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哲学小史》: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编辑于2024-10-23 09:51:33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不是上班8小时的附庸,下班后也要好好生活。用“具体的当下”去治愈焦虑、内耗、拧巴、拖延、空虚等工作后遗症,获得满足感和身心自由。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史记》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第11篇。这一篇以极为简略地方式,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期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不是上班8小时的附庸,下班后也要好好生活。用“具体的当下”去治愈焦虑、内耗、拧巴、拖延、空虚等工作后遗症,获得满足感和身心自由。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史记》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第11篇。这一篇以极为简略地方式,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期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西方哲学四十讲 | 哲学入门
特点
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
没有难懂的哲学理论
哲学家妙趣横生的人生故事
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
讲什么
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
集中选取了40个主题
每个主题用3000字
介绍52位哲学家的思想
哲学的意义在于让你的人生变好,帮助你找到幸福。
书籍信息:《哲学小史》,奈杰尔·沃伯顿,北京日报出版社 | 绘图:花漾春天 |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书籍介绍】
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
将艰深的哲学概念由繁化简
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
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上帝是否存在?
把他们的哲学思想逐一串起来
我们如何认识外部世界、什么是正义?
感受到哲学主题与思辨方式的变化与传承
什么是道德?
看到人类思想和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
【作者介绍】
奈杰尔·沃伯顿(Nigel Warburton)
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哲学教授
他从不同角度介绍西方哲学的多部入门著作一直畅销不衰
阐释西方哲学主要问题的《哲学的门槛:写给所有人的简明西方哲学》出版近20年来不断再版重印;
讲解27部西方哲学名著的《从〈理想国〉到〈正义论〉》一书已出版至第四版;
介绍哲学思维方法的《从A想到Z》一书已出版第三版;
他于2008年创办的哲学播客网站philosophy bites,专门播放与当代哲学家和学者的访谈,成为英美广受欢迎的广播网站之一,下载次数超过1000万。
【译者介绍】
吕品,香港科技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
朱珠,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翻译学博士
曾经担任英国《卫报》中文版主编及英文评论版编辑。
英国阿伯丁大学现代语言及口笔译专业主管,博士导师
多年来一直为数家中文媒体撰稿,以书评和时评见长
研究领域涉及翻译学、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
阅读广泛,对英国时事、文化、媒体具有深入了解。
讲授翻译理论、口笔译及中文等课程。
吕品
朱珠
目前在英国从事卫生经济学领域的循证医疗传播工作。
从事英语作品汉译工作多年
吕品、朱珠合译的《克里米亚战争》(奥兰多·费吉斯著)2018年由“理想国译丛”推出。
广泛涉及历史、社会、文化等各类题材。
【各方推荐】
名家推荐
编辑推荐
朱利安·巴吉尼,《观察家报》
深受欢迎的哲学教授
沃伯顿以浩瀚素材创作出一本份量恰到好处的书:内容不多也不少,解释不单薄也不繁琐。《哲学小史》本身足以滋润心田,更可激励读者开启探究哲学的旅程。
奈杰尔·沃伯顿作为积极参与互联网传播哲学的学者,深谙如何参与和传播哲学教育,很能抓住读者和听众的内心需求,创办哲学播客网站philosophy bites,成为英美广受欢迎的广播网站之一,下载次数超过1000万。
《Time Out消费导刊》
由繁化简
该书如有魔力,通俗易懂,令人不忍辍读……沃伯顿的文笔堪与贡布里希简洁的风格媲美……他有一种特别的天赋,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让复杂的问题消弭于无形中。
本书虽名为“小史”,但却包含了读者耳熟能详并且理应所知的各种类型的哲学思想家,作者凭借出色的梳理能力和诙谐的文笔,将艰深的哲学概念由繁化简,用浅白的语言讲解清楚。
《卫报》
全局认知
通过简洁的讲述,将从苏格拉底到彼得·辛格等52位哲学家的生平串起来,梳理出一整部西方哲学史,这无疑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而“哲学片断”播客主持人沃伯顿却游刃有余般成功做到,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让你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不需要研读高深的著作,就能对这些历史上这些重要哲学家的思想有一个全局性的认知。
刨根究底的人:苏格拉底
哲学才真正地兴起
哲学的守护神
在2400年前的雅典,一个人因为问了太多问题而被处死
从苏格拉底(Socrates)开始,哲学才真正地兴起
如果说哲学也有守护神,那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鼻子又短又翘,长得胖乎乎、怪兮兮。
雅典人都觉得他一无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却也非常惹人厌烦。
年轻时曾是一名勇敢的士兵
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
他喜欢揭示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其实很有限
并质疑人们对于人生根本问题的假设
他不断地提出问题,总是愿意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
记录他信念和论点的著作——《柏拉图对话集》
苏格拉底是一位伟大的演说家
苏格拉底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不过是现实的苍白反映
刨根究底的人: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柏拉图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柏拉图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莎士比亚。
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理解世界的真实面目
世界根本不是其看起来的样子。
表象和现实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柏拉图用发生在一个洞穴里的故事来解释这一论点。
柏拉图的“理型论”(Theory of Forms)。
在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国》中
他描述了一个想象中的完美社会
哲学家居于最高层,接受特殊教育
但他们会为了治下公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乐趣
在他们之下是士兵,保卫国家,士兵之下是工人
三个层次的人会处于一种完美的平衡状态
凭借他的《柏拉图对话集》,苏格拉底获得了永生。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截然不同的思想家。
真正的幸福: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们通过师生关系形成了一条思想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出生在马其顿
亚里士多德的兴趣包罗万象
亚里士多德感兴趣的是周围万物的细节
他还醉心于动物学、天文学、历史、政治和戏剧。
在雅典建了自己的学校,取名为“吕克昂”
亚里士多德通过感官来探索亲历的现实
亚里士多德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
是“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亚里士多德有自己的答案,简单来说就是:寻找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种美德都处于这样两个极端之间。
亚里士多德,因其观点精辟、才智卓越、论证缜密,所以很多人对他的观点不加思辨便全盘接受,甚至在他去世后的几百年间,很多学者依旧把他的观点当作无可辩驳的真理。
一旦他们证明某个看法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便不再进行论证,而是立刻奉为至理名言。这种现象有时候被称为“权威即真理”:只要是某个重要“权威”说的,就肯定是对的。
信赖权威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精神
也与哲学的本质背道而驰
我们一无所知:皮浪
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一无所知——即使这一论断本身也是不可靠的。
皮浪(约前365—约前270)
这就是怀疑主义(Scepticism)的主要教义
不应该信赖任何你觉得是真实的东西
因为你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
没有什么不能被质问,一切都可怀疑。
没有投入,就不会失望。
皮浪把自己的哲学思想
用三个问题巧妙地总结起来
事物的真相是什么?
