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罗辑思维》——认知篇
这是罗振宇老师《罗辑思维》系列认知篇的读书笔记 认知篇主要包括三部分: ①起点——认知升级 ②工具——思维模式升级 ③实战——提升个体战斗力
编辑于2024-10-10 13:48:05《罗辑思维》——认知篇

第一章:起点——认知升级
制图 | Amor小凯
制图日期 | 2024年9月24日
作者 | 罗振宇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读客文化
为什么青年才俊总有机会
年轻人有三个重要的资源
年轻
可以干一些苦活、累活、长期性的活
创新
有了足够阅历的人,容易被原来赛道的存量绑架
年轻人只要找到新赛道,是有极大的隐性优势的
贫穷
穷,更容易接收到市场传来的信号
有一定的物质方面的回报,可以激励年轻人去做
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一点小钱对他们而言早已不算什么
我们对中年有什么误解
转变认知
中年=走下坡路
中年=人生的分工发生了改变
中年要做更重要的事
帮助后代更成功
中年任务
为后代投资
提供生存用的食物等物资
提供知识与技能
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
先天基因
靠谱,传递准确
后天学习
在同一代人中,信息可以迅速、大量地横向传播
大脑发展
20岁开始增长,40岁到达巅峰,60岁后才退化
中年人的大脑不是没有老化,只是切换为一种能耗更低的运转方式
一个中年人感受到的所有危机,其实都是为了让大脑保持在巅峰状态而付出的代价
作者观点
中年人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这反而是我们一生中最能够创造价值的阶段
多帮帮年轻人,也算是尽到了中年人的义务
迷信有什么用
迷信的作用
避免熵增
避免认知复杂性持续地呈几何级数增加
一阵见血
就是做事不要给自己安枷锁,别胡思乱想
分工社会,试着信任他人
如果没有迷信般的相信,人们就会容易陷入无尽的猜疑和内耗
如何消除认知复杂性
升级认知,用智慧把握它
“牛人”
缩窄认知,用迷信屏蔽它
“傻人”
牛人和傻人,各有各的福分和机缘
认识“意义”的价值
试着给自己施加信仰
意义的价值
设立一个边界,将所有的无限游戏,切割成一个个让我们能行动的有限游戏
一件事有了意义,它就成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周边的大世界就和它无关了
因为意义的存在,这个世界的大量复杂性就被屏蔽在外了
认知的悖论
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做正确的事
很多情况下,如果你的认知正确,你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高,他会发现,成功的概率几乎等于零 一开始就未卜先知地知道了整个全局,一个理智的人,一开始就会放弃了
成功,不能依赖结果具有确定性的事情
意义炼金术
意义的意义
一种网络现象
主观约定
相信约定,参与到社会网络中
不相信约定,等于主动把自己从社会网络里移出
意义的价值
为我们排除大量不确定性,让我们开始行动
工具产生的真正意义
工具类别
是对人现有力量的强化、延伸,最受欢迎
不是那么有力量,但能给人观察世界增添一个维度
认识什么是边缘突破
概念
原本很边缘的技术,因机缘巧合,成为了各种活动的核心节点
举例
企业发展
规模小
业务为核心
规模大
财务为核心
规模扩张过程中,财务的重要性就凸显了
谁是最“愚昧”的人
谁最蠢
没有知识的人
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的半吊子
服从专业知识共同体
呼吁
别拿自己从百度上搜来的那点信息去质疑医生的医嘱
别拿自己碎片化看到的教育知识就和专职的老师抬杠
什么时候该孤注一掷
认知纠正
有资本、有优势的人,才能孤注一掷
没资本、没优势的人,才更应该孤注一掷
宏观思考
站在个体角度考虑问题,任何事情都只有0%和100%的区别
站在群体角度考虑问题,“牺牲”自己为群体“贡献”
作者解读
所有选择难题,本质上都是视野狭窄带来的
格局越大,选择就越容易
突破“元无知”
什么是“元无知”
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无知
核心能力
通过表象洞察背后的大量信息甚至本质
“见微知著”
知识大迁移,人人都是福尔摩斯
学习的发展
过去
面对已知进行学习
知识相对固化
现在
面对未知进行学习
知识海量、善变
学习模式的变化
“考试式学习”→“破案式学习”
知识大迁移
除了专长,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
一知半解就好,不用系统,不用深入 这就是未来最好的学习方法
认知纠正
知识,不是用来占有的
知识不是答案,但它是通向答案的钥匙
核心观点
扫除“盲维”
简单说,就是用极其细小的细节知识,来推断出更多的信息
思考:知识图谱的作用?
