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觉醒人格的建立
这是一篇关于觉醒人格的建立的思维导图,觉醒人格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它涉及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对世界的深入理解和认知。主要内容包括:防止误区,具体实施,找到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念死可以珍惜人身,策励修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事实上的理解,道理上的理解,问题意识,第一、二步完成导图。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入世做事:帮助他人没有得到回报,积极耕耘却没有收获,甚至吃力不讨好、好心没好报、好心办坏事,最后自己苦苦恼恼,甚至想不开,抑郁消沉,往出世心态发展。
积极和消极,悲观和乐观,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世人以世俗的眼光和感觉认为佛教消极,他们不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觉醒人格的建立
找到方法
发现规律:从接受一种文化、到形成思维方式、再到形成观念,然后由观念产生行为、行为再到性格、性格再到人格,这是生命缘起的共同规律。
创设方法:从观念、心态到生命品质的八步骤训练方法
防止误区
偏于理论,知道很多道理,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只是纸上谈兵,和安身立命关系不大
盲修瞎练,每天忙于功课,总在念着拜着,但内心烦恼依旧,把学佛和生活打成两截
具体实施
十八字方针
态度:认真、真诚、老实
方法:理解、接受、运用
对于三级修学每一课内容,只有理解之后,知道其中讲的是什么,才谈得上接受
如果不曾理解,或理解出现偏差,哪怕听得再多,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真正和法产生连接,更谈不上运用了
所以,“理解、接受、运用”就是通过心相续来传承佛法,完成生命的改造,进而帮助更多的人觉醒
效果:观念、心态、品质
理论联系实际
系统工程:从言教到生活,从观念到心行
常规修行:仅在文字上理解这些经典就存在障碍,要认识其中蕴含的深意,更是难上加难
八正道
闻思修
信解行证
新近善知识
听闻正法
如理作意
法随法行
八步三禅:既是方法、也蕴含了结果
1.前三步
第一步读懂每个句子 第二步了解每段落的内涵 第三步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法义传承到建立认识 前三步是基础也是关键
认真学习三遍以上,真正理解和接受。才能对法义有完整、准确、透彻的认识,缺一不可。
1.完整认识,对法义的内容有个总体观,否则会以偏概全,影响对问题的认识。
2.准确,反复阅读和观听,才能做到准确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确保理解没有偏差
3. 透彻,理解有两个层面:一是理论,二是现实。佛法能不能如实运用,就取决于理论的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和透彻。再进而对照现实反复观察,一一验证。
做思维导图,记笔记,总结心得
2. 第四步
观念的禅修,也就是建立正确认识。正确认识包含:理论认识与实际认识。理论正见:因缘因果,无常无我;实际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第五步
运用观念,建立正向心态。要把法变成自己的认识,人不会因为知道而改变,道理都懂,做不到也是徒劳,不能停留在概念层面,要发自内心的认同,成为实际认识。
4. 第六步
心态的禅修:完成心态的改变。 心态的禅修来自于观念的禅修;心态的转变取决于观念的转变
轮回道 轮回也是一种迷惑的心理,因为错误的认识和观念,就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心理,陷入情绪中无法自拔。
解脱道:觉醒之道
5. 第七步
重复正向心理,重复正确,改变生命品质。
对负面心理:不肯定、不认可、不支持、不参与
对正向心理:关注、欣赏、支持和重复
6. 第八步
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 七、八两步是生命品质的禅修
通过修行,远离凡夫的贪嗔痴,建立慈悲和智慧的佛菩萨品质
总结:十六字诀窍—树立正见,认清真相,摆脱错误,重复正确。第一二步是基础,第三四步是关键,第五六步是提升运用,第七八步是达到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