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世界的真相
我们应该对其报以什么态度?
因为人类不可能做到,不如干脆放弃
如果有人不报以这种态度,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想要得到幸福,就必须从欲望中解脱出来
花园小径:伊壁鸠鲁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
出生在爱琴海(Aegean)上的萨摩斯岛
伊壁鸠鲁认为,恐惧死亡是浪费时间,是基于错误的逻辑,是一种需要克服的心理状态。
死亡一点也不可怕。一旦想通了,就会更加享受在世的时光,这一点在伊壁鸠鲁看来极其重要。
他相信,哲学的意义在于让你的人生变好,帮助你找到幸福。
有些人认为沉湎于思考死亡是一种病态,在伊壁鸠鲁看来,这会让生活变得更为紧张。
他认为哲学应该是实用的,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方式,减少痛苦,增加快乐,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过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活,善待周围的人,与朋友们在一起,这样你的大部分需求就能得到满足,不会想去获得那些得不到的东西
如果欲望很简单,那么就很容易满足,就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那些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他花很多时间写作,是位多产的作家,有记录显示他用莎草纸写了多达三百卷书,但没有保留下来。
学会不再介意:爱比克泰德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5—135)
是斯多葛学派后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斯多葛学派
名字来源于斯多亚(Stoa),原本是古希腊时期雅典的一座彩绘门廊,因哲学家常常在此聚会而闻名
早期的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对于现实、逻辑和伦理等诸多哲学问题都发表过见解,但最著名的是他们有关精神控制的观点。
他们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应该只对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在意,而不应该为其他事情激动。
斯多葛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负责。无论喜事或厄运,都可以选择如何反应
爱比克泰德(Epictetus,55—135)是斯多葛学派后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最初曾是奴隶,遭遇过许多艰辛,尝到过痛苦和饥饿的滋味,还因为遭受毒打,走路一瘸一拐。
当他宣称即使身体被奴役,心灵也可以保持自由时,正是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
他还传授如何对待痛苦的实用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如何思考面临的处境,取决于我们自己。
学会不再介意:西塞罗
在罗马帝国时期传播坚忍的哲学思想的重要作家
西塞罗(Cicero,前106—前43)
西塞罗把每天的事情排得满满的:他既是律师,又是政治家,同时也是哲学家。
他在《论老年》(On Old Age)一文中指出了老年人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工作越来越吃力、身体越来越虚弱、肉体的愉悦消失了、死亡逐渐临近。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西塞罗指出,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这一过程。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西塞罗指出,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这一过程。
衰老并不一定使生活无法忍受,首先,老年人常常能够凭借经验而少花力气,让工作更有效率。
虽然肉体上的愉悦难以获得,但老年人可以花更多时间与朋友交往谈心,而这些都非常有益。
西塞罗的态度是,我们都应该接受变老的自然过程,无须悲观以待。
学会不再介意:塞涅卡
对斯多葛主义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他在写到生命的短暂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理念。
他和西塞罗一样是一个全才,既是剧作家、政治家,又是成功的商人和哲学家。
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生命短暂,而是大多数人没有好好地利用所拥有的时间。
跟西塞罗一样,他也认为对人生不可避免的事情所抱有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应该因生命短暂而感到愤怒,应该充分利用生命。
他指出,以某些人的生活态度,给他们一千年也同样会轻易浪费掉,而且还是会抱怨生命太短暂。
塞涅卡认为,很多人专注琐碎事务,正是为了回避思考未能完成的事情。
他敦促读者远离人群,并且不要为了避免直面自我而故意忙忙碌碌。
塞涅卡发自内心地宣称:最有意义的生存方式是研究哲学,这才是真正的活着。
我们是谁手中的牵线木偶: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354—430)迫切地想知道世界的真相。
他相信上帝,但信仰给他带来了许多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2400年前的雅典,一个人因为问了太多问题而被处死
他应该相信什么?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并作为写作的主题。
他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上帝允许邪恶存在?
中世纪(约5世纪到15世纪),哲学和宗教紧密相连
奥古斯丁是其中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后受封为圣徒
奥古斯丁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
真实姓名是奥勒留·奥古斯提奴斯
奥古斯丁关注的正是道德的邪恶。
他不理解至善的上帝知道邪恶会发生,却不加以制止
奥古斯丁相信我们身上的理性应该控制激情
他不相信善恶之间的斗争永无止境
奥古斯丁认为拥有自由意志是好的
可以让我们选择做有道德的事
哲学的慰藉:波伊提乌
亚尼修·玛理乌斯·塞维利诺·波伊提乌(475—525)
是古罗马时期最后一批哲学家中的一位
波伊提乌也认为哲学是一种自助的工具
不仅是一门抽象思维的学科,还可以让人生活得更好
他是连接古罗马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纽带
他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了拉丁文
在监狱里,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写下《哲学的慰藉》
这本书在他死后成为中世纪的畅销书
这部书用散文和诗歌的形式写成
描述这个女人也就是哲学给他的人生建议
运气总是会变的,不应该为此感到惊讶。
随命运之轮转动,人有时身在最高处,有时落入谷底
真正的幸福只能来自人们能够控制的内心世界
幸福源自内心,而不依赖外部世界。
但是在哪里可以找到真正的幸福呢?
