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反本能》读书笔记
这本书自上市以来,每年不断重印,畅销数十万册,一直深受读者喜爱。作者卫蓝根据读者的反馈,在升级版中与时俱进,全新修订2万字,包括专业带来的认知陷阱,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却无法改变命运,在复杂的互联网信息中如何洞见真相等,希望本书能带给读者更新的认知和想法,助读者少走弯路,人生加速升级!
编辑于2024-10-30 17:48:04这本书自上市以来,每年不断重印,畅销数十万册,一直深受读者喜爱。作者卫蓝根据读者的反馈,在升级版中与时俱进,全新修订2万字,包括专业带来的认知陷阱,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却无法改变命运,在复杂的互联网信息中如何洞见真相等,希望本书能带给读者更新的认知和想法,助读者少走弯路,人生加速升级!
这是一本讲“如何实现梦想”的书,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精进类书籍,乍一听这本书的理念,好像在给人泼冷水。因为本书认为,大部分仅仅用乐观的态度对待梦想的人,都是错误的。实现梦想必须的要素,不是乐观的幻想,而是“能否正确看待障碍”。本书作者提出著名的WOOP思维理论,帮助人们将乐观的想法付诸实践!
这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或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此外,本书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求学成长经历,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成熟,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 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本书自上市以来,每年不断重印,畅销数十万册,一直深受读者喜爱。作者卫蓝根据读者的反馈,在升级版中与时俱进,全新修订2万字,包括专业带来的认知陷阱,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却无法改变命运,在复杂的互联网信息中如何洞见真相等,希望本书能带给读者更新的认知和想法,助读者少走弯路,人生加速升级!
这是一本讲“如何实现梦想”的书,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精进类书籍,乍一听这本书的理念,好像在给人泼冷水。因为本书认为,大部分仅仅用乐观的态度对待梦想的人,都是错误的。实现梦想必须的要素,不是乐观的幻想,而是“能否正确看待障碍”。本书作者提出著名的WOOP思维理论,帮助人们将乐观的想法付诸实践!
这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或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此外,本书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求学成长经历,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成熟,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 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反本能》读书笔记
第三部分:反本能之社会洞见——看到看不见的,说清想说的
外部干扰:有哪些常见的决策陷阱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里面也可能充满陷阱
控制感的陷阱——过度乐观的人更容易“入套”
我们更愿意为能让我们有控制感的事情投入精力和时间
这也是营销方式的重要手段
控制感能给我们带来喜悦
控制感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信心,促使我们进步;但也容易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周围的环境都在控制之中时,我们产生过多的信心让我们松懈
这是我们更容易被说服、更容易大意、更容易犯错
呈现的画面——为什么我们总被故事说服
文字的回忆也会激活我们的视觉皮质系统
文字的本质对大脑来说,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图像类型,只是它们还需要转化,需要大脑前额皮质来参与理解它们
人们更喜欢可视化的文字,这可以大大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对我们的决策有极大的影响
比起干瘪枯燥但能真实反映问题的理论,人们就是喜欢那些有画面感的描述
人们更容易受到“传闻轶事”的影响,而不是“数据”的影响
比如彩票,人人都知道买彩票是负收益期望的,但“隔壁老王中了500万”这样的传闻总是会误导人们继续去买
请相信数据和参数的比较
可视化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但重要决策还是应该依赖数据和理论模型
决策在瘫痪——选择多,不一定是好事
当我们面临更多的选择时,往往更可能处于观望之中,从而错过了机会
更多的选择会带来过载的信息,也会带来更多反悔的机会
人们对于无法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普遍比可以反悔的要高
过去人们对于无法反悔的婚姻表达了更高的满意度,而当下恋爱和婚姻的满意度更低一些
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过多的信息反而会成为决策的负担,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信息的增加不代表有效信息的增加,当信息量过载时,我们从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的成本就会增加
核心信息也更容易被超载的信息所屏蔽
许多没用的信息反而可能被我们作为决策依据,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当我们面临大量的信息时,要经过筛选剔除无用信息,甄别出最重要的信息,减少决策失误
群体压力——再独立的个体也会受到群体影响
群体压力是常见的决策烦扰因素
我们的潜意识认为,从中能够带来正反馈,因为从中能够给我们带来被群体认可的心理预期,进而激活我们的“愉悦回路”
从中对生存也有积极的意义
大草原中跑出一只狮子,跟随羊群奔跑的羊更容易活下来,否则就会被淘汰
久而久之,剩下的羊基本都会跟着羊群跑
刻意减少无意义的从众行为
注意大家的行为是否出奇的一致;腾出时间单独思考,减少他人在场的干扰;尽可能弄清自己的决策环境,避免模糊性造成的从众
“白色的猴子”——关注独特的事物让我们看不见更多
心理学上的隧道效应,我们更关注同类记忆材料中突兀的那部分
演讲时我们会更关注台下打瞌睡的人,忽视99%认真听的人,从而产生错误的印象
实际上男司机发生事故的概率远高于女司机
但是为了吸引眼球,媒体常会报道女司机的事故,造成受众的刻板印象
隧道效应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错误判断
就像100只猴子中只有一只白色的猴子,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更多关注这只猴子
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因此被限制住,忽视了全局
自我设限:我们有哪些思维盲区
潜意识的偏心——我们真的比普通人优秀吗
无论人的差距有多大,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打心底里认为,自己比普通人强
大脑在加工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时,通常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
