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GB23331能源管理体系架构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及开展要素架构,能源管理体系是指组织建立的一套系统化、数据导向的体系,旨在通过持续改进,实现能源绩效的提升,包括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该体系基于PDCA循环,将能源管理融入组织的日常运营中,并通过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等工具,量化并证实能源绩效的改进。
编辑于2024-10-24 11:59:41GB23331能源管理体系架构
1. 范围
1.1 能源管理体系概述
能源管理体系是指组织建立的一套系统化、数据导向的体系,旨在通过持续改进,实现能源绩效的提升,包括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该体系基于PDCA循环,将能源管理融入组织的日常运营中,并通过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等工具,量化并证实能源绩效的改进。
1.2 能源管理体系的优势
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节能文化,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竞争力,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1.3 能源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
能源管理体系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无论其规模、复杂程度或所在行业。该体系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所有影响能源绩效的活动,包括能源消耗的设计和采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3331-2020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
3.1与组织有关的术语定义
3.1.1组织
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3.1.2最高领导者
在最高层指挥并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3.1.3边界
物理或组织界限。 例:一个或一组过程,一个场所、一个组织所控制的多个场所或一个完整的组织
3.1.4能源管理体系范围
组织)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3.1.5相关方
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3.2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术语
3.2.1管理体系
组织用于建立方针、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2.2能源管理体系
建立能源方针、目标、能源指标、措施计划和过程,以实现目标和能源指标的管理体系。
3.2.3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正式表述的组织的意图和方向。
3.2.4能源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正式表述的,有关能源绩效的整体意图、方向和承诺的组织声明。
3.2.5能源管理团队
经授权负责有效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和实现能源绩效改进的人员.
3.3与要求有关的术语
3.3.1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满足的需求或期望
3.3.2符合
满足要求。
3.3.3不符合
不满足要求。
3.3.4纠正措施
为消除不符合的原因并预防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3.3.5文件化信息
组织需要控制并保持的信息,以及承载信息的载体。
3.3.6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例如:物理过程(例如:能源使用过程,如燃烧)经营或服务(例如:订单履行)。
3.3.7监视
子主题
3.3.8审核
子主题
3.4
与绩效有关的术语
3.4.1测量
确定数据的过程
3.4.2绩效
可测量的结果
3.4.3能源绩效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3.4.4能源绩效参数
由组织确定的能源绩效的度量或单位。
3.4.5能源绩效参数值
在某一时间节点或特定时段内,能源绩效参数的量化数值。
3.4.6能源绩效改进
同能源基准比较,与能源使用相关的能源效率或能源消耗的可测量结果的改进。
3.4.7能源基准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
3.4.8静态因素
对能源绩效有显著影响且不经常变化的已知因素。
3.4.9相关变量
对能源绩效有显著影响且经常变化的、可量化的因素。
3.4.10归一化
为了在同等条件下比较能源绩效,修正数据来反映变化。
3.4.11风险
不确定性的影响。
3.4.12目标
要实现的结果。
3.4.13有效性
实现策划的活动和取得策划的结果的程度。
3.4.14能源指标
能源绩效改进的可量化的目标
3.4.15持续改进
不断提升绩效的活动。
3.5与能源有关的术语
3.5.1能源
电、燃料、蒸汽、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类似介质。
3.5.2能源消耗
使用能源的量
3.5.3能源效率
输出的绩效、服务、产品、商品或能源,与输入的能源之比或其他数量关系。例:转换效率;所需能源/所消耗的能源。
3.5.4能源使用
能源的应用。例如:通风、照明、加热、制冷、运输、数据存储、生产过程。
3.5.5能源评审
基于数据和其他信息,分析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以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
3.5.6主要能源使用
能源消耗量大和/或在能源绩效改进方面有较大潜力的能源使用. 主要能源使用可能是设施、系统、过程或设备。
4. 组织所处的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需要识别并分析其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能源供应、能源成本、法律法规要求、相关方期望等,以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方向和目标。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需要识别与其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所有相关方,并了解其需求和期望,以确保能源管理体系能够满足各方的要求。
确定与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确定相关方的有关要求
确定需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落实的需求和期望。
确保获取与其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确定如何将这些要求应用于其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确保考虑到相关方这些要求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评审
4.3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需要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明确其范围。范围应涵盖所有类型的能源消耗,并确保组织有权限控制其范围内的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考虑影响其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和改进能源绩效的能力的外部和内 部因素。
考虑相关方提及的要求
5. 领导作用
3.1 领导作用和承诺
最高管理者需要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能源绩效改进负最终责任。他们需要通过制定能源方针、目标和能源指标,提供资源,并积极沟通,以推动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确保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确保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能源指标,并与战略方向一致
