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习录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著作。它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书中详细阐述了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观点,以及他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
编辑于2024-11-03 19:43:45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传习录
读后感
拜读守任先生语录,良师苦心,信念传世。知行合一一词第一次在大学校训听闻,并未深究,而在迷茫求索中重新拜读王阳明先生语录,体会他的心学。期间种种精辟体悟,颇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譬如何为昼夜之道,浑噩的白天无异于黑夜;何为立志,何为求学,为何求学;知行合一,何谓良知,如何格物。由于自身愚钝,只能先记录下现阶段的所思所想:1.该书乃守任学生所录,为传播先生思想,正如书中老师所言,惕空思,实躬行,了解到知识和想法离真正的知道还有99%的实践,若沉迷虚文,犹如隔岸观火,自欺欺人尔。2.阅读本书过程中,很多古训于今日任然适用,很多训诫在今日别的书中以另外的形式出现,求学、做功夫、圣人之道亦或保持觉察、专注力训练等工具其实都是通过工具达到一种更好更成熟的精神状态,古今中外,殊路同归。对个人来说,广泛阅读思考,积极参与实践,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行为系统,走向心智的成熟甚至主宰。3. 戒傲,正是知道自己资质下等,所以专心做功夫虚心求索,遇到初学者的苦恼和迷茫应正视,坦诚。
下卷(摘录)
【一八〇】至【二三〇】
格“物”
只要知道身、心、意、知、物是一件事就可以了。意念不能悬空存在,必然指向事物。所以要诚意就要随着意所指向的事物去格,摈弃人欲使其归于天理,那么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被蒙蔽,就可以致知了
《中庸》说‘不诚无物’,程颢说‘物来顺应’‘物各付物’‘胸中无物’等等,都是古人常用的字。”后来先生也这样说
念头与静
念头怎么能够止息?只是要让念头中正而已
静中未尝没有动,动中未尝没有静。戒谨恐惧就是念头,怎能区分动静呢?
无欲故静’,周敦颐先生所说的‘静’,就是程子所说的‘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是指本体。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的,这正是天机流动不息之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专一
如果有声色在面前,还一如往常去看、去听,恐怕就不是专一了?只要心不随着所看、所听的东西流转就是了
用功收敛,遇事则断
问:静坐用功,颇能感到内心的收敛。遇到事情又中断了,马上起个念头到事上反省体察。仍然觉得内与外有差别,无法融为一体
功夫是一以贯之的,何必再起一个念头?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功夫才会有长进。如果一味地喜欢静守,遇到事情便乱了方寸,终究没有长进。那种一味求静的功夫看似在收敛,其实却在放纵心体
如何致知
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你的意念所到之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点不得隐瞒。你只要不欺骗它,踏踏实实地按照它的指示去做,善念便存、恶念便去,这是何等的安心愉悦!这便是‘格物’的秘诀,便是‘致知’的实在功夫
用功深入
学生:先生把致良知的宗旨阐释得淋漓尽致,看来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没有深入的余地
怎么能说得如此容易!你再用半年功夫看看如何?再用一年功夫看看如何?功夫越久,越觉得不同
从恰到好处再往下深入,每天都会有所不同,没有穷尽
知觉
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知道了才知道本无所谓知道,觉悟了才发现本无所谓觉悟。但如果不知道,那么自己的良知便会沦陷、埋没
待友
但凡对待朋友,应当少一些批评指摘,多一些劝导鼓励才好
与朋友讨论学问,应当谦虚委婉,宽以待人
战胜思虑
学生反省自己的念头思虑,有时涉及邪恶妄念,有时又思考平治天下,想得最深的时候,感觉到津津有味,难以摈去。发现得早还容易去除,发现得晚就很难去除。用力克制,愈发觉得难以抵挡。只有去想别的事才能忘掉。这样清除思虑好像也没什么害处
只因为你的功夫间断了,蒙蔽了良知。既然功夫间断了,继续原来的功夫便可
这需要勇气。用功久了,自然勇敢。所以说‘是集义所生者’。如果能轻易战胜思虑,便是大贤人了
解心
问:致良知的功夫虽能在心上体验明白,却解释不通书上的文句
只需要在心中理解便可。心中明白,书上的文句自然融会贯通。如果心中不通透,只想在书中的文义上求通透,却会生出许多其他意思来
做事也是做学问
问:先生您的学问十分好,可是文书、断案繁杂困难,无暇去学习
比如断案,不能因当事人回答时无礼就发怒;不能因其言辞婉转就高兴;不能因厌恶其说情就故意惩罚;不能因其苦苦哀求就屈意答应;不能因自己事务繁冗就随意糊弄;不能因旁人诋毁、罗织罪名就听之任之
这许多的情况都是私意在作祟,只有你自己知道,必须精细体察、反省克制,唯恐心中有一丝一毫的偏移就错断了案件的是非。这就是格物,就是致知。文书、断案之间,无非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离开了事物去做学问,反而会落空
尽力而为
我们致良知也只是各人尽各人的力。今天良知认识到这个程度,就根据今天的认识扩充到底;明天良知又进一步领悟,就根据明天的认知扩充到底。这就是精研专一的功夫
与别人讨论学问,也必须根据对方的能力所及。好比树木刚刚萌芽,只用一点水去灌溉,树芽长大些,便加些水。树木从两手合握的大小到双臂合抱的大小,灌溉的多少都是根据树的大小来决定的。如果只是小小的树芽,却把一桶水都浇上去,就会把树给浸坏了
