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方文论选读
这是一个关于西方文论选读的思维导图,选录了多篇西方文学理论的经典文章和著作节选,涵盖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重要文学理论流派和思想家。
编辑于2024-11-02 22:00:58这是一个关于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行动和运用才真正有用,否则就是白看白学,要大量实践和练习,才能形成习惯真正吸收,触发自己真正做出了行动和改变才是真理!
这是一个关于幸福人生的思维导图,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幸福人生的主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这是一个关于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的思维导图,该书通过深入剖析有钱人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揭示了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显著差异。作者指出,许多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常常受到错误的思维束缚,如“努力节俭存钱”、“等待机会降临”等。而有钱人则拥有更为开放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勇于冒险,并注重持续学习和成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行动和运用才真正有用,否则就是白看白学,要大量实践和练习,才能形成习惯真正吸收,触发自己真正做出了行动和改变才是真理!
这是一个关于幸福人生的思维导图,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探讨了幸福人生的主题,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这是一个关于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的思维导图,该书通过深入剖析有钱人的思考模式和行为习惯,揭示了他们与普通人之间的显著差异。作者指出,许多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常常受到错误的思维束缚,如“努力节俭存钱”、“等待机会降临”等。而有钱人则拥有更为开放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勇于冒险,并注重持续学习和成长。
西方文论选读
俄国形式主义
组织
莫斯科
雅各,博加,维诺
圣彼得堡
布里克,艾亨鲍姆,什克,托马
共同之处都致力于科学基础,限定文学客体,确定方法程序,都不赞成艺术反映现实生活,艺术是美学实体,有内在规律
说白话就是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和技巧,不注重作品主题和意义
产生的两个阶段,二十世纪初诗歌语言理论研究
第一阶段,1916~1921,艾亨的讲说,什克的奇特化情节构成,雅格的诗歌对语言和实用语言的划分
第二阶段,1921~1926,特尼的诗歌语言问题,形式主义转结构主义
早期形式主义文学研究方法缺陷
对文学作品概念机械
倾向于静止的规则系统,只在一个时间点存在
过于绝对的使文学与生活分离
形式主义基本论点
什克,陌生话理论,,什么陌生
陌生化理论(艺术即手法),使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新奇,增加理解困难,延长理解过程,理解过程就是审美过程,比如广告中用狗的视角来叙述产品,文学写作中用改变叙述视角来描述
雅格布森,诗歌语言对实用语言,,雅诗歌
日常用语对事物思想的指涉进行有效交流,说白话听得懂为主
诗歌语言注重本身肌质,不是词语再现的事物和概念,注重语言文采修辞美感
艾亨鲍姆,故事和情节,,艾故事
故事,一系列的事件顺序因果连接在一起
情节,文本中对事件所做的艺术安排,无顺序和因果关系
讲说,特殊类型的话语方式,词汇语调导向叙述者口语
叙述讲说,依靠口头笑话和双头语义,更像是创作一个故事,会进行事件的加工筛选组织,突出某些情节,淡化次要部分,对故事进行加工渲染说出来
就好比讲故事,不单纯的叙述,用巧妙的方式来讲故事或传达信息,要考虑方法策略,要考虑怎么组织语言,安排情节先后顺序,让人更容易接受,不能一开始就说结局
巧妙的将故事
复制讲说,引进模仿成分和姿态,创造某种喜剧的连接和语音的双关,临摹现实,原原本本的把事情客观呈现出来,不做太多加工改变,把故事直接复述出来
特尼亚诺夫,文学的能动性,,特文学
文学能动性四个步骤
抵制自动化构成原则中形成新的构成原则
把新的构成原则作用于新的作品
新的原则广泛使用
新原则又变成自动化,又出现抵制它的更新的构成原则
抵制……形成新的……作用于新作品……被广泛应用……又自动化形成新的构成原则
就像文学影响你,读一篇散文,里面的故事思想会触动你,让你产生开心难过思考,改变你的心情和想法,也可以影响社会,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引发大家的对一些问题的关注思考,比如保护小动物等
人和社会被文学影响,产生思考
形式主义
意义,它试图脱离俄国当时的革命政治,而脱离本身也是政治行为,反对文学成为意识形态工具
反对文学反映现实,注重文学本身艺术美感
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波兰整体学派的发展备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对法国结构主义产生重大影响,六七年代,苏联结构主义发展中,形式发挥重要作用
波兰,法国,苏联
局限,坚持艺术的自治性,拒绝考虑文学与其他社会体系的相互关系,片面迷恋艺术手法,无视文学主题和情感内容,拒绝文学批评中的批判评价,导致极端主义,不能正确对待文学的审美特性
脱离过于迷恋艺术手法,无视文学主题和批判,过于极端的对待文学审美特性
客观题
俄国形式主义产生于 20 世纪初——《诗歌语言的理论研究》 亚库宾斯基《论诗歌语言的声音》 雅各布森《俄罗斯近期诗歌》 艾亨鲍姆《俄国抒情诗的旋律》 特尼亚诺夫:《诗歌语言问题》《论文学的进化》《关于对仿的理论》《论文学事实》 特尼亚诺夫、雅各布森《文学和研究的问题》 什克夫斯基:《斯特恩的<项狄传>和散文理论》
批判
1923,列 文学革命
1924,安 艺术理论
1928,米哈,文学研究
苏联,形式主义对作家艺术家是贬义词
英美新批评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艾略特,理,燕,兰提出基本观点并实践
第二阶段,三四十年代,支持者大增,观点迅速扩展,影响到文学期刊和大学教科书
20提出,3040扩展,4050主流失去革新
第三,四五十年代,占主流地位,失去革新精神和生命力
特征
脱离社会背景和政治社会,只注重文学客体本身,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导致的纯文学批评
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
主张一种有机的文学理论,集中探讨词语与作品的语境关系,认为每个词都语境都有作用和意义
脱离社会背景现实,只强调作品本身的结构语境词语修辞的纯文学批评
强调文本的细度,注重词语的细微差别和修辞方式,意义
把也文学宗教与道德区分开
基本论点
艾略特,非个人艺术。理查兹,内在必然性。兰色姆,本体论口号。利特,细读法。维萨姆特意图情感的谬误。布鲁克斯,悖论语言
主张
1、新批评强调的自治性,主张文学的意义在于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 2、它注重文学客体本身,不考虑社会背景、历史和政治及社会效果。 3、它强调词语与作品语境的头系,认为词语的意义由其在语境的地位决定。
文本的意义来自于语言有机构成,不考虑社会背景政治,强调词语的含义由语境决定
局限
割断文本与作者的联系,取消外在因素,一味追求结构统一,强调语言机制,对意义的理解大受局限
注重文学本身,不考虑社会背景,历史,政治,社会效果
完全脱离作者和社会,一味注重作品结构,语境
强调词语与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词语的意义由所在语境的地位决定
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的基本观点
:诗的基本特征在于对立因素的调和,使它们和谐统一,因此 它需要一些对词语的客观意义进行客观组
现象学和阐释学
现象学
19世纪欧洲,文本现代哲学思潮,创始人胡塞尔
主张核心
个人思想是一切意义的中心和根源
现象学呢,可以这样理解。 想象你在看一个苹果。平常我们可能只是简单地说“这是个苹果”,然后就过去了。但现象学就要求你更仔细地去观察这个苹果,去关注你看到苹果的这个具体的体验。比如苹果的颜色是怎样的红色,红色给你什么感觉;苹果的形状是怎样的,摸起来是什么质地;闻到苹果有什么味道等等。 现象学就是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直接感受到的现象上,而不是只根据以前的知识或者概念去认识事物。它强调的是你当下的、真实的体验,就像你重新去认识世界一样,把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都放下,纯粹地去感受事物呈现给你的样子。 简单来说,现象学就是让你更用心地去观察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现那些被我们平常忽略的细节和感受。
不要凭借着以前的经验认知,抛开先入为主,注重当下客观的感受,纯粹的去体验事物的本身,感受苹果的气味形状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发展而来,重新考察了狄尔泰的主题~客体二元论,另有施莱尔
特征
强调主体在决定意识方面的核心作用
罗曼作品四层次
物质的特号,文词的意思,表现的意思,想象的目标
文字符号,词意思,表现的含义,想象的画面
罗曼·英伽登提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语音层,就是作品的文字读音等,这是最基础的层面。 第二个层次是意义单元层,由字词组合起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第三个层次是被表现的客体层,也就是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场景等形象。 第四个层次是图式化外观层,是读者根据作品的描述在脑海中形成的大致画面和轮廓。简单来说,这四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给读者的感受。
现象学文学批评
海德格尔否定了胡塞尔的客观看法,发展了境遇论,并应用于文学理论,指出文学作品并不是将其中已经完成的确定封闭的意义抛向世界,它的意义依赖于解释者所处的历史境遇和时间空间的变化 作品并不是固定的意义,而是由读者的境遇决定
现象学文学批评就是一种从读者的阅读体验出发去分析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 它强调读者要尽可能地排除先入之见,直接面对文学作品本身,去感受和描述作品所呈现的现象。比如,读者要关注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是如何直接呈现在自己的意识中的,而不是根据以往的观念去评判。这种批评方法注重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细致描述,以揭示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意义。
现象学归纳包括
中止人们对存在的朴素观念,是事物作为纯现象呈现给意识
事物是纯现象
把文化世界归纳为直接经验形成的生活世界
现象学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直观观察。直接去看、去感受现象本身,不带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如实记录下所观察到的一切。 其次,描述现象。用清晰、具体的语言把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尽可能详细地展现现象的各个方面。 最后,归纳本质。从众多具体的现象描述中,找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总结出关于这个现象的一般性认识。
把现象范畴里的我与超验经验的主体联系,形成超验归纳
现象学目的
通过把握凭经验可以肯定的东西,构成一种知识所以你依的基础
回归到事物本身,不早只把苹果看成一种水果,要观察苹果本身的颜色,味道
现象学局限
现象学常常不注重作品的历史背景,而是强调“在意识之内”对文本进行理解,文本被归纳为 一种意识的体现,因此,现象学便成了一种主观的甚至唯心的批评。
过于唯心意识看待事物
现象学基本观点
拒绝自然态度追求确定性
意识之内的对象具有稳定的结构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 首先,现象学强调要“回到事情本身”。这就意味着不要被各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理论所左右,而是直接去面对和观察事物本来的样子。比如看到一个苹果,不要马上想到“苹果是一种水果,有这样那样的营养价值”等概念,而是单纯地去观察这个苹果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最直接的现象。 其次,现象学注重对主观体验的研究。它认为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体验都是独特的,不能仅仅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还要关注我们自己的感受和意识。比如同样是看一场电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现象学就会去研究这些主观的体验是如何产生的。 再者,现象学强调对现象的描述和分析。不是去下一个简单的判断或者结论,而是详细地描述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描述一个人的行为时,不仅要说出他做了什么,还要分析他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种行为背后可能的意义。 最后,现象学认为世界是通过我们的意识呈现出来的。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在我们的意识中被构建出来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自己意识的反思来更好地理解世界。 总之,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就是让我们更加关注事物的直接现象、主观体验,通过描述和分析来深入理解世界,并且认识到世界是与我们的意识紧密相连的。
不要先入为主,赋予某件事物特定的看法印象,要去客观细致的观察事物本身
现象学致力于构建具体的世界和研究方法
运用现象学阐释文学作品
作者创作条件和读者都可以被忽略,真正的目标在于对文本进行全然内在的阅读
语言只是文本内在意义的表现
找到作者在文本中的心灵结构
现象学失败的中立尝试
用现象学阐释文学作品,就是要你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直接面对文学作品本身。就像你第一次看到一个东西,不带着任何预设去感受它。 你要仔细体会作品中的各种细节,比如人物的言行、场景的描写等。想象自己就处在作品的世界里,去感受那个世界的真实模样。 关注作品呈现出的现象,而不是急于下判断。思考这些现象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从这些体验中去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读一本小说,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它要表达什么大道理,而是去感受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就像你自己在经历那些事情一样,然后从中慢慢领悟出作品的内涵。
现象学认为作品具有稳定的原型结构
阐释学伽达默尔
十九世纪扩展到一般的文本的解释
局限
1、阐释学虽然强调一切解读在于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强调历史的传统,但它只承认单一“主 流”传统,忽视历史本身的矛盾和斗争。 2、阐释学主要集中于过去的经典作品,几乎不注重当代的作品,也不考虑文学作品是可以分散 的,不完整的和具有内在矛盾的可能
对文学批评的意义
一是否定所读的作品,认为他背离传统
读者被动保守,可能因作品不符合传统而认为作品低劣
二是修改原有的整体概念,将它归纳到新的表现方式,使之与作品适应
读者主动的开放,会尽力转换力场,冲破观念
两者都促进了读者态度和阅读行为,反映批评
阐释学对文学批评有重要意义。它让批评者明白,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鼓励批评者从多种角度去分析作品,考虑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感受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同时,阐释学也提醒批评者,理解作品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给出唯一标准答案,从而使文学批评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精神分析理论
佛洛依德,核心是无意识的概念
通往无意识的主要途径是做梦,梦是无意识愿望的象征性实现
精神分析批评理论
1、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概念; 2、克莱恩阐述了“客体关系”理论; 3、拉康提出了无意识是人类主体进入语言秩序的结果,他借鉴语言哲学,认为人类经验中存在 着想象的、象征的,和实在的三种秩序,进而发展了“境象阶段”理论
三种心理机制模式
动力模式
精神内部无意识的欲望与压制他们力量之间的冲突,无意识的欲望想要释放出来,压制力量尽力不让他们显现出来
动力模式: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它为我们的心理活动提供动力。这里的动力主要来自本能欲望,比如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等。这些本能推动着我们去行动、去追求满足。就好像汽车发动机驱动汽车前进一样,我们的本能欲望驱动着我们去做各种事情,满足自己的需求。
追求本能欲望
经济模式
心理能量或激动兴奋的分配,依附于某些观念,客体身体的不同部分等
经济模式:可以想象成一个理财系统。在这个模式下,心理能量就像钱一样,在不同的心理活动之间分配。有时候我们会把更多的心理能量投入到某个特定的活动中,比如专注于工作或者陷入一段热恋。这就像把更多的钱投资到一个项目上。而有时候我们又会调整心理能量的分配,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就像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投资组合一样。
把时间精力投入一份工作或一段感情
地质理论
按空间的隐喻把心理机制的分为不同的亚系统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地质模式:有点像考古挖掘。我们的心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就像地层一样。 最表面的是意识,我们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但在意识之下还有潜意识和无意识。 潜意识就像是稍微深一点的地层,我们有时候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又不是很清楚。 而无意识就像最深的地层,里面藏着很多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冲动和记忆。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分析我们的梦、口误等现象,可以挖掘出这些隐藏在深处的心理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弗兰兹·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一个通过象征揭示出无意识的例子。 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一情节极具象征意义。甲虫象征着格里高尔在无意识中被压抑的自我以及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异化。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后,他的家人对他的态度逐渐转变,从最初的惊讶、担忧到后来的厌恶和嫌弃。这反映出人们在无意识中对他人的冷漠和自私,以及社会关系的脆弱性。 甲虫的形象也可以看作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的象征。格里高尔在变成甲虫后,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感到孤独和无助。这种孤独感象征着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即人们在无意识中与他人的隔阂和无法真正理解彼此。 通过甲虫这一象征,卡夫卡揭示了人类无意识中的恐惧、压抑和异化,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孤独。
本自,自我,超我