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做的好
我们倾向于美化自己从而维护和提高自尊
当别人做的比自己好时又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于环境
虚假普遍性——我们会高估或低估别人会跟我们一样思考或行事
我们喜欢一件事,可能会认为别人也喜欢它;我们不喜欢一件事,可能会认为别人也讨厌它
认识自我别人是客观现实更为困难
我们并不会因为最接近自己而成为最了解自己的人
如果能够看清楚自己,自我成长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专业的错觉——专业人士才存在的思维局限
一个人长期处于一个领域中,他的思维很容易受到这个领域的影响
人们会习惯性地用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当思考的角度都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出发的话,会让自己的思维受到明显的局限
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往往是具有某项特长,但是缺乏其他方面知识的专才
将才和帅才的区别就在于大局观
我们需要涉猎更为广泛的书籍,尽可能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去思考,看到更多层面的问题
“就是看你不顺眼”——你反对的,我都要支持
信念固执指的是,人们以但对某种事物建立起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其建立起一套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它对这件事的看法
即使出现相反的信息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错误的信息一旦给人们找到看似有联系的根据,难么就很难再去改变他们对这条错误信息的相信
当我们接触与旧事物相矛盾的新事物时,我们会更倾向于保护旧事物
因为我们曾受益于旧事物,这会成为支持它的证据,进而排斥新事物
这种闭目塞听的心理会成为我们进步的障碍
置换思考场景,思考各种可能的结果,看到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金字塔塔尖之外——成功者背后的无数失败者
我们能够听到的、看到的结果大都已经经过筛选
幸存者偏差——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产生的结果,却看不到筛选的过程,因而忽略掉了被筛选的那些数据和信息
创业公司三年之后还能正常营业的只有1%,再过三年则只剩0.2%
想要避免“幸存者偏差”对思维造成影响,我们需要对所知的信息进行逆推,发现筛选的过程
很多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只是举出那些筛选出来的没有读书的成功人士,却不提整个社会上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之间的成就差别
要不回来的成本——坚持还是放弃,这是个问题
如果我们在某个选择上投入过成本,那么在需要调整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保持原来的方式,舍不得已经投入的成本
但是已经投入的成本并不会因为继续投入就变少,不断的投入反而可能是我们损失的更多
当我们知道对某事物已经投入了很大的成本时,我们就更难以舍弃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投入的成本时,我们继续投入其中的意愿就减少了很多
无论沉没成本有多少,只要人们付出了成本,就有想要“回本”的心理,并会为之付出行动
这也是为什么赌博经常会让人倾家荡产的原因
当成本收不回来时,需要果断放弃沉没成本
冲动是魔鬼——失去理智,定受惩罚
愤怒会让人失去理智
人处在愤怒状态时,他们的想法不是基于事实,更多的是主观臆测
处于愤怒时,我们不仅会变笨,而且还容易迁怒于人
愤怒会是我们变得激进,看不见风险;悲伤会让我们变得极为保守,过分在意细节
如果想要少犯错误,就最好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决定
表达的逻辑:让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
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会因为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而有所不同
表述的利器——金字塔模式
大脑会认为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而且会将这些关联按照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
在进化中,为了减少耗能,大脑学会了自动对事物进行分类和组织,以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
如果我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破坏了这种进化——语无伦次,废话连篇,那么就会让对方的大脑产生更多的信息处理负担
废话无人听
利器出鞘——如何使用金字塔模式
人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
大脑会有一个自发的过滤器,将无用的和非常熟悉的知识过滤掉和简化
如果在一开始没有明确好讲述的方向,那么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多个方向上获取信息,这就会增加认知成本,降低有效信息的转化率
当我们交代了内容的背景时,对方就会在认知上减少发散的方向
思维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信息的接收、加工整合、储备和表达
清晰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将信息进行排序和规律化,进而降低手中的认知成本,让信息得到更好的传达
人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大脑喜欢有层次、有规律性的东西
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前,首先对问题进行结构性分析,提出对问题的合理假设,通过假设收集信息,降低收集成本
结论先行——让别人get到你想说的
如果想要让别人更好地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就不要掺杂太多无用的信息
尽可能将我们的核心观点放在最前面说
人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记得最牢固的知识时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两个部分
经验参照——为什么好的演讲者很喜欢举个例子
当我们所面对的材料内容是对方身边熟悉的人或事时,它更容易让对方记住
用熟悉的知识和场景讲解是为了增加好感,陌生是为了构建冲突
用熟悉的事物作为我们讲解过程中的载体,很容易带给他人熟悉感和认知上的亲切感
一些实战:看到事物的本质
世界是圆形的,但是有人敲碎了它,只给人们一个三角形,那么很多人会认为世界原来的样子是三角形的
存在的意义——人生是一场时间的旅行
人生的意义在于赋予,使我们让自己人生变得有意义的
人生所谓的意义,是我们赋予我们行为的一种支撑,是我们价值观的产物,而不是本来就拥有的
意义的产生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关联的构建
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我们所接触的知识构建了我们的价值体系,就像是恋人送来的钢笔,让我们对一些特定事物产生了足够的感情,并且赋予其意义,从而形成一种追求
意义是自己给自己的,快乐是很简单的事情,价值也是自己创造的
预期不停思索人生的意义,不如让自己在体验中获得
让自己忙起来也会是良药