知行合一
今人的学问,把知与行分作两件事,所以有一个念头发动,即便是不善的,只因为没有去实行,就不去禁止它
一念发动之处便已经是实行了。意念发动之处有不善,就要将这个不善的念头克去,需要彻底根除,使得不善之念不能在心中潜伏
圣人无所不知的理解
圣人无所不知,知只是知道天理;圣人无所不能,能也只是能发扬天理。圣人之心本都明白,所以在每一件事上都知道天理的所在,就去穷尽其中的天理
只是那些不必去知道的,圣人不必去知;对于那些应当知道的,圣人自然会向人请教
不知就问,这也是天理的法则
善恶本一物
至善是心的本体。本体上稍稍过分一些,便是恶。并不是有一个善,还有一个恶与善相对
“善固然是性,恶也不能不说是性”,以及“善恶都是天理使然。即便说它是恶也并非本来就是恶的,只是在本性上稍稍有过或不及罢了” by程颐
好好色,恶恶臭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一旦夹杂了别的意念,就不是如喜欢美色那般喜欢善德、如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的心了。能切实地喜欢善德,那么就没有念头是不善了;能切实地厌恶恶行,就没有念头是恶的了
有所忿懥(zhì)
愤怒等情绪,人心中怎会没有,只是不应该留驻而已。常人在愤怒时,多加了一分意思,便愤怒过当,不是公正宽广的心体
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物来而顺应便可,不要添加自己的一分意思,就是心体的广阔公正,得到心体本然的中正了
佛儒论着相
佛家不执着于相,实则执着于相。我们儒家貌似执着于相,实则不执着于相
信佛的人害怕被父子关系牵累,就抛弃父子之情;害怕被君臣关系牵累,就抛弃君臣之义;害怕被夫妇关系连累,就抛弃夫妇之别。这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妇的相,所以才想逃避。像我们儒家,有父子关系,便待之以仁;有君臣关系,便待之以义;有夫妇关系,便待之以别
既去恶念,便是善念
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
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
好比太阳的光芒被乌云遮住,乌云过后光又重现了。如果恶念已经除去,又要存个善念,就像是在阳光下去点一盏灯
志于道
好比盖房子,‘志于道’是去挑选木材,改成房屋;‘据德’则是房屋建成后,可以居住、依靠了;‘依仁’是要常常住在房子里,不再离开;‘游艺’则是装点、美化这个房子
诵诗、读书、弹琴、射箭等,都是为了调养本心,使其能够熟稔于道。如果不先‘志于道’就去‘游于艺’,就像是一个毛头小子,不先去盖房子,只管去买画来装点门面,却不知道要将画挂在何处
读书与名利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
问:听说穷困与通达都由命运决定,天资卓著的人恐怕对科举的事业不屑一顾;而资质驽钝的人则会为声名利禄所牵绊,心甘情愿为科举而读书,却又为此痛苦。如果想要放弃科举,又迫于父母的压力,无法舍弃,这该如何是好?
只要良知真切,即便参加科举,也不会是心的牵累。即便有了牵累,也容易察觉,克服即可。好比读书时,良知明白有强记的心是不对的,就克制它;知道有求速的心是不对的,就克制它;知道有争强好胜的心是不对的,就克制它
把科举之累归罪于父母的人太多了,说到底只是自己没有志向。志向立得定,良知即便主宰了千万件事,其实也只有一件事。读书写文章,又怎么牵累人呢?是人自己为得失之心所牵累啊!
做功夫的态度
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却不济,便要矫强做出一个没破绽的模样,这便是助长,连前些子功夫都坏了。此非小过,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
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避世而内心没有忧虑,不被人赏识内心也没有烦闷’的心态,按照良知切实用功,无论他人讥笑也好、诽谤也罢,不管别人赞誉也好、辱骂也罢,任凭功夫有进有退,只是坚持自己致良知的心念不停息,久而久之自然会感到有力,自然能够不为外物所动
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人如果能够切实用功,随便他人如何诋毁、诽谤、欺辱、轻慢,都是自己的受益之处,都是可以助长德性的资本。如果自己不用功,他人的意见就好比是妖魔,终究会被拖累倒
指责他人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辩论病发
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
凡是朋友间论辩,纵使有人显得浅陋粗疏,或者想要标榜自己的才智,犯了这些毛病,也应当对症下药,不能因此怀有鄙夷之心
‘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没有绝对的肯定,也没有绝对的否定,符合义即可。’ by《论语》
每件事都要如此,只是必须先认识到宗旨才行。义就是良知,知道良知就是宗旨,才不会执着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不是圣人不给他们讲,圣人恨不得人人都能做得圣人,只是由于人的资质不同,施教时不能乱了次序。中等以下资质的人,即便给他讲性与命的道理,他也不明白,还是需要慢慢启发他
【二三一】至
读书不记得
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有求全之毁,有不虞之誉
“诽谤都从外面来,即便是圣人又怎能避免?人贵在自我修养,如果自己实实在在是个圣贤,纵然他人都诽谤他,也没有什么损害
如果自己只是做出个恭敬端庄的样貌,内心却没有任何坚定的意志,纵然没有一个人诽谤他,内心的恶念终究会有一天爆发出来
毁誉都是外在的,如何能避免,只要加强自身修养即可
圣人教人
“圣人的学问不是这样拘束痛苦的,不是要装作道学家的样子。”
圣人教人,并非束缚人,使得人人做得一样,而是对狂放不羁的人要在其狂处成就他,对洁身自好的人要在其狷处成就他。人的才能、习气又怎会相同呢?
