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的思维导图,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内在动力),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的一门科学。
编辑于2024-10-22 16:11:50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心理学概述的思维导图,概念: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这是一个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维导图,1999年6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思维导图,含义及作用:最根本的指导准则和道德要求,贯穿于劳动的始终,道德行为的总和,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指导、统帅、裁决的作用,忠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求全体教师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心理学概述的思维导图,概念: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
这是一个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维导图,1999年6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思维导图,含义及作用:最根本的指导准则和道德要求,贯穿于劳动的始终,道德行为的总和,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指导、统帅、裁决的作用,忠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求全体教师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
教育学
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内在动力),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的一门科学。
萌芽时期
中国
孔子
教育作用:个体功能,性相近,习相远 社会功能,庶—富—教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内容:六经,文行忠信,“仁,礼”为核心,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培养目标:德才兼备的君子
教育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最早实行,朱熹最早提出)启发诱导(世界最早) 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
道德教育: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教师观: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 关爱学生
孟子
仁政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性论:性善论
教育目的:明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理想人格: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教学方法:深造自得 盈科而后进(循序渐进) 教亦多术(因材施教) 专心致志
荀子
最早将“道,得”两字连用《荀子·劝学》
人性论:性恶论
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教育目的:大儒 俗儒,雅儒,大儒
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最为尊师:天地君亲师
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墨子
思想基础:“兼爱非攻”
人性论:人性素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教育目的:兼士或贤士
知识来源:亲知,闻知,说知(推理)
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 科学技术 文史 思维能力(三表法)
教学方法:主动(不叩必鸣) 创造 量力(最早提出) 实践
道家
老子,庄子 道法自然 培养“上士”或“隐君子”
《学记》
战国后期 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学的雏形
教育的功能
社会功能:君子欲化名成俗,其必由学 建国居民,教学为先。
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尊师重道(古代教师观) 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 启发诱导 豫时逊摩(豫:预防,时:及时,孙:循序,摩:观摩) 长善救失 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不陵节而施 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
朱熹
教育的根本任务: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忌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教育方法: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王守仁(王阳明)
“致良知” “随人分限所及”
《大学》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
教育作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性三品说(遗传决定论)圣人,中民,斗筲
主张学习要善一,常一,专一
王充
培养目标:鸿儒(首创培养创造型人才)
论学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
颜之推
《颜氏家训》 最早的家庭教科书
韩愈
《师说》 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性情三品说:上品,中品,下品
王夫之
人性说:性日生日成 人性不是天生的,是后天习得的。
西方
古希腊
苏格拉底
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
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
德育论: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美德是否可教”“知识即美德”
智育论: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柏拉图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堪称三大里程碑。
《理想国》《法律篇》
最高目的:培养未来的统治者 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等论
两个世界的划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 学习即回忆
关于儿童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 “寓学习于游戏” 重视早期教育,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政治学》《论灵魂》
教育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
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
主张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0-7第一段体育为主 7-14第二段德育为主 14-21第三段智育为主
首次提出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的教育(音乐教育是核心部分)
文雅教育(自由教育):闲暇时间和自由学科
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古罗马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世界第1部论述教育方法的著作
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这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
独立形态阶段
培根 英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科学归纳法(实验归纳法)
最早提出“教育学”一词。
夸美纽斯 捷克 夸大侄子拌饭
近代教育学之父 关于时尚的哥白尼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大教学论》1632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运用自然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
《母育学校》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世界第一本儿童看图识字课本(直观性原则➡金科玉律的教学原则)
教育观点
“泛智”教育 普及教育教育平等有教无类教育公平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教育适应自然 贯穿与整个教育理论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班级授课制 提出并系统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植物更高尚的了
德育内容: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将劳动教育纳入德育内容中
学制系统
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模仿—偏差—修正
卢梭 法 卢梭性善爱自然
《爱弥儿》1757 西方最早的一部小说体的教育著作
思想基础:性善论
培养目标:培养自然人 哥白尼式的革命 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消极教育” 成人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和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
教育分类: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的教育
康德 德
《康德论教育》(《教育论》)
教育万能论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人之所以可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特拉普是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裴斯泰洛齐 瑞士 裴齐要素心里话
慈爱的儿童之父 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林哈德与葛笃德》 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 我国最早陈鹤琴
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要素教育
洛克 英 洛克白板画绅士
《教育漫画》1693
白板说
教育万能论 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教育目的:绅士教育论 家庭教育
四种品质:德行,智慧,礼仪,学问
内容:体育(首位),德育,智育
斯兵塞 英
《教育论》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应该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
重视体育,重视实科(科学知识的实用性)教育的思想
赫尔巴特 德
现代教育学之父 科学教育学之父 传统教育代表人物 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
《普通教育学》1806 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教育目的:完善道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主要观点
一原则: 教育性教学原则
两基础:论理学和心理学。
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四阶段:明了(注意),联想(期待),系统(要求)方法(行动) 〔席勒五阶段: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五目的:可能的目的(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 必要的目的(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这五种道德观念)➡最高目的和根本目的
六兴趣:经验兴趣—自然科学 思辨兴趣—数学与逻辑 审美兴趣—艺术学科 同情兴趣—语言学科 社会兴趣—社会学科 宗教兴趣—宗教学科
儿童的管理与训育:管理—教学—训育
杜威 美
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实用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进步教育代表人物 儿童中心的代表人物
《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
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学校即社会
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本身就是自己的目的
从做中学
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标志
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发展
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 实验教育学之父 最早提出
拉伊 最早阐述
文化教育学 (精神科学教育学)
狄尔泰 斯普兰格 利特
观点
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理解与解释)
培养完整人格的途径是“唤醒”和“陶冶”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克鲁普斯卡亚《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教育》
凯洛夫《教育学》1939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1930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 集体教育理论 平行教育原则
加里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批判教育学
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厄迪尔
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制度教育学
乌里,瓦斯凯,洛布罗
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影响的潜在性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蔡元培
毛泽东: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五育并举
军国民教育,体育
实利主义教育,智育
公民道德教育,德育 核心,重点
美感教育 我国最早提倡美育以美育代宗教 王国维首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
世界观教育 最高境界
北大改革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者,囊阔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黄炎培
职业教育之父
教育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
晏阳初
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四大教育
文艺教育—愚
生计教育—穷
卫生教育—弱
公民教育—私
三大方式:家庭式,学校式,社会式
“化农民”必须“农民化”
梁漱溟
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
中国问题的原因:社会文化的失衡
陈鹤琴
中国幼教之父 中国的福禄贝尔
“活教育”
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课程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五指教育:文学、艺术、科学、健康、社会活动
方法: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
教育实践:1923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
陶行知
毛泽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万世师表 周恩来:一个毫无保留的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生活教育论
生活即教育(核心,本质)
社会即学校(场所,范围)
教学做合一(方法)
教育活动
1927晓庄师范学校 确立生活即教育 “艺友制”→教师培养的一种模式
1932山海工学团 小先生制“即知即传”
1939育才中学
四大精神:大爱精神,创造精神,求真精神,奉献精神
五大主张:
行是知之始
在劳力上劳心 手脑并用
以教人者教己 教学相长
即知即传
六大解放:大脑、双手、嘴巴、眼睛、时间、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当代教学理论的新发展
布鲁纳
《教育过程》1960 “结构教学法” 倡导发现法
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教学原则:高难度(起决定作用)、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理论(从特殊的一般)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活的教育学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
布鲁姆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