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深度工作
本书提出了“深度工作”的概念,即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工作模式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个人技能,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的核心技能。
编辑于2024-11-03 19:43:07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深度工作
读后感
从工作性质来说,目前阶段我所做的工作确实比较工具人属性,从团建、财务报销、推合同流程、对外协商数据方案等行政事务,到数据团队的稳定性管理、任务发布、文档记录等内部管理,的确看完本书后对比发现自己目前所有相关事务都属于浮浅工作,虽然理解创业团队初期的困境,团队事情的解决排在第一位,但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需要抽时间精力做一些深度工作,不过凑巧的是在读本书之前我就和老大沟通过相关问题,也表明之后会工作之余学学算法,可能也是潜意识明白问题所在。本书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信息是“选定深度哲学”这块,就本书提出的四种深度哲学,最适合我,且我本能一直在使用的就是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我比较幸运保留早起这个习惯,而节奏哲学的深度工作比较适合像我这样早上抽两小时专注。目前阶段6点半自然醒,早餐加洗漱等时间就到7点,然后阅读锻炼冥想后上班,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有能力主动延长这部分时间,下个阶段应该可以做到5点半起,早上3小时工作学习的尝试。
第二部分 准则The rules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深入的干预?想要不分心做到专注的难点
将注意力转移到某种肤浅事物上的冲动
《意志力》( Willpower)总结:“结果显示欲望是常态,而非个例。”实验对象抵抗的欲望中最普遍的五种包括吃、睡和性,这些都不足为奇。但是前五榜单中还包括“在困难工作中休息一会儿……查看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站,上上网,听听音乐或是看电视”。网络和电视的诱惑力尤其强:实验对象只有大约一半的时间能够成功抵御这些让人上瘾的消遣
有关意志力的重要事实: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消耗。换言之,你的意志力并非性格的展现,可以无限制地使用;相反,它恰如肌肉一般,会疲劳
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工作要深入
选定你的深度哲学
你需要有自己的哲学,将深度工作融入你的职业生活中。你必须精心挑选一种适用于你所处特定环境的哲学,因为不匹配的哲学会让你在深度工作习惯成形之前脱离轨道
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
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这种清晰的状态使他们能够排除纷杂的浮浅关注点
禁欲主义哲学会遭到很多知识工作者的抵触。我发现,禁欲主义的追随者判定个人对世界价值的明晰性,往往会触及那些对信息经济贡献的判定更加复杂之人的痛处
如果你属于这个群体——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那么你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这种哲学,因为这种哲学或许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决定你完成的是一个庸庸碌碌还是能为后人所铭记的职业生涯
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这种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比如,按周划分的话,你可以每周 4 天做深度工作,余下的时间为开放时间。同样的,如果按年划分,你可以选一个季节完成大部分的深度工作
实施这种哲学的最大障碍在于即使最短时间的深度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很多人在当下的职位上也会担忧难有这样的灵活度
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节奏哲学。这种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换言之,其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你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
奏哲学下或许难以达到双峰哲学追随者喜好的最高强度深度思考。然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更符合人类的真实天性
例如每天早晨 5 点半起床工作。他会一直工作到 7 点半,做早餐,然后去上班,当日的论文写作任务已经完成。他对最初的进展很满意,很快将起床时间提前到 4 点 45 分,挤出了更多的清晨深度时间
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称作记者哲学
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度工作的新手。正如我在本准则的开头所述,使头脑迅速从浮浅转入深度模式的能力并非自然得来。未经练习,这种转换可能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这种习惯同时还需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而且将会成功。这种坚定的信念往往建立在已取得的职业成就基础之上
者哲学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是很难办到的。如果你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价值有足够的信心,实现深度工作的技能也足够熟练(我们将在后续策略中继续探究这种技能),记者哲学将是一种出乎寻常的好办法
习惯化
利用头脑创造有价值事物的人经常忽略的是,他们很少会打乱自己的工作习惯
“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
记者曼森·卡里用了 5 年的时间编录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习惯,他总结了这种系统化倾向
任何做创造性工作的人都应忽略灵感,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养成像前述的重要思想家一样严格内化的习惯