立志
“你们的学问没有进步,原因只是没有立志。”
李珙站起来回答:“我愿意立志。”
先生说:“也不能说你没有立志,只是你立的不是‘一定要做圣人’的志向罢了。”
李珙回答说:“我愿意立‘一定要做圣人’的志向。”
先生说:“你如果真的有做圣人的志向,在致良知时就一定会竭尽全力。如果良知上还留有别的私心杂念,就不是‘一定要做圣人’的志向了。”
透悟良知
如果想要透悟,不是靠你的聪明才智去掌握许多知识,而是要将心中的渣滓化去,使得心中没有丝毫沾染与滞留才行
通乎昼夜之道
良知原本就知道昼夜
晚上需要休息是天地中的常理。夜晚天地混沌,事物的形色都看不见,人的耳目也看不见、听不到,所有器官都停止运作,这就是良知收敛凝聚的时刻;白昼到来,万物生长,人的耳目也可以看、可以听了,其他器官也都运作起来,这便是良知发生妙用的时刻
由此可见,人心与天地原本就是一体的。所以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
知道白天就通晓夜晚了。白天的良知畅行无阻,夜间的良知收敛凝聚,有梦就是先兆
异端
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不动心
孟子的不动心与告子的不动心,差别仅仅在毫厘之间。告子只是在不动心上用功,孟子则是从心原本不动处用功
心的本体原本不动,只在所作所为不合于义时才会妄动。孟子不讨论心的动或不动,只是去‘集义’,所以所作所为没有不义的,心自然没什么可动的
而告子只是要心不动,便抓住了心不放,反而将心中生生不息的根给阻挠了,这非但没有益处,反而损害了心
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的病根,在于他认为性无善无不善。性无善无不善,这么说虽然没有大错,但告子执着于此,便有一个无善无不善的性滞留在心里
认为性有善有恶,是在事物的感觉上看,这就把物视作外了。将心与物视作两边,便会有差错。无善无不善,性本就是如此
花与心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你未见到这花时,这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静。你来看这花时,这花的颜色一下子就鲜明起来,由此可知,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良知厚薄
大人与万物同为一体,为何《大学》却要分厚薄来说?
只是因为道理本就有厚薄。比如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为何要用手足保护头部和眼睛,难道是故意轻视手足吗?是道理本该如此。人对于禽兽与草木同样热爱,又怎么忍心用草木去供养禽兽呢?人对于人与禽兽同样热爱,又怎能忍心宰杀禽兽供养亲人、祭祀先祖、招待宾客呢?人对于至亲和路人同样热爱,如果只有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就活,得不到就死,无法两全,又怎么忍心只救亲人而不救路人呢?这是因为道理本该如此
《大学》所说的厚薄,是良知自然的条理,不能逾越,这就是义;顺着这个条理,就是礼;知道这个条理,就是智;始终坚持这个条理,就是信
至诚,前知
‘具备诚德、感悟神化、通晓几微,即是圣人’
圣人并不注重事先知道,即便是圣人也无法免于祸福,圣人只是知道事物的前兆,遇到事情变化能够通达而已
如果有一个要想事先知道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利避害的念头
愚人体察良知
圣人的良知好比晴天的太阳,贤人的良知好比多云天的太阳,愚人的良知好比阴霾天的太阳
虽然在昏聩与明白之间有所区别,但是在能辨别黑白上则是一致的。即便在昏暗的夜里,也能隐隐看得清黑与白,这是太阳的余光没有完全消失的缘故
在困境之中学习的功夫,也只是从这点光明之处去精确体察而已
邹谦之问学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若谦之者,良近之矣
学以聚之,任以行之
每件事上学习存养天理,那么心就没有放纵丢失的时候,所以说‘学以聚之’。然而,时常存养天理,又没有私欲中断,这就是心体生生不息之处,所以说‘仁以行之’
心知觉
心并不是一团血肉,只要有知觉的地方就是心。比如耳朵眼睛可以听或看,手足知道痛痒,这些知觉便是心
傲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
中卷(摘录)
答顾东桥书
知的切实实行之处,就是行;行的明晰精察之处,就是知
“尽心、知性、知天”,属于“生知安行”,是圣人的事;“存心、养性、事天”,属于“学知利行‘,是贤人的事;”夭寿不贰,修身以,指的是“困知勉行’,是普通人的事。怎么能简单地说”尽心知性“是知,存心养性‘是行呢?
