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应激
病生第九章应激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编辑于2024-10-13 15:37:49第九章 应激
概述(掌握)
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也称应激反应
特点
非特异性
肺部感染或骨折后,导致紧张、焦虑、血液重分布、心律增加(与刺激因素无直接关系)
特异性
如创伤骨折引起疼痛、出血、运动障碍 肺部感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
防御性与损伤性并存
良性应激
应激是机体的一种适应变化,可提高机体的适应力,有利于机体的fight or flight
劣性应激
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对机体有害,可导致应激性疾病
应激原
定义: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躯体性应急原
外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内环境因素
脱水、贫血、休克
心理性应激原
社会、心理因素
特点
达到足够强度
作用时间不同,应激反应不同
具有个体差异(心理素质、个性特点)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引发疾病
分期
警觉期
特点: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儿茶酚胺持续分泌
意义:机体处于保护防御机制的最佳动员期
抵抗期
特点: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降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糖皮质激素(GC)分泌增加
意义:防御储备能力降低,机体适应性、抵抗力提升
衰竭期
特点:GC分泌持续,GC受体数量减少,出现明显内环境紊乱
意义:机体抵抗力耗竭,内环境紊乱,引起疾病、器官功能紊乱、死亡
概述
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并不一定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警觉期、抵抗期的变化
应激反应基本表现(掌握)
应激
神经内分泌反应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SAM)
组成
蓝斑时LSAM的中枢位点
基本效应
中枢效应
兴奋、警觉、紧张、焦虑
外周效应
交感神经兴奋
去甲肾上腺素增加
肾上腺髓质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防御代偿意义(儿茶酚胺对机体的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警觉性和反应灵敏度
心功能增强
β2正性心肌作用
心、脑、骨骼肌得到充分血供
α 皮肤血管、腹腔内脏血管、肾血管收缩
β2冠状动脉、骨骼肌血管扩张
脑血管口径变化不大,保证脑的血供
改善肺泡通气,增加摄氧
β2,支气管扩张
促进物质代谢,满足身体需求
促进糖原与脂肪的分解,为机体代谢提供物质基础 (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促进其他激素分泌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抑制胰岛素分泌
儿茶酚胺对机体的副作用
腹腔内脏小血管持续收缩
应激性溃疡
外周小血管持续收缩,血压升高
应激性高血压
增加机体耗氧量和能量代谢
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肌缺氧,发生心梗
血液凝固性增强
应激状态易发生心梗脑梗
氧自由基增多
损伤细胞膜、细胞器、DNA。加快衰老速度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HPAC)
基本结构
下丘脑的室旁核
HPAC轴的中枢位点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应激时基本效应
中枢效应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增加
适量:兴奋愉悦
过度:抑郁、焦虑厌食、学习记忆力下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加
外周效应
糖皮质激素(GC)增加
应激时GC分泌增多的防御代偿意义
促进血糖增高、维持血压
允许作用:提高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CA)的敏感性
抗细胞损伤 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
抑制磷脂酶A2活性
抗炎抗过敏
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和促炎介质的产生
GC增多的不利影响
抑制免疫反应,免疫力降低,易感染
内分泌紊乱
抑制生长发育
抑制生长发育、矮小
抑制甲状腺轴
甲状腺分泌减少
抑制性腺系统
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
促进蛋白质分解
影响创伤愈合
行为异常
抑郁、异食癖、自杀倾向
细胞体液反应
急性期反应
机体在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应激原作用下,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增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
急性期反应蛋白(APP)
概念
急性期反应时产生蛋白质的总称,由肝细胞合成
基本功能
抑制蛋白酶活性
减轻组织损伤
α1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α1抗糜蛋白酶抑制因子
抗感染抗损伤
炎症组织损伤时清除异物、坏死成分,
CRP(C-反应蛋白)、补体C3
调节凝血和纤溶
促进凝血,抗出血
凝血因子增加
结合运输功能
清除自由基,清除过多铜离子
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
细胞应激反应
热休克蛋白(HSP) 也称分子伴侣
指在高温(热应激)或其他应激原作用下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性质:非分泌型蛋白,细胞内发挥作用
生物学特性
诱导的非特异性
存在的广泛性
结构的保守性
细胞内发挥功能
基本功能(分子伴侣)
生理情况下
参与蛋白质的折叠移位
病理情况下
应激时修复受损的蛋白质,帮助其复性
意义:能够增强对多种应激原的耐受能力
机体功能代谢变化(理解)
影响机体情绪主要结构基础
大脑边缘系统
应激性疾病与应激相关性疾病(掌握)
应激性疾病(病因)
应激性溃疡(柏油样大便,上消化道出血)
发生机制(考过)
胃粘膜缺血(基本条件)
胃腔内氢离子向黏膜逆向弥散(必要条件)
其他
胆汁逆流(损伤胃黏膜屏障)
氧自由基损伤黏膜上皮
应激相关性疾病(诱因)
应激与精神疾病
PTSD
经历严重心理创伤后,延迟并长期持续出现的精神障碍综合征
三大核心症状
反复重演创伤性体验
回避与麻木
病理性警觉性增高
考察点
应激时释放最多的激素
儿茶酚胺
应激时机体产生最重要的激素
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