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黄帝内经纵向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黄帝内经纵向总结的思维导图,《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这是一篇关于黄帝内经——病证 纵向 思维导图,《黄帝内经》中关于病证的内容非常丰富,从病因病机、诊法、论治到病证的具体表现和治疗都有深入的探讨。
这是一篇关于金匮要略超超超重要考点!的思维导图,《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心主题
五藏
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脏别论》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心 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心 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素问·萎论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
枢折挈,胫纵不任地,数溲血
素问· 痹论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素问·咳论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素问 玉机真脏论
五实死——脉盛;五虚死——脉细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灵枢 · 本神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碅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肺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肺 阳中之太阴(少阴),通于秋气
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
皮毛虚弱急薄,喘息有音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子主题
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五实死——皮热;五虚死——皮寒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肝 阳(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口苦,筋膜干,挛急,白淫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五实死——闷瞀(心中郁闷,眼目昏花);五虚死——气少(肝气虚,体倦乏力)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
脾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脾 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口渴,肌肉不仁
脾痹者,四肢解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五实死——腹胀;五虚死——饮食不入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 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肾 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腰脊不举,足不任身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五实死——前后不通;五虚死——泻利前后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上;实则胀,五脏不安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六腑
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
素问· 六节藏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