本我模式就像是一个任性的小孩。它只追求快乐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不管什么道德规范和现实情况。比如饿了就想吃东西,不管现在是不是合适的时间或地点。本我完全按照本能行事,想要什么就立刻去争取。 自我模式就像是一个理智的成年人。它要在现实世界中生存,所以得考虑各种情况,协调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自我知道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得根据实际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望。比如虽然饿了,但如果现在在上课,自我就会克制本我的冲动,等到下课了再去吃东西。 超我模式就像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它代表着道德和良心,会监督自我的行为,让我们遵守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如果自我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超我就会让我们感到内疚和羞愧。比如偷东西能满足本我的欲望,但超我会阻止我们这样做,因为偷东西是不道德的行为。 简单来说,弗洛伊德的三种机制模式就是我们内心不同的力量在相互作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小孩,成年人,圣人
基本论点或贡献
拉康~结构精神分析理论的入门无意识是像语言那样构成的,提供了结构精神分析理论的入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阐释了传统精神分析的发展理论
镜像阶段
把镜中像指认为另一个孩子,是把自我指成他人,指认为自己像,会把光景的幻想当成真实,混淆真实与虚构,并迷恋自己的镜像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 想象一下一个小婴儿,大概在6个月到18个月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把小婴儿抱到镜子前,一开始小婴儿不知道镜子里的那个小孩是谁。但慢慢地,小婴儿开始意识到镜子里的那个小孩就是自己。 这个时候小婴儿会特别兴奋,因为在镜子里看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可实际上,小婴儿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呢,但镜子里的那个影像看起来是那么完美。 这就是镜像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婴儿通过镜子里的影像建立了一个对自己的初步认识。但这个认识其实是想象出来的,不是真正的自己。因为现实中的小婴儿还很弱小,很多事情都做不好,但镜子里的那个“自己”却很完美。 所以拉康说,在镜像阶段,我们建立的自我其实是一个虚幻的自我,是通过认同镜子里的那个影像而形成的。这个自我就像是一个我们一直追求的理想形象,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我们。以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去追求这个理想的自我,却往往忽略了真正的自己。
镜中虚幻理想的自我
身体性感区的三个阶段
口唇阶段,幼儿大部分愉悦产生于嘴的吸和咬
腔门阶段,幼儿专注腔门和通便的快感
生殖器阶段,幼儿进入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起源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在佛洛依德理论中占有绝对中心地位,标志着从想象原则到现实原则到转变,是道德,良心,法律,谁替,宗教的一切权力形式的开始,称为精神神经病的核心
性心理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础上,与性征,性俗,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包括与他人交往的婚恋心理状态
精神分析批评理论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
指由遗传保留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精神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可以这样理解: 想象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巨大的仓库。这个仓库不是我们自己单独建造的,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这个仓库里装着一些古老的、普遍的记忆和情感模式,这些东西我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它们却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比如,我们可能天生就对黑暗、蛇等东西有一些恐惧,这可能就是因为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黑暗和蛇在很久以前就和危险联系在一起,这种记忆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又或者,我们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被一些神话故事或者古老的传说吸引,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故事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就像是人类共同的心灵密码,虽然我们平时不一定能察觉到它的存在,但它却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和反应。
如何证明集体无意识的存在?比如人们都怕灾难,都黑暗,都崇拜英雄
克莱恩客体关系
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寻求客体
精神分析理论影响
不仅影响到文学批评,对文化研究也产生巨大影响,当代许多文化话语理论都源于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历史,性属,身份和权利话语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意识及其机制的精神分析理论
米歇尔的话语权利理论,女性主义对无意识语言结构的分析~詹姆逊关于政治无意识的论述~身体政治中无意识的作用等等……
读者反映批评
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也叫接受理论,接受美学
三个阶段
注重作者,注重文本,注重读者
谁是读者
读者,读书的人
虚拟读者,作者心目中的读者
理想读者,有洞察力的读者,能全面彻底了解作者的每个意图含义
卡勒
阅读常规
文本对读者呈现的形态,并不由文本自身决定,而是由读者按照常规用于文学符号系统决定
卡勒的阅读常规可以这样理解:当你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任何文本的时候,你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传递的信息。而是带着自己的经验、想法和期待去解读文本。 首先,你会根据文本的标题、开头等部分形成一些初步的预期。比如看到一个恐怖小说的标题,你可能就会预期会有吓人的情节和紧张的氛围。 然后,在阅读过程中,你会不断地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理解去解释文本中的内容。如果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或概念,你会尝试从上下文去猜测它的意思。 同时,你也会注意文本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比如章节的划分、段落的逻辑关系等,这些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最后,你的阅读体验还会受到你的个人喜好、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总之,卡勒的阅读常规强调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被动的接收者。
常规的阅读经验,看标题就知道什么内容
阅读常规有以下作用: 1. 提高效率:帮助你快速进入阅读状态,有规律地进行阅读可以减少分心和浪费时间的情况,提高阅读效率。 2. 增强理解:促使你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如预读、精读、批注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3. 培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定期进行阅读可以不断积累知识,提升个人素养。 4. 便于记忆:遵循一定的阅读常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记忆所读内容。
著作
福楼拜,结构主义诗学,追踪符号,文学理论简介等
菲什
美国著名批评家理论家
著作
失乐园里的读者,自我消费的制品
经验感受
认为文学是一种惊艳感受,取消了读者与文本的割裂,使读者的反应变成了注意的焦点,由读者的语言和文化能力决定
菲什的经验感受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是单纯地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而是带着我们自己以往的经验、情感和认知去理解文本。 比如说,当你读一本小说,如果你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情感体验,那么你在阅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就会更容易产生共鸣,对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又或者,你对某个主题有特别的兴趣或者专业知识,那么当你读到相关主题的文本时,你会用你已有的知识和感受去解读它,可能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和意义。 总之,菲什认为我们的阅读不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而是受到我们个人经验感受的强烈影响。
带着自己类似经历的经验去感受认知文本
布莱希
美国著名批评家
著作
阅读与感受,主观批评等
主观评价
阅读是满足读者心里需要的过程,一种是读者对文本的自发反应,一种是读者赋予文本的意义。后者一般呈现为客观的解释,由读者的主观反应而来,对作品的解释必然反映出个体人主观反应的个性
布莱希特的主观评价可以这样理解: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固定的标准或者别人的看法,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去思考和判断。 比如看一场戏剧,不是被动地接受舞台上呈现的一切,而是要主动地去思考剧情的合理性、演员的表演方式、传达的价值观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情感倾向等对戏剧做出属于自己的评价。 布莱希特的主观评价鼓励我们不要盲目跟从,要有自己的主见,敢于质疑和挑战既定的观念,以更加独立和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的主观评价
诺曼霍兰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奠基者之一
著作
莎士比亚想象力,文学反应的动力,五种读者阅读等
基本论点
人们对待文学的处理方式与他们对待生活经验的方式相同
自我中心模式
作品只能由读者完成,批评的任务也需要重新限定,作品作者都不再是讨论的主要客体,因为读者在阅读中遇到的他者也是读者自己
诺曼·霍兰的自我中心模式可以这样理解: 在阅读或者理解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意味着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情感、价值观、兴趣爱好等去解读所接触到的信息。 比如读一本书,我们可能会更容易关注那些与自己生活有相似之处的情节,或者对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观点更有认同感。我们会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用自己已有的认知框架去理解新的信息。 这种自我中心模式并不是完全不好的,它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理解和吸收一些与自己相关的内容,但同时也可能让我们错过一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所以我们也需要有意识地去突破这种自我中心,尝试从更客观、多元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过度依赖自身经验去选择和理解文本,要突破自我中心,更多元客观的看待理解事物
伊泽尔
接受美学康斯坦茨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著作
不确定性,隐在的读者,阅读的行为
接受美学
伊泽尔为代表,确定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
伊泽尔的接受美学可以这样理解: 当我们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或者欣赏任何艺术作品的时候,这个作品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有着唯一确定意义的东西。它的意义是在我们读者、观众与作品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 比如说,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有的人可能被书中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而另一些人可能更关注书中对社会问题的探讨。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经历、性格、兴趣等去阅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接受美学强调了读者、观众等接受者的重要性,不再把作品的意义仅仅看作是作者赋予的,而是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接受者的参与下共同构建起来的。
不同的人,对文本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作品的意义包含
作品本身
读者的赋予
姚斯水平垂直接受
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水平接受
姚斯的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可以这样理解: 垂直接受就是我们在不同的时间点去看同一个作品时的接受情况。比如你小时候读一本童话书,可能只看到了有趣的故事和可爱的角色;等你长大一些再读,可能会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和社会意义。这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阶段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就像沿着一条垂直的时间线在变化,所以叫垂直接受。 水平接受呢,是指在同一时间,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作品的接受情况。因为每个人的背景、性格、兴趣等都不一样,所以大家看同一部电影、读同一本书可能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可能觉得很精彩,有的人可能觉得一般,这就是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同人的不同接受状态,所以叫水平接受。
垂直:不同阶段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水平: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看法,每个人经历认知不一样
读者反映批评的意义
赋予了读者以能动作用,打破长期以来认为作者是解释作品意义的权威观念,因而对增强读者的意识和拓展文学批评的思路具有明显的意义
读者反映批评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 它让我们意识到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发挥作用。就像我们看一本书,我们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想法、情感去理解书中的内容,这样不同的人对同一本书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解读。 这种批评方法提醒作者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创作,而要考虑到读者的反应。因为如果作品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那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读者来说,读者反映批评让我们更加重视自己在阅读中的主观体验,鼓励我们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同时,通过和其他人交流对同一作品的不同反应,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更多角度去理解作品。 总的来说,读者反映批评让阅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它把读者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
作者不要只顾自己感受去创作,读者要重视和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
读者反映批评的问题
在阅读行为中,主体是自由的,不能怀疑主体的一切,不能批评主体思想上的局限,读者会随着解释作品,在思想上形成无政府甚至虚无主义的倾向
读者反映批评的问题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因为读者的反应非常主观,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背景、经历和价值观,所以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这就使得对作品的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比如,有人觉得一部小说很精彩,而另一些人可能觉得很无聊,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作品的好坏。 其次,过分强调读者的反应可能会忽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有时候作者在创作时可能有特定的主题、风格或技巧想要表达,但如果只关注读者的感受,可能会忽略这些重要的方面。 另外,读者的反应也可能受到当下流行文化、社会氛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真正反映作品的本质。比如,在某个时期流行某种特定类型的作品,读者可能会因为跟风而对这类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而不是基于作品本身的质量。
缺乏客观评价,不同的读者对作品的看法过于差异化,容易忽略作者本身的意图
结构主义
二十世纪60年代,法国,列维,巴特,阿图,格雷
特点:跨学科,多样性
结构语言学
索绪尔,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基础
重要观点:语言是个符号系统,任意性的,可区分的符号构成,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语言中的每个词都是一个符号,由能指(音响形象)和所指(概念)构成。例如,“猫”这个词,其发音或书写形式就是能指,而人们头脑中关于猫这种动物的概念就是所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语言:语言系统
言语就是我们每个人平时具体说的话,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而语言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是比较稳定的。比如你和朋友聊天说的话就是言语,而整个汉语的语法、词汇体系就是语言。
言语:个人发出的声音,说出的话
能指:可以说出来的也可以写出来的
猫这个字,猫的声音
所指:标记所想到的东西
猫科动物概念
索绪尔语言学影响结构主义的意义
语言学理论对结构主义的出现有直接影响,结构主义把结构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言语之外的客体活动
人们可以把神话,亲属关系,服装绘画等看作一个符号系统,而结构主义就是把这些符号系统的潜在规则分离出来,无视符号的表达,直接研究其内在的联系
