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33:刘太后为什么不称帝?
一提到古代中国的掌权女性,就少不了宋朝的刘太后。她垂帘听政11年,与皇位只有一步之遥。那刘太后到底有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对她这11年的垂帘听政,究竟该怎样评价?
编辑于2024-10-16 16:43:31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正式称帝,作为大宋和大辽之间的第三方,李元昊本可以左右逢缘,他一旦称帝,就同时得罪了大宋和大辽。他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也要称帝?
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党争,比如大宋朝著名的“景祐党争”。一派的领袖是这几期节目里我们偶尔都会提到的吕夷简,另一派则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这一年,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派人争的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一定要争?
敦煌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明珠,那敦煌文化为什么重要?它伟大在哪?敦煌莫高窟古时处于交通要塞,是中原文明通往西域的大门。玉门关和阳关,都在敦煌,分别通往丝绸之路的南线和北线。敦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敦煌的莫高窟从南北朝时期开凿,到元代结束,这期间虽然有那么多改朝换代的战乱,却将近1000年没中断,累积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奇迹。1036年前后,有人把五万多份文献埋进了莫高窟的一个洞里,1900年,被埋了800多年的敦煌文献重见天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正式称帝,作为大宋和大辽之间的第三方,李元昊本可以左右逢缘,他一旦称帝,就同时得罪了大宋和大辽。他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也要称帝?
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党争,比如大宋朝著名的“景祐党争”。一派的领袖是这几期节目里我们偶尔都会提到的吕夷简,另一派则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这一年,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派人争的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一定要争?
敦煌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明珠,那敦煌文化为什么重要?它伟大在哪?敦煌莫高窟古时处于交通要塞,是中原文明通往西域的大门。玉门关和阳关,都在敦煌,分别通往丝绸之路的南线和北线。敦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敦煌的莫高窟从南北朝时期开凿,到元代结束,这期间虽然有那么多改朝换代的战乱,却将近1000年没中断,累积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奇迹。1036年前后,有人把五万多份文献埋进了莫高窟的一个洞里,1900年,被埋了800多年的敦煌文献重见天光。
刘太后与宋仁宗的关系
刘太后主动一肩挑起了严父和慈母的双重角色。
司马光后来对刘太后有一个盖棺论定的评价,说她有四条大功劳,首先就是保护了皇帝宋仁宗,剩下才是什么维持秩序、任用贤臣,安定中外。
那为什么刘太后到死也不愿意还政给宋仁宗?
不是权力欲太旺盛了,而是控制欲太旺盛了。
站在一个一个性格精明能干的母亲的角度,宋仁宗从小在宫里长大,20多岁的年轻人能有啥社会经验?如果真的掌了权,被身边的那些人哄得团团转,不是没可能的啊。
刘太后干过很多有野心的事
在祭祀仪式上穿皇帝的衣服
还把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宁节”
刘太后更可能是想让自己成为历史上最有地位的太后,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又一个成了皇帝的太后。
刘太后不像是一个想建立自己势力的大野心家,倒像是一个“把家虎”:一门心思就是替儿子守着家底儿,一边防着别人算计自己孤儿寡母,一边拼命攒钱准备给儿子娶媳妇,就这么个能干、仔细、为儿子操碎了心的老母亲形象。
关键动作
压下真宗后期的宗教狂热气氛
把天书全部给真宗陪葬
逐步裁撤取消宗教节日
在原有的政治结构上搞减法、省钱
严格核算项目费用,减少部分官员的俸禄,裁撤一些部门
这个阶段,朝廷几乎没什么大兴土木的项目
用人也做减法
刘太后刚刚垂帘听政的时候,让大臣把要照顾的亲戚名单报上来,表示想办法给他们点儿好处。
这份名单,就是大臣们不打自招的关系网清单。
以此监督官员是不是在徇私舞弊
刘太后执政是一种什么风格?
在原来的框架上修修补补,能省就省,能防就防的风格。
像是一个擅于踩刹车而不大喜欢加油门的司机。
刘太后11年的执政,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特征:她是在为交班交权做准备,而不是在为抢班夺权做准备
三个故事重新认识刘太后的一生
故事一:狸猫换太子
这个故事里面,只有一点符合事实,就是李宸妃确实是宋仁宗的生母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太符合老百姓的朴素的爱恨需求了,刘太后要强了一辈子,万没想到自己身后留在民间的居然是这么个负面形象。
刘太后抢了别人的孩子,是个道德瑕疵?