哲学回答:上帝或仁善,而上帝即仁善,两者是同一的
完美之岛:安瑟伦
安瑟伦(Anselm,约1033—1109)是一位意大利神父,后来成为坎特伯雷大主教
上帝是什么样子?我们心目中都有一个想象。
我们都明白“上帝”是什么意思
你现在一定正在想象自己心目中的上帝是什么样子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上帝确实存在
安瑟伦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与众不同
他使用其“本体论论证”理论进行了论证
正因为我们心中有“上帝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想法,就足以证明上帝确实存在。
安瑟伦以画家为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上帝与画画这样的例子不同。
画家在动笔之前会先进行想象,然后画出想象中的场景。那么,这幅画作既存在于想象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想象出任何其他并不存在的事物,这没有问题,但是上帝却不是这样,上帝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性: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上帝是什么,我们就会认识到上帝不可能不存在。
大多数人觉得他的论证过程可疑,感觉就是不对劲。
安瑟伦引用《圣经》,说只有傻瓜才会否认上帝的存在
完美之岛: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在《神学大全》这部长篇巨著中一个很短的章节里,概述了五个旨在证明上帝存在的观点
五个旨在证明上帝存在的观点,即五路证明
五路证明中的第二个被称为“第一因论证”
阿奎那希望用逻辑推理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一因论证以宇宙,即世上一切事物的存在为出发点
阿奎那坚信不可能有永无止境的因果关系
不可能沿着时间无止境地倒退回溯成因
阿奎那称:第一因必然是上帝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无因之因
阿奎那认为,从逻辑上讲,一定会在某处,有某种东西开启了所有的因果链。
依照他的观点,这种东西一定自己没有成因,但可以作为其他事物的成因。
接着在一系列的因果关系之后,把我们带到了现在的世界,这是一个无因之因,也就是第一因。
后来哲学家评论:认为存在一个无因之因启动世间万物,也没有特别的理由相信这个无因之因就是上帝。
安瑟伦和阿奎那这两位圣人的共同之处
是对上帝的信仰以及对宗教生活方式的全心投入
狐狸和狮子:尼可罗·马基雅弗利
尼可罗·马基雅弗利(1469—1527)
在佛罗伦萨出生并长大,年轻时是一名外交官
想象你是一个君主,统治着一个城邦,比如16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Florence)或那不勒斯。
你拥有绝对的权力,你手下的军队忠心耿耿,但周围的城邦却虎视眈眈,时刻要征服你的城邦。
你应该怎么做?是否应该诚实有信、善意行事,总是想到人们好的一面?
尼可罗·马基雅弗利认为,这么做可能是一个很糟糕的主意,尽管你可能希望显得诚实而善良。
作为君主,你不必担心是否信守诺言,一个执政能力强的君主必须“学会如何不做好人”。
这便是《君主论》的主要思想,这本书自1532年出版以来就一直声名狼藉。
马基雅弗利在佛罗伦萨以南约11公里远的一个农庄里写成了《君主论》,这本书是写给那些刚刚获得权力的人看的,并不是普通人的人生指南。
马基雅弗利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认识到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恶劣、野蛮、短暂:托马斯·霍布斯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
是英国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
健身狂人
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个早期的健身狂人。他每天早晨出门长走,快步爬山,直到喘不过气来。
他随身携带一条特制手杖,把手上有个墨水盒,在外面运动时忽然有什么好的想法,随时记下来。
跟大多数哲学家一样,他也有一个高度活跃的大脑。
他活到了91岁,这在平均寿命35岁的17世纪是非常罕见的。
他认为人在根本上都是自私的,所作所为均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个人利益的渴求。
他认为,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是自私的,只有法治和惩罚的威慑力才能让我们的行为受到约束。
霍布斯最重要的著作《利维坦》(Leviathan,1651)详细解释了从噩梦般的自然状态转变为尚可忍受的安全社会所需要采取的步骤。
他相信,人类存在的方方面面,包括思想,都是物理活动,他的哲学没有给灵魂留下任何空间。
你会不会是在做梦呢:勒内·笛卡尔
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1596—1650),他思考,怎么才能肯定自己不是在梦中呢?
哲学是笛卡尔众多学术兴趣中的一个。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最出名的是他的“笛卡尔坐标系”
他既是天文学家也是生物学家。作为哲学家,他的声誉主要来自所著的《沉思录》和《谈谈方法》
他在这两部书中探索了自己认知的极限。他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笛卡尔怀疑论”的方法论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明了:对任何事物,如果对其真实性有一丁点怀疑,就不要相信。
笛卡尔想要实现的,是找到一件自己确信无疑的事,成为他掌控现实的起点。
笛卡尔想要表明的是,有些看法即使用最严苛的怀疑方法来检验也是无法动摇的。
笛卡尔指出,如果这个恶魔存在,并一直在欺骗他,那么恶魔一直在欺骗的必须是一个存在的东西。
只要他会思考,那么他,笛卡尔,就必定存在。如果他不存在的话,魔鬼不可能让这个不存在的
笛卡尔得出“我思故我在”(拉丁语为cogito ergo sum)这个结论。我在思考,所以我必须存在。
请你下注:布莱瑟·帕斯卡
布莱瑟·帕斯卡(1623—1662)本人相信上帝存在,但他知道许多人对此还不确定,于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帕斯卡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和今天的许多基督徒不同,他对人性的看法极其悲观。
他认为人类受性欲驱使,不可靠,而且容易厌倦。每个人都不快乐,在焦虑和绝望中挣扎。
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很短,与生命的永恒相比几乎毫无意义。
每个人在浩瀚宇宙中占据着一个微小的空间,如果时刻不忘上帝,我们还是有一些潜力可以发挥。
《思想录》是他的写作片段的合集。这本书1670年出版,当时他已经去世多年,年仅39岁。
书的主旨非常明确:为他所属基督教派别的教义进行辩护。
帕斯卡还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家,他最具原创性的数学思想是有关概率的。
帕斯卡建议,你可以选择假设上帝存在,并以此指导人生,做祷告、去教堂、读《圣经》。
磨镜人:巴鲁赫·斯宾诺莎
巴鲁赫·斯宾诺莎(1632—1677)
他认为上帝就是世界
他用“上帝即自然”这一说法来阐明这一观点
意思是上帝和自然是描述同一事物的两种方式
斯宾诺莎出生在阿姆斯特丹,是葡萄牙犹太人的后裔。
1656年,他24岁时得罪了拉比,遭到诅咒并被驱逐
斯宾诺莎欣赏几何学,他把哲学当作几何学来写作。
他认为哲学和几何学一样有着严格的逻辑
其著名的作品《伦理学》直到他死后才出版
哲学上的“证明”就像是几何学上的证明
斯宾诺莎认为,如果上帝是无限的
必然可以推出的结论是不可能存在任何不是上帝的东西
斯宾诺莎心目中的上帝是完全没有人情味
上帝对人类及其所作所为完全漠不关心
乔治·艾略特是斯宾诺莎非常有名的崇拜者
乔治·艾略特把《伦理学》翻译成了英语
王子与鞋匠:约翰·洛克和托马斯·里德
约翰·洛克(1632—1704)
跟许多哲学家一样,洛克兴趣广泛。
他有两位著名的朋友:罗伯特·波义耳和艾萨克·牛顿
他认为通过施加酷刑迫使人们改变宗教信仰是荒唐的
他的一些理念:生命、自由、幸福、拥有财产的权利
对制定美国宪法的开国先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洛克使用“人体”(man)来指代“作为动物的人”
每个人一生中一直都是同一个“人体”,不断成长变化
“同一个人体”和“同一个人”
在洛克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身份同一性上起决定作用的
他相信上帝只会惩罚那些记得自己犯下罪行的人
在洛克看来,身份同一性与道德责任密切相关。
幸福源自内心,而不依赖外部世界。
重要的是,在死后的世界中
你还是同一个人,而不是同一个身体
王子与鞋匠:约翰·洛克和托马斯·里德
18世纪的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里德提出了一个例子,揭示了洛克对作为一个人的意义的思考是有缺陷的。
一个老兵可能记得他年轻时在战斗中的勇敢行为
他记得小时候从果园偷苹果被打的经历
但是在晚年,他已不再记得童年发生的这件事
记忆上的重叠,不意味着老兵和男孩是同一个人吗?