结构主义涉及范围很广,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
索绪尔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有着重大意义。 首先,索绪尔提出语言是一个系统,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这让结构主义者认识到各种文化现象也可以看作类似的系统,要从整体结构去分析。 其次,他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启示结构主义在研究中区分现象的深层结构和具体表现,注重挖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的稳定结构。 最后,索绪尔强调符号的任意性和差异性,结构主义由此关注符号在特定结构中的意义是如何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差异而产生的,推动了对文化符号的深入研究。总之,索绪尔语言学为结构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索绪尔语言学有以下基本观点: 1.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 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系统,是言语活动的社会性部分,为社会成员所共有。 - 言语是个人的、具体的行为,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 2. 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能指(音响形象)和所指(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 3. 共时和历时的区分: - 共时语言学研究特定时期的语言状态,不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 -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4. 语言是一个系统:语言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系统具有内部的秩序和规则,语言的价值取决于其在系统中的位置。
列维斯特差别论
法国文化人类学家,主张差别论,否定普遍论,将音素分析为神话,仪式,亲属关系
列维-斯特劳斯的差别论可以这样通俗理解: 他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化现象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意义。而这些部分之间的差别是理解整个拼图的关键。 比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这些差异不是随机的,而是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某种深层结构。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差别,我们可以揭示出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和文化逻辑。 就像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词汇和语法,但在这些差别背后可能存在一些共同的原则。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文化也一样,表面上的差别背后隐藏着共同的结构。 他强调不能只看单个的文化现象,而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来理解人类文化的本质。
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后都有共同的原则和结构
罗兰巴特
法国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最早把结构主义语言学运用于文学的批评家之一
著作神话学,时尚系统
基本原则
人类活动包含一种公认的,区分差异的关系系统
服装语言
系统:不能在身体同一部位穿着的服装集合(内衣裤子外套),随服装的意义而变化,军帽,草帽
罗兰·巴特的服装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服装就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我们每天穿的衣服,其实都在向别人传达着各种信息。 比如穿一身正式的西装,可能是在说“我很专业”或者“我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场合”;穿一件花裙子,也许是在表达“我心情很好”或者“我很有个性”。 就像我们说话用词语和句子来表达意思一样,服装用颜色、款式、材质等元素来传达信息。不同的组合就有不同的含义。 而且这种语言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文化和个人的喜好而变化。比如在某个时期流行某种颜色的衣服,或者某个人特别喜欢某种风格的穿搭,都是服装语言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总之,罗兰·巴特认为服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告诉别人我们是谁、我们的心情和我们所处的环境。
穿什么衣服和颜色,代表什么场合和心情
言语:西装打扮,花裙子打扮,穿粉色,穿黑色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
提出通过对句子结构的语义分析,找出普遍性的叙事语法
格雷马斯是一位重要的结构主义学者。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符号矩阵”理论。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他把各种叙事元素放置在一个类似矩阵的结构中进行分析。比如在一个故事里,有主角和对手,有帮助主角的人和阻碍主角的人等不同的角色。通过分析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结构和意义。 格雷马斯认为所有的叙事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拆解和分析,从而揭示出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层结构和逻辑。他的理论为文学、电影等各种叙事作品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通过设置主角,对手,配角这样的角色矩阵,更好的理解故事的结构和意义
结构主义的意义
有一种追求科学的报复,企图找出支配一切人类社会和文化实践的规则和系统
地质学和考古学常被用作结构主义的分析范式,人们看到的只是历史的痕迹,只在表层之下挖掘,才能了解深层的详细情况从而为表面看到的东西提供佐证和科学解释
结构主义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规律和系统 在认识世界方面,结构主义就像给我们提供了一副特殊的眼镜。它让我们看到各种现象背后的结构和规律,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混乱和无序。 比如在学习语言时,结构主义让我们明白语言不是一堆随机的单词和句子的组合,而是有一套内在的语法结构。通过掌握这个结构,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研究文化时,结构主义帮助我们发现不同文化现象之间的潜在联系和共同模式。比如不同民族的神话故事可能有着相似的结构,这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某些共性。 对于社会科学来说,结构主义可以让我们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制度、规则等结构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 总之,结构主义让我们以一种更系统、更深入的方式去认识世界,为我们理解各种复杂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为事物确立规律和系统,不会混乱和无序,有迹可循,比如语言中的语法,社会的制度和规则
一切科学可用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意义
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提供新视角:结构主义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视角,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模式,而非仅仅聚焦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者意图。 2. 揭示普遍性:有助于发现不同文学作品中潜在的共同结构和规律,使文学研究超越单一作品的特殊性,探索文学的普遍性特征。 3. 促进跨文化研究:结构主义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分析,促进跨文化文学比较研究,加深对不同文化中文学现象的理解。 4. 强调文本性:将文学作品视为独立的文本系统,注重文本自身的结构和意义生成机制,提高了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深度。
结构主义的局限
语言先于个人语言,文本由既定的文本构成,作者不是文本的创作者,意义也与作者无关
由于结构主义强调系统和共时性研究,实际上取消了历史,因为他要发现的结构是普遍性的,永恒的
结构主义的局限可以这样理解:过于僵化教条 一、过于强调结构而忽视个体 结构主义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普遍的结构上,这可能会忽略个体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就好像看一幅拼图,只关注拼图的整体图案,而忽略了每一块拼图的独特形状和颜色。比如在研究文学作品时,可能更注重作品所体现的某种文学结构,而忽视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经历和创造力对作品的影响。 二、可能导致僵化和教条 因为结构主义追求确定的结构和规律,有时候可能会变得过于僵化和教条。就像按照一个固定的模板去看待所有的事物,缺乏灵活性。例如在分析社会现象时,如果只依据一种既定的结构模式去解释,可能会忽略一些特殊情况和变化,无法全面地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难以解释变化和发展 结构主义通常更关注静态的结构,对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解释力相对较弱。好比只看到了一座建筑的当前形态,却难以说明这座建筑是如何从过去发展到现在,以及未来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在研究历史、文化等领域时,可能无法很好地解释这些领域中不断发生的变化和创新。 四、忽视主观感受和意义 结构主义往往侧重于客观的结构分析,可能会忽视人们的主观感受和赋予事物的意义。比如在欣赏一幅画时,只从画面的结构、色彩搭配等方面去分析,而忽略了观赏者对这幅画的情感体验和个人理解。这样可能会使对事物的理解变得比较冷漠和机械,缺乏人文关怀。
过于注重结构,忽视个体的独特,过于僵化教条,缺乏灵活性,不解释事物的变化,忽略主观和个体感受,机械冷漠的理解事物,忽视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
结构主义强调规则,但把规则用于文本时,它会在阅读中发生变化,如果继续用同一种规则阅读,会产生不同的文本,文本反过来又会改变阅读的规则,不断循环往复
后结构主义
兴于二十世纪70年代,泛指取代结构主义的各种批评理论和方法
主要理论观点
1后结构主义主要理论要点如下: 1. 反对结构的稳定性:后结构主义质疑结构主义所强调的固定、稳定的结构,认为结构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2. 消解中心:否定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和权威,主张多元性和去中心化。 3. 强调文本的开放性:认为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文本具有无限的开放性。 4. 关注语言的不确定性:指出语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语言不能准确地反映现实。 5. 批判传统的二元对立:试图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如主体与客体、男性与女性等。
后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1. 反本质主义:否定事物存在固定不变的本质,强调事物的多元性和变化性。 2. 去中心化:破除传统的中心观念,倡导多元视角和分散的权力结构。 3. 对语言的质疑:认为语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不能准确反映现实。 4. 文本开放性:强调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读者在意义构建中的作用。 5. 批判传统二元对立:试图打破传统的二元思维模式,如主体与客体、男性与女性等。
解构主义
认为文本不表示任何确定的意义
解构主义可以这样理解:拆解结构主义的各个构成,质疑传统是否绝对正确,重新审视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搭好的积木塔。解构主义呢,就是把这个积木塔拆开来,看看每一块积木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它们能搭成这个塔,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搭法。 在各种领域,解构主义就是对现有的观念、理论、结构进行拆解和分析。比如在文学中,解构主义可能会质疑传统的文学体裁分类、故事的固定模式、作者的权威地位等。它不认为有一个绝对的、唯一正确的解释或结构,而是鼓励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读。 它强调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一切都可以被重新审视、重新组合。就像你可以把那些积木重新搭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形状,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总之,解构主义是一种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挑战传统的观念和结构,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视角去认识世界。
对构成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拆解,分析,提出质疑,重新审视,具有创造性,多元开放看待世界
实用主义
认为文本可以表示任何意义
后结构主义的实用主义可以这样理解:要灵活应变,不按传统 后结构主义的实用主义不追求绝对的真理和固定的规则。它就像是在生活中,我们不会死抱着一种单一的方法去做事,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应变。 比如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传统的方法可能是按照既定的步骤和原则去做,但后结构主义的实用主义会说,这些步骤和原则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我们要根据问题的实际特点,尝试不同的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最有效。 在看待一个观点或理论时,也不是盲目接受,而是分析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实用性。如果一个理论在某个情况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就不要被它束缚,去寻找更合适的方式。 它强调的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通过实践和尝试来找到最适合当下的行动方式,而不是依赖于抽象的、普遍适用的理念。
灵活应变,具体矛盾具体分析,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罗兰巴特
关注的主题,语言和一切再现形式的常规性
巴特向后结构主义转变标志
他放弃所谓的科学的追求
结构主义时期,巴特曾试图用科学方法寻找文本的固定结构和规律。但在《S/Z》里,他不再追求这种确定性的科学解读。他把文本拆分成众多小单元,发现文本意义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复杂多义、不断变化的。同时,他强调读者在解读文本中的重要作用,读者的参与使得文本意义无法被科学地确定下来。总之,《S/Z》不再以科学的方式去剖析文本,而是拥抱文本的不确定性和多元性。
符号要素,他相信结构主义方法可以解释一切符号系统
五种代码
作者之死,标志着他完全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
作品的意义在于读者感受
文本的乐趣,善于读者的自由和乐趣
一般的乐趣~各种超出单独一种明确意义时的感受 强化的狂喜
最突出的结构主义著作sz
写本只在理论中存在,巴特暗指现代主义文本一种理想文本,像能指组成的星系,无始无终,可以用多种方式理解,可以调动各种代码,其中无一权威
阅读的文本~是使读者成为某种固定意义的消费者,这类文本称作读本,可读的文本。读者本身也形成文本,读者成为意义的生产者,必须有人写作和生产
《S/Z》是罗兰·巴特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本书中,巴特对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进行了细致剖析。 它打破了传统的文本解读方式,不再追求单一固定的意义。巴特将文本拆分成众多小的单元,引入多种代码进行分析,展现出文本意义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同时,强调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重要作用,读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创造。这本书标志着巴特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
代码是指产生意义的阅读单位,巴特五种代码网阅读
语义的代码用于描写的含义
最后是“意素代码”,主要是关于情感、氛围等方面的。它能让你感受到故事中的情绪,是悲伤、快乐还是紧张。
情感情绪
象征的代码网指多义性或可逆反性的两极对立,常用于表示性关系或心理分析
象征代码”比较抽象啦,它涉及到一些象征意义的元素。比如某个颜色、某个物品可能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就像红色可能象征着热情或者危险。
红色象征热情
阐释的代码用于话语之谜或意义不明确的的意义
首先是“阐释代码”,就像是解开一个谜团的线索。在阅读中,你会发现一些暗示、悬念,让你不断去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像侦探在寻找真相一样。
线索暗示,侦探指引
行动的代码指行动或行为的基本逻辑顺序
“行动代码”呢,关注的是故事中人物的行动和行为逻辑。比如人物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们的行动会带来什么后果。
行为的动机
文化代码由社会形成的各种共同知识的参照,如物理,医学
“文化代码”是和我们的文化背景相关的。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文化符号、习俗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特定的文化符号背景
用这五种代码网来阅读,就像是拿着一个多面的放大镜去看一本书。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作品,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意义。这样的阅读方式能让你的阅读体验更加深入和有趣哦。
多角度分析阅读作品,深度阅读
互文性