社会圈层——如何进入更高的圈层
奋斗得不到回报,这是每个时代的焦虑,尤其是这个时代
资本的流动性变缓慢了,能够在社会收益的奋斗者越来越少
我们发现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的回报,看不到自己的付出会有什么结果,是谁都会感到不安
马太效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多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社会逐渐分层,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富人之所以能够轻易赚到钱,可能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比我们强,而是他们由增量基础
父母已经帮他们滚好了“小雪球”,他们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让雪球继续滚下去,慢慢变大
努力和回报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甚至二者之间就没有确定关系
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有规律,没定律
如果还没有养成较强的竞争能力就选择了稳定,能力也没有得到锤炼,那么很难说通过奋斗就会有向上的提升
“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实际上是因为知识和学历能够作为与他人进行资源交换的基础
至于能不能实现,能够较换成什么资源,那需要看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且要结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本身就不能急功近利
只有站得更高,学得更多,才能够看得更远
当我们看到一个行业已经有媒体鼓吹时,那这个行业的市场已经被占领得差不多了,再去涉足可能会得不偿失
努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存在的市场和看到的领域,那会更加省力
努力的初期时从0到1的艰难时期,当积累完成,接触到一个节点,那么1就会爆发式发展
想要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需要持之以恒,实际上就是在完成原始量的积累
最好的办法是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从而提前甚至创造爆发的节点
自己发展的关键限制因子可能是自己的短板,也可能使自己的长处
“美丽”的骗局——洗脑为什么那么厉害
经济下行时,犯罪率会有一定的提高,传销活动也会更加盛行
人群筛选的主要作用不是洗脑,而是区分容易洗脑的人群
一些漏洞百出的信息就是为了筛选智商水平,找到自己的“精准用户”,从而减少时间成本的投入
很多传销骗局都是告诉对方有“躺着就可以赚钱”的方法,通过这样的筛子,选出了那些容易被洗脑的人群
很多传销组织能存留很久的原因就是剔除了有思维能力的人,只剩下缺少知识和教育的人群。他们更容易从众、迷信,以至于再大的漏洞他们也无法看清
人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亚于吃放的本能。比起错误的信息,人们更害怕接收不到信息
所以当错误的信息成为唯一的信息来源,我们也会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
即使是一开始我们知道明显错误的信息,在持续的信息轰炸下(洗脑),一段时间后,我们可能就慢慢相信了
人都是非常容易受群体影响的。追随多数人是生存进化的最优策略
环境压力也是让人改变认知的一种方式
“登门槛”的心理效应:审讯时,先询问犯人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慢慢的,因为自愿性原则,他们也会调整自己的形象
传销组织、邪教组织也是如此,从小事开始,一步一步侵蚀人们的思想
很多抽象的概念是无法量化的,将其模糊化后容易让人忽略其逻辑性
一些精英喜欢垄断对自由和民主的解释,这也是运用了模糊性语言操控他人的例子
“群体去个性化”:个体在群体中进行活动时会表现出对群体的更多认可,进而丧失自己的个性
伪科学的新衣——为什么有人相信星座
星座是一种落后的产物,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算命,一些占星师利用人的心理特点以及知识匮乏的特点,强行与人的性格和命运相关联
人倾向于通过归类认识事物,进而方便对世界、对他人的认知
想要了解一个人其实非常困难,这个过程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这样做
星座性格分析就是为了那些想要了解别人但又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的人而设的
当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星座时,我们就会自动地寻找标签,让我们感觉自己对其“很了解”
这也是偏见产生的最大原因
喜欢贴标签(不仅仅是星座方面)的人,大多是懒人,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经历去感受一个人的差异
星座性格分析利用了我们简化事物的认知的心理惰性
大多数人很容易觉得一个笼统、一般性人格的描述特别适合自己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许多人仍然深信不疑
很多神棍并没有通天的本领,只是有着更强的观察能力,能够很快判断出我们的情绪和一些家庭状况
甚至他们会组团行事,部分人负责调查我们的信息,部分人负责演戏,部分人负责忽悠
伪心理学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很懒,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事物背后真正的原因,只想走捷径
偏激的言论——为什么很难看到客观的真相
客观的描述很难得到任何一方的支持和传播,带有明显立场的人能够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和强烈支持
中立的文章得不到两个对立方的支持,即使得到一些支持,但因为“事不关己”,所以很少有人有动力去宣传这些观点
当一个明显错误的观点疯传时,并非大多数人都支持,而是持这个观点的人群所形成的合力非常大而已
主流意见当道时,持少数意见的人表达自己观点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相反,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的立场为公众所接受,他就会变得更加勇于表达自己
磨掉的棱角——我们是如何变得平庸的
习得性无助:重复的打击会让人丧失努力的动力,变得颓丧,不再有勇气尝试,逐渐走向平庸
生活一次次的打击会让人产生这种“无助感”
走向平庸的第一步
在这种无助感中,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他们试图证明自己的颓废是合理的、正确的
“我那么努力了,成绩却那么差,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你不努力会比努力过的好吗?”
急功近利。对踏踏实实地努力失去了兴趣,热衷于快速成功的方法论
走向平庸的第三步
第二部分:反本能之群体接触——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
人是高度社会性的动物,社交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懂得与人交往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它们也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一个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够很好地认识别人的情绪和需求,并对其保持尊重
在接触中,他们会顾及别人的情绪的需求,并且尽可能去满足