托马斯·里德认为,老兵和小男孩还是同一个人。
洛克:老兵和年轻士兵是同一人,和小孩不是同一人
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就像在说a=b,同时b=c,但a并不等于c
身份同一性似乎依赖于重叠的记忆
身份同一性似乎依赖于重叠的记忆
洛克作为一个哲学家的影响力远不止于他对身份同一性的探讨。
在其伟大著作《人类理解论》中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我们的思想向我们展现了世界,但世界看上去的样子
却只在某些方面符合其真实的情况。
房间里的大象:乔治·贝克莱和约翰·洛克
乔治·贝克莱(1685—1753),一位爱尔兰哲学家,后来成为克洛因主教。
他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正在阅读,那么你看的书就不存在
当你看书的时候,眼光可以看到,手指可以触摸到
但是对于贝克莱来说,这不过是你的体验
并不代表确实有真实存在的书让你获得了这些体验
这本书只是你和别人头脑中的一些想法的集合
而不是存在于你头脑之外的东西
贝克莱认为“外部世界”概念完全没有意义
他的这套说法似乎与常理完全相悖
他第一次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他在发神经
直到他死后,哲学家们才开始认真对待他的观点
与贝克莱同时代的塞缪尔·约翰逊则认为:物体真实存在
而不仅仅是思想的构建,贝克莱一定是错的
贝克莱看来,我们称之为石头的东西,不过是它引起的感觉,并不存在真正的石头让我们脚趾疼痛。
事实上,在我们的想象空间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现实。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伏尔泰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与“充足理由律”
他认为一切事情都有合乎逻辑的解释,既然上帝在每个方面都是完美的——这是上帝定义的一部分,那么上帝必定有充分的理由将宇宙精确地设计成现在的这个样子,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
上帝并没有创造一个各个方面都绝对完美的世界,如果那样的话,世界就变成了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也只有上帝才可能是完美的。
但是上帝一定是在所有的可能中选择了最好的一个,一个邪恶程度最低的世界。
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不存在另一种设计可以具备更少的恶、更多的善。
作为君主,你不必担心是否信守诺言,一个执政能力强的君主必须“学会如何不做好人”。
这便是《君主论》的主要思想,这本书自1532年出版以来就一直声名狼藉。
马基雅弗利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认识到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伏尔泰和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伏尔泰(1694—1778)
他对莱布尼茨证明一切都很好的所谓“证据”不以为然
伏尔泰的真名为弗朗索瓦——马里耶·阿鲁埃,是法国著名剧作家、讽刺作家、小说家和思想家,机智勇敢,以直言不讳闻名于欧洲。
伏尔泰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坚决捍卫言论自由 和宗教宽容,据说下面这句名言就出自他的口中——“我痛恨你的说法,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的许多戏剧作品和书籍都遭到审查,有些还被公开焚烧,他甚至因为侮辱了一位有权势的贵族而被投入巴黎巴士底狱
他最著名的小说是《老实人》。在这部短篇哲学小说中,他不遗余力地批判了蒲柏和莱布尼茨对人类和宇宙的乐观。
伏尔泰明智地在封面隐去自己的名字,不然会因为亵渎宗教而再次下狱。
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相信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证明上帝存在以及是上帝设计了世界的明显证据。
想象中的钟表匠:大卫·休谟
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在洛克的影响下,思考知识获得的方式以及理性学习的局限性
与洛克一样,他相信人们的知识来自观察和经验,对于 设计论证这种通过观察世界的某种特征来论证上帝存在的观点,他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休谟认为设计论证的逻辑基础是错误的,在《人类理解研究》(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1748)一书中,他用了整整一章来批评以设计论证来证明上帝存在的观点。
在同一本书的另一章里,他指出相信目击证人对奇迹的描述是不合理的。
这两章的内容极富争议,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公开反对宗教信仰是非常困难的。
他的朋友给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让他在生前不要出版《自然宗教对话录》,在这本书中,休谟对一些通常用来论证上帝存在的观点进行了最有力的抨击。直到他死后的1779年,此书才得以面世。
休谟认为设计论证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得出一个全能、全知、至善之物必须存在的结论。
人生而自由:让—雅克·卢梭
生于瑞士的伟大思想家和作家让—雅克·卢梭,他的伦敦之行轰动了文学界和哲学界,引起的骚动和吸引的人群
1766年,伦敦,让—雅克·卢梭来到特鲁里街(Drury Lane)剧院看戏。
此时的卢梭,已经被天主教会禁了好几本书,原因是其中包含了有悖传统宗教思想的理念。
卢梭相信,真正的信仰发自内心,不需要宗教仪式。不过,给他惹上最大麻烦的还是其政治理念。
他在《社会契约论》一书的开头写道:“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认为人性本善。如果我们可以自由生活在森林里,很多问题就不会出现。
卢梭认为,文明似乎在腐蚀人类,然而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可能找到更好的社会组织方式,使个人获得发展、得到满足,同时又能够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为共同利益而努力。
卢梭相信,作为生活在一个国家内的个体,你既可以自由,又能服从国家的法律,自由和服从可以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相互对立。
戴着玫瑰色眼镜看世界:伊曼努尔·康德(一)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
康德本人的头脑井然有序,富有逻辑。
康德终身未婚,每天都遵守严格的作息规律。
早上5点起床,喝点茶,抽一斗烟,接着就开始工作
他极为多产,写了许多书和论文。
他花了许多时间试图理解我们与现实的关系。
康德是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metaphysician)之一。
他特别感兴趣的是思想的局限性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最著名的作品
这本书连康德自己都说它枯燥晦涩。
康德认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
我们永远无法直接了解他所谓的本体世界
看窗外,你能看到的是现象世界:草、车、天空、建筑物或其他。
本体世界是我们看不到的,但是本体世界隐藏在所有我们能体验到的东西背后,存在于更深的层次。
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那会怎么样?伊曼努尔·康德(二)
康德认为,情感不属于道德范畴。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情感,基本靠运气。
有些人有同情心、同理心,有些人则没有。
有的人从不慷慨施予,有的人则乐善好施。
但是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无论情感如何
都可以选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康德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说谎
