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仰与人生
信仰可以找回自己,信仰与人生之间存在着紧密而深刻的关系。信仰不仅是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也是指导人们行为、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编辑于2024-10-17 17:17:28信仰与人生
人生面临的问题
现实的问题
现实问题包括基本生存,及家庭、感情、事业、地位、人际关系等,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永恒的困惑
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一、信仰可以建立道德准则
道德
道德的重要性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不讲道德,缺乏做人规范,终将导致人人自危的结果。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形成恐惧的不良风气
如何重建道德
关键是认识道德的价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在生活中自觉践行。
立足于世间哲学
从世间哲学的角度,道德和高尚理想有关。有正向的人生追求,才会遵循相应的道德准则。
立足于对神的信仰
道德也来自对神的信仰
基督教国家是依对上帝的信仰建立道德
伊斯兰教国家是依对真主的信仰建立道德
弊端
如果你不信万能的神,依此建立的道德就会失效;
如果你半信半疑,道德的力量同样会被打折。
所以当神的权威不断受到挑战后,即使是传统的基督教国家,由信神带来的道德约束力也在随之减弱。
立足于人性论和因果观
佛教不认为宇宙中有万能的神,其道德观是依托佛陀揭示的生命发展规律而建立——那就是人性论和因果观。
人性论
基于对自身的认识,说明人为什么要遵循道德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五蕴假合,由一大堆想法和情绪组成。由不同的观念,造就我们的心态,再由心态造就人格和生命品质。
因果观
善心所和道德行为可以造就健康的人格,高尚的生命品质
不善心所和不道德行为,则使人格和生命品质由此堕落
这种因果是即时的,当下就能感受到;同时也在不断积累,并由这种积累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具有现前和究竟两种利益,反之亦然。
意义
基于对自己的负责,就会自觉选择道德行为。这不是为了做给谁看,不是迫于社会压力,也不是害怕某种外在力量的惩罚,而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这是由内而外的养生,是从今世到尽未来际的养生。
当我们在遵循道德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些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的改变,就会因此得到正向激励,产生进一步实践的动力
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增上
如果不落实到个人,只谈道德的社会价值,很难使人长期、自觉地坚持;
如果不落实到社会,只是严以律己的个人道德行为,作用难免局限,缺乏普世价值
信仰可以引导精神追求
追求
物质文明
对物质的追求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事实上,今天的人并没有因此满足,反而日益迷惘。
精神文明(以信仰为基础)
永恒问题
完善人格
文化艺术的追求
对永恒问题的追求
世间科学
主要是解读物质现象
哲学和宗教
哲学
哲学是通过理性思考认识世界,是推理、玄想而非实证,无法直达本质
神教
神教把一切终极答案归于造物主,对非信徒来说,其实是属于“不可知论”
佛教
开发生命本具的智慧,向内而非向外探寻,以智慧亲见的真相,以追求真理、走向觉醒为己任。
对完善人格的追求
完善人格,离不开对心性的认识
儒家
如果想成圣成贤,就要从诚意、正心、修身开始,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教
佛性
有觉悟潜质,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有自我拯救的能力。
魔性
贪婪、仇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理,不断地制造烦恼,轮回生死。
通过修行摆脱魔性,完善人格,进而修定发慧,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
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属于现世的精神生活,同样和信仰密切相关。
西方艺术史中,很多著名作品直接取材于天主教、基督教的教义,大量的壁画和雕塑,本身就是为教堂创作的。
中国传统艺术中,从石窟造像到唐人写经,也是人们为表达对佛教的虔诚所作。可以说,它们都是服务于宗教,是对信仰的供奉,只是附带成了艺术品。
从探索永恒、完善人格到文化艺术,不同层面的精神追求都离不开信仰。
信仰可以使人心态超然
现实的人生状况
我们拥有越多,反而越焦虑,越恐惧,越没有安全感。因为拥有越多,变化的概率就越大,失去的机会就越多,遭受的打击也越频繁。
生活中充满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
我们对外境过分依赖,就会恐惧变化,每天在患得患失中,活得很累。
以缘起法审时度势
缘起
定义:人自身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决定的,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因缘和合,事物就显现;因缘消散,事物就败坏。因为一切是缘起的,只要其中一个条件变化,结果就会随之变化。
正确的审视
变化也意味着机遇,好的固然可以变坏,坏的同样可以变好,关键是我们创造什么因缘。
以智慧审时度势,根据当下因缘作出最佳选择,然后在因上努力,并接纳任何结果。成功固然值得欢喜,失败也不是最终结束,而是可以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在因上调整。
对人生的认识
儒家
儒家关心现世成就,看重成家立业、荣华富贵,当我们有这样的定位,必然会对家庭、感情、事业产生依赖。
只要有所求,有所依赖,就会被所求对象的变化左右,不得自在。
佛教
轮回观
让我们看到生命的长度
生命不只是这一世,还有无始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
心性论
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深度
生命不只有感觉到的六识,还有感觉不到的潜意识,储藏着曾经发生的一切生命经验。
所以不必纠结于一时得失,而要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生命,看到现在拥有的一切,是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从缘起法认识空性
认识空性
缘起的另一个内涵是无自性,也就是空性。
色是指存在的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空的,只是条件关系的假相。
过去发生的一切,不管多么风光还是失败,就像曾经的一场梦。只不过在这梦中,还会伴随各种影像和爱恨情仇。
证悟空性
当心没有粘著时,就像虚空一样,尽管有云彩飘来飘去,但虚空如如不动,湛然澄澈,不会被干扰,也不会被染污。
心本来就有无住的智慧,有不粘著的能力,只是被无明遮蔽
安住空性
不仅能接纳现实中的一切变化,即使是面对生死,也能自在无碍。
以出世心做入世事的话,得意时不执著,失意时不在乎,不论世间如何流转变化,都能成为修行的功课,安然接纳,历境炼心。这是何等自在!
