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和交易量增加,市场范围扩大,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价格革命—金银贬值—社会分化—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思想震撼之路—证明地圆学说,冲击了天主教神学理论
殖民掠夺之路—对外殖民扩张,亚非拉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英国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展
有利因素
地理优势
政策优势
重商主义
经济优势
圈地运动后,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发展起来
政治保障
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
过程
1588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1600东印度公司
英荷争霸,荷兰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英法争霸,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7、18c殖民扩张与掠夺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
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
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
进行奴隶贸易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世界: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殖民国: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等
殖民地
深重灾难,导致落后
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殖民地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
1765-19c上半期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政治保障)
英国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条件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资本
长期的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大量的财富用于投资
技术
工场手工业阶段技术的积累
市场
殖民发展,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重大发明
18世纪60年代 新兴棉纺织业
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
“蒸汽时代”
影响
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英国变为工业国,改变了人口结构
生活水平提高
科学教育事业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原因
密切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形成标志
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逐渐成熟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起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产业产生
思想-激发国人探索求知,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前提条件
欧美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局相对稳定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美国和德国
重大发明
电力的广泛应用
新式交通工具
化工技术的发展
传统工业的进步
创新及意义
能源-电力广泛应用-进入电气时代
交通运输-内燃机的使用-进入钢铁时代
石油化工-石油开采业
电信事业-为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创造了条件
农业-为传统农业向新兴农业转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垄断组织出现-推动了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的建立
影响
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
促使生产力大幅增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重要保障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逐渐连为一个整体
世界一体化进程
积极影响
促进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促进全球化文化交流的扩大
消极影响
经济发展不平衡
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甚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