哪怕是为了保护朋友不被杀害
撒谎在道德上一定是错的
没有例外,没有借口
康德自己举的“好撒玛利亚人”的例子
足以说明他的观点是多么极端
他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说谎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承担道德责任
康德的理论,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有能力做有道德的事
无论是否具有正确的情绪以驱动其行为
有实用价值的欢愉:杰里米·边沁
杰里米·边沁(1748—1832)的身体陈列在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个玻璃柜子里,更准确地说,柜子里是他身体残存的部分。
他设计了被称为“全视楼”的圆形监狱
并将其称为“让恶棍变成老实人的碾压机”
边沁关于如何生活的理论,即功利主义或最大幸福原则
该理论认为:只要是能带来最大幸福的行为都是正确的
边沁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道德理论的人
但边沁是第一个详细解释如何将其付诸实践的人
但是,幸福是什么?
不同的人的理解似乎不同。
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感受,快乐多、痛苦少即为幸福
计算所得即为快乐价值,边沁称之为“效用”
一个行为带来的快乐越多,对社会就越有用
这就是这种理论为什么被称为“功利主义”
边沁沉浸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
渴望找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办法
密涅瓦的猫头鹰:格奥尔格·W. F. 黑格尔
“密涅瓦(Minerva)的猫头鹰只在黄昏时飞行。”这是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观点(1770—1831)。
他的作品晦涩难懂,其中一个原因是他跟康德一样
经常在作品中使用非常抽象的语言来进行表述
文中的术语还常常是自己发明的
并不代表确实有真实存在的书让你获得了这些体验
这本书只是你和别人头脑中的一些想法的集合
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他的作品,甚至是黑格尔自己
密涅瓦是罗马神话中的智慧女神
通常与智慧猫头鹰联系在一起
黑格尔认为,历史将以一种特定的模式发展
这一观点启发了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在黑格尔看来,一切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而这种变化的形式是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
在黑格尔看来,现实在不断地向着理解自身的目标推进,历史绝不是随机的,它正在向某个方向发展。
只有回头细看历史的时候,才会明白它是如何展开的。
一瞥现实:阿图尔·叔本华
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
人生是痛苦的,最好不要出生。
叔本华是一个悲观的人,他认为我们都深陷于一个无望的循环:想要得到,得到了,想要得到更多,永无止歇,直到归西。人就是这样,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停止渴求。这一切都非常令人沮丧。
其实叔本华的哲学理念并没有听上去那么灰暗。他认为,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本质,行为就会非常不同,并可能避免一些令人悲观的人类行为特征。
跟大多数西方哲学家不同,叔本华广泛阅读了东方哲学著作。他的办公桌上甚至还有一尊佛像,旁边一尊是另一位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康德。
他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于1818年首次出版,但他接着又花了多年时间修改,在1844年出版了一个更长的版本。
核心思想相当简单:现实有两个层面,意志(Will)和表象(Representation)。意志是一种盲目的驱动力,存在于所有事物之中。
作为意志的世界中的意志是没有特定方向的,或者用他的话说,是“盲目”的,没有试图产生任何特定的结果,没有任何意义或目标。
叔本华传授的基本道德是同情心,也就是说他人并不在我之外,我关心你,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你和我都是作为意志的世界的一部分。
成长空间: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1873)
未走出过畸形童年的阴影,一生孤独,难以与人接近。
他是一个教育试验品,父亲詹姆斯·穆勒是边沁的朋友,他和洛克一样认为小孩子的头脑就像是一张白纸。他坚信如果以正确的方式抚养,孩子很有可能成为天才。
但是詹姆斯的教学方法并非简单的死记硬背,他使用苏格拉底的质询方法进行教学,鼓励儿子探索所学到的思想,而不是鹦鹉学舌。
约翰3岁时就开始学习古希腊语,6岁时便写了一部罗马史,7岁时能够阅读《柏拉图对话集》的原文,8岁时开始学习拉丁文。20多岁时,就已经成为当时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
然而他从未走出过畸形童年的阴影,一生孤独,难以与人接近。不管怎么样,他真的成为天才,可以说他父亲的试验成功了。
他是一个反对社会不公的活动家、早期的女权主义者(曾因提倡节育而被捕)、政治家和记者,还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或许是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
穆勒从小被培养成一个功利主义者,边沁对他的影响巨大,但年轻的穆勒的想法却与边沁的理论相悖,他发展了自己的版本,把快乐区分为高等和低等两种。
穆勒完成了《论自由》和《妇女的屈从地位》,《论自由》于1859年首次出版。
非超智慧设计:查尔斯·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是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并不是哲学家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现代进化理论,对哲学家和科学家在看待人类这个问题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年时期的达尔文曾乘坐英国皇家海军小猎犬号(HMSBeagle)进行了为期5年的远航,到访过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
在达尔文之前,已经有一些人认为动植物是进化而来的,达尔文对这种观点的补充是提出了自然选择的适应理论,即最适应环境的物种最有可能将自己的特征一代代传递下去。
一直到1858年,达尔文都没有公开发表自己的理论,他还在不断修改推敲自己的论述,希望以最清晰准确的方式呈现。
此时另一位自然学家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Russel Wallace,1823—1913)写信给他,简单描述了自己的想法,与达尔文的进化论非常相似。
这一巧合促使达尔文将自己的理论公之于众,先是在伦敦的林奈学会(Linnean Society)做的一次演讲中做了陈述,然后在第二年,即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达尔文主义基本上摧毁了传统的设计论证,动摇了许多人的宗教信仰,但是达尔文自己似乎对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持开放态度。
生命中的牺牲:索伦·克尔恺郭尔
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克尔恺郭尔是个很古怪的人,他住在哥本哈根,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白天,人们常常看见这个瘦小的男人行走在城市街头,与同伴轻声交谈。
他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丹麦的苏格拉底。晚上,他会站在桌子前写作,周围点着蜡烛。
他有一个 怪癖,就是常常在一出戏的中场休息时出现,让人以为他玩得很开心,其实他根本就没有看戏,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忙于写作。
在他的著作《恐惧与战栗》中,他试图想象亚伯拉罕在从家中到摩利亚山顶那三天的心路历程。