在古代的大家族里,地位低下的妾或者普通的丫鬟生了主人的孩子,交给正妻,或者地位比生母高的妾室抚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
这不是真宗皇帝生前亲自主导的一项政治安排
为了让自己身后的政治过渡安全平稳,让宋仁宗和刘太后像亲生母子一样相处,彼此更亲密无间
故事二:逆袭人生
刘太后出身贫贱,是一个耍拨浪鼓的民间艺人,一直逆袭到皇后,到皇太后,到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既是一个普通人逆袭的故事,也是一个忠贞爱情的故事,还是一个后宫斗法的故事
故事三:当皇帝的可能
刘太后一会儿要走在皇帝前面,一会要穿皇帝的衣服
士大夫们不反复挺身而出,拦在太后面前,说不可、不行。所以,最后刘太后没能如愿。
大宋
章献明肃刘太后去世
摄政11年,享年 65 岁
世界
约旦河谷发生大地震
康拉德二世加冕为勃艮第国王
程颐出生
神圣罗马帝国与波兰签订梅泽堡条约
大宋明道二年,大辽重熙二年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刘太后的执政风格
《文明之旅》第34期
文明1033:刘太后为什么不称帝?
楔子:1033
关于未来的共识,是这世上无比强横的一股力量,没有人可以拧得过啊。
《金刚经》里说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财布施,就是给人钱和资源,法布施,就是教授给人佛法
“无畏布施”让人不害怕,就是让人看到一种未来,一种可以从容进入,全情奔赴的未来。那不仅是安慰,那才是这世上最浩瀚的力量啊。
时间是站在仁宗皇帝这一边的
这个时候冒犯刘太后,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仁宗皇帝的心里存了一个好印象。未来这颗种子是会发芽的。
仁宗亲政之后,得罪刘太后而被贬官的人,得到了提拔
为什么刘太后不可能成为武则天?因为没有人相信那个未来。
人在现实中做什么,往往是因为对某种未来的热爱和奔赴;人在现实中不做什么,往往是因为对某种未来的恐惧和逃避。
典型事件
1032年,李宸妃去世
刘太后的想法是,把丧事草草办完就算了,以免节外生枝
宰相吕夷简一听这事,就找到刘太后
“李宸妃生下了皇帝,如果丧礼的规格不够,将来一定有人因此要大罪临头,到时候别怪吕夷简今天没说话。”
刘太后这才厚葬李宸妃
刘太后一去世,仁宗知道了生母是李宸妃,五雷轰顶
(仁宗)先是派李家人去开棺查验,那边李家人前脚刚走,仁宗就派兵把刘太后的府邸给包围了。
那边报过来,说李宸妃的遗体保存得很好,从下葬的衣服来看,葬礼也够规格,仁宗这才下令撤了包围刘家的兵。
人的行为是受什么影响的?
表面看,决定因素是两点
第一是欲望:我想不想?
第二是条件,我能不能?
好像这两点凑齐了,人就开始行动
真正的决定因素不是这些,而是——对未来的预期。
士大夫有必要对她防范得那么严?
如果刘太后的每一次权力欲扩张,都很顺利,都有人举手赞成,都没有人硬刚。那在这种氛围下,再清醒的人也会迅速膨胀。
柏拉图在《理想国》:如果一个人就像全能的神一样, 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我敢说,那个正义的人和不义的人最后只会变得一模一样。
她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士大夫的目光下,她自己也分明看得见一根根的行为底线,一条条的祖宗之法,一次次的前车之鉴,她才不会起做皇帝的心思啊。
太后当皇帝是一份开创性的事业
干这个事儿的人需要巨大的心力和政治想象力。
武则天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爱折腾
“精力充沛、喜欢出挑、不走寻常路”的性格
刘太后很能干,但毕竟是一种非常保守的执政风格。
在宗法和男权的天空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条件上,还是性格能力上,刘太后都没有当皇帝的机会
刘太后的处境还不如武则天
论儿子,她这个儿子宋仁宗还不是亲生的
论侄子,她的侄子刘从德24岁就死了
她再要想往这条路上走,连和宋仁宗的这份感情也没了
她死后,她的皇位传位给谁呢?
一种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但是儿子姓李啊
另一种可能,就是传位给自己的侄子
侄子将来搞祭祀,会把一个姑姑放在宗庙里吗?不会啊。
狄仁杰劝武则天:立了亲儿子当太子,虽然武周是保不住了,但是你毕竟死后还有人祭拜啊。
只要还是男权主导的宗族社会,武则天没有解开的这道题,她也不可能解得开。
武则天做皇帝,只成功了一半
当皇帝不是自己戴上皇冠那么简单,而是要开创一个法统,这个位子要能传下去,才算最终成功。
武则天82岁高龄,还是遭遇政变,把政权又还给了李家
这背后其实有一个几乎无解的逻辑难题。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人人都活在未来
《文明之旅》第34期
文明1033:刘太后为什么不称帝?
武则天的逻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