我讲的格物致知,是将我内心的良知落实到各个事物之中。我内心的良知,也就是所说的天理。将我内心的良知、天理落实到各个事物之中,那么各个事物都能得到理。落实我内心的良知,即为致知。各种事物都得到理,即为格物。
学的开端也就是实践。笃,就是郭实笃厚的意思。已经实行了,就要郭实笃厚地实行,就是持续不断地下功夫。学习,一定会有疑惑,有疑惑就有问,问就是学,就是行。问不能没有怀疑,有怀疑就有思,思就是学,就是行。思也不能没有怀疑和疑惑,有疑惑、有怀疑就有辨,辨就是学,就是行。能够明辨。能够慎思,能够审问,能够学习,还要持之以恒地下功夫,这就叫笃行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答案就在你身边却非要到远方去寻找,事情本来很容易却非要用困难的方法去做) by孟子
子张好高骛远,专门向外探求,以多闻多见为学问,却不能反求诸心,因此他的言行难免有过错和悔恨,所谓的见闻恰恰助长了他好高骛远的毛病
“好古敏求”——爱好古人的学问,勤奋地探索心中之理。孟子:“做学问的道理十分简单,只是要将放纵的心收拾起来而已”
如今为学之人学圣人,对于圣人能知道的部分不去学习,却对于那些圣人不能知道的部分十分渴求,这不是迷失了求做圣人的方向了吗
圣人之心与天下人之心
圣人的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他看待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的区别,凡有血气生命的,都是自己的兄弟子女,都会使他们安全、教养他们,以成就他万物一体的念头
天下人的心,起初与圣人之心也并无不同,只是后来夹杂了私心,为物欲所蒙蔽,大的心变而为小,通达的心转而为塞,人人均有私心,甚至将父子兄弟视为仇人
用人之法
用人者只知道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使得天下百姓安宁,只看被任用者的才能是否称职,而不以身份高低分轻重,不以职业不同分好坏。被任用者也只知道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使得天下百姓安宁,如果所在的岗位合适,即便终身辛劳也不觉得辛苦,终身从事琐碎的工作也不觉卑贱。那时,所有的人都高高兴兴,亲如一家
那些才能较低下的人,则安于农、工、商、贾的本分,各自勤于本职工作,并且相互滋养,没有羡慕、攀比的想法
王道与霸道
夏、商、周三代下来,王道衰微,霸道盛行;孔子、孟子死后,圣学晦暗,邪说横行。教的人不教圣学,学的人不学圣学
主张霸道的人,暗地里用与三代先王相似的东西,借助外在的学问知识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天下之人一时间都尊奉他们,圣人之道便荒废阻塞了。世人相互仿效,天天讨论富国强兵、权谋欺诈、攻城讨伐的学说,以及一切欺天罔人、只为追求一时声名利禄的技术
世上的儒者有感于此,搜寻过去圣王的典章法制,为了挽回先王之道。然而,他们宣传、修饰圣学,并希望圣学发扬光大,实际上却是增加霸道之术的影响,圣学的踪影却再也看不到了。于是产生了解释字义的训诂学,传授课程以图虚名;产生了记诵圣学的学问,满口圣人之言冒充博学。当时的君主也沉迷于这类学问,终身从事无用的虚文,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功利之心
时至今日,功利之心的毒害已经深入骨髓,经由习气成为人的本性已经几千年了。人们在知识上互相比较,在权势上互相倾轧,在利益上互相争夺,在技能上互相攀比,在声誉上互相竞争。那些围观的人,管理钱粮的还想兼管军事和司法,掌管礼乐的又想参与吏部的事务,在郡县做官的又想到省里做大官,位居监察之职的又垂涎着宰相的位置
原本没有某方面才能的人理应不能兼任这方面的官职,不知道某方面理论的人理应不能获得相应的名誉,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擅长记诵,正助长了他们的傲慢;知识丰富,正促使他们为恶;见闻广博,却使得他们肆意诡辩;文采富丽,正掩饰了他们的虚伪
今天初学的小孩儿却都想通晓各种理论、探究各种方法。他们打出的名号都是“我想要完成天下人共同的事业”,他们的真实想法却是,不知道这些学问恐怕就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万幸的是天理自在人心,终究不会泯灭,良知的光明即便历经万古也不会变化
反思:悠悠千古,人性恒存。功利之心百害而无一利,如水中捞月,求而不得,只会使得内心的秩序更加崩塌。
启问道通书
年轻人对于立志的困惑
问:先生平日教诲:‘平时用功只是立志’,近来时时对此加以体会验证,想得更加明白。然而我却不能一时一刻离开朋友,如果有朋友互相讨论讲习,志向便会强盛宏大,才会生气勃勃。如果三五天不和朋友们讨论讲习,便会觉得志向微弱,遇到事情就会困惑,有时甚至忘记了志向。如今没有朋友讨论讲习的日子,我就静坐沉思,或者看看书,或者到处走走,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忘记培养心志,深感心态平和舒适。但终究不如与朋友讲学时的精神奔流来得更有生意。离群索居之人,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维持志向?
