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主四讲-前言和第一讲:民主的起源和演化
这是一篇关于民主四讲-前言和第一讲:民主的起源和演化的思维导图,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体系完整!非常值得学习!
编辑于2024-10-15 17:44:43民主四讲-前言和第一讲:民主的起源和演化
1. 前言-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
首先,人们对“民主”的理解未必一致
其次,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民主”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而在头2300多年,它一直被看作是个“坏东西”;直到最近100来年,它才时来运转,被当作“好东西”-为什么?
再次,如果“民主是个好东西”,这个“东西”的出现是否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才会变成“好东西”?
第四,“民主”概念是抽象的,民主政体是具体的,其存在方式(如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立法—行政关系、中央—地方关系)千差万别,那么哪一种“民主”更“好”一些,哪一种“民主”的问题比较多?
第五,自称“民主”的体制未必民主,当“民主”这部机器的关键部件要靠金钱的“润滑剂”来维持运转的话,“民主”变成了“钱主”,那些看似“好”的东西还是真正的“好东西”吗?
最后,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实世界里已经出现了哪些可以将“最不坏”体制加以改善的新型民主试验呢?我们是否应该不拘泥于现在大行其道的“民主”形式,探索更接近民主理念的、“更好”的政治体制呢?
2. 第一讲-探究为什么它从“坏东西”变成了“好东西”
主要回答问题
什么是民主?民主什么时候开始存在?它早期的存在形态有什么特点?20世纪以前古典的政治理论家怎么看待民主?现代的民主和早期的原始状态的民主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民主从何而来
今天使用的“民主”源于希腊文,其含义是“统治归于人民”或人民主权。
更准确地说,由全体人民(而不是他们选出的代表)平等地、无差别地参与国家决策和进行国家管理,这是民主最原始、最简单的含义。
雅典的公民大会与今天的民主政体相比具有的特点
第一,它不是由公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的,而是全体公民都能参加的大会
第二,公民大会可以对关系到雅典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和表决,并没有严格的“公”“私”区别
第三,公民大会是相当频繁的,每年至少要召开40次大会,每次的会期是5个小时
思考:现在学者反思西方的选举民主,提出民主的出路在于商议式民主,那么雅典民主有何可借鉴意义?
第四,由于公民大会的人数要求,所以当时民主不仅仅是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
雅典的议员和现在议员的对比
雅典议员是随机抽签产生而非选举
雅典公民一生最多只可以担任两次议员,与现代连任现象产生对比
公民不仅参与政治生活,而且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雅典议员的薪酬远远低于现代议员的薪酬
雅典的官员***短暂,***一年,不得连任
雅典民主的两面性
就民主的“民”而言,雅典的民主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那时能做“主”的“民”只是人口的极少数
另一方面,就民主的“主”而言,当时的“民”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做“主”
雅典民主与当代民主的区别
第一,雅典民主没有选举产生的政府,当时绝大多数议员和官员都不是选举出来的,而是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产生的
第二,雅典民主没有代议制机构,因为它实行的是公民直接参与,而不是依靠少数代议士充当中间环节。
第三,雅典民主没有政党
罗马共和国到底是不是民主的呢?
不是民主政体,而是贵族共和国
所以有选举和议会的地方不一定就是民主的
罗马共和国的架构
元老院
贵族阶级
掌握实权
终身制
执政官
政府首脑
***一年,十年内不得连任
无薪酬
民众会议
区会议,百人组会议,部族会议,以及平民会议
作用有限
为贵族所把持
古典政治理论家的民主观
19、20世纪以前的人们对民主的看法
人民当家做主为什么这么可怕呢?因为它可能侵害少数人的财产权。穆勒害怕多数阶级会用立法的方式损害少数阶级的利益。
有产阶级和大多数知识精英大都不喜欢民主,把它看作数量占多数的穷人对富人横行霸道的制度,是一种群氓政治
原因一:第一,大多数人是无知无能的,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很难有正确的时候
原因二:第二,由于大多数人是无知和愚蠢的,他们很容易受人蛊惑、摆布
对民主政治批判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很多】: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波里比阿等一直到……
在今天的人看来,“民主”与“共和”似乎是同义词。而在18、19世纪,这两个词的意思仍有天壤之别。前者是指人民参与治理国家;而后者只是禁止最高权力的世袭制。
在19世纪,当主流思想家仍把民主看作坏东西的同时,人民大众对民主的要求却日益高涨。
对民主的态度总体还是消极的,限制人民行使权力。有意思的是,在典籍中充斥着对民主诅咒的时候,“民主”一词前面很少出现修饰词。一旦有产者和他们的代言人开始拥抱民主时,民主的本质没人谈了,大家谈的都是带修饰词的民主,而且修饰词比“民主”来得重要。
民主的异化
“自由”和“宪制”限制了民主权威的适用范围
贡斯当是19世纪早期法国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把“无限的人民主权”看作一种邪恶→托克维尔继承了这种思想
既然民主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公共权力的无限性,为了削弱这种无限权威,就必须给公共权力规定一个明确和固定的界限,亦即把它限定在“公共领域”内,与此相适应,划分出一个不受政治权威与社会干预的私人生活领域,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强调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以自由来规范民主,来限制民主的无限权威
在“自由民主”制下,人民已经接受了对其使用民主方式进行决策的限制,使得民主决策的原则在人类生活的绝大多数领域里面不能被使用。“宪政民主”也是一样,无非就是用宪法规定政府可以在哪些领域运作,不可以在哪些领域运作,民主的原则只能在适用的领域里面使用
“代议”限制了民众直接参与决策的机会
今天被奉为神明的“议会”“代表”到底源于何处?---一个是教会,另一个是国王召集的议事会。“议会”是有产者阶级捍卫私有产权、与国王讨价还价的机构。“代表”和“议会”原本都与民主毫无干系,只不过是中世纪欧洲教皇、君主和贵族为维护自己权力而做出的发明
那么,“代表”“议会”是如何与“民主”挂上钩的呢?