罗兰·巴特所说的“互文性”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1. 文本间的相互关联性: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众多文本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文本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化、引用和改写。例如,一部现代小说可能会引用古代神话、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句、情节模式或主题等,这些被引用和借鉴的文本就与该小说形成了互文关系。 2. 意义的多元生成性:由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文本的意义不再是由作者单一确定的,而是在与其他文本的互动中产生的多元且开放的意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根据所联想到的其他相关文本,对当前文本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和理解,从而丰富了文本的意义空间。 3. 对作者权威的消解:互文性挑战了传统观念中作者对文本意义的绝对掌控权。作者不再是文本意义的唯一创造者,文本的创作是在已有的文本基础上进行的,其意义是众多文本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使得作者的地位相对化,文本的解读更加注重读者的参与和文本间的关系。 总之,“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多义性以及作者与读者在文本意义构建中的共同作用,为文学研究和文本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1
雅克德里达
发国哲学家,解构批评理论的创始人,著作论文字学,图像
基本论点
写作是语言的根源,这个根源不是传递说出的话的声音
符号和嬉戏~里程碑式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对西方哲学的传统思想,尤其是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如思想,提出了大胆的怀疑。美国掀起新的批评运动~解构批评
德里达理论(解构批评)
解构中心
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出发,否定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
想象一下,我们通常会觉得有一些东西特别重要,就像一个中心一样,大家都围着它转。比如在一个故事里,我们可能会觉得主角就是中心,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突出主角。但解构中心就是要打破这种观念,让我们意识到没有绝对的中心。也许那个被我们认为是配角的人物,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是很重要的,甚至可以挑战主角的地位。就像在一个班级里,我们通常觉得成绩好的同学是中心,但解构中心后我们会发现,那些有特殊才艺或者性格很好的同学也同样重要,班级不应该只有一个中心。
打破主角就是中心人物,没有绝对的中心
解构结构
否认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和确定性,反对深度模式
结构就像是搭积木的时候用的框架。我们习惯了一些固定的结构,比如故事总是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解构结构就是要把这些固定的框架拆掉,看看能不能用不同的方式来组合。也许一个故事可以从结尾开始讲起,或者中间穿插很多不同的时间线。就像盖房子,不一定要按照传统的方式来盖,可以尝试一些奇特的形状和布局,让房子变得更加独特。
打破总分总叙述结构
解构文本
反对文本的确定价值评定和终极意义的关怀
文本就是我们看到的书、文章等等。通常我们会按照作者的意图去理解文本的意思。但解构文本就是要对作者的权威提出质疑。也许作者在写的时候有自己的想法,但读者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一个文本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不只是作者想表达的那一种。比如一首诗,不同的人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它的美,甚至读出完全不同的意义。
打破对作者对文本意图的权威,读出不同的思想意图
解构阅读
强调读者的主观创造性
当我们阅读的时候,通常会按照一种习惯的方式去理解文字。解构阅读就是要打破这种习惯。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内容,而是要积极地思考,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这个情节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通过解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文本中隐藏的矛盾和复杂性,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就像侦探在破案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文本,找到更多的线索。
不要浅层阅读,要积极思考各种为什么
德里达指出写作三个特征
写出的符号可以重复,发送符号的主体和接受者不出现时也可以重复
写出的符号可以打破它的真实语境,可以无视作者简意图而在不同语境里被阅读
写出的符号有两种意义上的分离,一种是在特定的符号关系中与其他符号分离,另一种是与现在的指称分离,只能指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解构主义颠覆传统形而上学主要有以下方式: 1. 质疑二元对立:解构主义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结构,如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等,揭示其相对性和不稳定性。 2. 消解中心:否定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和权威,强调多元性和去中心化。 3. 挖掘矛盾与不确定性: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揭示其中的矛盾、模糊和不确定性,从而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确定性和绝对性。 4. 重视边缘与差异:关注被传统形而上学忽视的边缘和差异,挑战其普遍性和统一性。
解构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意义如下: 一、影响: 1. 学术领域:在文学批评、哲学、艺术等领域引发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挑战传统的阐释框架和权威观念,促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产生。 2. 文化领域:推动了文化多元性的发展,鼓励对边缘文化、亚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打破主流文化的霸权地位。 二、现实意义: 1. 促进反思:促使人们反思既定的观念、制度和权力结构,有助于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推动变革。 2. 包容差异:提醒人们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文化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多元发展。 3. 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思维,鼓励突破传统的束缚,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米歇尔福柯
后结构主义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著作疯狂与文明,诊所的医生,事物的秩序等,继承和发展了尼采的思想
自离效果论
是指让观众看戏,但不融入剧情,是布莱希特专门创造的一个术语
福柯理论意义
它使人们意识到自己与集体命运及其影响
他使人们赋予历史以应有的评价,承认现实历史转变的力量潜力
知识话语权利
他激发人们运用知识的力量,认识知识工作,不仅是一种实践,而且关系到权力和知识的伦理道德问题,又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
米歇尔·福柯关于话语、知识、权力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话语与权力的紧密联系: - 话语是权力的工具:话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更是权力运作的载体。通过特定的话语表达,权力得以实施和体现。例如,在某些社会情境中,掌握话语权的群体能够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塑造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对他们的控制。 - 权力产生话语:权力关系决定了哪些话语能够被表达、被传播以及被认可。处于权力优势地位的群体可以定义和规范特定领域的话语,使得符合他们利益和价值观的话语成为主流,而其他与之相悖的话语则可能被压制或边缘化。 2. 知识与权力的相互依存: - 知识产生权力: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能够赋予人们权力。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在相应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们的观点和判断更容易被接受和信任,从而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例如,医生、学者、专家等凭借其专业知识在社会中拥有一定的权力地位。 - 权力制造知识:权力可以引导知识的生产和发展方向。在特定的权力结构下,知识的研究和探索会受到权力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产生符合权力需求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某些历史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会支持特定的学术研究和知识生产,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 3. 话语、知识、权力的三角关系:话语、知识和权力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的三角关系。话语是知识和权力的表现形式,知识为权力提供了依据和支持,而权力则保障了特定话语和知识的传播和认可。这种三角关系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影响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福柯的这些观点强调了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它与话语和知识的紧密联系,对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权力结构以及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伦理道德
福柯的性史一书中,福柯提出了伦理道德的分析方法,人类道德主要用于自我本身的关系,个人如何把自己构造成一种个人行为的道德主体
福柯方法的影响,首先,它打破了证实人文科学的那种目的的一致性的做法。 2、其次,福柯的方法试图说明话语生产的真理体制
四个方面
伦理道德本体
可以把伦理实体想象成一个大容器,里面装着各种与道德相关的东西。比如在一个社会中,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等都是伦理实体。这些地方会有各种规则、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们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比如在家庭中,可能会强调孝顺、关爱家人;在学校里,会强调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等。这些伦理实体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和背景。
社会,家庭,学校,单位
遵守道德规范的方式
行动和选择来塑造自己的道德形象。比如,一个人决定每天早起锻炼身体,这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塑造的行为,体现了自律、坚持等道德品质。我们可以主动地选择去做一些事情,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具有更高尚的道德品质。
锻炼学习,让自己做一个更好的人
自我塑造的方法,自我完善成合格的道德主体
道德准则就是一些大家公认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比如不能撒谎、要乐于助人、要尊重他人等。这些准则就像交通规则一样,告诉我们在道德的道路上应该怎么走。但是福柯认为,这些准则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不同的人对这些准则的理解和执行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乐于助人,尊重他人
终极目的,自我根据道德规范行事时所追求的存在
常生活中实际去做的那些与道德有关的事情。比如帮助邻居、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工作中诚实守信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我们的道德观念,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道德观念。通过不断地进行伦理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准则,也可以更好地塑造自己的道德形象。 总的来说,福柯的伦理道德分析法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让我们意识到道德不是一个简单的、固定的东西,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
后结构主义影响
女性主义试图颠覆传统男女对立的男权社会
后殖民主义试图颠覆传统文化中的欧洲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的发展又影响到身份研究和少数话语研究,教会文学研究进而为文学开启了新的领域和路径
他对文化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谱系学
福柯从尼采那里借用的概念,也是他后期著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范围比考古学广,主要研究真理系统与权力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谱系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揭示历史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打破对历史的单一、线性、简单化的理解,强调历史并非是朝着某个既定目标的连续发展过程,而是由众多偶然的、分散的、异质的事件交织而成。它让人们看到历史中被忽视的细节、断裂、差异以及各种相互冲突和交织的力量,从而呈现出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历史观:反对传统历史观中对永恒真理、本质、起源等概念的预设和追求,质疑那种认为历史存在固定的起点、发展方向和终极目的的观点。谱系学认为这些所谓的“本质”和“规律”往往是人为构建和虚构的,是权力和话语的产物。 3. 探索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揭示知识的产生与权力的运作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分析,展示权力如何影响知识的形成、传播和认可,以及知识如何反过来为权力提供支持和合法性。 4. 挖掘被压抑的历史:关注那些在主流历史叙事中被边缘化、被忽视或被掩盖的历史元素,如弱势群体的经历、非正统的思想和行为等。通过恢复这些被压抑的历史,挑战现有的权力结构和话语体系,为不同的声音和观点提供发声的机会。 5. 实现对自我和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促使人们对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和价值体系进行反思,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帮助人们摆脱对既有观念和秩序的盲目认同,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为个体的自由和社会的变革创造条件。
考古学
福柯方法论的隐喻,研究历史寻找文明痕迹,辨别不同时期。福柯认为话语,作为过去的沉积层存在,积存在文化档案中,话语易理解为思想的物质性表现,它使思想得以保留,传播并仍然影响今天的思想
一方面通过找出话语的共有模式,解释话语之间的同性关系
另一方面,他研究话语与非话研究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风俗习惯和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知识考古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话语进行分析:剖析特定时期的各种话语,揭示其背后的规则和权力结构。 2. 挖掘历史档案:从大量的档案材料中找寻被忽视的知识和观念。 3. 关注历史的断裂:不追求线性连续的历史叙述,而是探寻历史中的突变和断裂之处。 4. 去中心化:摆脱以重要人物和事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关注边缘的知识和实践。
西方马克思主义
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则以两个论点为研究出发点
迄今为止哲学家只是以各种方式解释事件,关键是要改造世界
这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他们的存在,而是他们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意思
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1. 批判性: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批判,包括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异化现象进行剖析。 2. 多元性:理论来源和研究方法多样,融合了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3. 文化转向:强调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关注文化意识形态对人的影响。 4. 关注个体:重视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体验,探讨个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困境与解放。
卢卡奇是西马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
反映论
卢卡奇强调文学是一个展开的体系的反映。 他明确提出,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必须揭示社会秩序中隐含的矛盾。
卢卡奇的反映论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 就好比我们看一面镜子,镜子里会呈现出我们的样子。在卢卡奇的反映论中,社会现实就像是我们要照的那个对象,而人的意识、文学艺术作品等就像是镜子。 卢卡奇认为,我们的意识和作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比如一个作家写一部小说,小说里的人物、情节、社会背景等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情况。 但是这种反映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复制。就像镜子里的我们可能会因为光线、角度等因素而看起来有点不一样,意识和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作家的个人经历、价值观、创作意图等都会让小说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而且,卢卡奇还强调,这种反映不是被动的。我们不是像个没有思想的镜子一样只是呆呆地反映现实。我们可以通过意识和作品去主动地认识社会现实,去揭示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甚至去推动社会现实的改变。 总之,卢卡奇的反映论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意识和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小说反映现实
著作,历史小说,欧洲现实主义研究,当代现实主义意义
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的戏剧家和理论家,著名理论间离效果
俄国形式主义的旗帜化的概念演变而来的