答:功夫大体上也就是如此,只要不间断,等到纯熟之后,自然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我们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立志,你所说的困惑、遗忘的毛病也只是志向还不真切。比如好色之徒,从来就没有困惑、遗忘的毛病,就是因为好色的欲念真切得很。自己的痛痒只有靠自己才能知道,靠自己去挠痒按摩
对“天下何思何虑”的困惑
问:“谢良佐先生曾问‘天下有什么可以思虑’,程颐先生说:‘有这个道理,但是你说得太早了。’从学者的功夫来说,固然应该是‘时刻在事上磨炼,时刻不要忘记’,然而却也需要认识到‘何思何虑’的气象,两者合并来看才对。是这样吗?
答:谢良佐和程颐与孔子《系辞》里的本意略有不同,《系辞》说“何思何虑”,是说所思所虑只是天理,没有别的思虑,并不是完全没有思虑的意思。程颢先生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如果以自己的私意思索安排,便是“为私欲而耍小聪明”了。“何思何虑”正是为学的功夫,对圣人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对学者来说则要勉力才能做到
才力不足所产生的困惑
问:有时事情很多,需要依次解决,时常因为才力不足,总为事情所困,虽然极力坚持,但精神已然衰弱。遇到这样的情况,难免要退下来反省自己,宁可不做事,也不能不存养此心。这样说对吗?
答:做学问的人,终身只做这一件事,从小到老,从早到晚,无论有事无事,都只做此一件事,这就是“必有事焉”的意思。“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有事情发生便发挥心中的良知以应对,这便是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的意思。凡是处理得有好有坏,以及有困扰混乱的毛病,都是被毁誉得失所牵累,无法切实地致良知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如今为朱熹、陆九渊争辩的人还未止息。我常常对学友们说,圣学不彰明已然很久了,不必枉费心思为朱陆争辩谁对谁错,只要按照先生‘立志’二字来点拨人。如果这人能够辨清志向,决心要了解圣学,那么他大体上已经明白了
如果自己不能亲身实践,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整天唠唠叨叨,这是用行动去毁谤自己,这样的毁谤就严重了
但凡天下间有议论我的人,假如有人能从中得到益处,那他们都是跟我切磋磨砺,对我来说也无非是警惕反省、修学进德之处。荀子说“攻击我缺点的人都是我的老师”,难道我要去厌恶自己的老师吗
答陆原静书
下功夫时心内躁动
问:下功夫时,感觉心中没有一刻宁静,烦乱之心固然在动,澄明之心也在动。心既然一直在动,就没有一刻停息了
答:有意追求宁静,因此愈发不得宁静。烦乱之心自然是动,但澄明之心实则未动。一直维持心体的澄明,心就处于恒久的即动即静的状态,天地万物也正因此而恒久不息。澄明之心固然使得心体澄明,然而烦乱之心也能使得心体澄明
精一与精神
“精一”的“精”是就理而言,“精神”的“精”是就气而言。理是气的条理,气是理的运用。没有条理则不能运用,没有运用则无法看到条理
做到了精,就可以精致、明白、专一、神妙、诚挚;做到专一,就可以精致、明白、神妙、诚挚
良知本体,为何需要学习
良知就是未发之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都具备
但良知不能不为物欲所昏蔽,因此需要通过学习去除昏蔽。不过这对于良知的本体不会有丝毫损害。知没有不良的,然而中和、寂静、公正的品德无法完全具备,是因为昏蔽没有除尽,良知存养还没有达到纯熟罢了
动与定
所谓认知、存养、遵从天理,明明就是动,属于已发的范畴,为何称之为静呢?为何称之为本体呢?
天理是不动的。时常认知、存养、遵循天理,就是不看不听、不思不做的意思
不看不听、不思不做,并不是说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而是看、听、思、为都专注于天理,没有其他的看、听、思、为,这就是动却不曾动
未发与已发的关系
“感情未发出来时的中正”就是良知,是没有前后、内外的浑然一体的存在
动与静是所处的时机,心的本体固然没有动与静的区分。天理不动,动就是私欲。只要依循天理,虽然处于人事万变之中却也未曾动;迁就私欲,即便心如槁木也未曾静
良知与喜、怒、忧、惧的感情
良知好像时常在悠闲无事的地方主宰着自己的感情,与喜、怒、忧、惧的感情似乎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良知虽然不滞留于喜、怒、忧、惧,然而喜、怒、忧、惧却也不外乎良知
妄动与停息
“澄明之心是不动的”,是因为它来自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所以不曾动,动了便是妄
“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是因为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未尝不在其中,只是有所动,不动便是照
有妄与照的区分就是将心一分为二。把心一分为二,心体便有所停息。没有妄与照的区分就不会有二心,没有二心,心体就不会停息
认识本体
佛家有个自私自利的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的毛病
“欲求宁静”“欲念无生”,这正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的毛病,故而“念愈生”“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自然分辨善恶,哪还有什么善恶可以思虑?良知的本体自然宁静,如今却又添上一个求宁静;良知的本体自然生生不息,如今却又添上一个欲念不生
佛家‘常提念头’
好比是孟子所说的‘必有事’,先生所说的‘致良知’,也就是‘常惺惺’、常记得、常知道、常存养的意思吗?在提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事物来到面前,一定会有恰当的应对方法
虽说常提不放,但不加戒慎恐惧、克制私欲的功夫,恐怕还无法清除私欲。如果加上戒慎恐惧、克制私欲的功夫,又成了“刻意思善”,与心体的本来面目又不能合一。到底该如何做才好?
