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说创作技能拓展等 2024.11.6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编辑于2024-10-31 11:25:40涵盖了阅读、学习、运动、健康、家庭、关系、旅行、社交、个人成长、写作与反思等多个方面。更勇敢、更顽强,更有力量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走出自己的道路。
1、品质重于数量。对着装比较讲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档次。如果你过去经常买200元一件的衬衣,那么建议你少买2件,直接花600元买一件就好,花的钱一样多,但是穿得更有品质。 2、工作时间可以设置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设置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地成长。 3、忙事业、忙赚钱,是一种能量的外放,如果持续外放,会让身体和意识的能量逐渐降低,而关注我们自己则是能量的内收。比如在太阳下散步,感受阳光穿透皮肤、补充身体能量的感觉;在海边眺望,感受大海的宽阔,聆听海浪的声音,从自然中获取能量补充给自己;静坐一会儿,放下所有的思绪,把忙乱的心收一收,慢慢地感受它;还有人会练习瑜伽、打坐、放空自己等,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本我,是一种内收。这并不是说不要忙事业,恰恰相反,越多关注自己,会越有力量做更多的事,做更正确的事。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涵盖了阅读、学习、运动、健康、家庭、关系、旅行、社交、个人成长、写作与反思等多个方面。更勇敢、更顽强,更有力量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走出自己的道路。
1、品质重于数量。对着装比较讲究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档次。如果你过去经常买200元一件的衬衣,那么建议你少买2件,直接花600元买一件就好,花的钱一样多,但是穿得更有品质。 2、工作时间可以设置4~6小时,学习时间至少设置2小时,以保证自己超越性地成长。 3、忙事业、忙赚钱,是一种能量的外放,如果持续外放,会让身体和意识的能量逐渐降低,而关注我们自己则是能量的内收。比如在太阳下散步,感受阳光穿透皮肤、补充身体能量的感觉;在海边眺望,感受大海的宽阔,聆听海浪的声音,从自然中获取能量补充给自己;静坐一会儿,放下所有的思绪,把忙乱的心收一收,慢慢地感受它;还有人会练习瑜伽、打坐、放空自己等,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在本我,是一种内收。这并不是说不要忙事业,恰恰相反,越多关注自己,会越有力量做更多的事,做更正确的事。
1、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2、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3、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小说创作技能拓展等
书名:小说创作技能拓展 作者:陈鸣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300-22424-4
高校要培养作家,要培养面向文化产业的写作者
小说作者必须意识到,自己写作的小说作品是面向读者的,需要吸引、感动和启发广大读者,而不只是表达自我
作者在遣词造句、情意抒怀、思想感悟等方面的独创性表达都应该服务于小说故事的叙述,并透过书面故事来传递故事背后的叙述话语
小说写作的技能训练旨在激活作者的写作潜能,培育和提升其叙述故事的冲动、感觉和能力
创意写作学旨在从叙事创意设计的意义上探寻各种可操作的、可模仿的小说写作技巧
第一章 小说的叙述方式
小说作者首先要改变长期积累起来的语言文字的使用习惯,学会用语言文字进行形象思维活动,借助书面语言表达身体感官的叙事感知和叙事判断
展示(showing)是感官叙事的小说叙述方式,其特点在于
一是激活感知,作者凭借自己的身体感官叙述小说故事中的事件