嘿,你想象一下你在看一场魔术表演。通常情况下,你会被魔术的神奇所吸引,沉浸在其中,觉得一切都好神奇,甚至可能会忘记这只是一场表演。 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呢,就像是在你看魔术的时候,时不时有人在旁边提醒你:“嘿,这只是个魔术,别太当真哦。”它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你那种完全沉浸其中的状态,让你和表演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戏剧中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间离效果,观众可能会完全投入到剧情里,跟着剧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就像自己也在经历那些事情一样。但有了间离效果,演员可能会突然跳出角色,对着观众说话,或者用一些特别的表演方式让观众意识到这只是一场戏。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它可以让观众更加理性地去思考戏剧所表现的内容。比如一部关于社会问题的戏,观众不会只是被情感带着走,而是会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观众不那么容易被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束缚。因为间离效果打破了那种习以为常的观看体验,让观众更加开放地去接受新的想法和观点。 简单来说,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就是要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情感冲昏了头,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戏剧所传达的信息。
不要入戏太深,要抽离,理性清醒客观思考
法兰克福学派人物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
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在文中讨论了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阿多诺
著作现代音乐哲学
观点,阿多诺坚持黑格尔的辩证观点,认为事物的发展取决于现实中某个特定方面固有矛盾的的解决
本雅明
著作机械复制时期的艺术品
马克思主义观点具有强烈的个性
戈尔曼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著作关于小说的社会学
根据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认为文学与经济结构对应一致,阿尔都塞强调社会构成性,社会是无中心的结构
政治无意识概念
借鉴了佛洛依德的压抑概念,当他把它从个人层面提高了到集体层面,意识层面作用是压制,压制反抗,一种深层的无意识的压制,也称政治无意识
政治无意识可以这样理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政治的存在,但实际上政治却以一种潜在的、不容易被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观念和选择。 比如,我们看的电影、电视剧,里面的故事可能看似只是关于爱情、冒险等,但其实背后可能隐含着特定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这些价值观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再比如,我们在选择购买某种商品时,可能受到广告的影响,而这些广告可能也带有一定的政治或社会意义。 政治无意识就像一个隐藏在我们生活背后的“隐形之手”,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直接看到它,但它却在悄悄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詹姆斯理论思想的四 个层次
坚持对各种事物的历史参照,如人类的痛苦,斗争
提出自己的解释规则也就是资本主义物化过程的协调规则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理论思想的四个层次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 一、政治历史观: 想象一下我们在看一部很长的历史纪录片。詹姆逊的政治历史观就像是提醒我们,这部纪录片里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和更大的政治背景有关系。比如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不仅仅是一群人突然决定要改变现状,背后可能有经济问题、社会矛盾、权力斗争等各种政治因素在起作用。所以,这个层次就是让我们在看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想到它背后的政治和历史背景,明白事情是怎么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发生的。 二、社会观: 这就像是观察一个大社区里人们的生活。社会观让我们看到,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受到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影响。比如一个人选择从事某种职业,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个人兴趣,还可能是因为家庭背景、教育机会、社会需求等因素。詹姆逊让我们明白,社会不是一群孤立的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在这个社会系统中发生,而且都受到社会规则和社会力量的制约。 三、文化观: 文化就像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朵。詹姆逊的文化观让我们看到,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形成新的文化现象。比如现在流行的音乐、电影、文学作品等,都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文化特点和人们的思想情感。而且,文化也不是纯粹的艺术表达,它还和政治、经济等因素紧密相连。一个时代的文化作品往往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诉求。 四、文本阐释: 当我们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或者欣赏一幅画的时候,詹姆逊的文本阐释层次就像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把钥匙,让我们能够打开这些作品的深层含义。这个层次让我们不仅仅停留在作品的表面情节和美感上,而是要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符号、结构等元素,揭示出作品背后隐藏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义。比如一部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可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人们的价值观冲突。通过对文本的深入阐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
他构建一种道德或精神的理解
他提出对集体历史意义的政治理解,与前三个层次密不可分
分别为:主体我,即主动体验世界的自我主体;物质自我,对自身躯体、外在物品等的意识;社会自我,包括宏观的群体归属及微观的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认知;心理自我,对自己智能、兴趣、性格等心理特点的意识。
伊戈尔顿
批评与意识形态
强调一切批评都是政治的,因为一切文化活动都与政治的活动有某种联系,包含四个方面
文化实践领域工作的人不可能把他们的活动作为绝对的中心
文化与政治活动在民权运动和妇女运动里紧密结合在一起
传播媒体正在形成一种文化产业
正在出现了劳工阶级的写作
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
最明显的是在方法论方面,主要辩证法和历史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方法论、辩证法和历史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为你通俗地讲解一下: 一、对方法论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拓宽了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路径。传统的研究方法可能比较单一地从经济角度去分析问题。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则引入了更多跨学科的方法。比如,他们会结合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就好像我们要理解一个人为什么总是很焦虑,不仅要考虑他的经济状况,还要看看他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他们还会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去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如何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广告、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是怎么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的。这样一来,就为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的方法工具箱。 二、对辩证法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重新审视和发展了辩证法。他们不再仅仅把辩证法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对立统一规律,而是更加注重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他们认为辩证法应该是一种能够揭示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变革的有力工具。比如,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时,他们会用辩证法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的巨大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商品的概念
它使人们进入一种关于消费主义和商品 化的政治,它不涉及清教主义或其他迷狂的伦理冲动
经济体制的概念
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力量在它是唯一将经济体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方
后现代主义
消费主义意识文化形态
消费社会的意识反映了流行文化的历史
另一个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所在使人的身体
消费文化与技术也有密切关系,后现代时期技术在很大程度与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开两者
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呢,可以这样理解。 它就像一个一直在你耳边念叨的声音,不停地告诉你:买更多的东西,你就会更快乐、更成功、更有地位。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觉得拥有更多的商品,尤其是名牌商品、时尚商品,就代表着自己过得好。比如,有最新款的手机、最潮的衣服、最贵的包包,就好像自己站在了人生巅峰。 消费主义还会制造各种需求,让你觉得自己必须拥有某些东西。比如商家会推出各种新的美容产品,告诉你用了这个就能变得更漂亮;推出新的电子产品,告诉你有了这个就能更高效。 它也会让人们通过消费来定义自己的身份。你买什么样的东西,就代表你是哪种人。比如买高端运动装备的,可能被认为是热爱运动、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买奢侈品的,可能被认为是有品味、有财富的人。 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还会让消费变成一种娱乐和享受。商场布置得美轮美奂,购物环境舒适,各种促销活动让人觉得购物就像在玩游戏一样刺激。 总之,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就是鼓励人们不断地消费,把消费当成生活的核心和追求幸福的主要方式。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买了很多东西,却并没有真正得到幸福和满足。
后现代主义影响
影响到多方面,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文学风格技巧中的拼贴,戏仿,反讽,个性化,图像文化或视觉取代文字文化,消费领域里的广告化和符号化,建筑里的复制和实用
后现代主义学的主要特征
一种新的形象平面性或无深度(感情的消失)
历史意识的消失(拼凑)
一种全新的感情基调
与技术的新的关系(地缘政治)
后现代主义呢,就像是一场对传统观念的大挑战。 在生活中,传统观念可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美、什么是对、什么是好的生活方式等等,有着比较固定的标准。但后现代主义就说,不对,这些标准不是绝对的。 比如说美吧,传统可能觉得一幅画要画得很逼真才美,但后现代主义觉得一幅乱七八糟的涂鸦也可以很美,因为美是多元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后现代主义也不相信有什么绝对的权威。传统可能觉得专家、老师、领导说的话一定是对的,但后现代主义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谁也不能绝对正确。 后现代主义还把很多东西都变得很“碎片”。不像以前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理论,现在可能东一块西一块,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让你自己去拼凑和理解。 在消费方面,后现代主义觉得我们买东西不只是为了实用,更多的是为了那个东西代表的符号和意义。比如买一个名牌包包,不只是为了装东西,更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就是让我们用一种更加开放、多元、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不要被传统的观念和权威束缚住。
消费主义不为实用为身份象征,打破绝对的好坏对错美丑标准,失去主线进行碎片化理解
与建筑空间中的变化(等级测绘)
文化批判趋势的三种力量
以福柯,福里达为代表,力求揭示一种无中心的主体性,从作品和实用的必要性里解放出来,并以这种经验摆脱现实主义的束缚
后现代主义者,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持欢迎态度,认为只要能实现增长和理性的行政管理, 任何发展都应该欢迎。
列维-斯特劳斯、汉斯.乔纳斯、罗伯特.施佩曼,他们对理性、道德和艺术的衰落充满伤感, 建议回到现实主义之前,提出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并根据生态学的观念,提出一种宇宙论的伦 理,强调各部分是互相制约的整体。
“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
究竟后者是对前者的破坏还是延续,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现代”和“后现代”是相似的术语,都包含着他们试图解释的时代的更重要的现实。
现代和后现代就像是一对前后脚走路的伙伴。 现代时期,人们充满了对进步的渴望和对理性的追求。大家努力发展科技,相信通过科学和理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建造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各种宏伟的计划和大规模的建设不断涌现,就像在努力搭建一个坚实的大厦。 后现代呢,则像是走在现代后面的那个爱思考的伙伴。它看到了现代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开始反思那些被认为是绝对正确的观念。后现代不再盲目相信理性和权威,而是强调多元性和相对性。它觉得世界不是只有一种正确的答案,不同的文化、观点都有其价值。后现代就像是给现代这座大厦加上了各种色彩斑斓的装饰,或者对一些地方进行重新改造,让它更加丰富和复杂。 总的来说,后现代是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现代的一些观念和做法进行了批判和补充,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现代主义追求科学理性解决问题,打造地基再建大厦
后现代爱思考,反思,质疑传统,不盲目相信理性权威,强调多元,相对,开放,对现代主义进行改造丰富
“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如下: 一、继承与批判 1. 后现代对现代的继承 - 后现代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现代的成果,如科技发展、理性思维方式等。现代时期的科技创新为后现代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 例如,互联网的发展起源于现代,但在后现代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拓展。 2. 后现代对现代的批判 - 后现代对现代的宏大叙事、绝对真理、理性至上等观念进行批判。现代强调理性和秩序,追求普世价值和确定性,而后现代则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它们具有局限性和压迫性。 - 比如,后现代主义批评现代主义建筑的千篇一律,主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设计风格。 二、对立与互补 1. 对立 - 在价值观上,现代往往追求进步、发展、统一,而后现代则强调多元、差异、破碎。现代追求线性的发展模式,相信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而后现代则认为发展并非线性的,且对进步的观念提出质疑。 - 例如,在艺术领域,现代艺术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创新,追求艺术的纯粹性;而后现代艺术则打破传统艺术的界限,融合各种元素,强调艺术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 2. 互补 - 尽管现代与后现代存在对立,但也有互补的一面。后现代的批判可以促使人们反思现代的问题,避免现代发展过程中的片面性和极端性。同时,现代的成果也为后现代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 比如,在教育领域,现代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后现代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多元文化的教育,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贝尔认为,后现代主义体现在现代主义当中已经出现危机的理解原则。
利奥塔尔认为,在后现代主义当中有一些已经在现实主义里认识到的崇高的潜力,这种潜力 动摇着常规的秩序观念
詹姆逊、哈伯马斯和罗蒂虽然都认为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有一个重大的断裂,但他 们对断裂的具体看法却并不一致。
知识性质的转变,对整个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首先,知识的教育价值和政治重要性日趋减少,“知识”和“无知”之间的划分逐渐淡化, 因为知识已知开始采取金融流通的方式。
其次,知识性质的变化以及可能引起的前景,其影响本身就构成一种新的文化意识。 20 世纪 50 年代,欧文.豪和哈里.勒文首先从文学方面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讨论。 60 年代莱斯利.菲德勒和伊亚伯.哈桑等人表现出对新型大众媒介的高度注意,从而确立了一种 真正的语境和气氛。
佩里.安德森,丹尼尔.贝尔和尤尔根.哈伯马斯认为,只要人们用感性分析代替过分的修辞分析, 后现代主义就可以避免;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和理查德.罗蒂认为应该采取鼓励后现代主义 的立场。
后现代主社会变化
首先,新的全球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也就是生产的跨国化,或者 说通过分包合同的方式,生产过程变成了全球化的。
资本跨国化最重要的后果是,在资本主义历史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似乎第一次表现出真 正全球性的吸引力,脱离了它特定的欧洲历史根源。
生产的跨国化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区分受到质疑。