他最著名的作品《非此即彼》(Either/Or)的标题就包含了如何选择的意思。这本书让读者在追求快乐美好的生活与基于传统道德规则的生活之间做出选择,在肤浅浮华和恪守伦理之间做出选择。
在克尔恺郭尔看来,信仰上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要求在完全无法知晓未来时纵身一跃,因此在做出决定前,必须对上帝抱有信仰,即使将要做的事情违背了传统观念。
克尔恺郭尔是一个基督徒,但却憎恶丹麦教会,基督徒沾沾自喜的行为方式让他无法接受。在他看来,宗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选择,而不是在教堂唱歌的温馨借口。
在克尔恺郭尔看来,做出选择时的主观视角、个人的经历等都非常重要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卡尔·马克思
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1818—1883)
个平等主义者: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
马克思看来,整个人类历史可以解释为一场阶级斗争史
富有的资产阶级,又称为布尔乔亚
另一方是工人阶级或称无产阶级
方的关系阻碍了人类发挥自己的潜力
马克思精力充沛,出了名的爱惹麻烦。
他创作了大量的专著和文章,足有50册之厚
马克思站在工人一边
认为他们受到整个社会结构的压榨
他与恩格斯共同写成、于1848年出版《共产党宣言》
召全世界的工人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
马克思认为过去的哲学家只是描述了世界,而他想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的主要兴趣在于经济关系,因为在他看来,经济关系塑造了我们现在和将来的一切。
那又如何:C. S. 皮尔斯和威廉·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1842—1910)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
在詹姆斯看来,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等着人们去发现
真理是那些对我们人生有益处的东西
詹姆斯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詹姆斯和皮尔斯都在哈佛花了很多时间讨论实用主义
他认为实用主义可以归结为一句话
行之有效的即为真理
詹姆斯是一位早期的心理学家
他的兴趣不限于科学,对宗教问题也感兴趣
他最有争议的作品就是关于宗教的
他1902年出版的著作《宗教经验之种种》
他认为上帝存在,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有用的信念。
通过分析相信上帝存在能带来什么好处来得出这个结论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在美国流行的一种哲学方法
始于美国哲学家和科学家C. S. 皮尔斯(1839-1914)
上帝已死:弗里德里希·尼采
“上帝已死”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最著名的一句话。
但是上帝怎么会死呢?上帝应该是永生的
也就是永远活着,不会死的
尼采特意在上帝不会死这一点上做文章
他并不是说上帝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而是说对上帝的信仰已经不再合理
尼采在其著作《快乐的智慧》中让人说出了这句话
他24岁就受聘成为巴塞尔大学的教授
性格古怪、思想独特,无法融入社会
尼采认为,一旦接受上帝不存在,就不能继续秉持基督教的是非观,不然就是自欺欺人。
尼采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思想和感受方式是有其发展历史的。
在《道德的谱系》一书中,他描述了古希腊的情况。
尼采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贵族价值观的强烈偏爱
而不是提倡基督教道德对弱者的同情
尼采的观点影响了西格蒙得·弗洛伊德
隐藏的思绪:西格蒙得·弗洛伊德
西格蒙得·弗洛伊德(1856—1939)的观点,带来人类思想第三次大革命的是他自己的发现:潜意识。
弗洛伊德是一名精神病学家,生活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他在职业生涯之初是一名神经学家
在为病人治疗过程中, 来越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
这些病症的真正根源是某种令他们困扰的记忆或欲望
这种记忆或欲望是无意识的
病人不知道自己有这种记忆或欲望
精神分析学就这样诞生了
每个人都有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和记忆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通往潜意识的忠实路径”
是发现被隐藏起来的想法的最佳途径之一
并非所有潜意识中的愿望都与性或暴力有关,有些可能反映了某种根本性的冲突。
在意识的层面,我们可能希望一件事发生,但同时在潜意识层面,我们不想看到这件事发生。
弗洛伊德之后,我们必须承认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可能性
但并不是所有哲学家都相信弗洛伊德的理论
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吗:伯特兰·罗素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1970)
英国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
青少年时期,伯特兰·罗素的主要兴趣是性、宗教和数学——所有这些都是在理论层面。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对性发表了具有争议的观点,对宗教猛烈抨击,并对数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罗素有关性的观点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1929年他的《婚姻与道德》一书出版。他在书中质疑基督教所强调的对伴侣忠诚的重要性,认为不必如此,招致一些人的不满和质疑。
争议不会让罗素在意,早在1916年,他就因为公开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布里克斯顿(Brixton)监狱里待了6个月。
到了晚年,他还协助建立了“销毁核武器运动”(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简称CND),一个反对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际运动。
在宗教方面,他同样直言不讳,言辞犀利。在罗素看来,上帝出手拯救人类是绝无可能的,运用自己的理性力量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他认为人们为宗教所吸引,是因为害怕死亡。宗教带来安慰,让人们相信最终上帝会惩罚恶人,即使他们在世时做出谋杀甚至更糟的事情而没有招致后果。
罗素开启了有时被称为哲学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运动,从此哲学家们开始非常认真地思考语言及其潜在的逻辑形式。
呸!/棒!: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
A. J. 艾耶尔(1910—1989)
相信自己发现了这么一个办法,他称之为证实原则
他24岁时,就已经写了一本书,宣称大部分哲学史都是胡言乱语,完全不知所云,基本毫无价值。这本书出版于1936年,名为《语言、真理和逻辑》,成为逻辑实证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在艾耶尔看来,“形而上学”是一个肮脏的字眼,是他所反对的东西,他只对可以通过逻辑或感官来了解的东西感兴趣。在艾耶尔看来,这便意味着形而上学是毫无用处的,应该被抛弃。
《语言、真理和逻辑》让一些人很是恼火,这大概一点都不奇怪。牛津大学的许多资深哲学家都很讨厌这本书,这让艾耶尔很难找到工作。
艾耶尔不仅对形而上学发出了抨击,伦理学和宗教也都是他抨击的目标。例如,他最具挑战性的论点之一是道德判断是毫无意义的。
艾耶尔的伦理学理论,即情绪主义(emotivism),常常被戏称为“‘呸/棒’理论”(Boo!/Hooray! Theory)。