二是模仿人物的行动,作者通过模拟小说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外部行动的方式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
三是设置场景,作者通过画面、场面、情景等视觉化方式描述小说故事中的事件,进而引发和促使场景中人物关系的变化或故事情节的演变
根据叙述形态的不同,我们将展示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
一、情景式展示
情景式展示是指作者从小说人物的叙事感知中呈现其当下或曾经所处场景中的事件,读者能从该人物的主观视角感知现实场景中正在发生的客观事件
1.用在场人物的主观感知描绘眼前的场景
作者用小说场景中某个人物的主观感知来描绘场景。因此,被描绘的小说场景已不是纯客观的场景,场景中的人物、事情和器物、景观等都被投射了该人物的意识和情感
2.从在场人物的职业身份感知描绘周围的场景
在场景描绘中透露出该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职业等特质
3.透过人物忆想时的心境或情绪描绘想象中的场景
二、言说式展示
言说式展示是指作者借助人物的言说行为或言说内容来呈现该人物所处场景中的事件,引导读者从人物的言说活动了解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同观众观看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剧情一样
1.人物对白的展示
(1)利用人物的对白内容暗示人物所处的现实场景
(2)借助人物的对白内容暗示在场人物的表情或行动
(3)通过人物对白的言行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2.人物独白的展示
(1)通过在场人物的独白内容展示场景中的事件经过
(2)从在场人物的独白言行中展示戏剧性冲突
三、场景式展示
场景式展示是指作者通过不同的叙事视角来呈现小说场景中的事件,旨在使读者能从多个角度了解和感知小说场景中正在发生的事件
1.在两个场面的来回切换中展示场景
2.借不同视角的交替聚焦来展示场景
作者虽然主要从武松的视角叙述武松打虎的场景,却又加入了全知叙述者的视角和老虎的视角,进而通过三种类型的视角交替全方位地叙述小说场景中正在发展着的情节性事件
3.从不同视角的交叠聚焦中展示场景
在一个时间的线条上先叙述其中的一个事件,接着叙述另一个同时发生的事件,或者在两个同时进行的事件之间来回切换或视角交替地加以叙述
讲述也是小说写作中不可忽视的叙述方式
概述自有其独特的用途。比如,它可以加快叙述速度,让读者匆匆跳过不感兴趣或太感兴趣的细节
一、写作者的讲述与代理者的讲述
1.写作者的讲述
写作者的讲述是指作者直接在小说作品中概述相关的话题信息。其表现为,作者以写作者的身份闯入小说作品之中,概述、解释或评议与小说故事有关的事件,进而能干预并引导读者的阅读行为
2.代理者的讲述
(1)第一人称小说中的代理者讲述
在第一人称小说中,“我”的叙述主体往往充当了一种代理叙述者的角色,代替作者叙述整个小说故事,并且,作者总会借助于第一人称“我”,以曾经亲历者或正在参与者等身份概述小说故事中的事件,进而增强小说故事的在场感
(2)第三人称小说中的代理者讲述
代理者的讲述能使作者在全知叙述者之外创造出一个作者的代理者
与第一人称小说中的代理叙述者“我”不同的是,在第三人称小说中,代理叙述者“我”往往会以调查者或旁观者等的身份讲述与小说故事相关的事件,因而带有非虚构叙事中的真实感
二、全知叙述者的讲述与人物的讲述
1.全知叙述者的讲述
在第三人称小说中,全知叙述者既不是作者,也不是故事中的具体人物,甚至没有姓名,却能知道小说故事中的所有事件,包括人物内心的想法、情感,甚至是鲜为人知或秘而不宣的人物隐私。所以,全知叙述者的讲述是作者以局外人或非当事人的身份概述小说故事中的事件和背景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话语层面上的全知视角
2.人物的讲述
(1)人物独白的讲述——作者通过小说场景中人物独白的言说内容概述场景外的事件
(2)人物对白的讲述——作者通过小说场景中人物的对话内容来概述场景外的事件
三、人物“我”的讲述与故事叙述者“我”的讲述
1.人物“我”的讲述
人物“我”的讲述是指作者通过人物“我”以小说故事参与者的身份概述或议论小说情节中的事件,旨在为人物“我”讲述时的场景叙事提供背景性的议论话题