不如愿的接触:社交过程中的盲区
“听我的!”——控制欲是人际关系的杀手
人类,尤其是男性,会尽可能对身边的事物保持控制,从而获得安全感
这就是未被进化淘汰的控制欲
控制感有着重要性和积极意义
一旦失去了对环境的控制感,人的警觉就会被唤醒,处于备战状态
每个人都有对环境和他人的控制需求,程度不同
这经常会导致矛盾,父母与子女,同一宿舍的舍友等
如果彼此无法有足够的安全感,越小的空间越容易产生矛盾
“我就知道!”——吵架时为什么总想否定对方的一切
很多人吵架时都会绝对化——因为当前的事情,而延伸到全部否定
“验证性偏差”: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时,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这个观点的信息,忽略那些能够推翻我们观点的信息
即使看到的东西一样,我们仍然会因为立场和态度倾向的不同,而选择相信我们想要相信的
越聪明的人越容易产生这种偏见
它们对自己的判断更为自信,因为他们更能够从无关联的信息中找到“可能的联系”
我们在判断事物时,会有很多主观感情的投入
沟通的重要性
如果及时沟通,很多时候会发现自己担心的事情是多余的
吵架时尽量不用绝对化词语描述对方的行为,不能因为当前一件事而进行全盘否定
让人“变笨”的爱——为什么有人看不见恋人的缺点
热恋中的人对爱人和世界的认知都会发生扭曲
热恋早期的人大脑灰质减少,一定程度上会变笨,也会更焦躁不安
情绪更加不稳定,开心的事更开心,伤心的事更伤心
恋爱的感觉很美好,但也让我们变得不客观
片面的看到对方好的一面,忽视缺点
多巴胺维持的热恋消退后,大脑灰质可逆性的增长回来,就会看到对方的各种缺点
不能因为对方给我们很多愉悦而忽视对方性格的长久影响
只有一开始考虑全面,这样的感情才会更加持久
良性循环: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
身边的人比我们优秀的话,会让我们变得更美好
如果他们不健康或者无知,则他们更容易对我们造成伤害
熟悉即安全——为什么你需要跟别人混个脸熟
接受新事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恐惧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熟悉
如果想要让别人对我们产生信任,愿意与我们交往,我们就需要建立足够的熟悉感
纯粹接触效应:经常出现在对方面前就可以引发对方对我们的一些好感
但不要在出现的时候引起对方的反感
自我表露——信任的建立在于相互了解
我们与他人的信任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了解之上
想要拉近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可以适当的表露一些自己的隐私
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是从低水平的自我表露和低水平的信任开始的
当一个人开始自我表露时,便是信任关系建立的开始;对方以同样的自我表露水平作出反馈,也是一种表示对方接受信任的标志
自我表露的互惠性交换,一般会实现对等的沟通
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就逐步形成
如果我们本身较对方在某方面更优秀,那么我们适当暴露自己的缺点能够让对方更喜欢我们
如果一个人表现得过于完美,多数人会对他敬而远之
而且长期的相处中暴露问题后,对方并不一定喜欢或适应
相对剥夺——令人反感的滥好人
一碗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
心理感受的边际递减效应
在人们需要时给予很小的帮助,往往会收获感谢;如果经常对一个人好,却突然无法继续支持他时,反而会被记恨
帮助的方式不当,对方可能会对我们心生厌恶
不要做滥好人
重要的是不要在一开始就付出过多
相对剥夺
被帮助的人将目前的处境和我们一开始投入的帮助做了对比,即使依然得到了帮助,但相比以往减少了,所以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传递负面信息或建议时,可以先否定后肯定,从而降低对方的排斥
有效赞美——夸赞是门技术活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社交属于社会需要,而赞美则属于更高级的尊重需要
希望比人能够肯定自己,这是我们需要赞美的主要原因之一
赞美时不要泛泛而谈,最后就一两个具体方面进行赞美
赞美的基本原则时真诚,如果背离了这个出发点,那么就是阿谀奉承
赞美也有效益递减的规律
一味的赞美会使对方对你的赞美无感,因此要把握好度
沟通的艺术:怎样才能好好说话
沟通能够让我们学习到不同的思想
如果缺乏有效地沟通或者沟通方式不当,就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拒绝抬杠——怎样改掉爱争辩的坏毛病
任何人都会生气,但在正确时间、场合,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愤怒,这可不简单
每个人都有自我形象维护的需求,抬杠的原因是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我不比你差
自我服务偏差:每个人都会美化和抬高自己
抬杠本质上是一种相对的自我拉升,在争夺话语的控制权,属于竞争中的一种
所以为了胜利,抬杠时往往会背离对错的初心,只为了获得自尊心的满足
语言也是暴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暴力的宣泄能够获得跟其他本能欲望一样的快感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仅取决于客观情景,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构建
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对事物的构建基础都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增加共同观点,减少不必要的争执
高自尊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也更容易对别人的语言产生错误编码
他们维持自尊的方式比较少,只能通过抬杠等所谓“战胜对方”的方式来相对提高自己
自嘲是一种自我接纳,是一种高情商的行为
主动将贬低身份的词语用于自己身上时,我们会产生更多“权利感”,缓解自己的不愉悦
明确争辩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而非为了反对而反对
尝试多用“我们”,少用你,让对方感受到你们处于同一立场,是在一起解决外部问题
合理宣泄,争吵也是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本质上也能够增加双方的需求了解
控制音量
让大声说话的人不得不听下来听你说话
为何家会伤人——如何与家人亲密相处
父母是一个不需要培训就能上岗的职业
在动物的世界里,许多动物长到一定年龄就会被父母驱逐离开
人类也留有这样的进化遗留
亲情的天然属性是分离
青春期的争吵也正是父母“履行进化使命”的一种表现,驱使我们走向独立
现代社会过多的保护,太多青少年本身的自主能力没有得到完善,尤其是经济方面
年龄与能力的不匹配,也导致了我们的独立性缺失
想要独立却又不得不依赖与父母,这也是我们的内部矛盾
我们与父母的争执,大多是“控制权”的竞争
一般来说,父母控制欲越强,越容易与孩子发生更多的矛盾
我们长大后需要对自我的控制权,但父母依然保持着之前对我们的知道习惯
如果父母心中孩子的形象是正面的,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
他们会做更多的形象管理,让自己的行为趋向这个形象
如果是负面的,那么他们就更不会在意自己的行为对形象的影响
因为在父母面前,他们维系社会形象的成本很低
外在评价是会影响内在思维的,我们都倾向于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
想要减少自己的愤怒,最好是暂时离开应激源,克制住立即反击
人的情绪具有应激性,在初期破坏性很大,可能十秒左右的冷静期就能减弱很多
写争吵总结,总结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错误
