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每周学点新闻学1028
这是一篇关于每周学点新闻学的内容,写一段引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拟剧理论、集合行为、流言、麦克卢汉、媒介依赖理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探讨了它们的定义、特点、发生条件及影响。
编辑于2024-10-28 09:15:14这是一篇关于结合姜萍事件反转,谈谈对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理解的思维导图,姜萍事件反转揭示了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复杂性。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事件,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解读。
这是一篇关于每周学点新闻学1104的思维导图,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古登堡、舆论极化、敏感信息、媒体平台、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信息社会以及相关考研真题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这是一篇关于每周学点新闻学的内容,写一段引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拟剧理论、集合行为、流言、麦克卢汉、媒介依赖理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探讨了它们的定义、特点、发生条件及影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结合姜萍事件反转,谈谈对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理解的思维导图,姜萍事件反转揭示了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复杂性。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事件,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解读。
这是一篇关于每周学点新闻学1104的思维导图,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古登堡、舆论极化、敏感信息、媒体平台、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信息社会以及相关考研真题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这是一篇关于每周学点新闻学的内容,写一段引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拟剧理论、集合行为、流言、麦克卢汉、媒介依赖理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探讨了它们的定义、特点、发生条件及影响。
每周学点新闻学20241028
流言丨Rumor
内容来源丨新传考研真题
一、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认为,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二、特点
流言的特点如下:1.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让人们“相信”或“确信”所传播的言论或信息是“事实”;2.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3.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话题,这些事件或话题容易唤起一般人的重视、关心或兴趣;4.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三、发展
在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网络媒体逐渐成为流言传播的主战场,流言传播的形态、渠道和特征也都有很大变化:网络言论主体多样化以及匿名性特点,使人们更难判断信息的可靠性;数字化电子传播使得流言传播速度达到实时程度同时,网络论坛、博客、跟帖等发布平台的媒介性,也改变了过去的主要经由人际渠道传播的特点,使流言有了同时大面积传播的可能。
四、区别
郭庆光认为,西方使用的rumor指的是信息来源不明的广泛传播的讯息,它可能真实也可能虚假。而谣言则有明确的信源,并且内容虚假。因此他主张将中性的学术概念rumor称作“流言”,以区别于中文中常说的谣言(lie)。
速记版
奥尔波特认为,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媒介依赖理论丨Media-System Dependency
内容来源丨新传考研真题
一、提出
1976年,梅尔文·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一文中提出了媒介依赖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了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依赖关系,强调媒介在特定的社会中以特定的方式满足特定受众的重要需求。
二、微观
媒介依赖理论认为,我们通过使用大众媒体获得特定满足或完成一定的目标,如果受众缺乏其他替代性方式(或资源)完成由媒体提供的满足或特定目标,就会对大众媒体形成依赖。依赖程度越大,大众媒体对个人产生的影响越大:反之如果对大众媒体的依赖较小,大众媒体对个人的影响也就越小。
三、宏观
宏观的媒介依赖理论把整个社会系统看做是有机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可能是平衡的、合作的,也可能是冲突的、竞争的,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变化的。依赖关系就是这些关系中的一种。(宏观)
四、评价
鲁宾和温德尔提出的使用与依赖模式则是从微观的社会心理角度探讨依赖产生的效果,这更符合传统效果理论的思路。这一模式把个人的需求和传播动机、信息搜寻策略、媒体使用和功能性替代、媒体依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根据该模式,如果需求和动机产生了缺乏选择的信息搜寻策略,就会导致个人依赖于某个特定媒体。这种依赖可能引起个人态度或行为变化,并且改变使用者与社会的关系。
速记版
1976年,梅尔文·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在《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一文中提出并详细论述了媒介依赖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了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依赖关系强调媒介在特定的社会中以特定的方式满足特定受众的重要需求。
麦克卢汉丨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内容来源丨热点真题
一、地位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及教育家,曾在大学教授英国文学、文学批判及传播理论,也是现代传播理论的奠基者,其观点深远影响人类对媒体的认知。麦克卢汉的代表作有《机器新娘》《古登堡群英》《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等,
二、观点
