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67-123)童年期(小学)心理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67-123)童年期(小学)心理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认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50),言语的发展※,学习※。
编辑于2024-10-16 11:18:25(6/7-12/3)童年期 (小学)心理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50)
自我意识 ※※
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自我意识成熟标个性基本形成,角色意识建立标获社会自我
小学阶段儿童自我意识客观化时期
发展两高峰
a.1-3年级处上升时期,1-2上升幅度最大为上升期中主要时期 b.5-6年级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开始第二上升期 c.3–5年级处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
自我评价
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
①顺从他人到独立见解,独立性随年级提高 ②笼统评价-个别方面-多方面优缺点评价 ③具体到抽象、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 ④9岁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评价初步倾向 ⑤稳定性逐增 ⑥原则性逐成
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对自产各情绪情感的体验
①愉快/愤怒发生早,自尊/差愧/委屈感发生晚 ②小学较大发展,主体自尊心上
品德发展
基本特点
协调性
① 自觉纪律(纪律行为从外部教育到内心需要)的形成发展,儿童逐渐能自觉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 ②道德言行从协调到分化(品德定向与操作与反馈) ③品德发展关键期:三年级前后,9岁
道德动机
①服从—独立 ②具体近景——抽象远景 ③逐产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冲突较少
道德判断
皮亚杰
①6–7岁,行为结果 ②9岁左右,过渡阶段 ③10-12,动机
道德判断发展关键期:三四年级
社会认知※※※
人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推论人和事的过程,不仅停留在外部行为, 还根据外部行为了解动机、观点、信念、情感、性格等内部心理状态
发展趋势
①从简单到复杂 ②从呆板到灵活 ③从表面到内部 ④从对事物具体到抽象思考 ⑤从弥散间断到有组织系统综合想法 ⑥从对自己即时事件到对他人/长远利益关心
观点采择能力3
采取他人观点来理解他人思想/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①行为主表在角色采择能力发展 ②7岁已克服思维自我中心性,该能力童年期明显发展
塞尔曼角色采择5阶段 (两难故事法研究)
0:3-6,自我中心/无差别观点,不能认识自观与他人不同 1:6-8,社会信息角色采择,开意他人有不同观点但不理解原因 2:8-10,自我反省式角色采择,能考他观,但不能同考自和他观点 3:10-12,相互性角色采择,能同考自和他观点 4:12-15,社会和习俗系统角色替换,能利社会标准/信息衡量判断事件
弗拉维尔,儿童观点采择发展4阶段
①存在阶段②需要阶段③推断阶段④应用阶段
社会关系认知
①他人关系
自我意识发展,关心他人看法,7岁以下外部具体,8岁特征品质
②权威关系
4岁以上儿童对权威认知水平,达蒙
0:4-7岁,不分自己愿望与权威要求 1:7-9岁,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 2:9岁,对权威服从既可自觉自愿也可被迫
相互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获所属文化/亚文化认为值得拥有/恰当的信念/价值观/行为方式的过程。父母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且非单向,儿童也促进父母社会化
交往技能 ※※
对象
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亲子关系
①小学生与父母交往时间减少 ②二者间的冲突减少 ③父母处理问题类型变化,问题更多/复杂 ④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纪律、约束技术和控制方面发生了变化 麦克白控制三阶段模式(父母控制6岁前;共控6-12岁;儿控12岁以上)
同伴关系
友谊
和亲近同伴、同学等建立起的特殊亲密关系,通过集体的舆论作用于儿童
塞尔曼, 同伴友谊发 展五阶段
①无友谊概念(3-7岁):暂时游戏同伴关系 ②单向帮助阶段(4-9岁):要求朋友服从自己愿望/要求 ③双向帮助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明显功利性 ④亲密共享阶段(9-15岁):强烈排他,独占性 ⑤自主独立阶段(12岁开始):最高阶段,建立在相互信任/尊重上
特点
①同伴交往时间更多 ②形式更复杂 ③传递信息能力增强 ④善利信息决对他行动 ⑤更易协调与其他儿童活动 ⑥开形同伴团体
师生关系
①对教师态度从入学的绝对服渐转为辩证批判 ②教师的期望也对学生具有广泛的影响:“罗森塔尔效应”
认知
思维发展※※
一般特点※
①过渡
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形,但仍具很大具体形象性
②关键期
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存在明显关键期:小四(10-11岁)
③不平衡性
发展过程不平衡,体现在概括/比较/分类能力三方面
概括能力
一年级(7-8岁)基本上属具体形象概括 二三年级(8-10岁)具体向形象抽象过渡 四五年级(10-12岁)进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分类能力
同课题不同年级不同分类水平,三四年级转折点
④有待完善
思维趋于完整、有待完善,9-11岁辩证逻辑思维萌芽
思维品质发展
①敏捷性
运算速度提高,运算能力明显分化
②灵活性
一题多解数量增加/灵活解题精细/组合分析
③深刻性
寻找“标准量”水平逐步提高,推理间接性
三四年级是运算思维深刻性转折点
④独创性
a.具体形象材料-语词抽象材料加工; b.模仿-半独立性过渡-发展到独创性
元认知(13)
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结果的意识/控制
①元认知知识 (认知前认识)
a.知人
自我/他人知识
b.知事
任务知识
c.知法
技能、策略知识
②元认知体验
伴随认知活动产生的认识/情绪体验
③元认知监控 (核心)
将自认知活动作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对其监控/调节
监控判断两高峰:12/15岁时
言语的发展※
1.书面言语
言语发展高级阶段
掌握顺序:识字/阅读/写作(准备-过渡-独立写作)
整小学时期最初书面言语水平落后口头言语,2/3年级起渐赶口头,4年级开表优势
2.内部言语
本阶段仍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不发达
言语内化:出声思维—过渡阶段—无声思维
学习※
特点
学习动机
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与兴趣相连,不具跨文化性
学习兴趣
三年级分化
①由外部活动至学习内容 ②由具体知识兴趣到抽象因果关系兴趣 ③ 由不分化学科到分化 ④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 ⑤游戏因素起作用降低 ⑥社会生活兴趣逐步加深
学习态度
①老师绝对权威、尊敬依恋到怀疑选择 ②中年级形成集体观念,对班级责任归属感增强 ③作业态度不断自觉/责任化 ④渐树立正确评分意识,追求优良分数
学习策略
策略不断丰富,但不完善/不稳定/刻板
学习障碍
能听写/无显著智力缺陷,然在行为/心理上表现相当偏差以至无法有效学习,小学2-3年级较多
特征
缺籍贯可排查
缺陷性
学习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
集中性
往往集中在包括语言/算数的基本心理过程中
贯穿性
贯穿于个体毕生发展的过程
可逆性
靠合适的教育训练可以加以改变
排除性
不由听视力/普通心理发育迟缓/情绪问题/缺乏学习机会引起
差异性
实际行为与所期望行为之间有显著差异
症状
①感知/思维/语言方面障碍 ②行为/情绪/社会性方面障碍 ③其他(发育迟缓/品行问题等)
假设
①生物学假设 ② 遗传-素质假说 ③心理与环境假设 ④轻度脑损伤/脑功能障碍 ⑤非智力素发展赶不上智力因素
矫正※
①神经心理学习障碍的补偿方法②动觉训练法 ③语音-书写-发音方法 ④视-听-动觉法等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6/7岁-12/13岁是儿童小学,儿童心理发展一重要转折期
①逐渐掌握书面言语 ②有意识地从事集体活动 ③学习成阶段的主导活动 ④具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