一个人能够成长的多块,部分原因取决于经历和学识,但更取决于他对事物和场景的反馈能力
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并在以后少犯错误
善意的释放——如何更好地与别人聊天
不学习聊天技巧也可以跟人正常的聊天,但学会了,能让别人更容易喜欢你
聊天过程中,尽可能确定与对方的空间心理距离和情感心理距离
直到双方对对方有基本的了解并建立安全感后,在进行适当调整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不会用
符合事实、生动美丽的语言、具体的赞美
尽可能提问方向性的问题,而不是选择性的问题,甚至可以直接提问假设性的问题
提问的问题不要太烧脑,一旦问题过于复杂,对方敷衍你的可能性就很大
提问最好让对方对你的问题感兴趣,而且不觉得烧脑
行为和情绪具有感染性
大脑中存在模仿他人行为的神经元——镜像神经元
我们很容易受到周围人行为的影响
积极的态度会得到同样的回应
人们倾向于喜欢熟悉的东西,熟悉在我们潜意识中意味着更多的安全感
通过增加熟悉感,能够有效地减少与对方的认知隔阂
交谈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与对方相似的地方来增加熟悉感
观点相近也能够增加熟悉感
过强的表现欲会隐含的攻击性
交流过程中,尽可能让对方表达本质就是让对方建立表现欲的满足机制和寻求安慰的代偿机制
如果能够结合固定的时间点,就更容易增加对方与我们交流的好感
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中最重要的还是真诚,否则再多的技巧也是徒劳
自我实现预言——肯定别人是高效的建议方式
自我实现预言:我们对别人的心理预期会让对方产生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倾向
自我实现预言在儿童身上效果最为明显
儿童时期是我们模仿力和表现欲最强的人生阶段
孩子做错事时,要“积极地批评”
积极的语言和情绪能够扩展孩子的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相反,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发生思维的“窄化效应”
相处的艺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孤独感对人的伤害不亚于烟酒
本能干涉——如何避免无故讨厌一个人
第一次遇见的陌生人,我们有时也会下意识地不喜欢对方,有很强的排斥感
当我们与别人发生资源竞争时,我们或多或少会排斥对方
人类的大多数战争都是围绕资源的争夺而产生的,缺少资源意味着生存劣势
如果一个人经常侵犯我们的心理空间,我们就会讨厌对方,想要与之保持距离
指甲抓玻璃的声音之所以令人厌恶,一个原因是它对环境的其它信息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让我们无法更好地评估环境,造成我们对环境的预期不稳定,进而产生恐惧和厌恶
如果说双方的关系比较差,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保持距离
人的自我保护机制——遗忘会生效
如果两个人之间存在误解,最好的消解方式就是让他们合作
如果想要减少一个人对自己的厌恶,可以请对方帮自己的忙
弱者关怀,以后也更可能会帮助你
潜藏的厌恶也会招来对方的恶意
提前干预自己的行为,减少恶意和扭曲
模糊的边界——如何放下自己的执念
认知闭合的需求:人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已完成的事容易被忘记,未完成的事长留记忆
沉没成本:如果我们曾经投入过,那么就会对这件事更有执念
人对“获得”和“失去”是有两个心理账户的。大脑对自己的付出特别敏感
大脑对损失和恐惧有着更加敏感的反应,知道自己一旦放弃和失去,那么就会带来恐惧和损失
人天生就是逆反动物。参与稀缺竞争,会带来强烈的刺激感
因为受挫被拒绝会带来攻击行为。有的比较温和(努力上进),有的比较激进(暴力行为)
神秘感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敬畏
这也是我们对亲人表现出更多不满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是确定的,我们知道是安全的,得罪的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陌生人则是不确定的,得罪是有风险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会给我们造成多少伤害
完成一件事是放下执念的较好办法
向喜欢的人表白,就算失败了也是完成了,有助于放下执念
距离产生美,拥有之后拉近了距离可能就没有那么美了
越是排斥一件事,它就越是会影响我们
所以尽量不要去排斥自己的执念
干掉偷懒——合作过程中如何减少推诿带来的矛盾
合作能让专业的人完成专业的事情,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当人们处于一个感受不到集体责任的群体中时,人们的积极性会下降,并产生怠惰心理
相互推诿,工作都留给了老实人去做
明确工作责任制,减少责任的推诿空间
当人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益情况会被识别时,他们就会因在意自己的收益和社会评价而不再摸鱼
增加群体的凝聚力
看得见的影响——如何减少我们的负面情绪
追求极致的代价:极致成本——最后1%的成本是前面99%的总和
完美主义会降低我们的效率
心潮:心理状态会想潮汐一样变化
自我预防,掐断自己完美主义的念头
即使做的事情没有错,还是会有人对你加以评论
没有什么疲劳是睡一觉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睡两觉
提升自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法则
想让自己活得轻松,需要提前付出更多的努力
乐极生悲,不让自己产生过激的情绪也是减少失落和疲惫感的办法之一
面具的背后——怎样才能大致了解一个人
如果一个人能够对家人保持尊重感,没有很强的控制欲,不会不自觉地暴躁,那么这个人的人品是基本过关的
一个人最接近的五个好朋友的人格加权往往就是这个人人格的大致反映
一个人处理矛盾的能力有多强,能够到达的高度就可以有多高
与自己有矛盾时是否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我认知能力
与别人有矛盾时是否给自己和他人留下后路。共情能力,尊重,谦让
愤怒时的表现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坏
尤其是对待身份地位不及自己的人
想要知道一个人到底是上进还是放纵,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一个人的精力分配
情绪的对抗:积极情绪VS消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具创造力
过不去的坎——我们为什么会沉浸于负面情绪中
如果想让自己尽快走出负面情绪,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忙碌起来
当我们忙碌起来,我们对这些负面事件的“脑洞”就会暂时停止下来,时间一长也就永远停止了
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失落,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注意,希望得到关怀
朋友圈里的“我失恋了”的信息,潜台词是“我好惨啊,快来安慰我”
与内心谈判——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增加一个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更多的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评估
我们知道自己不能爬上珠穆朗玛峰,不要责怪自己的无能为力,告诉自己“我还可以爬别的山”