2.故事叙述者“我”的讲述
故事叙述者“我”的讲述是指作者通过故事叙述者“我”用回忆者的身份概述和议论小说故事中的事件,所以,作者可以借此超越人物“我”的视野叙述小说故事中的事件,进而打破单个场景的时空局限
(1)故事叙述者“我”讲述人物“我”后来才知晓的事件
在第一人称小说中,人物“我”只能讲述其在小说场景之前或当时所知道的事件。一旦小说中的“我”超出了人物“我”的叙事视野,讲述了小说场景中的“我”之后才能知道的事件,便成了一种故事叙述者“我”的讲述
(2)在时空切换中使用故事叙述者“我”的讲述
在回忆式的第一人称小说中,作者往往会通过故事叙述者“我”回忆往事的角度叙述小说故事中的事件,其常用的手法是,故事叙述者“我”在时空切换的讲述中回忆人物“我”在不同时间段中所经历的事件。这便是一种故事叙述者“我”的讲述方式
(3)以间接引语方式引入故事叙述者“我”的讲述
在进行式的第一人称小说中,作者主要通过人物“我”的角度叙述小说故事中正在发生的事件。但是,作者一旦用间接引语的方式概述故事中人物(包括人物“我”)的对话内容时,便会将叙述主体由人物或人物“我”滑向故事叙述者“我”,甚至成为故事叙述者“我”的讲述
把展示与讲述组合起来叙述小说故事
一、讲述性组合
展示服务于讲述
1.话题式
话题式是指作者为话题议论而设置的场景叙事。在一个场景叙事的构架中,作者将小说场景中人物的对话内容设置为议论话题,旨在向读者提供在场或不在场的小说主人公的背景信息
(1)在小说开篇场景的次要人物对话中披露主人公背景信息的话题式
(2)在小说过渡场景的次要人物对话中概要交代主人公事迹的话题式
2.例证式
例证式是指作者为讲述中的人物等提供背景信息而设置的事件例证。其基本的运作方法是,作者用一些场景化的叙事片段来例证小说中的讲述内容,进而使其增添形象而生动的叙事效果
(1)由作者讲述的例证式,即在作者讲述中举一些场景叙事的事例
(2)由全知叙述者讲述的例证式,即在全知叙述者讲述中举一些场景展示的事例
二、展示性组合
展示性组合是指为展示而使用讲述的组合叙述方式
1.陈述式
(1)叙事场景转换的陈述式
在第一个场景转入第二个场景的时候,作者通过全知叙述者的陈述式讲述的自然段落过渡性地加以组接
(2)浓缩叙事场景中事件的陈述式
2.修辞式
修辞式是指作者为场景叙事中的议论话题引入场景外的修辞元素。虽然,这些隐喻、象征等修辞性叙事元素源于小说的场景之外,但是,作者却借此为场景叙事中的议论话题营造某种熟悉化的叙事联想或陌生化的叙事想象
(1)单个人物的议题修辞式
(2)人物间的议题修辞式
第二章 从故事大纲到情节清单
叙事母题的构成
在撰写故事大纲之前,作者需要从小说的故事素材中提炼出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并用母题词汇和母题语段组成母题句型。也就是说,作者从故事素材中发现了一些独特而感人的叙事成分之后,需要将其转化为由母题词汇和母题语段构成的母题句型
1.母题词汇
母题词汇是叙事母题中最小的叙事元素,并往往表现为叙事关键词
(1)命名类母题词汇
由名词或代词构成,其叙事功能在于命名人、事、物,如天与地、人与神、因与果等
(2)行动类母题词汇
由动词构成,其叙事功能在于叙述人物或生命体的外部行动,如出走、寻找、复仇(行动)、做(事)等
(3)修饰类母题词汇
由形容词和副词构成,其叙事功能在于描述或装饰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因而总是粘附于其他类型的母题词汇身上,如善良的与贪婪的、真的与假的、永久的与暂时的等
(4)意识—情感类母题词汇
由情态词构成,其叙事功能在于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想要、不想要,愿意、不愿意,后悔、无悔,生气、高兴,希望、绝望等
2.母题语段
母题语段是一种由两个及以上的母题词汇构成的叙事语块。它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叙事母题,却能表示人物在小说故事中的行动呈现方式,因而是叙事母题的核心组成部分
(1)外显型母题语段
由命名类母题词汇与行动类母题词汇组成,其叙事功能是呈现人物的外部行动,具体表现为:外部行动+行动对象
(2)内隐型母题语段
由命名类与意识—情感类母题词汇组成,其叙事功能是呈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具体表现为:内部动作+动作对象