后现代社会呈现出多方面的变化: 一、文化方面 - 文化多元性突出,各种亚文化蓬勃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更加频繁。 - 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和反叛,不再盲目尊崇单一的文化标准和价值观念。 二、社会观念方面 - 个体意识增强,人们更加关注自我实现和个性化表达,追求独特的生活方式。 - 对宏大叙事的怀疑,更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叙事和个体经验。 三、知识领域 - 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挑战,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更加民主化、多元化。 - 学科界限被打破,跨学科研究成为趋势。 四、经济领域 - 消费文化盛行,消费行为更加注重符号价值和情感体验。 - 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和灵活性,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压力。
南北
不只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具有比喻的指称:北方指跨国资本的道路,南方指被边缘 化的国家和地区,两者都不以具体的地理位置为根据。
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
“后殖民”的多重意义:
“后殖民”用于描述殖民主义时期之后的世界状况,在这种用法中,它的指涉更加抽象,有 代替第三世界的倾向。
它表示以上以上属状况为基础的一种话语,这种话语由认识论和心理导向构成,而他们又是 那些状况的后果。
爱德华萨伊德
当代美国重要的批评家,是位“前卫”的批评家。
著作:《开始:意图与方法》《乡关何处》、《康拉德和自传小说》、《世界、文本、批评家》、《东 方主义》、《巴勒斯坦问题》、《报道伊斯兰》、《最后的天国之后:巴勒斯坦的生活》、《音乐的精
东方主义
是后殖民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在东方主义》中,萨义德的集中探讨了文化权力 的作用以及社会语言为意图和生产的影响
主要论点是:尽管过去 200 年来这种话语的策略发生了重大改变, 但从本质上说它并未得到发展,因为它关于东方的中心神话并未改变,东方文化本身,是一种 发展受到遏制的文化。
体现了三个方面的价值
1、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2、历史和学术的活动。 3、以及政治道德的深刻基础。
基本主题:知识与权力的关系。
《文化与帝国主义》
对位解读法
有意思的往返跨越已经确立了帝国分界线。 “地理学”、“地理比什么都重要”、“要重新思考地理学”
《巴勒斯坦问题》
1、向媒体操纵的每个公众描述巴勒斯坦人的历史,因为他们对巴勒斯坦的真相一无所知。 2、再现巴勒斯坦的政治抱负,因为这种抱负在西方再现时,从根本上被歪曲了。
《巴勒斯坦的意识原则》
巴勒斯坦不像以色列人,他们应认识到他们的他者身份是一个具体的政治现实,他们必须学 会接受这一现实
巴勒斯坦问题涉及到所有的巴勒斯坦人,而不只是居住在约旦河两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人。3、 为强化巴勒斯坦历史和提高他的人民的意识,恢复家园是绝对必要的工作。
后殖民研究的现状
一种意见认为环境主义是当前唯一跨越国界,跨越殖民和被殖民对立的计划,面对日益恶化的 生存环境,各个国家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达到全世界的真正联合。
利用环境保护,让人类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
另一种意见认为今天的环境恶化与殖民统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前的宗主国和殖民地虽然今 天都面临环境的问题,但程度大不相同,而且在新的全球化的经济中,发展中国家仍然承受着 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剥削和压迫,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问题,应该对扩大国家的环境迫害有清醒的认识。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环境剥削和压迫
后殖民研究的发展变化:
1、把文学和哲学理论的论述纳入物质和历史语境,从而调和反殖民运动的行动主义和高深理论 的解构力量。 2、摆脱以后现代主义的争论,转向对现代性另类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重新思考。 3、重新考虑把历史主义作为西方历史的能动条件。 4、扩展并深化后殖民领域,超越英帝国、英国的政统治,超越殖民话语分析的特殊地位。 5、表达对“后殖民”这一术语的不满,因为他不但在实践中间造成矛盾,而且现在有些人认识 它的作用已经过时。
后殖民研究的发展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研究视角: - 从文本到现实:早期聚焦于文学、文化文本中殖民主义的文化影响分析,后来转向对后殖民国家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关注,以及殖民历史与现实状况的关联研究。 - 从宏观到微观:起初侧重于宏观的理论构建和对殖民体系、文化霸权等的探讨,之后关注微观层面个体在殖民和后殖民语境中的身份认同、心理状态等。 2. 研究地域: - 从局部到全球:最初集中在亚、非、拉等曾被欧洲列强殖民的地区,后来扩大到全球范围,包括曾经的殖民国家自身及一些有特殊殖民经历的其他地区,形成全球性视野。 - 跨地域比较增多:学者们开始对不同地区的后殖民经历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与差异。 3. 理论方法: - 与其他理论融合:不断与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生态批评等理论相结合,形成如后殖民女性主义等新的研究方向。 - 多学科方法运用:吸收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后殖民问题。 4. 对“去殖民化”的强调: - 概念深化:从关注政治、经济独立,到强调在文化、思想、教育等层面消除殖民主义残余影响,重塑本土文化和身份认同。 - 实践探索:后殖民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文化政策、艺术创作等方面进行“去殖民化”的实践探索。 5. 对后殖民主体的认识: - 主体多元化:从关注被殖民的民族和群体,扩展到包括移民、难民、混血人群等具有复杂身份认同的群体。 - 主体能动性增强:不再将后殖民主体单纯视为受害者,而是强调其在抵抗殖民主义、塑造自身身份和文化方面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女性主义批评
“女人是不完善的男人”圣托马斯.阿奎纳的理论。
多恩《空气和安琪儿》:形式是男性的,物质是女性的,优越如神的男性,理智将他的情绪压制 在柔顺的。无自动力的女性的物质上面
“女人是不完善的男人”这种观点是一种带有性别偏见的错误观念。 在历史上,由于父权制社会的影响,这种观念曾长期存在。它将男性置于优越的地位,认为男性的特质如理性、勇敢、强壮等是标准和完善的,而女性则被视为缺乏这些特质,是次等的、不完善的存在。 然而,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和能力。女性的温柔、细腻、同理心等特质同样重要,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越了传统上被认为是男性优势的特质。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这种错误观念正在被逐渐打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尊重和认可女性在各个领域的贡献和成就,摒弃这种陈旧的、不公正的观念。
男尊女卑逐渐被打破
女性主义
是一个政治概念,指赞成并支持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妇女解放运动所提出的目标。
批评的任务
揭露男人对妇女的统治。
英美女性主义
20 世纪英美出现过两次妇女运动:第 1 次争取普遍选举权,第 2 次是要求男女平等
《她们自己的文学》
三个时期
1、它界定了“女性”阶段,包括了激烈,浓缩又象征性的小说,他们运用了“创新但隐蔽的方 法戏剧性地表现内心”,“全部用现实主义手法”,“对处于家庭和社区的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女性 的价值观念进行广泛的社会性的探索。
“女权”阶段则包括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别模式,产生了有关妇女与工作,阶级和家庭关系的 社会主义式的理论,并进行了”全面的两性战争“。
《她们自己的文学》是英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的著作,书中将女性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女人气”阶段 在这个时期,女性作家模仿男性的文学传统进行创作。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限制,女性作家在文学领域缺乏自信和独立的声音。她们的作品往往遵循男性主导的文学规范和审美标准,以一种较为柔弱、感性的“女人气”风格呈现。例如,在情节设置上可能更侧重于情感纠葛和家庭生活,语言表达也相对细腻、委婉。这一阶段的女性作家虽然开始崭露头角,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男性文学的阴影之下。 二、“女权主义”阶段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性作家开始明确地表达对性别不平等的抗议和对女性权利的追求。她们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直接挑战男性权威和传统的性别观念。在这个阶段,女性文学作品常常以大胆、激进的方式展现女性的困境、抗争和对自由的渴望。比如,一些作品可能会描写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不平等遭遇,以及她们为争取平等权利所进行的斗争。 三、“女性”阶段 在这一时期,女性作家不再仅仅强调与男性的对立和抗争,而是更加关注女性自身的经验、情感和身份认同。她们试图建立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学传统,以女性的视角来审视世界和表达自我。这个阶段的作品风格更加多样化,既可以有细腻的情感描写,也可以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既可以展现女性的温柔与坚韧,也可以表现女性的智慧和力量。女性作家在这个阶段更加自信地探索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现实,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女人”阶段的早期自我探索兼有女性的自我仇视和女权的退缩,它把性极端化,让女性的 感受却从神圣转向自我毁灭,矛盾的无法面对女性身体
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
著作的前提:性别差异在语言,性别本身并不是“自然”的。
女性主义真正的焦点
是身体的物质性,对于身体作为一种文化建构发生了广泛的争论。 生态女性主义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文化女性主义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相结合的结 果,。
女性主义的问题
虽然女性主义有着共同的目标,一要求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和反压迫妇女,改变男权制的 文化和意识形态,但是由于不同女性主义者的地位不同、身份不同、肤色不同,她们之间经常 出现矛盾和争论,很难形成统一的战线。
地位不同、身份不同、肤色不同,她们之间经常 出现矛盾和争论,很难形成统一的战线
生态女性主义
德奥伯尼认为,父权制带来的灾难关乎了人类生态:一方面可能造成人口过剩,另一方面会造 成自然匮乏。
从女性的视角出发,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历史上,女性往往承担着与自然相关的活动,如采集、种植等,这使得女性对自然有着更细腻的感受和理解。生态女性主义指出,就像女性在社会中受到男性的压迫一样,自然也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遭到了破坏和掠夺。 这种思想主张打破传统的父权制观念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它批评那种将自然视为可以随意征服和利用的资源的观念,认为这种观念与父权制社会中对女性的压迫是相互关联的。生态女性主义呼吁建立一种更加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既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包括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它用于说明先前殖民地社会的状况,带有具体的指涉,如“后殖民社会”或“后殖民政治分 子”,这里殖民地既包括先前所说的大部分第三世界,也包括与第一世界联系的那些定居者的殖 民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兴盛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主要目的是重新描述文本,与产生文本的文化体系之间 的关系。
新历史主义反对两种形式的历史写作:
它他否认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反对经济决定论,反对直线的历史 解释,但是他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存在及其制品由社会和历史力量构成的概念。
新历史主义反对两种形式的历史写作,简单来说是这样的: 一、宏大叙事的历史写作 传统的宏大叙事历史写作往往讲述一个单一的、连贯的历史故事,好像历史是一条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的直线发展过程。比如把历史描述成某个伟大国家的崛起、某个英雄人物推动社会进步等。新历史主义反对这种写法,因为它觉得这样的历史太简单化了,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历史并不是由少数英雄或重大事件决定的,而是由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各种小事件以及不同的声音共同构成的。而且宏大叙事往往带有一种既定的价值观和目的,可能会掩盖一些不符合这个叙事的真实情况。 二、客观主义的历史写作 传统的客观主义历史写作声称自己能够完全客观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像一台摄像机一样记录下过去发生的事情。新历史主义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历史学家在选择史料、解释事件的时候必然会受到自己的观点、价值观和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没有绝对客观的历史,所有的历史都是经过人的主观选择和阐释的结果。所以新历史主义反对这种认为历史可以完全客观呈现的想法,强调历史写作中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对于早期文艺复兴的研究,新历史主义否认观念史的研究方法,如 C.S.刘易斯和蒂利亚德 的方法,反对单一的,同质的历史阶段的构成
新历史主义者的批评错误
1、蒂利亚德把历史作为一种图景,一种“背景秩序”,从本体论上与文学分离; 2、他把社会现实看作一种“集体精神”,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表达出来; 3、他认为集体精神产生一种普遍的、不变的人性概念,这个人性在今天的作品里得到特殊的叙 述,在莎士比亚的作品尤其如此。 4、他认为这些文学经典翻译或表达了某个历史时期的本质方面。 5、他认为这些经典作品所表达的普通人性,使他们可以超越“世界的图景”,超越文学生产的 历史时刻以及其复杂的政治含义。
新历史主义者的批评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相对主义倾向: 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的文本性和阐释的多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因为如果历史完全是文本建构,不同的阐释都被认为具有同等的合理性,那么就很难确定一个客观的历史真相。这可能会使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变得模糊不清,缺乏确定性的标准来评判不同的历史叙述。 二、忽视历史的客观性: 虽然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的文本性,但如果过度强调文本建构而忽视历史的客观性,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历史毕竟是由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和人类活动构成的,完全否认历史的客观性可能会使历史研究失去根基,变成纯粹的主观臆想。 三、难以达成共识: 由于新历史主义强调多元阐释,不同的学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视角得出截然不同的历史解读,这使得在学术研究中很难达成共识。这可能会导致学术交流的混乱,也可能使普通读者在面对众多不同的历史阐释时感到困惑。 四、可能被政治化: 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往往与政治、社会问题紧密结合,这虽然有助于揭示历史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不平等,但也可能使历史研究被政治意识形态所左右。历史可能被用来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而失去了其应有的学术独立性。
浪漫主义的六大诗人
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济慈、拜伦,雪莱。
新历史主义的影响
1、新历史主义关于身份的形成,受话说语制的论点,不仅影响到现代主义研究的发展,而且也 影响到 20 世纪文学研究中的身份研究和后殖民研究,。
在美国文学和文化研究中,新历史主义一直提倡多元文化主义和后民族主义
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学术研究方面,它打破了传统历史研究的客观性神话,让人们意识到历史是被建构的,促进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使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更加紧密结合。 在文化领域,新历史主义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作品和历史事件,挖掘其中被忽视的边缘声音和多元视角,丰富了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在思维方式上,它鼓励人们以更加开放和批判性的态度看待历史和现实,不盲目接受单一的历史叙事,培养了人们的质疑精神和多元思维能力。
海登.怀特特别推崇新历史主义对“居统治地位的正统观念”的挑战。 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特征:具有明显的化学科特征,探究作品政治潜力的愿望是新历史主义的一 个明显标志。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可以说是把社会——历史事件作为一个意义领域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方法方式的 研究,例如处于社会、历史世界中的个人如何生产、构成或接受各种有意义的表述。戏剧,摇滚,高雅,低俗
文化研究的范畴
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少数话语、身份研究、同 性恋研究,生态批评,影视和传播全球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消费文化和政治等等
古典的文化概念
指培养或管理,如种植专家,驯养动物等等;
被用来指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
怀特的《文化的科学》理认为,文化指现象的独特秩序及那些依赖于应用思维能力的事物和事 件的秩序,这种思想能力为人类所独有,被称之为“象征表示”。
怀特把文化现象分为三个系统:技术系统,社会系统,意识形态系统
- 怀特将文化视为一个整体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他认为文化包含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技术层面,包括工具、器械、物质产品等,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获取生存资源的手段;二是社会学层面,涉及社会的组织形式、制度、人际关系等,是人类群体生活的组织方式;三是意识形态层面,涵盖宗教信仰、价值观、思想观念、艺术等,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表达和追求。