信仰可以培养慈悲大爱
小爱
定义:小爱即世间的亲情、爱情、友情,是人们熟悉并追求的,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妻子丈夫等亲缘关系,及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
小爱的表现和危害
当一个人过分在乎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就会与他人造成对立。
当人们与身边亲友都无法和谐相处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戾气。
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悬殊日益增大。当双方都不能正确看待和使用财富时,这种差距很容易引发对立,使一些人产生“仇富”心态,影响社会安定。
解决危害
倡导爱的教育,让人们学会爱,进而从小爱提升为慈悲大爱。
更多的人投身公益,在全社会形成互助的风气
有我之爱是有限的
儒家
仁爱虽然广大,却是有差别的,是根据和“我”的亲疏远近、利益关系来分配的。
基督教
被爱的只是人,却把同为生命的动物当作人的食物。
在人类中,被爱的也只是教徒,而同样是人的异教徒却受到诅咒。
子主题
总结
只要有“我”,就会有自己和他人的分别,有亲疏、好恶的分别,有民族、国家的分别。
当内心有这些界限,就会产生二元对立,彼此冲突。所以说,有“我”的爱,再大也是有限的,不能遍及一切。
无我才能慈悲大爱
佛教的慈悲
平等的,无分别的,只要有一个众生被排除在外,就不能圆满慈悲。
无我
因为无我,才没有我和他的分别,没有亲疏,也没有任何对立。这样才能彻底利他。
无我,不是说你不存在,而是要否定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定。
只有体认无我的智慧,认识到自己和众生本是一体,利他才会成为必然的选择,因为帮助众生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慈悲的落实
从对一个人练习,到对十个人练习,到对百人、千人、万人练习;
从对有关系的人生起慈悲,再对没关系的人生起慈悲;
从对喜欢的人生起慈悲,再对不喜欢的人生起慈悲;
从对人类练习,再对一切众生练习。
在座上座下的练习过程中,不断超越我执,超越贪嗔、好恶、有限的设定。
只要有我,就会带来不同的局限;只有无我,才能生起无限的慈悲。
信仰可以解决生死归宿
有备而死
那些猝死的人,如果想到生命会戛然而止,还会那么奋不顾身地追求,不为死亡做一点准备吗?遗憾的是,很多生命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走了,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如果我们从来不思考死亡,也不为死亡作任何准备,一旦死亡来临,就会痛苦、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在抢救和折磨中无奈离去。
对死亡的不同解读
唯物论:“人死如灯灭”
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并没有解答
佛教:死亡并不是结束
死亡并不是结束
生命不只是这一生,而是在无尽的流转中,由生向死,死而复生。
生命的归宿
涅槃
涅槃是对迷惑烦恼的彻底平息,是证悟不生不灭的境界,所以涅槃不等于死亡,活着一样可以证悟涅槃。
往生
净土法门也是解决死亡焦虑的重要途径。由一心念佛,借助佛力往生极乐。念佛人把死亡称为“往生”,是脱胎换骨的新生。
菩萨道
菩萨的无住涅槃是证悟后为大悲所驱动,继续在轮回中救度众生。
菩萨道修行要建立无尽的悲愿,以轮回为战场,在十方世界不断地救度众生,帮助众生从迷惑走向觉醒。
有了这样的愿力,就会根据众生的需要随类化身,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转被动受死为主动选择,转生死焦虑为悲愿无尽!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帮助人们面对死亡的方法。
生命的四个阶段
出生时是生有
在世时是本有
死亡时是死有
此生结束到下次受生之间叫作中有
临终一念很关键
如果生起善心,就能使善业尽快成熟;
如果发愿往生,资粮具足,就能蒙佛接引;
如果临命终时被人各种恼乱,生起强烈的贪著或嗔恨,就会堕落恶道。
信仰可以找回自己
过度依赖外界的现象及影响
很多人时刻刷着手机,刷着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无法静静地面对自己,甚至失去了休息的能力。虽然身体早已疲惫,却无法入睡,还在难以自控地刷着。
手机综合症、晚睡综合症等时代病,也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人类对自我的迷失越来越深,问题越来越多,心智越来越不正常。
根本解决之道
从人心入手
内心和平,才有世界的和平;
内心安定,才有世界的安定。
正确的方法
一方面,是通过闻思经教,接受智慧和觉醒的教育,从而调整观念,解决人生困惑;
另一方面,是通过止观禅修平息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