在熊彼特手里,“民主”完成了从“人民统治”向“人民选择统治者”的转型:“人民”变成了“选民”;“民主”变成了“选主”
原因一:一方面,在现代国家,实行古希腊式的直接民主确有困难
满足直接民主的五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公民的利益相差不大
第二个条件是公民在种族、语言、宗教等方面也要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第三个条件是公民的总数不能太大
第四个条件是公民有表达自己利益、意愿、偏好的能力
第五个条件是政体必须是独立自主的,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
原因二:有产阶级及其代言人对民众直接参与政治的蔑视与恐惧
代议制民主在多大程度上转换了民主的实质呢?——首先,代议制民主不再是参与式的民主。第二,政党作为利益整合的角色的出现;第三,选举是代议制民主最重要的内容;
“自由竞争性选举”限制了大多数人参政的机会
孟德斯鸠“用抽签的方式进行选择是属于民主政治的性质。用挑选[选举]的方式进行选择是属于贵族政治的性质。”抽签的好处在于,“人人的条件都是相等的,而且选择也并不取决于任何人的意志,所以就绝不会有任何个人的作用能改变法律的普遍性”——为什么后世的思想家、政治家青睐带有贵族制、寡头制色彩的选举,而不是民主性更强的抽签呢?
可能原因:选举比抽签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精英阶层的利益
第一,当政者的候选范围不一样。在抽签制下,所有公民都是候选人,都有可能当选;在选举制下,只有正式候选人才有机会当选,数目都只是公民的极小一部分
第二,影响当选的因素不一样。在抽签制下,任何人用任何方式都无法改变选举结果,结果是随机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其他特征(如能耐、声誉等)
第三,当选人的性质不一样。在抽签制下,什么人都可能当选,无论她/他是否有钱、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是否属于社会精英阶层,而选举制恰恰相反
普选的实现也无法改变选举的“贵族”“寡头”色彩
有选举的地方不一定有平等的、无差别的、一人一票的普选;普选未必能反映公共意志
自由主义者对民众的恐慌,再加上保守派对民众的敌视,使得享受选举权的人在很长时期里局限于少数经济和知识精英。财产资格、识字程度和其他种种限制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排除在选举大门之外。
英国
英国直到1948年以后才最终实现普选制。从13世纪算起,经历了700多年
法国
在法国,1789年大革命之前,只有拥有土地的精英和神职人员能够参与政治,数量不到总人口的2%在法国,1789年大革命之前,只有拥有土地的精英和神职人员能够参与政治,数量不到总人口的2%;直到第三共和国初期的1871年,法国才确立了男子普选权。而法国妇女得到选举权已是1944年的事
美国
美国也把财产权作为投票权的基石。1868年通过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赋予黑人公民权【缴纳人头税和进行文化测验】并允许他们参加选举;人头税是指获得投票资格前必须提供已纳税证明,未纳税或未能提供纳税证明者不得投票,1920年第19条宪法修正案通过后,美国白人妇女方拥有选举权
总结
选举是有产者、社会精英的游戏,而其他人由于不是有产阶级,没有财产权,不认得字,在某个地方居住时间不够长,或性别、种族、肤色等原因,被排除在游戏圈外。英国工党领袖拉斯基回顾这段历史时,说了一段话可谓一针见血:“自由派的理想是让中产阶级分享方方面面的特权,而让无产阶级留在锁链中。”
民主的概念被偷换了:从人民行使主权的政体(government by the people)变为人民作为权力来源的政体(government by the consent of the people);政治平等的概念也被偷换了,从公职分布的平等变为了选举权的平等
当人们不再关心与抽签相比选举能否使公职在公民中平等地分布、不再追问现代代议机构如何分配作为稀缺物品的公职,从而陷入选举的迷思时,被他们认为是“民主”的体制实际上不是民主的正品,而是赝品
“民主”理论家关心的不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原则,而是费尽心机去探究一种“最低限度的民主”,即精英民主;在这个前提下,民主不可能是人民的统治,只能是一种让精英通过竞取人民的选票来获得领导权的制度安排——人民的作用不再是参与治国,不再是决定和影响公共政策,而是接受或拒绝这些精英或那些精英的统治,至于精英的决策是否符合人民的意志,那是无关紧要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所谓“民主”都是经过改头换面的民主,它们是异化后的民主、去势后的民主、无害化的民主、去功能化的民主。经过“自由”“宪政”“代议”“选举”“多元”一刀刀阉割之后,民主已从难以驾驭的烈马变成了温顺的小羊——拿破仑一句名言:“真正的治国之道是利用民主的形式来行使贵族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