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与环境的关系,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
能够看到自己能力有限,也能看到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环境
想让自己更美好,接纳自己是第一步
被低估的影响——心理暗示的力量
尽量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
上台演讲,与其默念“不要紧张”,不如“我很淡定”、“不过如此”
远离负能量的人,因为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增加我们的负面情绪
同样,接近乐观向上的人,也能感受到他人的好心情,从而获得积极的心理暗示
资源的矛盾——如何减少竞争产生的焦虑感
人的一切痛苦,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喜欢离我们自己最近的那群比自己优秀的人
想让自己进步更多,就要让自己从心态上接纳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
如果总把嫉妒对目光放在身边的人身上,进步的空间就会小很多
书籍信息
作者: 卫蓝
心理学硕士;知乎心理学知识达人,时间管理讲师,领英、争鸣网专栏作者,自媒体人
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让枯燥的理论变得有趣而实用
副标题: 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22-7
相关书籍推荐
《认知觉醒》
《认知破局》
《终结拖延症》
序言
生物进化的历史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生存的基本机制,一些本能跟不上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人的本能之一就是野蛮,它会让我们走向一种下落态的生活
人类演化的方向有秩序性和反本能的特点
及时享乐是生物的本能。动物很少做短期看不到收益的事情,但人愿意为了长远的利益而克制自己享乐的本能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更好地克制自己的本能,为长远利益着想
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一个因素:认知模式的稳定性
面临一个事物时,我们都会经历一个历史模式
我们倾向于选择更轻松、更多次经历过的历史模式
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二个因素:急功近利
收益存在滞后性
改变并不会立刻发生,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才会出现效果
阻碍我们走向卓越的第三个因素:一直停留在舒适区
我们更多地会用我们习惯的方式去学习、去工作,但是这让我们很难进步
离开舒适区意味着短期的效能降低,而这十分劝退
第一部分:反本能值自我提升——战胜低配的自己
探索根源:事情那么多,我们为什么总想拖延
客观存在的现象都有其存在的根源;用理性约束本能
感性VS理性——我们为什么那么不懂得克制自己
人类大脑存在两个关联而又独立的运作系统:感性面和理性面
感性面属于本能,对事物产生情绪;理性面属于反思系统,能够深思熟虑,观察并反思行为
感性面由大脑的边缘系统区域控制,调节我们的本能,促使人进行自身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
存在时间更长
理性面由大脑的新大脑皮层区域控制,人类行为的决策,更多是新大脑皮层在起作用
存在时间相对较短
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在原有大脑的基础上进行构建,这让大脑中存在了更多的原始本能的成分
感性面与理性面的矛盾——一个渴望及时行乐,一个懂得克制自己
用理性说服感性,化解矛盾
虚假的疲劳——为什么我们总想要放弃
疲劳是生存的大敌,大脑具有原始的自我保护机制
运动中第一次感到疲劳是“虚假的疲劳”
并不是肌肉无法工作了,而是大脑过度保护的监控系统发挥了作用
大脑为了减少身体耗能,往往倾向于选择低耗能的行为途径
一些我们不习惯、不熟悉的行为会被大脑归类为高能耗的行为,进而限制我们的高能耗行为
当我们的非生物性需求为高能耗行为时,大脑的潜意识会告诉自己不要去做
在接触新事物的初期比较容易退缩,就是这个原因
万事开头难,就是大脑的过度保护机制在作用
能否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就是对自己实际能力的认知,而非潜意识的感知
如果能坚持下去,就可以慢慢消除虚假的疲劳感,进而让自己坚持到底
享乐的大脑——为什么我们总想玩手机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享乐是我们的本能,它像是吃饭睡觉一样,不可或缺
无论是食物还是性,都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
大脑演化的一开始并没有控制欲望的部分
适者生存原则进化的大脑留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原始的大脑区域只会遵循生存的本能,其选择往往极度趋利避害
延迟享乐:潜意识的大脑不能进行精细加工,它会把一切引起我们快感的行为笼统的归类为生存必须行为
社会的螺丝钉——为什么做事做久了会没精神
持续到亢奋会导致提前衰亡,大脑和身体系统有一套相应的规避机制
感觉适应,持续的同类刺激下,神经对其的反应会衰减
刚进电影院会问到爆米花的香甜气息,过了一段时间后爆米花的味道仍然存在,但大脑已经基本将其忽略了
当我们持续接触相同事物时,产生了感觉适应
那我们的大脑对信息的加工会本能地自动跳过这个过程,并加以排斥和抑制,慢慢的让我们对它不再产生兴趣或打不起精神
内卷化效应:我们对一件食物最感兴趣的时候是在刚接触的时候,当刺激消退后就很可能会厌倦
晚上一腔热血做出要改变的豪言壮语,第二天起床时往往拖延症上身
习惯了开始兴奋,慢慢麻木
以至于有时候会问自己:“我有说过要改变吗?”
不走陌生路——为什么改变总是那么困难
人类大脑的决策系统复杂,但决策路径相对较为固定
场景信息的吸收,情绪加工,记忆/经验抽取,认知思考,决策,行为
潜意识系统会把所有能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的行为近似为“交配和进食”
认定是享乐的事情都会有保护和传承基因,所以会不断的给我们提供动力
当我们对一件事物报以积极的态度时,那么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我们大脑的“多巴胺系统”,产生足够的兴奋递质
同时减少相应的一些抑制性递质,让自己持续获得愉悦感和动力,进而支撑自己的行为
大脑喜欢清晰的选择:在模糊和清晰二选一时,大脑倾向于后者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我们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应该坚持但比较耗能的选项
对症下药:当拖延发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
很多人拖延只是因为习惯,因为动力缺失,并且在决策中得到长期强化的一种行为模式
我们在行为过程中受益后,会不自觉地进行强化,并让自己不能轻易走出去
我们会对曾经受益的路径产生依赖,而想要改变十分困难
改变很简单——从简单开始的蝴蝶效应
生物在行为过程中,非常依赖经验,它们更倾向于选择过的行为和事物
对新事物的适当警惕对生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记忆和经验的抽取是我们行为决策中重要的一环
习惯本身是一种动作记忆和体验,它是我们储存记忆最为深刻和牢固的方式之一
习惯也往往结合了我们大脑的奖惩和趋避系统,并且已经无数次证实其有效性
从简单开始,降低行为门槛,减少保护机制的唤醒程度
真正的成长大多发生在舒适区的边缘
商家先免费、补贴,培养好用户习惯后取消,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有难度的行为不利于改变
渐变的环境能使生物适应,突变的环境只会使生物灭绝
给个进度条——看得见的进步,让改变更有效