这都是自私自利、刻意求之的弊病
何谓‘明得尽’,‘更浑化’?
这本来不难明白,你之所以有疑问,想来是因为这个“明”字的意思不清楚,这也是你有急切的心思所致。以前我和你曾当面讨论过“明善”的含义,“明则诚矣”
圣人与大道
性只有一个。仁义礼智,是性的本质;聪明睿智,是性的禀赋;喜怒哀乐,是性的情感;私欲和客气,是性的蔽障。本质有清浊之分,所以情感有过与不及的差异,蔽障有浅和深的不同
良知自在人心,无论是圣贤,还是常人都是如此。如果没有物欲的牵累、蒙蔽,只是依循良知的发用流行去行事,便无往而非道
“学”就是学习如何依循良知。所谓“知学”,就是明白应当一心一意学习依循良知
知行”二字也是在功夫上说。如果是知行的本来面貌,就是良知良能,即便是困知勉行的人,也可以说是生知安行
真乐
那么常人依循自己的私欲便能快乐,何必还要学做圣贤?如果另外有真正的快乐,那么圣贤遇到大忧、大怒、大惊、大惧的事情,这个真正的快乐还存在吗?
虽然圣贤另有真乐,但也是常人同样具有的,只不过自己不知道,反而自寻许多苦恼,自行迷茫、遗弃真正的快乐。虽然在苦恼迷茫之中,但是真乐又时刻存在,只要一念开明,反求诸己,就能感受到这种快乐
有情与无情
有情与无情之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良知呢?学习一定要达到无情的境界,这样牵累虽然少了,却又离开儒学、遁入佛学了,这样可以吗?
圣人致知的功夫,是最为诚挚而没有一丝一毫停息的,圣人良知的本体,皎洁如明镜,不曾有纤毫染着
有疟疾的人,疟疾虽然没有发作,但病根却在,难道可以因为病没有发作就忘记吃药调理的功夫吗?如果一定要等待病发后才吃药调理,就为时已晚了。致知的功夫,有事无事都不曾间断,哪管病是发作还是没发作?
佛家有‘扑人逐块’之喻:见块扑人,则得人矣;见块逐块,于块奚得哉?”在座诸友闻之,惕然皆有惺悟。此学贵反求,非知解可入也——先生的学问贵在反求诸己,并不是靠认知、理解就能够入门的
答欧阳崇一
专注见闻次一等
‘德性的良知,并非由见闻产生,如果说听得多然后选择好的来遵从,见得多然后从中加以识别,则是专门在见闻细节上探求,已然落在次一等的层次了。’
大体而言,做学问的功夫一定要把握宗旨。如果把致良知作为为学的宗旨,那么多见多闻也不过是致良知的功夫
刻意思索的毛病
学者下功夫,即便千思万虑,也只是要恢复心之本体,而非凭借私意安排、穷索出来。如果安排思索所得,则是自私用智了
良知是天理昭明灵觉之处,故而良知就是天理,思考就是良知的作用。如果是良知所发出来的思考,那么思考的对象无非是天理。良知发出来的思考,自然简单明了,良知也自然可以认清;如果是私意安排出来的思考,自然纷纷扰扰,良知也自然能够分辨
终生学习只有一件事
良知固然明白,但有时迫于形势,又怎么能顾及精力?有时精疲力竭,又怎么能顾及形势?该怎么办呢?
君子终身的学问都在“集义”。义就是宜,心能够处事得宜便是义。能致良知,心就处事得宜,所以“集义”也就是致良知。君子待人接物、应对事变,当做则做,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思考,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心安理得。凡是谋求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勉强干自己才智不能胜任的事情,都不能致其良知
但凡学问功夫,精一就是诚,三心二意则是伪。这些都是因为致良知的心还不够真切的缘故。“诚其意者,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qiè)。”
待人以诚
逆诈就是欺诈,猜测就是不诚信,被人欺骗又是不觉悟。不怀疑、不猜测却又能事先察觉,只有良知晶莹透彻的人才能做到吗?