做知识的游牧民族
方法论
根据兴趣和需求,在知识的原野上,用旺盛的好奇心四处奔跑
核心认知
不要迷信系统学习
最有价值的知识往往还没有凝结成公认的系统
不要迷信“万能公式”
自我是多重的
环境是多变的
社会是多元的
不要迷信信息输入
输出、行动更重要
学会和随机性打交道
人类的认知
一定要为某个现象挖掘出背后的原因
人类的心智
很难接受毫无理由、无法解释,只有随机和运气的世界
优质的认知具备的条件
有科学精神
学会接受随机性
保持头脑开放性
当代学习的特征
确定性的知识越来越少,一切都在飞速演化
真理性的知识越来越少,互相矛盾也未尝不可
《罗辑思维》——认知篇

第二章:工具——思维模式升级
制图 | Amor小凯
制图日期 | 2024年9月24日
作者 | 罗振宇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读客文化
故事思维
什么是故事思维
故事产生的问题
偏离事实真相
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形成大量误区甚至盲区
强者与规则
强者制定的规则一定不是显规则,也不是潜规则,而是一种软规则
软规则的体现方式
道德
舆论化的评价
想逆袭大佬,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大佬制定的规则
摆脱故事思维(单线思维)
很多事情是复杂的,不是一两个事就能说得清、摆得平的
有时候,为了一些权益,我们可能真的需要当一次“大恶人”
做刺猬还是当狐狸
结论
当一只现实主义的狐狸,但是在现实主义的世界里,也给理想主义的刺猬留一份尊重
解读
“刺猬型”
特点
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以不变应万变
很亢奋,也很狭隘。碰对了,能做很大的事;碰错了,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灾难
瑕疵
刺猬方式来生活,会出现悖论(理想与现实的差别)
“狐狸型”
特点
知道许多件小事,心里没有什么宏大叙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反馈决定下一步,以万变应万变
狐狸从反馈中学习
得失——赢就继续,输就变化
榜样——跟榜样一样就继续,不一样就变化
环境——适应就存活,不适应就淘汰
瑕疵
反馈陷阱
所有的适应性学习,都是短视的
组建“内心董事会”处理棘手问题
概念
“内心董事会”,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己大脑中的一个决策团
决策团组成
以罗振宇老师的得到APP中的听书栏目为例
立马掏钱订阅的用户
证明新书的市场价值和服务质量
一位十年后的用户
这本书够不够经典、有没有长期价值
一个普通人
一个没有偏好,也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来做评价
如果连他都能听懂、有兴趣,说明合格
如果他听不懂,提不起兴趣,说明不合格
没有决策权 但有否决权
假想的博士毕业生
这个产品能给其生产者提供什么价值
能不能让生产者获得有尊严的收入、一定的社会声望
从另外一个侧面约束了产品的发展
出版社的老师
听书栏目解读了他出版的书,能否让书的销路更好,让出版社品牌更增光
书籍的作者
最关切的是,解读他的书,会不会有夸大、缺损、误读和扭曲?
解读
别样的“内心董事会”
只请自己,请不同情境下的自己
做决策前,审视自己
如果我现在一无所有,从头开始,我会怎么选择?
如果我明天就要死了,我会怎么选择?
如果我当着我的孩子,我会怎么选择?