高效习惯都应注意的普遍问题
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
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
需要规则和程序,努力具有结构性
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
在深度工作周围包裹复杂的习惯恰是对这种现实的接纳——要设定结构性,做出承诺,使大脑能够进入专注状态,这样你才能开始创造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一旦你培养出正确的习惯,影响将极为深远
要有大手笔
在深度工作的世界里是一种有趣但却有效的策略:要有大手笔。这个理念很简单:对周围惯常环境做出巨大改变,辅以可观的精力或金钱投入,都只为支持一项深度工作任务,由此你也提升了这项任务的外现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的提升,降低了你的大脑继续拖延的本能,并注入了激励和能量
置身异域专注于写作项目,或是远离工作一周只做思考,又或是将自己锁到酒店房间里直到完成一项重要的发明:这些举动推动你的深度目标占据心理优先的地位,有助于你解锁必要的心理资源
不要独自工作
时常来到中枢区域与他人交流想法,同时也保留独立的辐射区域,可以在其中完成深度工作,处理偶遇的想法
协作式的深度工作(在学术圈里很普遍),这种深度工作方式利用了我所谓的白板效应。解决某些类型问题的时候,利用共享的白板与他人合作与独自工作相比,可以将你推入到更深入的状态。有另外一方等待你下一步的洞见——可以是真正在房间里的人,也可以是在虚拟空间与你合作——可以抑制躲避深度工作的天然本能
协作式的深度工作的两条指导方针
纷扰心神之事仍然是深度工作的大敌。因此,中枢辐射型模型是很关键的模板,将对意外发现的追求与深度思考和夯实灵感的努力分开
即使退回到辐射区域做深度思考,在适合使用白板效应的时候,也要充分使用
像经商一样执行
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抓住引领性指标
你需要衡量自己的成功程度。在 4DX框架下,有两种衡量指标: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
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定期问责
安逸时光之价值背后的科学道理
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有些决定最好还是留由无意识心理去解决
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
晚间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
定期休息大脑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质量。工作时,努力工作。完成时,就放松下来
拥抱无聊
不要不断分心
如果你不同时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增强专注度的努力可能就会白费;如果在自己其余的时间里有一点无聊,你就打发时间,那么你将很难实现最大程度的专注
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
训练必须坚持两个目标
高强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
使用令人分心的网络工具这件事本身,并不能减损你大脑专注的能力。实际上减损这种能力的行为是,稍有无聊或遭遇一点点认知上的挑战,就从低刺激、高价值的活动转向高刺激、低价值的活动,这使得你的大脑不能容忍没有新奇性的东西
脱离网络的三点建议
相对于保证你离线时段的完整性,网络时段的总次数和时长并没有那么重要
不论你怎么计划网络时段,都必须保证在这些时段外彻底屏蔽网络
在工作外也按计划使用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升专注训练的效果
静静等待并忍受无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新奇体验,从集中注意力训练的角度出发,这具有不可思议的重要价值
像罗斯福一样工作
特别要找出一项优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务(即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估算出通常完成此类型任务需要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硬性截止期限,留出的时间远远少于估算时间
深度工作需要专注的强度远远超出了大部分知识工作者的舒适区。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斯福冲锋配以截止期限,为大脑控制注意力的部分提供了反复的训练,可以系统性地提升你平时的成就水平
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的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两条具体建议
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
组织你的深度思考
记住一副牌
记忆力运动员和其他人之间在认知能力方面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能够直接测量的记忆力,而在于注意力。”这种能力叫作“注意力控制”,是测量研究对象对于关键信息保持专注的能力
记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任何需要持久注意力的有组织的思维过程都会有相似的功效
远离社交媒体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
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
选择工具的策略
第一步: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第二步:再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两到三个重要活动
第三部: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对于每一种工具,用你之前确定的关键活动来审查,认真思考使用此工具对你平时顺利地参与该活动是有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
经过 30 天这种自我强加的网络孤立,针对你当前戒掉的每一个服务,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1.如果我一直在用这种服务,过去 30 天会过得更好吗?
2.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在用这种服务?