存心要事先觉察,便是后世猜测、阴险、狡诈、刻薄之人做的事。只要存有这个念头,就已然远离了尧、舜的圣人之道。不欺诈、不猜测而被人欺骗,还算没有丧失善良的本心,只是不如能够致良知、能够自然事先察觉的人更为贤明
常常有寻求事先觉察的心,便已堕入怀疑揣度别人欺诈和不诚信的心态之中,而这足以遮蔽他们的良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免不了不能觉悟和欺诈的缘故
君子之学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从不担忧别人欺骗自己,只要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便可;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不诚实,只要永远相信自己的良知便可;不去寻求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与不诚信,只要永远努力觉察自己的良知便可。所以君子不自欺,良知就诚敬而不虚伪,诚敬则能明白;君子能自信,良知不受蛊惑而明白,明白则能诚敬。明白与诚敬相互促进,所以良知能不断觉悟、不断澄明。不断觉悟、不断澄明的良知好比高悬的明镜,万事万物在它面前都无法隐藏其美丑,“至诚如神,可以前知”,至诚便是无知而无不知
答罗整庵少宰书
大道必然要体会才能认知,并不是先看到大道,再去下体会道的功夫;大道必然要学习才能明白,并非在讲求学问之外还有其他明道的事业。然而世间讲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用身心讲学,一种是用口耳讲学。用口耳讲学的人,依靠揣摩和猜测,讲求的都是捕风捉影的事;用身心讲学的人,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讲求的都是为己的学问
做学问贵在有得于心,如果求之于心而认为有误,即便是孔子说的话,也不敢认为是正确的,何况是不如孔子的人呢?如果求之于心而认为正确,即便是一般人说的话,也不敢认为是错误的,何况是出自孔子之口呢?
“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为了“修身”,而“格物”正是每天下功夫所能看得见的地方。所以“格物”是纠正心中之物,纠正物的意念;“正心”是端正物的心;“诚意”是使关于物的念头诚敬;“致知”是实践关于物的知
天理只有一个。就天理凝聚在具体的对象上来说称之为性,就天理主宰这个凝聚的现象来说称之为心,就天理主宰心的作用来说称之为意,就心体作用的明白觉察之处来说称之为知,就知的明白觉察之处能够感应外在的对象来说称之为物。所以就物而言称之为格,就知而言称之为致,就意而言称之为诚,就心而言称之为正
天下公有的东西,应当秉公而论。所以只要说得对,即便与自己不同,也是对自己有益;只要说得不对,即便与自己相同,也是损害自己。益于自己的,自己一定喜欢;损害自己的,自己必定讨厌。既然这样,那么我现在的观点,虽然可能与朱子相异,却未必不是朱子所喜欢的
答聂文蔚
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与其让天下之人都相信你,不如被一个人笃信。大道自然而然地存在,圣学亦自然而然地存在,天下之人尽信也不算多,只有一人笃信也不算少
如果有人看到自己的父子、兄弟坠入深渊,一定会大喊着爬过去,鞋帽掉了也全然不在意,爬着悬崖峭壁而下,希望能够救人。而那些看到这一情况的读书人,却在一旁作揖、谈笑,认为这人丢弃衣帽、不顾礼节,大喊大叫,一定是一个丧心病狂之人
如果时时刻刻在自己心中“集义”,那么良知本体便会豁然开朗,是是非非全都呈现,又何来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的毛病?
我们这类人用功,必须专心致志在“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上,这样就是尽心、知天功夫的开始。正如同学习起立移步便是学习奔走于千里之间的开始,我正担心自己不能起立移步,又怎么会去担心不能奔走于千里呢?更何必去担心能够奔走千里的人忘了起立移步的功夫呢?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儿童的天性喜欢玩乐却害怕拘束。就好像草木开始萌芽时,让他舒展地生长就能枝叶茂盛,如果摧残阻挠就会衰败痿痹。现在教育儿童也应当积极鼓励天性,使得他们心中喜悦,这样就会不断进步
所有这一切都是顺导他们的志趣,调理他们的性情,消除他们的鄙陋吝啬,化去他们的粗劣顽皮,使得他们日渐符合礼仪而不会感到辛苦,心中中正平和而不知不觉。“在童蒙时就培养儿童纯正的品格”
教 约
每日清晨教读提问
在家时热爱亲人、尊敬长辈之心,是否真切而没有懈怠?
在使得父母冬暖夏凉、早晚请安的礼节上,是否能够躬身实践而没有遗漏?
在街上行走时,是否注意礼节而没有放荡不羁?
一切言行心思,是否欺天罔人未能做到忠信笃敬?
吟诵诗歌
凡是吟诵诗歌,必须整理仪容,平定呼吸,使得声音清晰明朗,节奏均匀,不急不躁,不散漫不嘈杂,不气馁不畏难。时间久了,就会感到精神舒畅,心平气和
学习礼仪
但凡学习礼仪时,必须澄明内心,排除杂虑
不疏忽不懈怠,不拘谨不害羞,不随便不粗野,从容而不缓慢,谨慎而不紧张
诵读
老师讲课不在多,贵在精熟。根据学生的资质,能认识两百字的只教一百字,让学生的精神力量有所富余,便不会产生辛苦厌烦的情绪,反而会有收获的喜悦
在诵读之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口中所读、心中所想,字字句句,反复体会
教读任务
每天的功夫,先考察学生的品德,其次是背书、诵读,再次是练习礼仪或其他课业,再次是读书、讲课,最后是吟诵诗歌
凡是练习礼仪、吟诵诗歌,都是为了使孩童的天性能够长存,使他们乐于学习而不感到疲倦,这样就没心思去干歪门邪道之事
上卷——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摘录)
徐爱录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孝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探讨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夭寿不贰——不论寿命长短都没什么两样
性是心的本体,天是性的源头。身的主宰就是心,心有所动就是意,意的本体就是知,意之所在就是物
史书就是辨明善恶以示训诫。善可以用来教化,因而特别保存善的事迹让人仿效。恶能够让人引以为戒,所以保存一些戒条而省去恶事发展经过,以杜绝奸邪
先生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穷理是尽性的功夫,到学问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诸如此类
陆澄录
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混乱,那么就静坐。懒得看书,反而要去看书
和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彼此收益;彼此攀比、争强好胜,只能彼此受损
圣人能应变无穷,莫非事先做过准备?——圣人的心犹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字,随时感应,遇物而照。过去所照之物在镜中已不复存在,未照到的形象不可能预先出现在镜中。圣人遇到什么样的时机,才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立志用功,就好像种树。开始生根发芽,没有树干;有了树干,没有枝节;有了枝节,然后有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有花果。刚种植时,只顾栽培浇灌,不要想着枝啊,叶啊,花啊,果啊。空想有什么用?不要忘记栽培浇灌的功夫,哪用担心没有枝叶和花果?