确保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确保措施计划得以批准和实施
确保提供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就有效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确保能源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促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指导并支持员工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能源绩效改进做出贡献
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确保能源绩效参数恰当地反映能源绩效
确保建立和实施过程,以识别和应对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内影响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的变化
3.2 能源方针
能源方针是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应明确组织的能源绩效目标,并承诺持续改进能源绩效,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并支持节能产品和服务的采购。
3.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需要明确组织内部与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角色、职责和权限,并确保能源管理团队拥有必要的权限和资源,以有效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组织需要识别和评估其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实现能源绩效的持续改进。
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策划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定期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6.2 目标、能源指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 组织应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目标。组织应建立能源指标。
6.2.2目标和能源指标应:与能源方针一致、可测量、必须考虑适用的要求、考虑主要能源使用、必须考虑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得到监视、予以沟通、适当时予以更新。
6.2.3 策划如何实现其目标和能源指标时,组织应建立和保持措施计划,内容包括:要做什么、需要什么资源、由谁负责、何时完成、如何评价结果。
6.3 能源评审
组织需要定期开展能源评审,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并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趋势。
基于测量和其他数据,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基于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
对每一个主要能源使用:确定相关变量、确定当前的能源绩效、识别对主要能源使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工作人员。
确定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进行排序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定期更新评审材料、当设施、设备、系统或用能过程发生重大变化时,能源评审 应更新。
6.4能源绩效参数
适合于测量和监视其能源绩效、能使组织证实其能源绩效改进
6.5能源基准
组织应使用能源评审的信息,必须考虑合适的时段,建立能源基准。如果有数据表明相关变量对能源绩效有显著影响,组织应对能源绩效参数值和相应的能源基准进行归一化。
基准调整
能源绩效参数不再反映组织的能源绩效
静态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
依据预先确定的方法
6.6能源数据收集的策划
对运行中影响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组织应确保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其进行识别、测量、监视和分析.应制定并实施能源数据收集计划,计划应规定监测其关键特性所需的数据,并说明收集、保留这些数据的方式和频次。
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与主要能源使用以及组织相关的能源消耗
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准则
静态因素
措施计划中规定的数据
7. 支持
7.1 资源
组织需要确定并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技术资源等。
7.2 能力
组织需要确保其人员具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和实现能源绩效改进所需的能力,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能力评估。
7.3 意识
组织需要提高其人员对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改进重要性的认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7.4信息交流
组织应确定与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应作为文件化信息予以保持
能源方针应是可获取的文件化信息,定期评审,必要时更新
用于确定和更新能源绩效参数的方法应保持为文件化信息
组织应保留能源绩效参数值的文件化信息
计划收集的和保留为文件化信息
运行策划和控制文件化信息
能源绩效相关的设计活动的文件化信息
能源评审
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文件化信息
对能源绩效的严重偏离进行调查和响应并保留这些调查和响应结果的文件化信息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的结果和所采取任何措施的文件化信息
内部审核的文件化信息
管理评审输出的文件化信息
不符合纠正和后续措施落实检查的文件化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需要制定并实施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准则,并确保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以控制能源消耗并实现能源绩效目标。
8.2 设计
组织在进行新建、改造和翻新设计时,需要考虑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措施。
8.3 采购
组织在进行采购时,需要考虑能源绩效,并制定相应的采购准则,以选择能源效率高的产品和设备。
9.绩效评价
9.1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应对其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应通过能源绩效参数值与相应的能源基准(见6.5)对比评价能源绩效的改进、应对能源绩效的严重偏离进行调查和响应。
9.1.2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的评价
组织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价与其能源效率、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见 4.2)的合规性。组织应保留合规性评价的结果和所采取任何措施的文件化信息。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不符合和纠正预防措施
发现不符合时,组织应对不符合做出响应,适用时采取措施控制并纠正不符合、处理后果
通过评审不符合、确定不符合的原因、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符合来评价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需求,以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地方发生:
10.2持续改进
组织应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组织应证实能源绩效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