戒掉社交媒体
我认为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打破了努力创作有实际价值的作品和吸引到人们注意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的,它用浅薄的集体主义式交换取代了永恒的资本主义交换:如果你注意我说了什么,我就会注意你说了什么,不管这话语有无价值
你应该也能够主动利用自己工作外的时间和精力——直到今天仍不过时,尤其是对于本准则背后的目标而言。这个目标就是减少网络工具对你深度工作能力的干扰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在你的娱乐时间做更多的思考。换言之,这个策略就是指在个人娱乐的时候,不要被任一随意的事物吸引,相反应该主动思考我如何度过“一天中的一天”
根据本内特所言,每个晚上都有序地阅读自己挑选好的一系列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样的活动还有锻炼,与益友(面对面)交往
消遣就是要没有任何计划,没有责任是错误的——如果在你全部的清醒时间,都能给自己的大脑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放任自己在迷糊的状态下漫无目的地浏览几个小时网页,那么在一天结束时,你会觉得更加充实,第二天开始时更加轻松
如果你想抵御娱乐网站对你时间和精力的诱惑,那么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
摒弃浮浅
我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对于应该如何安排时间并没有考虑太多。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不果敢地调整深度工作与浮浅工作的关系,不在行动前暂停一下问问自己“现在去做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你将很难避免被烦琐杂事占满日程
要充分享用深度工作的好处,就需要一天中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借助计划,你可以确保经常性的安排时间来处理新主意,或者在有挑战性的领域进行深度工作,或者在一个固定时间内进行头脑风暴——这些活动更容易带来创新
提前决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钟要做什么工作。因为一个人的日程都是由内在驱动和外在要求这两股力量决定的,所以开始的时候你对这个主意有所抵触也是自然的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
要让一个刚毕业还没有在该领域接受特别训练的大学生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久(几个月)?
和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
5 点半之前结束工作
我不在 5 点半后工作。我把这种坚持叫作固定日程生产力。因为我确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在某个固定时间后不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寻找提高产出的策略以达成目标。我现在快乐地实行固定日程生产力已经有 6 年了,专注于有生产效率的深度工作,是我职业生活中个人努力的重要部分
极尽谨慎地使用个人生产效率词汇表中那个危险的词:“是”。说服我同意做浮浅工作是很难的
固定日程生产力是一种简单却影响广泛的超习惯。如果你只选择一种行为来重新确立自己关于深度工作的努力方向,它应该在你的备选单的前几位
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我只会回应那些与我的日程安排相匹配或符合个人兴趣的邮件。”
如果条件允许,您可以考虑使用发件人过滤器,重新夺回对时间和注意力的控制
尝试使用以下三条规则,以区分哪些信息需要回,哪些不需要。
·邮件相当含混或者存在其他问题,很难给一个合理的回复。
·你对这个问题或者提议不感兴趣。
·如果你回复了,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不回复,也不会有坏结果
第一部分 理论idea
第一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三种特点的人群在智能机器时代获利
高级技术工人
那些有神奇工作能力,能够使用愈发复杂的机器创造出有价值成果的人将会成功
关键问题在于,你是否擅长使用智能机器
超级明星
只有成为最优秀的才会有额外奖励
超级明星效应当今社会的应用远远超过罗森 30 年前所能预测的范围
所有者
有资本可以投入新科技、促成大重组的人
两种核心能力有帮助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引导大重组的智能机器大多数都非常复杂,很难理解和掌握
如果你无法学习,就无法成功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掌握相关技能是必需的,但并不够。之后你必须将潜能转化成人们珍视的实在成果
如果你不产出,就不会成功,不管你的技艺多么纯熟,天资多么聪颖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专家与普通成年人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为提升某一特定领域的表现穷其一生的刻意努力
天才之人之所以伟大,只因决心投入一切,全力于一点
要素
你的注意力全情投入到某个你希望提升的技能或想要掌握的理念上
你能得到反馈意见,这样你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的投入有最佳产出
生理学原理
刻意练习有效的原因与髓磷脂相关
它是在神经元周围生长的一层脂肪组织,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可保持神经元干净和正常运转
专注于某一项特定技能,就会迫使某一特定大脑回路在隔离的区域不断地燃烧。反复利用同一大脑回路,就能促使少突细胞在这个回路的神经元周围包裹髓磷脂,从而有效地固化这种技能
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在长时间无干扰的状态下,批量解决困难却重要的智力工作
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你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
没有深度工作仍然取得成功的个体
高管工作中分心的必然性是在其特定工作中特有的现象
不能将这些高管的工作方法外推至其他工作中
在社会经济的某些角落,深度工作并没有价值。除了高管之外,还有部分类型的销售人员和说客,对他们而言持续联系是其最大价值所在。甚至还有一些人身处深度工作有所助益的领域,却在备受干扰中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成功