读书读不明白,如何是好?——应该在心体上下苦功夫,大凡不明白、行不通的,必须返回自身,在自己心上体会,这样就会通
自我反省是有事时的存心养性,存心养性是无事时的自我反省
人情事变关键在于‘致中和’,‘致中和’在于‘独处时谨慎不苟’
求学的功夫——开始往往心猿意马、心神不定,应该教他静坐,等到一定时间,教他省察克治的功夫(时时刻刻反省,看自己是否有私欲,有便立刻制止),这是初学者的功课
“持中平和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预先规定好一个规矩是很难得,就像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讲清楚以求没有疏漏。立定一个规则法度,这就是把握了圆融的整体
精神、道德、言行,常常以收敛为主,向外扩散是不得已而为之。天地、人物无不如此
现在的人,对已知的天理不肯存养,对已知的私欲不肯摒弃,却在发愁不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只讲空话,有什么好处呢?
‘知道所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就接近道了’
薛侃录
学是学习存养天理。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体会认知天理,只要自己心里达到没有私意的境地
志向真切,看到的、听到的,都在这里了,哪有认不清的道理?‘分辨是非的能力,人人都有’,不需要向外寻求,探究学习也只是体会自己心中所见,不必再去心外寻找另外的见识
“后世的人不理解圣人的根本在于合乎天理,而只努力在知识、才能上力求作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会,只需把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一一学会就可以了。这样,知识越渊博而私欲越滋长,才能越高而天理越被遮蔽。我们努力成长,只求每天有所减少,不求每天有所增加
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就像花草一般,哪有什么善恶之别?你想赏花,就以花为善,以草为恶;想要利用草,又以草为善。这些善恶都是由人心的好恶而产生的。草有所妨碍,应该拔除,就要拔除。有时虽没有拔除干净,也不要放在心上。如果在意的话,就会成为心体上的负累,就会为情绪所左右
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如果我们内心安定自在,那么,一切都随着这颗心井然有序
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但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立志最可贵的是“专一”
专注在涵养内心上用功,每天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专注在知识见闻上用功,每天都会觉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每天能看见自己有所不足的,就能懂的越来越多;每天觉得自己懂的越来越多的人,就会越来越有所不足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易经:以敬畏来矫正内在的心志,以仁义来规范外在的行为
人如果不懂得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下功夫,而只在大家都知道的地方下功夫,就是虚伪,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见到君子就隐藏不善的事)
知道了昼夜,就明白了生死。懵懵懂懂起床,胡嚼乱咽地吃饭,行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沉溺于习惯之中,成天浑浑噩噩,这只是梦中的白天啊。唯有做到‘息有养,瞬有存’(休息的时候保养身体与气质,片刻之间也不让心有所外驰),让这颗心清醒明亮,天理从不间断,才能知道这是在白天
王守任生平
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明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去世,浙江余姚人
十五岁,一人出游长城居庸关,十七岁,奉命结婚那天,于铁柱宫遇道士,聊养生忘记婚礼
两次会试落榜,第三次考中进士。1506年上书皇帝,抨击太监刘瑾,被发配贵州龙场做驿丞
赴任途中,遇杀手,用计逃之。至武夷山又遇道士,受点拨赴任
龙场悟道——建立龙岗书院,讲心学,讲知行合一
剿匪——1516年,平定抚南、赣、汀、漳的匪患,制定长治久安的政策
平定宁王叛乱——1519年,皇帝朱厚照荒淫无能,宁王起兵造反。被王阳明用计打败,无赏无功
广西剿匪——1527年,招抚解决广西匪患
传习录
作者:王守仁(王阳明)的学生徐爱、薛侃和钱德洪等收录编辑
成书时间:正德七年始(1512年),三卷定本,历时五十五年
译者:费勇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开卷编者记
传习录是王阳明弟子们记录他的学术讲话及论学信的集子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
王阳明,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陆九渊),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尊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心学——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推溯至孟子。到北宋陈颢开端,南宋陆九渊大启门径,与朱熹理学分庭抗礼。最早提出“心学”二字的是王阳明,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