游戏升级,经验条的设定非常符合我们的心理需求——对确定性的追求
我们对不确定性的厌恶是天生的
不确定的环境,皮质醇释放增加,压力、紧张、高能耗,容易选择逃避
行为触发扳机:具有确定性和可量化的计划
能够有效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为了减少拖延,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多一些具体性的要求和可量化的进度
简单的调整就能大幅度调高自己的效率
有效重复——让新习惯替代坏习惯
重复对我们战胜拖延的影响——让我们更节省认知资源和生理能量
大脑在运行过程中,基本遵循三个原则,这决定了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反应的选择性
在旧的神经结构建立新的联结
形成功能高度专门化的区域,以辨别信息中心的不同模式
学会从这些区域自动提取信息
长期进行一种行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构建新的联结
联结足够多后就会形成行为的“绿色通道”
相似场景大脑会优先选择“绿色通道”,并进一步形成自动化反应
习惯的形成最主要的特点是稳定性,细水长流式的改变会更有效、更持久
心理奖惩——让改变像玩游戏一样有趣
社会助长作用:当我们在做自己不擅长或者不需要高技术要求的事情时,我们会因为身边有其他人而使效率得到提升
社会促进是一套监督机制,它利用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形象管理需要
人具有社会性,很多行为的习得是基于社会约束和社会提倡
心理奖惩:趋利避害是动物的天性,可以借此形成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一个不完全关联的刺激能够与会引发一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得这个不完全关联的刺激能够引起同样的反应
只在考试前听的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人降低焦虑、专注于考试
制定并严格执行奖惩机制
有效放松——什么事正确的休息姿势
长时间不休息会引起大脑中的毒素积累,降低大脑工作效率,甚至带来健康问题
左半脑主要负责语言、阅读、思考和推理,倾向于逐个处理信息
右半脑主要负责理解空间位置关系、模式识别、绘画、音乐和情感表达,倾向于综合处理信息,进行整体加工
某些行为具有大脑“偏向性”,我们在执行一些工作时,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另一边大脑的压力,让它处于休息状态
坐久了后,静态的身体部分血液循环会减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脑供氧,人容易困乏
有的人不自觉的抖腿就是无意识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起身走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大脑感受到能量的恢复,它对工作或学习的排斥就会降低一些
愉悦状态下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会有所提高
主动休息,运动释放的催产素和血清素会在更长的时间里使人愉悦
玩手机释放的多巴胺只会短时间内使人愉悦,不玩之后其影响很快就消失了
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的皮质醇水平更高,而当人们处于高皮质醇水平时,我们会逃避那些让自己感到费劲的事
记忆点线索——到合适的地方,做想做的事
环境对我们做出选择和改变的影响非常大
人只有在照镜子和称体重时才会想起来自己昨天的减肥宣言
当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在拖延的人时,我们也更容易拖延
如果想让自己更好地战胜拖延,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周围的环境来实现
就像运动员的热身,我们在学习和工作时也应该先找到合适的场所
昏暗的环境会提高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感到困倦
最好保持书桌的清洁。过于混乱的桌面容易让视觉接收到过大的信息量,进而烦躁
习惯和思维决定,宿舍或家是用来休息的,在这里我们被唤醒的状态不是学习工作而是休息
高噪音的环境会使人心里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为了提高效率,尽可能到适合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中
学霸模式:手机时代,如何更好地自我控制
手机这些产品的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甚至心理学家,通过创造用户对手机和应用的舒适感,增加产品的用户粘性
想抵制手机的诱惑,失败总是大多数
时间黑洞——为什么我们总想刷手机信息
信息具有生物性,它对我们生存的功能不亚于食物和水
信息是我们生存的根本。通过不断进化,我们的潜意识里充满了对信息的渴望
我们需要信息获取食物、躲避天敌,当信息量不够充足时,我们的潜意识里会感觉到“不安全”
草丛里的狮子;上司的责骂
分享有效和真实的信息可以获得尊重和信任
个体占据的信息越多,那么它能够得到的尊重也会越多
我们需要通过手机娱乐来降低焦虑和压力
口红经济:经济下行和社会压力过大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购买那些低成本且能够取悦自己的商品
从个体看则容易让人贪图享乐
分享信息能够带来尊重,看八卦可以减少焦虑,这些都导致了我们对手机和邮件的高度依赖
萎缩的大脑——沉迷网络社交可能让人变笨
经常上网的人,大脑前额皮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记忆、语言、运动和情绪的大脑区域比正常人少了百分之十几
当我们长期处于令人不安的环境中时,我们会产生严重的焦虑
这会导致海马体变小,记忆力衰退
进而自控力和认知能力下降,变得越来越沉迷于网络社交
蒸发冷却效应
社交场合中,最少出现的人才是大家最想接触的人
经常去结交别人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想结交的人
提升自己才是长远有效的投资
接纳性对抗——如何降低手机的负面影响
增加确定性
提高娱乐成本
人是权衡利弊的动物,当我们感知到一些事情的成本高于收益时,我们就会重新考虑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能有多懒
面对不同的事物和环境,我们所产生的心理唤醒状态也不一样,只有当唤醒和我们的目的统一时才能高效
将学习渠道特定化,比如持续使用一些电子书设备学习,当我们培养起它对我们学知识的心理唤醒时,我们就可以高效地使用电子设备学习知识
完美计划不完美——为什么充电计划总是失败
计划谬误:人们做决策估计所需时间时,往往过于乐观,低估完成计划所需时间并高估完成情况
即使有过因此失败的计划经历,仍然无法很好的根据经验改进计划
我们在思考未来自己和当前自己时所用到的大脑区域不是同一个,而与思考他人时所用的区域相同
我们在做计划时,更多考虑单线信息(未来),而没有考虑分布信息(当前)
做计划时考虑的状态是自己的最好状态而不是平均状态
做计划时要有时间预留,作为计划谬误的矫正
别让思考止步——最好的办法不会一开始就出现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个产生的想法,一般不会是最好的那个
二八法则:重要的部分占2,次要的部分占8
把8成精力放到2
在做计划时将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放在首位
仪式感——如何更好地落实计划
培养起一定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本质上是在创造一个“生物钟”,让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自发调动自己的机能
学习的障碍:为什么付出了却没有回报
真正了解阅读时大脑的运作过程,会是心理学家最大的成就