人类生存的工具,人类群居的社会制度,人类精神的观念价值
象征的文化概念
是以象征形式体现的意义模式,它包括行为、言语和各种有意义的客体, 通过他们互相交流并共享彼此的经验、观念、信仰。
象征在文化中是一种用具体的事物、形象或行为来代表抽象的观念、情感、价值等的方式。 它是文化表达和传承的重要工具。比如,特定的颜色可能象征着不同的情绪或意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喜庆、吉祥;动物也可以成为象征,如鸽子象征和平。 象征能够凝聚群体的认同和价值观,帮助人们理解和传递复杂的文化内涵。它通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和约定俗成,在人们的心中形成特定的联想和意义,成为文化中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元素。
红色代表喜庆,鸽子代表和平
构成的文化概念
强调文化现象的象征特点,同时也强调文化现象总是处于一种构成的社会语 境之中。
构成的文化概念: 可以把构成的文化概念想象成搭积木。文化就像是用各种不同的积木块搭建起来的一个大建筑。这些积木块包括语言、习俗、价值观、艺术、科技等等。每一块积木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比如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习俗是人们在特定场合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决定了人们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些不同的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特定群体的文化。 古典的文化概念: 古典文化就像是一个古老的宝藏箱。里面装着过去的人们留下来的珍贵遗产。这些遗产可能是优美的诗词、动人的音乐、精美的绘画、深刻的哲学思想等等。古典文化通常给人一种优雅、庄重、有深度的感觉。它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和欣赏。比如中国的古典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作品,至今仍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智慧。古典音乐如贝多芬、莫扎特的曲子,旋律优美,让人陶醉。古典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它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价值。
文化里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戏剧和,音乐,绘画
经典庄重古老的文化遗产,比如哲学,文学,诗词,音乐
象征形式的特点:
1、意图的特征指象征形式是一个主体的表达,并为了某个或多个主体而进行表达; 2、常规的特征指象征形式的生产构成和应用,以及接受他们的主体,对象形式所做的解释,它 是典型的应用各种规范准则或常规的过程。 3、结构的特征指象征形式是一种连接结构的构成, 4、指称的特征指象征是一些尺寸的构成,他们象征的再现某种事物,指称某种事物对某种事物 说出某种看法。 5、语境的特征指象征形式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和进程之中,通过这些进程他们被生产、 传播和接受。
象征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1. 形象具体性:象征形式会借助一个具体的形象、事物或行为来呈现。例如鸽子是一种具体的动物形象,在人们的认知中,鸽子常常象征着和平。这些具体的象征物能够被人们直接感知,是象征意义的载体。 2. 意义抽象性:象征所代表的意义通常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思想、情感或品质等。比如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热闹、吉祥等抽象的感觉,这些抽象的意义无法直接被看到或触摸到,而是通过具体的象征物让人们去体会和理解。 3. 联想引导性:象征形式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使人们从具体的象征联想到它背后所代表的抽象意义。看到竹子,人们会因为竹子的笔直、有节等特点,联想到君子的正直、有气节等品质。这种联想基于人们的认知、文化背景和经验等因素。 4. 多义性:同一个象征形式在不同的文化、情境或个人理解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例如,乌鸦在一些文化中被视为厄运的象征,但在某些地区的文化中,乌鸦却被视为神鸟,具有神圣的意义。 5. 文化约定性:很多象征形式是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而形成的,被广大群体所认可和接受。例如,在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种象征意义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积淀形成的。 6. 含蓄隐晦性:象征形式不会直接把要表达的抽象意义说出来,而是通过暗示的方式让人们去领悟。这种表达方式相对比较含蓄、隐晦,需要人们去思考和解读。比如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会通过描写某个场景或事物来象征一种情感或思想,读者需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
有具体的形象~鸽子 意义抽象~红色代表热情 联想引导~竹子代表节气 多义性~8在中国是好蕴意,国外不是 文化约定性~龙代表中国 含蓄隐晦性
大众文化交流的文化概念
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媒体工业的发展,文化象征意识的生产和传播 也日益扩大形成了所谓的“大众交流的文化概念”。
大众交流的文化概念的特点:
1、文化制品以信息传播和储存的方式进行制度化的生产和扩散,预设社会群体对文化制品的生 产和消费的需要。 2、文化制品的生产和接受基本上是分离的,即接受者不在文化制品的生产地,而是通过技术媒 体传送。 3、扩展了文化制品在时间和空间的延伸能力,即可以进行远距离的传播。 4、采取公共的形式,扩大了生产和接受的范围。
文化研究的原则:
1、文化研究是一种愿望,探讨对这种愿望最好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入手,将它视为一项促成“历 史大联合”的事业,而不是把它理论文化,将它视为某种新学科的规划图。 2、在文化研究的特殊空间里,不存在什么单一的“身份”或“民族主义”问题,文化研究应该 欢迎混杂的“身份”,对各种新的复杂结构进行宣传和分析。 3、从学历关系往出发,詹姆逊又提出了“连接”的概念。他认为“连接”有些像有机联系类似 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但指的是骨架各部分的联系,而不是指软组织器官。 4、在詹姆逊看来,“连接”是文化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
詹姆逊提出在文化研究实践中应该进行三个层次的解读
第 1 个层次是政治层次,其方法是把各种文本作为一种象征的寓言。 2、第 2 层次是社会城市将关注的对象转向群体关系,转向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 3、第 3 层就是人类生产方式层次,也是最重要的层次。
詹姆逊在文化研究实践中的三个层次解读通俗来讲如下: 1. 政治层次:把各种文本作为一种象征或寓言来理解。这意味着不能仅仅从表面去看一个文化作品或现象,而要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政治意味和信息。比如一部电影,表面上可能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但从政治层次解读,可能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对社会权力结构、阶级差异等政治问题的暗示或影射。就像一些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或电影,看似是虚构的世界设定,实际上是在对现实中政治体制的某些弊端进行批判和反思。 2. 社会层次:将关注的对象转向群体关系,转向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这是要去分析文化现象所反映出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例如一种流行的时尚风格,它不仅仅是关于穿着打扮,还反映了特定群体的身份认同、价值观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同时,这种时尚风格也受到当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反过来又可能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塑造作用。 3. 人类生产方式层次:这是最重要的层次,要从生产方式入手去解读文化现象背后的逻辑。在这个层次上,文化被看作是与经济生产密切相关的。比如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都受到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广告为例,广告的制作和传播是一种文化行为,但它的背后是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产物。通过分析文化与生产方式的关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现象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作品反映政治问题
文化现象的反映…某个群体的穿着风格,摇滚乐队
广告的制作传播
在文化研究中,有一些原则可以用通俗的话来理解。 首先是多元性原则。这就意味着要认识到文化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只看到一种文化或者一种观点。就像世界上有很多不同口味的美食,不能只喜欢一种,要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文化特色。 其次是批判性原则。不能盲目接受所有的文化现象,要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比如看到一个流行的文化潮流,要想一想它为什么会流行,有没有不好的地方。 还有关联性原则。要明白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社会、历史、政治等方面都有联系。就像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有关系一样,文化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最后是参与性原则。不能只是旁观文化,而要积极参与其中。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参加文化活动等方式,为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协力关系网”
在文化研究中,协力关系网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种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网络。 就好比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大家各有分工,又彼此配合。在文化领域,可能有学者、艺术家、媒体人、普通民众等不同的角色。他们通过交流、合作、互相影响,共同推动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比如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复兴,学者进行研究和解读,艺术家通过创作来展现,媒体人进行宣传推广,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和传承,这些人之间形成的联系就可以看作是协力关系网。这个关系网能够让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更有活力地传承下去。
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关系:
1、理论上,文化研究无所不包,莎士比亚和摇滚乐,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过去的文化和现代 的文化,等等。但实际上由于意义的基础是差异,所以人们总是与某种其它事物相对照进行文 化研究。 2、由于文化研究的方法最初从文学研究衍生出来,所以常常与传统上所说的文化研究相对照。 一般而言,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3、文化研究把文学分析的方法用于其他文化实践,把文化制品作为文本来解读,反过来当文学 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来研究,并将作品以其他话语方式联系起来考虑时,文学研究也从 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4、关于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关系,除了分析方法相似之处外,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 这就是所谓的“文学经典”或者说成为“文学遗产”的作品。 5、文化研究还是与文学研究不同,文化研究的主要兴趣是个体作品独特性和复杂性。而文化研 究,有些像一种非量性研究的社会学,它只是把作品作为实例和征象,而不是对作品本身感兴 趣。 6、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密切相关,二者并不对立。前者将文学研究的分析方法用于其他文化客 体,而后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与其他话语方式相联系,也会获得新的活力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既有密切关系又存在不同之处。 关系: 一方面,文化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化研究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文化现象,将文学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有助于挖掘文学作品中被忽视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例如,通过文化研究的方法,可以分析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性别、种族、阶级等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另一方面,文学研究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承载着特定时代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文化研究可以从文学作品中获取关于社会文化的信息,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探讨更广泛的文化问题。 不同: 研究对象上,文学研究主要聚焦于文学作品本身,包括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人物塑造等方面;而文化研究的对象则更加广泛,包括电影、电视、广告、时尚、流行音乐等各种文化现象。 研究方法上,文学研究注重文本分析,运用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解读;文化研究则采用跨学科的方法,结合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上,文学研究旨在揭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文化研究则更关注文化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社会不平等以及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过程。 总之,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发展。
文化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发觉文学中被忽视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文学研究为文化研究提供素材和案例
同性恋批评理论
同性恋的研究动因
同性恋的研究基本出发点是纠正人们对同性恋的偏见,并通过分析同性恋 的社会存在以及文本对他的再现,彰显社会的权力关系和不平等的现象
纠正人们对同性恋的偏见,展现社会的权利关系和不平等现象
同性恋批评的目的
同性恋批评”把福柯的历史范式同解构理论结合起来,探索作为历史理解 和再现的性别身份和欲望,至于父权文化中,以循环的同性憎恶来规范性别主体和欲望。通过 揭示西方文化中所有主体的性别与性属的运作方式,他们试图建构某种理论并用这样的理论使 同性恋合法化。
试图构建某种理论并用这样的理论是同性恋合法化
男同性恋的研究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解放运动
女同性恋批评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妇女解放
女60妇女解放,男60到70解放运动
关于男同性恋的文学研究
1985 年,塞奇威克《男人之间:英国文学与同性社会欲望》 1995 年哈尔珀林《圣人福柯:走向男同性恋言行传》 米勒、李.埃德尔曼、艾德.科恩、当代同性恋最重要的理论家是:塞奇威克。
1985,塞,男人之间 1995,哈尔,走向男同性恋
《妇女认同的妇女》把同性恋的定义简化为“所有妇女的愤怒
妇女认同妇女,妇女的愤怒
巴巴拉.史密斯《走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是非裔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和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 的转折点。
巴巴 走向黑人 转折点
酷儿理论
是性属研究的一个领域,由同性恋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衍生而成。
性属,同性恋,女性主义研究衍生
酷儿理论通常指男同(gay)女同(lesbian)研究的领域,也研究其它偏离社会规范模式的性别认同、性取向与性行为(如异装 cross-dressing、双性恋 bisexuality、易性癖 transsexuality 等)。
酷儿理论的基调
是挑战传统的性属观念,否认性别是本质自我的组成部分。男女同性恋的研 究重点探索“自然的”和“非自然的”同性恋行为,而酷儿理论则把重点扩展到所有的性活动, 也包括正常和非正常范畴的生活问题。
探讨所有的性活动
反对男和女的二元划分 在传统的性和性别观念中,异性恋机制的最强有力的基础在于生理性别(body)、社会性别(gender)和性欲(sexuality)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身体决定性别,而我们的性别又决定了我们的性欲。
反对“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二元划分。 许多酷儿活跃分子不再将自己定义为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甚至不说自己是异性恋者,而简简单单单地自称为酷儿
酷儿理论探讨的问题
1、许多人认为,酷儿理论只是探讨文学中同性恋的表征问题。 2、实际上他也探讨性属范畴和性倾向的问题。 3、酷儿理论主要探讨对性属和性行为范畴的争论。
探讨性属性行为范畴的争论
对于一个酷儿来说,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完全不必一致。想穿哪个性别的衣服就穿;想过哪个性别的生活就过;想做哪个性别就做。完全没有必要认为,只有改变第一性征 (性器官、生殖器官)才有资格做某种性别的人。按照酷儿理论的理想,在一个男人不压迫女人、异性恋不压迫同性恋的社会中,性的表达可以跟着感觉走,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分类将最终归于消亡;男性和女性的分类也将变得模糊不清。
酷儿理论”最核心的主张是:人的性别不是只有“男/女”两个极端,而是一条连续的光谱带。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位于这条性别光谱带上的任何位置。
酷儿理论相关的主要批评家和理论家:包括伊芙,赛奇威尔,朱迪丝、巴勒特和戴安娜.富斯。
关于同性恋的争论:
1、一种本质论认为两性属性本质上是自然属性 2、另一种是构成论
全球化和文化
全球化
乔治.布什说是“新世界秩序”的同义词,弗朗西斯.福山把它说成是“历史的终结”。
全球化的含义?