在《语言、真理和逻辑》的另一章中,艾耶尔抨击的观点是我们可以有意义地讨论上帝。艾耶尔不接受设计论证,认为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验证上帝是否存在。
有的人希望从哲学中找到指导人生的答案,对这些人来说,艾耶尔的哲学没有什么用处。
自由的苦痛:让—保罗·萨特、西蒙娜·德·波伏瓦、阿尔贝·加缪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最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
他同时还是一位小说家、剧作家和传记作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旅馆里,写作几乎都是在咖啡馆里完成的。
在萨特身边常常会看到一个美丽且极有智慧的女人,她就是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他们在大学时就相互认识,是长期的伴侣,尽管从未结婚或同居。
波伏瓦也是一位哲学家和小说家,她的书《第二性》(The Second Sex,1949)是重要的早期女权主义著作。
萨特认为我们“命定自由”,不管喜欢与否,这种自由永远都和我们在一起。痛苦焦虑的根源是我们明白自己找不到任何借口逃避,而必须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在《第二性》一书中,波伏瓦给这种存在主义增加了一个不同的诠释,声称女人并非天生而成,而是被塑造为女人。
存在主义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存在的“荒谬性”(absurdity)。生命本来没有任何意义,直到我们做出选择,赋予它意义,但是不久之后死亡降临,消除了我们赋予生命的所有意义。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1913—1960)是一位小说家和哲学家,也与存在主义哲学有联系。他用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Sisyphus)来解释人类的荒谬。
语言之蛊惑: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罗素形容他“充满激情、洞见深刻、认真急切、颇具支配性”。
他告诉学生不要浪费时间阅读哲学书。他说,如果真的把这些书看得很重的话,就应该把它们扔到课堂的另一边,然后努力思考书中提出的难题。
他写的第一本书《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1922),是以编成号的小章节组成,其中许多读起来更像是诗歌而不是哲学。
这部书的主要理念是:伦理和宗教中最重要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如果做不到有意义地谈论这些问题,就应该闭嘴不言。
他后期哲学理论的一个中心主题是“语言的蛊惑”(bewitchment by language)。他认为,语言使哲学家陷入各种困惑,中了它的魔咒。而他自己则能够扮演治疗师的角色,消除这种困惑。
他认为,引起哲学困扰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假设所有的语言都以同样的方式起作用,也就是假设文字只是简单地用来命名事物。
维特根斯坦鼓励读者将语言的使用看作是与说话者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一系列活动。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工具袋,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一把螺丝刀,只有一种特定的功能。
虽然维特根斯坦一家信奉基督教,但在纳粹统治下,他们被归类为犹太人,幸运的是他们成功逃离了维也纳。
不做质疑的人:汉娜·阿伦特
哲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
是一个移居美国的德国犹太人
她年轻时就读于马尔堡大学
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是他的老师
阿伦特为《纽约客》杂志报道审判艾希曼的过程
纳粹分子艾希曼在这些罪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阿伦特用“平庸之恶”来形容她对艾希曼观察的结果。
阿伦特的哲学灵感来自她周围发生的事情
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
基于她对受审期间艾希曼的观察
她分析了极权主义国家中发生的罪恶,以及其这些罪恶如何造就那些对极权主义不做抵抗的人的思维方式。
在阿伦特看来,艾希曼服从纳粹的命令就等同于支持“最终解决方案”。
艾希曼不仅没有质疑收到的命令,反而具体执行了这些命令,从而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大屠杀。
他完全没有理解康德认为尊重他人、给人尊严是道德的基础。
从错误中学习:卡尔·波普尔和托马斯·库恩
卡尔·波普尔(1902—1994)
科学家也是从错误中学习的
明白了某种对现实的理解是错误的,科学就取得了进步
卡尔·波普尔认为,这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最好的办法。
波普尔认为,科学家所做的是试图证明自己的理论是错误的
如果需要对一个理论进行检验,就要看它是否能被证伪(即被证明是错误的)。
科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和令人兴奋的事业,但并不能证明什么事情是真的
所做的只能是推翻错误的观点,并因此向真理迈进一步。
波普尔1902年出生于维也纳。
当希特勒上台时,波普尔离开了奥地利
演绎是一种逻辑论证,如果前提为真,那结论必然为真
归纳法必须从一批观察结果中得出一个普适的结论
在波普尔看来,所有的假设都有一个关键特征:必须是可证伪的。
他从这一点出发来解释科学与他所称的“伪科学”之间的区别。
从错误中学习:卡尔·波普尔和托马斯·库恩
托马斯·库恩(1922-1996年),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1982年获得萨顿奖。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他对科学发展的总结跟波普尔很不一样。
他认为波普尔对科学发展的描述是错误的,原因是波普尔对科学研究史的研究不够仔细
库恩认为,科学研究在大部分时候属于他所称的“常规科学“
,即科学家在一个大部分同行都认同的框架或“范式”(paradigm[1])下从事研究。
按照库恩的说法,不存在什么正在等待我们发现的真理
框架或范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如何进行思考
范式转换是全面颠 覆对某件事情的理解的一个事件。
当科学家发现事实与证据无法用现有的范式来解释时,就会发生范式转换
人们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抛弃旧的思维方式。
那些终其一生都在一个范式下工作的科学家通常不会想要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
当他们最终转换到新的范式下之后,一个“常规科学”期就再次开始
大部分科学家开始在新的范式下从事研究,如此不断反复,科学因此得以进步
失控的火车和不受欢迎的小提琴手:菲利帕·福特和朱迪斯·贾维斯·汤姆逊
菲利帕·福特(1920—2010),“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
一天,看到一列失控的火车沿着铁轨疾驰。司机失去了知觉,可能是因为心脏病发作。
火车前方的铁轨上有五名工人,如果火车撞上他们,这五个人都不可能活下来。
火车在撞上那五名工人之前会经过一个岔道口,在那条铁轨上的不远处也有工人,但只有一名。
你就在岔道口边,可以按下开关,改变火车路线,避开那五名工人,却撞死另一条铁轨上的一名工人。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按下开关让某个人死去
但不采取任何行动,任由五倍多的人被撞死,更加糟糕
福特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按下开关救下铁轨上的五个人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其他一些情形下牺牲一个人来救很多人却不能接受。
思想实验是通过一个想象的场景,引出我们的感觉,也就是哲学家所说的直觉(intuition)。
哲学家经常采用思想实验进行研究,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行动可能造成的后果上。
这个例子提出的哲学问题是:在什么时候牺牲一条生命来拯救更多生命是可以接受的?