知道感——知道就代表懂了吗
自我感觉良好,直到试卷发下来……
“知道感”就是我们自以为把信息储存到了记忆中,自以为掌握的主观感觉
缺乏足够的练习,我们学到的很多知识其实是不牢固的
“知道感”对我们大脑的意义是节约我们的认知资源,当我们短期内重复接触相同的事物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重复抑制”
“知道感”只会让知识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粗略的浅加工,很难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足够深刻的痕迹,形成长时记忆
刻意训练
短期效能的取舍:想要更好的学习新的机能,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本能反应
注意的注意力——我们真的全都学到了吗
我们通过对信息吸收和参与场景的体验,学会某种行为或行为潜能
这就导致我们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主观成分
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眼中看什么都像钉子
立场决定注意力
长期处于一个领域,就会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倾向于用该领域的思维思考一切问题
这导致了我们在学习一项知识时,会不自觉地过滤掉很多信息
如果我们固定了我们的角色,那么我们看待事务所总结出来的观点会非常单调
学会换位思考,多维角度看问题
在专业领域有所长,在其他方面的知识也不应该为零
攀登障碍——学习也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
学习的意义到最后都是为了用
及时巩固我们的所学的知识,让其遗忘的慢一点
对于巩固自己所学知识最有效的办法是为别人讲解
大脑的假设——它可能是台高阶超级计算机
估计大脑的容量是2.5PB。看上去很大,实际上一点也不够用
大脑具有强大的信息压缩能力
大脑将信息压缩并不总是压缩到我们恰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其重复的次数
抵抗大脑压缩信息的办法之一,是在它压缩的时候进行巩固
会议可以延迟大脑对其进行的信息压缩
忘掉不开心——遗忘是大脑的自清理过程
先学到的知识和后来学习的知识会相互影响、干扰
干扰程度越大,遗忘的信息越多
从生物学角度看,遗忘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降低脑细胞的消耗速度
遗忘是一种生物本能,让我们不至于被生活琐碎所淹没
以往不仅能够减少大脑的损耗并减少我们的痛苦,它也能让我们学习更多的东西
愉悦的情绪——大脑效能的最佳学习状态
愉悦的心情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
长期处于很大的压力下,大脑会发生萎缩,身体会受到很大的损耗,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病变
想要让自己的思维充满更多创意,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尽量去比较空旷的地方
扔掉低配:高效学习的核心配置
关联的知识——灵感的来源、思维的提升
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与电脑保存信息的过程类似
对信息的加工水平决定了回忆的效果
最初的加工水平越高,记忆的效果越好
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对信息只进行了低水平的加工
记忆内容越与众不同,之后也越容易记起来
增加我们所学知识的联系节点可以实现信息和知识点的深度加工
将某一个知识和其他知识关联,增加这个知识的提取线索,提取线索阅读,对该知识运用时就越简便
记忆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联系
记忆编码过程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输入的信息分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该信息的命名而非信息本身
将信息通过性质的区分进行同类项合并
提高思维的抽象程度,产生树状结构
高效巩固——集中学习VS分散学习
集中学习指在脚长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反复学习;分散学习指学习时间间隔的学习
集中学习法要注意相似知识重复的频率和次数,尽可能将相似知识分开学习
这样就不会触发大脑的保护机制,也就是对所学知识感到更多的疲劳和厌倦
集中学习有利于从知识中获得灵感和发现
在想要学习新知识并巩固知识时,分散学习更具优势
疲劳的身心——大脑学习的低效率状态
锻炼和睡眠对大脑有积极作用
睡眠不足会剥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大脑在快速运转之后也需要得到相应的休息才能继续高效运转
浮躁的解除——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提升自己
人类社会的进步一直都是在做自己身体的延伸
“我们简直要在信息的海洋中淹死,但终因缺乏知识而饿死”
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都在不断增加,但信息的增加速度却远超知识
从信息中筛选知识的成本越来越高,系统性学习知识的难度增大
优质媒体将内容进行了简化,只提供精华,但这却无法培养我们对知识的深度思考能力
无论何种形式的学习,做笔记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构建知识体系——大脑认知资源的节能模式
知识体系拥有体系的属性(多元性、相关性、统一性、非线性、秩序性)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
多元性:拥有足够多的元素
相关性:单元之间有关联
统一性:强调整体和协调,体系以整体存在、运行、延伸、产生关联
构建知识体系时要有目的性,减少不必要的枝节
非线性:体系内的两个知识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加的关系
量变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质变
秩序性:明确的、高效的秩序
知识的有效性取决于它能带给我们多少确定性,让我们对食物有更多的了解
后记:沉下心来,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一些对我们来说已经变得简单的知识,是经过非常多前辈的积累才慢慢地提升和变得“显而易见”的
现在书中的一道公式,前人可能需要用很多本书的文字去阐述
本书的目的也在于提炼大量书籍的知识,让更多人更容易看懂,更容易理解
“知识学到最后都忘光了,学了还有什么用呢?”,这就像是问“吃的食物都排出去了,吃了有什么用?”。食物和知识都会让人成长,前者长身体,后者长心理
沉下心来,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虚假的进步
要敢于去做那些见效慢而且看上去很土的办法,可能会让自己进步得更快
人很荒诞,但这就是人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是不讲逻辑的,只凭大多数感性和少量理性行动
剩下的人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讲逻辑的,他们也会有“上头”的时候
即使你能看出他们行为的荒谬,但也不要指望能轻松说服他们认识到这一点
当你试图和他们讲逻辑时,即便你讲的头头是道,但最有可能得到的是他们不讲道理的回复
即便你懂很多道理,也十分理性,用逻辑规范自己的言行,有时也难免会被感性控制,变得情绪化
人一旦情绪化之后就很难讲逻辑了,因为情绪本身就是一项很通用的“逻辑”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大脑生来如此
这就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