1、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全球化是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技术进程的名称,这些进程共同造成当 代生存条件的变化。 2、在文化方面全球化的体验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增加了了解和接触,但同时也将 一种非常强大的文化价值及其产品强加于几乎所有其他的民族。 3、总之,全球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过程,包括相互依赖的经济、政治、技术和文化等诸多方 面。
全球的政治,技术,文化,经济相互合作交流和依赖
文化置于一个特定地方的方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虽然由于族裔和种族间的张力它仍然产生自豪感,但这些看似“自然的”国家空间却 是晚近的政治发明
其次,在当代世界上很难分离出独特的文化实践或文明产品。 这些跨国空间以及引进的建筑风格,形象和名字,标志着中国已经完成完全进入全球化的地缘 政治和地缘文化的空间
全球文化的问题
全球化代表着一种真正的全球文化的诞生,即世界上每一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将共享一种独特 的文化。 在某种意义上讲,在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已形成了一种居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文化,也就 是说,跨国公司的政治经济力量以及他们所及的范围伴随着一种限定文化现实的意识形态力量
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
许多研究全球化的杰出学者对全球化的描述?
1、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把他描述成为“世界范围的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把遥远的地方联 系起来,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受到发生在遥远的地方的世界的影响。 2、地理学家的多里恩.马西则认为,全球化的特征是”社会关系的扩展“,马尔科姆.沃特斯说 他是按照社会和文化的安排,地理限制在退缩。 3、著名的全球化研究学者罗兰.罗伯森看来,它是”世界的浓缩和整个世界意识的强化“。 4、约翰汤姆林森在他的著作《全球化和文化》的开始指出”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文化实 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
安东尼 世界关系强化 马西 社会扩展 马尔 地理限制在退缩 罗兰 世界的浓缩 汤姆 全球化和文化处于中心
全球化的显著特征
正在缩小“的地球的形象,在这个地球上,社会关系越来越不受地理的限 制。
缩小地球,社会关系不受地理限制
跨国公司的特点
他们可以在世界最有利于企业的地方重新设立企业,利用那里最廉价的劳动 力和自然资源,而他们的产品可以销售到世界最有利可图的地方。
在落后国家建厂,利用落后国家廉价劳动力,高价销售到发达国家(苹果手机的生产销售)
跨国公司全球化相关的因素
第一,为了尽可能扩展他们的消费市场范围,许多公司成了全球 性的企业,第二,全球化是金融商品和服务能够进行前所未有的流动。
扩展消费市场,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
国家和公司之间关系的变化 采用的两种形式:
1、作为一种吸引和保护企业的方式,政府把大量公共资金用来鼓励公司到他们的国家城市和地 区投资建厂。 2、虽然政府有时也试图限制某些大公司的的垄断地方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挑战微软公司,但总体 而言它一直在放松对公司规模和潜力的限制,今天互联网已经引起了新的消费和交往方式,官 方和非官方的信息更大规模的流动,同时出现了令人惊讶的新型文化,实现网络文学博客网上 互动游戏网恋,跨国婚姻等等
政府用政策资金对企业或外资进行招商引资 加强管理对企业的垄断现象,但也放松管理
关于所谓全球文化的看法:最明显的证据是世界上的文化商品正在“结合”而标准化。
世界上的商品越来越分工协作,相互流通,文化交流密切
约翰汤姆林森确定了 4 种主要的文化知识帝国主义关系的
1、通过外国的大众文化,他在全球的扩散可以促成其他三种方式的条件。 2、通过把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信念观强加于另一个国家。 3、通过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生产生活方式强加于其他国家。 4、通过把现代性强加于世界其他地方,而这些地方本来可能沿着一种一条非常不同于西方的道 路发展。
文化的扩散和入侵,将一个国家的信念价值观,资本主义生产生活,现代化发展强加到另一个国家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1、在全球化的话语中,对于电信、流行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视已经使众多学者脱离文学研究和 传统的形式的人文研究,转而关注反映着当代大众经验的各种形式。 2、除了研究对象转向不同文化表达形式之外,文学理论工具也会越来越多地用于分析政策法规 和国际协议,而这些东西以实践和话语的形式构成全球的现状。 3、在全球化语境中,对文学对象的质疑并不局限于对有关当代文学的分析
从研究全球文学和人文转向研究当代大众流行文化
文学理论工具运用于分析政策法规
民族 ——国家、民族主义和身份
民族——国家:国家是建立和构成的 国家的概念:主要以版图和领土为基础,国家一般有固定的边界,超越边界就是扩张或侵略, 国家也可能因扩张、侵略或分裂而改变其领土范围。 国家有不同的性质:如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封建主义国家 民族的性质:民族是构成的,民族可以和国家划等号,但有时民族并不等于国家,因为许多国家有多个民族 存在,另外有的民族还没有国家,中国可以涵盖 56 个民族,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等同于中国。 民族身份:它与某个特定政治实体的联系,这种政治实体一般指民族国家,它首先由统治管理 的结构限定,表明民族身份的各部分基础是有意识地承认属于一个特定政体的国民。 民族的神话:定义:用马林诺夫斯机的说法:神话可以说是现今社会的凭照,他提供有关于道 德价值,社会秩序和审理信仰的追溯性模式。 作用:是通过追溯一种更高、更好、更神奇的原始世界的现实,强化系统并使传统获得一种更 大的价值和更高的声望。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创造》 德布雷都确定了两种民族对抗灭亡的进程? 首先这是一种从时间上的限定,或者是在“方舟”意义上对原始的确定,也就是说,社会并 非产生一种无限的因果复归。 其次,这是一种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的界定,这种空间界定也是人类社会的特征之一。 历史,第一世界的民族性,以经济增幅为基础,第三世界的民族性以争取独立为基础。从现实 来看,第一世界文学的民族性日渐模糊,第 0 三世界文学的民族性日渐明显。 身份问题:著作《我盛大的希腊婚礼》、《喜福会》、《丛林热》、《密西西比的玛莎拉》 身份政治:只要他强调一个单一群体身份的方式,而忽视了群体内部的差别。 种族: 当种族一词在英语里刚刚出现的时候,这个词表示中心的意思表示不同类型的人或事物。2、 到 18 世纪晚期这个词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表示人类群体之间的固定的生物学的和等级的差别。 决定种族概念的条件: 首先,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特别强调人类存在的自然的本性的品质观念,认为他们对不同的人 进行限定,确立他们对特定地方的最初权利。 其示,始于对达尔文理论的狭隘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打破了遗传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平衡 形成了一个关于遗传基因的新的偏见。 种族是人类本质差别和不平等的关键标志 散居“指某个民族的人离开祖国流散或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
数码民族:数码公民或网民的种种可能性,或许会成为一种不受地方性别种族或国籍限制的新 的归属形式
数码民族的共同点? 1、一般来说,他们是有知识的,宽容的,具有公平意识,基本上造成变化。由于对未来非常乐 观,他们深信技术是一种善的力量,市场经济是一种强大的前进的动力。 2、他们还构成一种新的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传统的政治进程能够发生相当大的影响,更重要的 是他们体现了新形式的民主政治的可能
202410真题
名词解释:新历史主义,政治无意识,间离效果,现象学,理想读者
简答题:早期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缺陷,詹姆逊文化研究三个解读层次,结构主义局限性,新批评的发展三个阶段,同性恋争论的两种基本意见
论述:象征形式的五个特征,理查兹语境论基本内容
没有绝对的对错,权威,审美,碎片化,消费主义,文化开放多元,社会观念
文本的自治性,文学客体本身,词语语境的关系
脱离作者社会政治历史,一味追求结构语境
注重文本身的呈现,而不是作者期待表现的
纯文学批评,探讨结构,词语语境,注重细读词语细微差别意义
注重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
选择题:某个作品理论对应的作者 名词解释:某个理论名称:镜像理论,间离效果 论述题:某个主义论点的影响和局限和特征,某个人物代表的理论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创造》
安东尼.吉登斯:“世界范围的关系的强化
妇女认同的妇女》把同性恋的定义简化为“所有妇女的愤怒”。 《女同性恋国度》中,吉尔.约翰斯通把激进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与他自己的愤怒思想结合在 一起。 巴巴拉.史密斯《走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是非裔美国女性主义批评
路易.蒙特罗斯在《文化诗学与政治》里
蒂利亚德《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图景》
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
保罗.吉尔罗伊《黑色的大西洋》
约翰汤姆林森在他的著作《全球化和文化》的
身份问题:著作《我盛大的希腊婚礼》、《喜福会》、《丛林热》、《密西西比的玛莎拉》
《美国女性》卡普兰,弗里丹《女性的奥秘》 1970 年至 1973 年:十几部文集出版,摩根《姐妹情谊是强有力的》 戈尼克与莫兰《男性至上社会中的妇女:关于潜力和无权力的研究》
强调主体对事物现象产生的各种客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