深度工作并非是我们的经济中唯一有价值的技能,不培养这种能力也有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不需要深度工作的职业会越来越少
第二章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商业潮流与深度工作的悖论
员工互相协作有助于产生新想法;即时通讯的兴起;各种供应商在社交媒体上出现
商业世界的主要潮流大幅降低了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尽管经论证这些潮流可期许的利益明显小于专注于深度工作所带来的利益
深度工作的缺乏并非源自这些习惯的本质缺陷
度量的黑洞
尽管我们从抽象意义上认可这些干扰需要成本,而深度会带来价值,但是恰如汤姆·考克兰所发现的,此类影响很难衡量
由于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复杂性比体力劳动者高,所以也更难衡量个体努力所带来的价值
基础假设——衡量个人贡献越来越难——“毫无疑问是真实的”
多种将商业推离深度工作、推向干扰的思维定式和偏见
最小阻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Resistance)
在工作环境下,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会议往往使你无法持续专注,导致日程无法及时完成,变得支离破碎。为什么还要坚持?因为更简单。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例行会议是一种简单的(但同时也是笨拙的)人员管理形式。他们不愿自己去管理时间和工作任务,而是让每周迫近的例会迫使他们在给定项目上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提供取得进展的可视幻象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明晰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就明晰了不重要的工作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可视的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证明自身价值
知识工作并非生产线,从信息中提取价值的行为往往并不忙碌,也并非靠忙碌支撑
技术垄断(Technopoly)
只要是高科技就是好的,而不用再做探讨
技术垄断并不会使其违法,也不会令其不道德,甚至不会使其不受欢迎。只不过会使它们隐形,因此变得无关紧要
网络中心主义(盗用莫洛佐夫的又一说法)恰是当今技术垄断的真实模样
深度工作将变得愈发罕有,其价值也因此会愈来愈高。我们刚在上文中论证了深度工作并无本质缺陷,妨碍深度工作的令人分神的行为也并非必须,由此你便可满怀信心地继续本书的终极目标:系统地培养个人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并由此获得丰富的成果
第三章 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知识工作则没有这么明晰,反倒是模糊不清的。要定义一名知识工作者到底做的是什么工作,与其他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有何区别是很难的
另外一种模糊了知识工作中深度工作和工作意义之间关系的是,不断有声音呼唤知识工作者在浮浅活动上花费更长的时间
从神经学角度论证深度工作
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我们选择去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对于我们生活质量所起的作用
你的为人、你的思考、你的感受和所做之事,以及你的喜好,恰是你所关注事物的概括
知识工作依赖于无处不在的联系,由此产生了极度吸引人注意力的大量分心之事——如果给了它们足够多的注意力,这些分心之事大多都会从你头脑所构建世界中榨取意义和重要价值
游手好闲是万恶之源,当你失去关注点时,头脑不会想着生活中的好事,而会纠缠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知识工作中),增加深度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影响人脑这台复杂的机器,多种不同的神经学理论表明,此种影响将使你对工作生活的意义和满意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从心理学角度论证深度工作
“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契克森米哈赖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作“心流”
深度工作与心流之间的联系应该很清晰:深度工作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可以产生心流的活动包括,将脑力开发到极限、专注、在一项活动中达到忘我——这些概念也都可以用于描述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带来的心流经历可以为你带来深度满足感,这是一条经过验证的道路
从哲学角度论证深度
《万物闪耀》( All Things Shining)书中探究了神圣和意义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演化。——启蒙运动使世人认识到人权的概念,也救许多人于压迫之中,但是从形而上学的领域来看,这种思想剥夺了世界的秩序和神圣感,而这种秩序和神圣感恰是创造生命意义所必需的。启蒙运动之形而上学所宣扬的个体独立不仅仅会带来无聊的生活,而且恐怕难以避免地会引向无法忍受的生活
现代社会难以捉摸却极有价值的某种东西的赞赏表露——对神圣的一瞥
任何对高水平技能的追求——不管是物质的还是认知上的——都可以带来这种神圣感
在信息时代的大多数技术性工作中都有类似潜在的匠心存在。不论你是作家、营销人员、咨询师还是律师,你的工作就是一门手艺,如果你能精心打磨自己的本领,心怀敬意、谨慎应用,你就可以像熟练的轮匠一样在日常职业生活中创造出意义
你不需要一种稀缺的工作,你需要的是用世间少有的方式完成工作
培养手艺需要完成深度任务,因此需要致力于深度工作
深度智人
你所追寻的目标需要你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与其产生共鸣
不管是从神经科学、心理学还是高大上的哲学角度探寻深度工作,最终都会回到深度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上
在深度中繁荣,在浅薄中沉沦,成为一种可以称作“深度智人”(Homo Sapiens Deepensis)的物种
深度工作
作者:卡爾.紐波特
出版时间:201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