比如,小说《西游记》的故事可以概括为“设法+求取佛经”;《圣经》的伊甸园故事可以概括为“想要+偷食禁果”。其中,“设法”、“想要”是行动者的意识或情感所表现的行动欲望,而“求取佛经”、“偷食禁果”则是行动者的内部动作所指涉的对象
3.母题句型
母题句型是完形的叙事母题,其句法形式通常表现为一个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的单句或复句的叙述句,简称母题句型
(1)外部行动句型。即行动者+外部行动+行动对象
唐僧+求取+佛经
(2)内部行动句型。即行动者+内部行动+行动对象
唐僧+设法+求取佛经
故事中主动主人公与被动主人公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主人公在为追求欲望而采取行动时,与他周围的人和世界发生直接冲突;而后者则是主人公在内心追求欲望时,与其自身性格的方方面面发生冲突
在设计小说的故事大纲时,作者不仅可以用外部行动句型叙述主人公在小说故事中做了什么,而且能够用内部行动句型表现主人公在小说故事中想了什么。也就是说,作者应该从主人公的外部行动与内部行动两个层面上构思和编写小说的故事大纲
用纲领性叙事母题策划故事大纲
一、框架式
作者从故事素材中找出一个能涵盖小说故事始末的结构性框架,并通过母题词汇、母题语段和母题句型的方式概述为单个叙述句。所以用框架式纲领性叙事母题策划故事大纲时,作者考虑的是如何将小说故事的始末过程描述为单个叙事母题句型
“一枚戒指的故事”就采用了一个框架式叙事母题:失而复得的情人礼物。如上所述,这个故事核可以概述为以下五个叙述句
(1)购粮者见粮商不在家,便与粮商的妻子达成用一枚戒指作为情人礼物的协议
(2)购粮者与粮商的妻子做爱后,将自己的一枚戒指送给了粮商的妻子
(3)购粮者后悔把自己的戒指送给了粮商的妻子,想要讨回那枚戒指
(4)购粮者向粮商谎称,是粮商的妻子告诉他能用一枚戒指交换粮食,并使粮商信以为真
(5)粮商很生气,让自己的儿子回家去取回戒指,并还给了购粮者
二、主题式
在策划小说的故事大纲时,作者可以从故事素材中发现一些具有叙述话语取向的叙事元素,并将其提炼为一个能表征小说故事主旨的叙述句。因此,主题式是指作者将小说故事提炼为一个叙事主题的纲领性叙事母题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的主题式叙事母题是:王子报复杀父仇人。这个故事核可以概述为以下五个叙述句
(1)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从父亲的鬼魂那里得知父亲是被叔父克劳迪亚毒死的,因而发誓为父复仇
(2)哈姆雷特发现丹麦新国王克劳迪亚正在独自祷告,因不愿杀父仇人的灵魂升入天堂而放弃了报复的机会
(3)哈姆雷特将实情告诉已经成为丹麦新皇后的母亲时,误杀了躲在挂毯后窃听的欧菲莉亚的父亲
(4)因父亲和妹妹之死,欧菲莉亚的兄长与克劳迪亚密谋在决斗中用毒剑刺死哈姆雷特
(5)决斗中,哈姆雷特被欧菲莉亚的兄长用毒剑刺伤;哈姆雷特的母亲因误饮毒酒而当场毙命;欧菲莉亚的兄长遭哈姆雷特的反击而误中毒剑,临死前向哈姆雷特坦白了一切;愤怒中的哈姆雷特用毒剑杀死了克劳迪亚,最终为父报仇
三、突转式
突转式是指作者在设计故事核的叙事转折时所使用的纲领性叙事母题。其特点在于,作者在故事素材中挖掘出具有矛盾冲突功能的叙事元素,将其设定为一个能驱动小说故事“大反转”的叙事机制,并概括为单个叙述句。所以,突转式是作者从小说故事的整体转折的意义上设计的纲领性叙事母题
例如,《圣经》的伊甸园故事有一个突转式叙事母题: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这个故事核可以概述为以下六个叙事叙述句
(1)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并将生命之气吹入其鼻孔而使之成了一个活人,取名叫亚当
(2)上帝在东方为亚当造了一座伊甸园,吩咐亚当可随意吃树上的果子,但禁止吃园中某一棵树上的果子,若吃了禁果的话就会死去
(3)上帝用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亚当和那女人成为夫妻,两人虽赤身裸体,却并不感到羞耻
(4)亚当的妻子从蛇那里得知,吃了园中那棵树上的禁果并不会死,却能使眼睛明亮,分辨善恶,于是便偷食了禁果,又拿给了丈夫吃
(5)亚当和他的妻子偷食禁果后眼睛明亮了,发现各自都赤身裸体,就用禁果树叶遮盖了自己的身体
(6)亚当和他的妻子向上帝承认自己偷食禁果后,上帝将两人赶出了伊甸园,亚当给他的妻子取名夏娃
