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灵的幸福
这张思维导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而深入的指南,帮助我们理解如何获得心灵的幸福。通过接纳、转念为动力、转念为行动、珍惜和培福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培养内心的平和和满足,实现真正的幸福。
这是一篇关于念死可以珍惜人身,策励修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事实上的理解,道理上的理解,问题意识,第一、二步完成导图。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入世做事:帮助他人没有得到回报,积极耕耘却没有收获,甚至吃力不讨好、好心没好报、好心办坏事,最后自己苦苦恼恼,甚至想不开,抑郁消沉,往出世心态发展。
积极和消极,悲观和乐观,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世人以世俗的眼光和感觉认为佛教消极,他们不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心灵的幸福
如何面对逆境
接纳:人生无常,世界空性,想想浩瀚的宇宙中有几万亿个银河系,银河系中又有数万个行星恒星,地球又有80亿人,无数人和事在天灾人祸中消亡
转换的思维
因缘因果思考:事业上的挫折可以让我们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情感上的失意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懂得珍惜;身体上的病痛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健康,热爱生命
逆境是助缘: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你就去打开一扇窗,人生如果堵死你一条路,你就去开创另一条路,东边不亮西边亮
幸福要有福
五福临门
长寿:颐养天年、安享人生
富贵
富——物质:生活无忧、精神:精神富足
贵——地位尊贵(有专业或受尊敬)、品行高尚
康宁:身体健康、内心安宁(不是无事扰心,是事不扰心)
有德:外在:待人处世的原则和素养——用心做事,以情待人;内在:健康正向的心理——培养良好心理、铸造健全人格、内心充满正能量
善终:身无病痛、心无挂碍,安详自在地离开人世
精神追求
正确认识死亡,接受生老病死的规律
如何培福
悲田:由心而发的慈悲心,而不是有所求的伪善良
恩田:感恩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包括伤害你的人和你所怨憎的人和事,逆缘也是缘。这样的感恩本身就是健康、正向、快乐的心理
敬田:对自己谦虚低调,对长者、德高望重的人要尊重恭敬。使内心柔软净化(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如果一个人没有慈悲、不懂感恩,也不知恭敬为何物,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是不能带来幸福的。所以除了做事的成功,做人的成功更重要,后者才是幸福的关 键所在。
提高认识,智慧没有烦恼
建立积极正向、觉醒的人格(八步骤)
建立正确的逆向思维:顺境时小心翼翼,逆境时勇敢奋进,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一切终将过去
如实认识:无我(功名利禄身外物、喜怒哀乐的情绪都不是我),空(因缘合和)。去除无明后的生命本质会散发喜悦,感受幸福(从“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多欲为苦,知足常乐
欲望无法满足求不得苦
欲望损坏道德良知人格分裂苦
欲望暂时满足带来攀比、嫉妒等负面心理苦
欲望无休无止,失去自我轮回苦
幸福来自心灵
佛菩萨的目标:断德、悲德、智德
方法
接纳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和从容
勤耕福田:使福报持续发展
提高认识:积极正向的心态
清淡寡欲:欲望是破坏幸福的大敌
懂得取舍,自利利他
欲望追逐让人焦虑空虚,身心疲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