麦克卢汉师承英尼斯,其主要观点包括“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划分以及“地球村”的概念。他从媒介技术的角度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理论具有独到的见解,扩大了媒介的概念:同时其将媒介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情境中研究,使得媒介分析有了高度和纵深的品质,进而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历史作用。不仅如此,其有关地球村的寓言符合当前世界的发展趋势。
三、著作
1951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机器新娘》,对当代社会的新民俗--广告进行了批判。多伦多大学教授英尼斯关于传播媒介的论述让麦克卢汉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他把1962出版的《谷登堡群英》作为英尼斯观点的注脚。而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则把英尼斯观点中的思想萌芽重新诠释,使其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本书让麦克卢汉,同时也让“媒介”media)这个过去只在生物和通讯领域使用的专业词汇和当时的新媒介--电视一起,成为20世纪60年代的流行。其后他又与他人合著了《媒介定律》(1988)等书,进一步阐述《理解媒介》中的观点。
四、评价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著作给人最大的印象是思路跳跃,晦涩难懂。同时,因为麦克卢汉的这种不合常理的论证和修辞力式,导致他的结论受到了大多数学院派学者们的排斥。再加上他的表述经常缺乏必要的严谨性和清晰性,有时甚至为了吸引人们注意,故意玩些文字游戏,这种游戏性格更是与学院派格格不入。
速记版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及教育家,也是现代传播理论的奠基者,其观点深远影响人类对媒体的认知。其代表作有《机器新娘》《古登堡群英》《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等。其主要观点包括“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划分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集合行为丨Collective Behavior
内容来源丨考研真题
一、定义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二、条件
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1.结构性压力。例如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政治动荡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不满、焦虑和紧张情绪。2.触发性事件。集合行为一般都是由某些突发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或公开度极低的状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等。
三、拓展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包括群体暗示、群体模仿、群体感染“匿名性”等,相关的理论包括塔尔德的“模仿论”,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勒庞的感染理论,认为激情和情绪传播程度的增加,会使群体无意识相互渗透,暗示群体心理朝某一方向发展,减弱个人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
四、速记版
集合行为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丨EOTPE
内容来源丨新传考研真题
一、定义
1968年,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指出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现实环境、采取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二、现象
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生活方式或价值观念,最初并不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甚至会发展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中的流行现象。这就是他所说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三、举例
在社交媒体时代,拟态环境构筑现实生活的现象不胜枚举,例如大众流行文化中乐此不疲的追星活动。流量明星的粉丝被经济公司所创造的明星人设吸引,并将其大众传媒的媒介形象当做社会现实,活在他人为他们构筑的虚假环境中,这是社交媒体时代典型的拟态环境环境化现象。
四、发展
随着智能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介越来越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逐渐把媒介当成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社会呈现媒介化生存的状态,拟态环境环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并发展出了“媒体等同”等新的概念。
速记版
1968年,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指出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大众媒介的信息来判断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拟剧理论丨Dramaturgical Theory
内容来源丨新传考研真题
一、提出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了拟剧理论。该理论借用戏剧表演的隐喻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视为表演,人们面对不同的情境,展现不同的自我形象。
二、定义
戈夫曼认为,在我们的日常交往和生活中,人人都是表演者人在特定的情境,不同的舞台上认识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情感和行动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的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的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人们在前台的举止行为和后台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
戈夫曼也提出了剧班概念,指按特定的情境定义而彼此密切合作的一组个体成员间,通过相互依赖和相互熟悉的契约而彼此联结在一起,同伴是表演中要依赖的戏剧合作人。网络的公开性使得表演者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那些点赞、评论的观众无意间也兼职了“演员”和表演者,组成“剧班互动表演并影响表演者的自我呈现。
四、发展
戈夫曼的拟剧论的观点在如今仍旧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在新的媒介环境中衍生出“后台前台化”“中区行为”“深后台”等新概念,比如明星综艺就是将明星日常生活的“后台”前置的形式,并以此吸引受众。
速记版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了拟剧理论。该理论借用戏剧表演的隐喻,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视为表演,人的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