情节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情节单位的主要特性
情节单位是小说的情节清单结构中独立而完整的叙事单位,其基本特点是:小规模的事件是情节单位的基本要素,而一个完整的情节单位则是由两个以上的小规模事件在时间顺序和叙事逻辑中串联而成的
1.一个完整的情节单位须由两个以上的小规模事件组成
小规模事件是指情节单位中不可细分的最小事件;而大规模事件则是由两个以上的小规模事件组成的
2.两类情节单位
(1)外显性情节单位,是在小说情节线上叙述人物外部行动的叙事单位
(2)内显性情节单位,是在小说情节线上叙述人物内心活动的叙事单位
3.一个情节单位应由两个以上的小规模事件在时间顺序和叙事逻辑中串联而成
情节单位不仅应由两个以上的小规模事件在时间顺序中串联而成,而且需要在不同的事件之间置入叙事逻辑
福斯特认为,故事与情节的区别在于,故事中的事件是由时间顺序的关系连接起来的,而情节中的事件不但具有时间先后的顺序,并且引入了因果关系
(1)因果逻辑与转折逻辑组合而成的情节单位
(2)因果逻辑与证明逻辑组合而成的情节单位
通过黛玉的自我回忆而得出证实性的叙事判断,进而为情节单位中的小规模事件的连接提供释疑、确认等依据
证明逻辑则表现了黛玉较有主见和心机的性格,她没有轻易地信从众姊妹的介绍,而是从自己的母亲曾经谈及的往事中得到印证后才与王熙凤陪笑见礼
二、情节单位的叙事动力
1.在主人公的欲望中寻找叙事动力源
小说的魅力正在于通过创造性的叙事虚构,在书面故事中表达和分享人的感情、思想和智慧,以及由人的生活经历所引发的启迪、思考和感悟。也就是说,在设计小说的情节清单时,作者不仅要写作一个独特而完整的故事,而且要从故事的主人公身上发现能激发其写作冲动的力量——一种叙事动力源
2.用主人公的欲望与阻碍之间的矛盾冲突设置小说情节线上的困境
3.让主人公因直面困境而卷入矛盾冲突的旋涡
无论是第三人称小说还是第一人称小说,作者都应该让小说主人公直接面对困境,展示主人公因直面困境而陷入观念和情感等方面的矛盾纠结之中,进而使主人公处于小说情节线上矛盾起伏的风口浪尖上
4.从主人公主动摆脱困境的行动中展示戏剧性张力
其实,小说主人公所直面的困境往往涉及两个方面
一个是存在上的困境,主人公陷入了因其欲望与阻碍的矛盾冲突而导致的困境
另一个是行动上的困境,主人公因摆脱困境的行动抉择所引起的困境
三、情节单位的结构性重组
1.叙事模态的重组:从故事中间写起
从故事中间写起是一种被广为使用的小说叙事模态。其运作方法是,作者从故事大纲中挑选一些具有戏剧性矛盾或引人好奇的事件来设置小说的起始情节,并将起始情节之前的事件加以浓缩和裁剪而插入小说的后续情节中,进而使小说情节一开始就能吸引读者的阅读注意力
2.叙事时序的重组:倒叙、追叙、预叙和插叙
(1)倒叙
作者将故事结尾的叙事场景中的事件提到小说情节的开篇叙述,故事中的事件在情节清单中的次序为3-1-2—3。与从故事结尾写起的叙事模态不同,倒叙只是一种叙事时序上的局部重组,其特点是,作者将小说故事结尾中的事件用作小说情节起始的一个引子式叙事片段
(2)追叙
作者将故事前面的叙事场景中的事件移至小说情节的后面叙述,故事中的事件在情节清单中的次序为2-1-2-3
(3)预叙
作者将故事后面叙事场景中的事件提到小说情节的前面叙述,故事中的事件在情节清单中的次序为1—3—2—3
(4)插叙
作者在小说情节正在叙述的叙事场景中插入小说故事之前或之后的叙事场景,故事中的事件在情节清单中的次序为1-2-1(预叙式插叙)或者2-1-2(追叙式插叙)。在叙事时序重组中,预叙和追叙关注的是事件在情节清单中的时间取向,而插叙却侧重于事件在情节清单中的重组方式。所以,预叙式插叙和追叙式插叙主要探讨作者如何将不同时间取向的事件配置在小说情节线上,进而对正在叙述的叙事场景引入某种戏剧性氛围
3.叙事时态的重组:等叙、概叙与扩叙
(1)等叙
是指事件的时间长度在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中基本相等的叙事时间表达方式,其叙事功能是逼真地模仿故事中的事件,旨在用场景化的事件设置情节单位
(2)概叙
是指事件在叙事时间中的时间长度小于故事的叙事时间表达方式,其叙事功能是浓缩故事中事件的时间长度,旨在加快情节单位之间的叙事节奏
(3)扩叙
是指事件在叙事时间中的时间长度大于故事的叙事时间表达方式,其叙事功能是延展故事中事件的时间长度,旨在放大情节单位中事件的局部或细节
4.叙事逻辑的重组:悬念与伏笔
(1)悬念
是一种激活叙事期待的情节单位组合模式,其运作方法是,作者在情节线索上预设一些能唤起不确定叙事期待的事件,并在情节的后续事件中释解其原因或显示其结果,进而使前叙事件与相关的后叙事件在因果叙事逻辑的基础上构成某种叙事期待的效应