如果我冷静三天之后,根据我对自己的了解,我会怎么选择?
如果十年后的我现在就在我身边,他会建议我怎么选择?
如果我最佩服的人现在就在我身边,他会建议我怎么选择?……
从单纯问题到棘手问题
导入
人生在世常遇到三种问题
单纯的问题
两难的问题
棘手的问题
解读
单纯的问题
例如如何通过高考
认真复习、努力就行
两难的问题
找一个满意的工作
钱多事少离家近
钱少事多离家远
难
钱多事多
钱少事少
常见
时间管理
今晚是去约会还是去健身房?
手头有点钱,买房付首付还是投资事业?
两难的问题与单纯的问题最大的区别: 它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向
棘手的问题
一个人走入社会之后, 多少要为社会承担一点责任, 尤其是你要给别人做主的时候, “棘手问题”就出现了
常见棘手的问题
①全球范围内的问题——地球变暖 ②一国范围内的问题——贫富差距加大 ③一个公司的问题——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④一个家庭的问题——孩子上什么学校 ……
棘手问题的十大特征
①问题没有清晰的定义(不像高考题给你写好了条件让你证明) ②没有终极的答案(永远都别想彻底解决它,它会一直存在) ③解决方法不分对和错(只有结果的好坏,好坏也只能自己判断) ④采取的应对措施,不会立即看到结果 ⑤没有专门试错练习的余地(只有实操) ⑥有什么选项,都不清楚。是选择?是判断?填空?全都不知道 ⑦没有先例可循,无法参考经验 ⑧问题盘根错节,可能根本就没有根源 ⑨很多利益相关方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想要的解决方向不一样 ⑩一旦上手,那将来不论什么结果,你都得负责
对待棘手问题的态度
棘手问题,不是用来解决的
只能应付,要做好与它长期共处的准备
在复杂的局面里,只有关键局部的人物才知道什么是“棘手的问题”
同构学习法更能接近事物本来的面目
导入
世界上的知识大体分为两类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两个世界内部,往往是同构的
概念
一个领域的方法,可以对应解开另一个领域的问题。从一个领域入手,可以帮我们理解另一个领域的规律
举例
音乐领域,什么声音好听、什么不好听,都由严密的数学规律决定
解读
同构学习法最重要的用途,不是解题和创作,而是学习
同构学习法的有效性
天然世界
人造世界
两个世界内部,往往是同构的
作用
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
理解其他领域的难点
揭开其他领域的隐藏秘密
学习卡尔·萨根创建概念、建立形象
如何对外解读行业观点
创造概念
案例:核冬天
核冬天: 如果爆发核战争, 爆炸会让大量灰尘覆盖住天空, 全球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低温(即便是夏天也会让水结冰) 全人类都无法生存
建立形象
案例:暗淡的蓝点
旅行者1号飞行器: 1977年升空,探索宇宙深处,至今47年 (目前与地球之间距离已超过240亿公里) 1989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快要飞出太阳系时, 卡尔·萨根提出让探测器转一下身,回头给地球拍一张照片 在这张照片里,地球只是一个淡蓝色的小像素点 这张照片,在科学家看来没什么意义, 但对公众,对世界上的人们来说意义非凡 它能让人们认识到地球的渺小乃至人类的渺小 让人们不要把眼光和想象力局限在一个小点 能激励科学家们继续深入探索航天事业
向计算机学习思维原则
人性解读
制定原则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坚持原则
认知纠正
算法思维并不是单一原则
算法思维更灵活,更能考虑全局
黑匣子思维为什么很重要
黑匣子的重要性
它能让我们免于黑暗球场效应
核心解读
借助参考、不断修正,才能取得进步
立体思维与线性思维的区别
线性思维
事物之间只存在单向的、直线的因果关系
看不到事物之间更多方向、更复杂、更曲折的因果关系
线性思维的人最容易被计算机替代
立体思维