思想实验将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提炼出来,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直觉来判断这样做是对是错。
失控的火车和不受欢迎的小提琴手:菲利帕·福特和朱迪斯·贾维斯·汤姆逊
朱迪斯·贾维斯·汤姆逊(生于1929年)
著名的思想实验 " 小提琴手 "
这个实验用来说明一个采取避孕措施但仍然怀孕的妇女没有道义上的责任要生下这个孩子。她可以选择堕胎,而不应该被指责做了不道德的事。如果她选择生下孩子,那将是一种善行,但不是义务。
一名著名的小提琴家患有严重肾病,唯一生存的机会是用导管把自己和一个跟他有同样罕见血型的人连接起来。你恰好跟这个小提琴手有着同样的血型。
一天早上,你醒来时,发现在自己睡着的时候,医生已经把小提琴手和你用导管连接了起来。汤姆逊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没有义务让他继续连在你的肾脏上,即使你知道如果拔出导管,他会死去。
她指出,跟这种情况一样,如果一个女人在使用了避孕措施后仍然怀孕了,那么正在她体内发育的胎儿并不能自动拥有使用她身体的权利。胎儿就像这个思想实验中的小提琴手一样。
在汤姆逊提出这个思想实验之前,许多人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胎儿是人吗?”他们认为,如果可以证明胎儿是一个人,那么显然堕胎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道德的。
汤姆逊的思想实验表明,即使接受胎儿是一个人,也不能就此给这个问题下结论。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这个答案。有些人仍然认为,即使你一觉醒来发现有一个小提琴手连接到了你的肾脏上,你也不应该采取行动扮演上帝。
无知带来的公平:约翰·罗尔斯
约翰·罗尔斯(1921—2002)
一位沉静而谦逊的哈佛学者
他的著作《正义论》改变了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方式。
罗尔斯参加过二战。1945年8月6日,当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时,他正在太平洋战场服役。战争的经历对他影响至深,他认为使用核武器是错误的。
他书写《正义论》的时候,正值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各地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战抗议活动,并非所有的抗议活动都是和平进行的。
罗尔斯选择研究抽象的正义问题,而不是陷入当时的热点。他理论的核心是,我们需要清楚地思考应该如何共存,以及国家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为了生活下去,我们需要合作。
罗尔斯的天才之举是设想出了一个思想实验,也就是他称之为“原初立场”(The Original Position)的实验,淡化了我们所有人都有的一些自私的偏见。
设计一个更好的社会,但不知道自己将在这个社会中占据什么位置。不知道自己是富是贫,是否有残疾,是美是丑,是男是女,聪不聪明,是否有才能或技术,是否是同性恋,是否是双性恋或异性恋。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值得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卢梭、休谟和康德相提并论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
电脑会思考吗:艾伦·图灵和约翰·希尔勒
艾伦·图灵(1912—1954)/ 约翰·希尔勒(John Searle,生于1932年)
图灵是剑桥大学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现代计算机的发明者。二战期间,他在布莱切利园制造了可以进行数字计算的机器,用于破解德国潜艇使用的“恩尼格玛”密码,盟军因此可以破译德国密码电报,提前了解纳粹的行动计划。
图灵在1950年设计了一个测试,并提出计算机必须通过这个测试,才能称得上拥有智能。这个测试后来被称为针对人工智能的“图灵测试”,但他最初称之为“模仿游戏”。
图灵建议的测试是这样的:一名测试人员坐在一个房间里,通过屏幕与另一个个体对话。测试者不知道对方是坐在另一个房间里的人,还是一台自己生成答案的计算机。
如果在交谈过程中测试人员不能分辨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计算机就通过了图灵测试。如果一台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那么便可以说它是拥有智能的,真正拥有了人脑的智能。
希尔勒“中文房间”这个思想实验,意在表明即使一台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也不能证明它真正理解任何东西。
希尔勒的思想实验证明“图灵测试”的电脑并不一定拥有智能,因为房间里的你根本不知道卡片上的内容和配对的回答到底是什么。
希尔勒认为,计算机并不能真正理解或思考任何事情,就像你懂了句法,但不能因此明白语义。
当代牛虻:彼得·辛格
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生于1946年)认为,在你面前溺水的孩子和在非洲挨饿的儿童之间没有太大的不同。
我们应该对全世界范围内需要别人施以援手的人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那些本可以活下来的孩子肯定会夭折。
世界上的贫困地区,有些人甚至喝不上清洁的水。我们应该舍弃一两个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奢侈品,去帮助那些生来一无所有的人。以这种哲学指导生活确实很难,但这并不意味辛格的理念是错误的。
辛格是在世的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对几种广为接受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而且他自己的一些观点也极具争议性。
许多人相信,人类的生命是绝对神圣的,杀人永远是错误的。辛格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安乐死可能成为适当的选择。
他认为,让这些人活在这种状态下没有意义,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获得快乐,也没有能力对自己如何生存做出选择。他们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强烈愿望,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产生愿望的能力。
正是因为持有这种观点,一些人对他非常讨厌,甚至称他为纳粹分子,尽管知道他的父母是逃离纳粹统治的维也纳犹太人,原因只是辛格为在上述特殊情况下实施安乐死进行了辩护。
辛格对道德问题的探讨,是基于一致性的理念,即以相似的方式处理相似的情况。如果说伤害人类不对,是因为会引起痛苦,那么我们的行为是不是会引起其他动物的痛苦,也应该纳入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