第一,根据叙事期待的主体不同,悬念可以分为人物悬念与读者悬念。人物悬念是读者对不知情的人物何时知情和如何知情而产生的叙事期待;而读者悬念则是读者对知情人物是否披露和如何披露秘密事件或事件真相而产生的叙事期待。当然,在设计小说的情节单位时,作者往往会将两种悬念组合起来,使读者既对不知情的人物的知情过程产生好奇,又能对知情的人物揭秘事件真相的可能性产生猜测
第二,根据叙事期待的时态取向不同,悬念可以分为已然事件的悬念与未然事件的悬念。前者是指向过去的悬念,作者将已经发生的事件设定为未知的悬念;后者则是指向当下或未来的悬念,作者把悬念锚定于将要发生的事件。所以,作者主要在小说的话语层面上设置已然事件的悬念,而在小说的故事层面上设置未然事件的悬念
(2)伏笔
是一种激发叙事索引的情节单位组合模式,表现为作者在情节线索上预设一些潜在而不易被关注的事件,并在情节的后续事件中予以回应或点化,进而使前叙事件与相关的后叙事件在因果叙事逻辑的基础上构成某种叙事索引的效应
根据叙事层面的不同,伏笔可以分为叙事伏笔与叙述伏笔
第一,叙事伏笔,是一种在小说故事层面上设置的伏笔。通常的做法是,作者通过小说故事中人物的叙事索引来完成伏笔事件的照应。也就是说,人物在小说故事的后续事件中突然领会了相关的前叙事件,进而在小说故事内部完成了伏笔事件之间的因果衔接
第二,叙述伏笔,是一种小说情节层面上的伏笔。其特点是,作者通过读者在小说情节的后续事件中突然领会了相关的前叙事件,因而是借助于读者的叙事索引完成的伏笔。所以,叙事伏笔是一种故事内部的伏笔,作者通过小说故事中人物的叙事索引设置伏笔;而叙述伏笔则是一种故事外部的伏笔,作者将伏笔设置在小说的情节线上,由读者在阅读小说作品的过程中将伏笔中的前后事件衔接起来
5.叙事境遇的重组:叙事意识流与叙事穿越
(1)叙事意识流
是指作者在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层面上,通过主人公的直觉、错觉、幻觉和梦境等意识或潜意识流动,把小说故事中不同时空内的叙事场景在小说情节线上组接起来,进而改变主人公的内心叙事境遇
(2)叙事穿越
是指作者在小说主人公的身体行动层面上将不同时代的叙事场景进行结构性组接。与叙事意识流不同的是,小说主人公的时空穿越不是在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中实现的,而是表现为主人公的现实生活世界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时空穿越。所以,叙事穿越是主人公的外部叙事境遇在小说故事中的超时空组接。虽然在神话传说和童话故事等虚构叙事作品里,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时常会在两个不同的叙事世界里生活,然而叙事穿越的特点是,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世界之间进行时空穿越行动,而作者便是从主人公的时空穿越中发现并展示因时代不同而在小说情节上设置戏剧性的矛盾冲突的
书名:吴组缃小说课 作者:吴组缃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ISBN:9787020136445
什么是写小说的中心?我个人以为就是描写人物。因为时代与社会的中心就是人。没有人,就无所谓时代与社会;没有写出人物,严格的说,也就不成其为小说
写小说,在有了内容之后,下笔之前,得先布局。像画画,先勾个底子;像造房子,先打个蓝图,这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人物的安排问题。比如,把哪些人物摆在主要的、中心的地位,把哪些人物摆在次要的、从属的地位;怎样裁度增减去留、调配先后重轻,使能鲜明而又深厚地显示内在的特征和意义;从而充分地、有力地并且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思想内容来:凡是这些,都应该按照题材和主题的具体情况,从全局着眼,作一番精打细算
全书一般都写这样的日常生活活动。有许多生活细节,好像写得过于琐屑,但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内心深微处,正从这些描写与刻画里透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