在分散的、看似无联系的事物之间,洞察深入、隐秘、内在的因果联系
举例
学英语用不到,浪费精力
线性思维
不如不学,省时间学别的
立体思维
英语属于掉个链子就难补的学科
英语合格能看出学习持续能力强
喝红酒有助健康
线性思维
红酒富含有益成分
立体思维
喝红酒的都是相对高端的人群
高端人群物质条件好
有足够的财富和时间去做养生、锻炼
具备模型化思维
认知纠正
大脑作用是求真
大脑作用是求存
模型化的特点
不会把我们带向什么真理
有助于我们把握陌生世界
《罗辑思维》——认知篇

第三章:实战:提升个体战斗力
制图 | Amor小凯
制图日期 | 2024年10月4日
作者 | 罗振宇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读客文化
怎样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核心——反其道而行之
当别人在用标签谈论事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事实
当别人在用抽象的方法认知外界的时候,我们回到具体
解读
人类有两样认知本能
标签化
本质
尽可能精准描述
举例
身边那些认知能力差的人,经常会自我标榜,比如哥们儿仗义、我多善良
纠正
描述自己,别用“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句式说话,尽可能回到事实
抽象化
本质
尽可能扩大范围
举例
比如一个人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不顺利,被老板开除了
他认知这件事的四种抽象的方法
我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工作
我不适合在创业公司工作
我不适合在公司工作
我不适合工作
纠正
凡事就事论事,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
宇航员如何面对风险
反思启发
不管准备工作多扎实,真正的风险我们是无法彻底消除的
在风险到来的时候,真正能拯救我们的是自我情绪的控制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在一个越来越短兵相接的时代 人生是越来越像舞台 竞争是越来越靠彩排
发展现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准备工作的强度远远大于正式活动的强度
反思启发
罗振宇老师“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得到全公司上上下下准备一年
开很多场策划会
逐字逐句写演讲稿
罗振宇老师自己再演练几十遍
优秀的HR招聘面试时关注的点
求职者为这次面试做了多少准备
FBI怎么和恐怖分子谈判——利用策略性同理心
策略性同理心
用同理心看到对方的立场、感受和情绪,但是并不试图和对方同步,只是替对方说出来
举例
对方现在的情绪是恐惧
可以对他说“看起来你有点害怕”
一定要用“看起来”“听上去”这些中性词
不能用“我认为”“我觉得”
机制解读
大脑的杏仁核控制情绪,但面对难题就歇菜,不管多活跃,都会把大脑控制权让给理智
向对方提问,让他陷入思考
我有这个情绪吗?
我是对方说的这样吗?
一旦进入思考,对方情绪就会退潮,回归理性
科学运用
感知对方的情绪,还要把它摊在桌面上说出来
理性上说服对方,还要在情绪上领导对方
怎样说服他人——利用主题
主题级别
最高主题
最崇高、最普世的价值
和平、正义、平等、自由、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世界大同……
这些价值不用再论证为什么,只要喊出来,听众自然知道,这是天然正确,不容亵渎冒犯的
来自我们对人和世界关系的认知
郑重程度
最低主题
原始、朴素、本真的情感和价值
做人要诚实、忠贞,要有爱、有友谊,要顾及彼此的面子和尊严……
来自人性深处的底线
亲切程度
具有超验性和不可颠覆性
超验性
绝对正确的
不可颠覆性
坚决捍卫
中间主题
诉求于某种利益,某种差异,某种风潮,某种诱惑,某种恐惧,某种权威……
举例
战争动员的时候说:“小伙子来当兵!”“把粮食捐给前线!”
商家对消费者说:“我这个东西质量好、价格低,你快下单。”
速度+品质
科学做法
三种主题混合使用
最高+中间
最低+中间
片面的情况
只讲中间
只拿利益和行动说事,这就显得没有灵魂和温情
纯商业广告
只讲最高/最低
流于空洞和煽情,也很容易让听众觉得疲劳
画大饼
你会搞关系吗
避坑
搭关系网,千万别从大人物搭起
搭关系的实质,是要把自己放在关系网中对你最有利的位置上
即便搭上大人物,大概率也是大人物的棋子。有了关系,但失去了自由
关于凝聚力和同构性
凝聚力
指的是这个关系网络是不是联系紧密
同构性
同构性高
关系网中彼此都认识
自己的可替代性就高
你拥有的别人也有
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
你能提供的别人也能提供
总结
你能获得的信息太少
你没有用
这样的关系网没有价值
解读
参考古代皇帝的关系网
当孤家寡人,断掉大臣们的私交
在一些仙侠小说里,一些种族的君王,会称呼自己为孤(如仙剑奇侠传5前传中的龙溟),影视剧中,一些皇帝会自称“寡人”
理想状态
皇帝是一个孤零零的中间节点,剩下所有的节点,都通向他,只和他连接,其他节点彼此之间都没有联系
简单来说,就是让大臣及其他的官员全部被皇帝自己利用
皇帝的位置,其实就是社会学上常说的“结构洞”
如何搞关系
关系网中要有多个结构洞
能跨越多个群体,并且有在他们之间做中介的能力,那你对每个群体的价值就越大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要争当斜杠青年?道理就在于此
结构洞越多越好,跨界的收益是指数级增长
你越跨界,你对新群体的价值就越大,新群体就越倾向于接纳你跨界
这是正反馈过程,关系网越有效的人越能延展关系网
多留心眼
要在每个群体中,认识两个以上的关系人,你可以绕开任何人,但是他们不大容易绕开你,你的价值就更大
这就能解释领导们的“双标”了:领导不喜欢下属越级向上汇报,但自己往往忍不住要越级向下指挥
总结
要保持好奇心和跨界学习的能力
基本的好奇心+正常的社交能力=在一个复杂的关系世界中获得自由
帕瓦罗蒂与多明戈的终身职业规划
这两个歌唱家,就是最著名的男高音
帕瓦罗蒂
职业规划思路
在一个行业里争做头部
好好保护自己的本钱,维持优势
解读
帕瓦罗蒂自从踏进男高音这扇门的那一刻,就没打算出去
帕瓦罗蒂在晚年非常懂得量力而行
爱护自己的嗓子
多明戈
职业规划思路
提早谋划下一段职业
选择1——回归男中音
中音是高音的基础,容易做
高音到了老年容易唱不动
选择2——转型做指挥
指挥可以一直干到老
两人共同点
终身职业观
有的企业缺乏拥有A能力的人,但只要你拥有了A能力,就能与这个企业互补,你早晚会成为它的合伙人
学会入伙式求职
导入
找工作是人生中第一次遇到不熟悉的竞争模式
这个竞争没有固定名额,不存在资源有限的问题
这场竞争没有公平可言
雇主关心的是什么?
公不公平?
招人效率如何?
雇主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人
想想设计行业的甲方
入伙式求职
非标准化的能力体现
解读
很多创新型企业招聘的思路
你有没有设定问题、想方设法、协同他人解决它的行动习惯和思维习惯
做法
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
搞清楚你面对的真正的难题是什么?
想方设法、借助外力,解决掉这个难题,再记录这个过程
成为它现有能力的补充者,只要你成为这个补充者,你迟早会成为它的合伙人
什么是会工作
借鉴“军工六性”
稳定性
工作办事要靠谱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适应性
从容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善于处理突发情况
安全性
不仅是适应环境,还要适应环境中的人
保障性
有没有能力协同资源,打一场战役
达到这个层次,在企业中,可以独立负责一个业务线
维修性
对各种趋势进行预料,并做出预案
达到这个层次,已经具备当一家公司CEO的水平了
测试性
该层次相当于个人品牌
达到这个层次,适合创业
演化为工作能力
靠谱的能力
职业化的能力
让合作者放心的能力
组织战役的能力
着眼未来协同资源的能力
吸引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