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设计史理解理论与方法⭐️(谢尔提·法兰2016)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编辑于2024-11-03 21:23:12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设计史理解理论与方法⭐️(谢尔提·法兰/2016)
第四章:元术语的认识论(站在视觉意识形态的思想历史动态变化看待设计问题)
一、主义:
1、哲学或历史的主义概念通常是一种世界观与认识论,是一种设计理念与实践相互协调的文化模式。
2、福柯:主义与认识论的关系?
(1)主义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运动,之间会相互取代且具有革新性;认识论是关于想法与理解的根本性社会学结构。
(2)每个主义都嵌入并依赖现行的认识论,认识论反映时代传统、规则与主流论点时,主义变成可理解且可行的概念。
(3)主义不是理论,主义可以被定义为学说的拥护与竞争,理论是结构性的解释如何,主义是宣扬应该如何。
3、特征
(1)本质核心:规范性(规定了艺术设计该如何)
(2)特点:教条化、传道性、规划性、与时代的联系性与历史性、新颖与革新性。
4、主义的两类:意识形态主义(视为符号的文化)与作为风格的主义(视为实践的文化),两者结合相当于设计的文化(思想实践的统一)。
5、主义的动态话语:
(1)主义产生于废除或彻底修正已有秩序。
(2)主义的规范与纲领性导致对主义的革新需要通过合法化以及以显著偏见的方式对历史与当代社会进行批判。
(3)任何主义出现都与原有的时代、社会、认识论完全不同与冲突。
(4)主义是一种高度动态的配置,随着时间空间而改变。
(5)主义由行动网络下的集体产生。(工作室创造艺术,画廊创造主义。)
6、主义的变迁
(1)芬韦尔:提出外延语境(风格,物与世界的关系)与内涵语境(主义、物与主体)。
(2)意识形态转变为风格的过程中,当内涵语境得到认可或被遗忘,就是主义从主流到没落的变迁。
(3)主义永远不会停止变化,当主义失去了先锋性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这种主义就无法进一步巩固与扩散,变得平庸。(前卫主义被大众认可之后便不再前卫)
(4)主义变成文化现象:当主义从先锋变成平庸,从意识形态变成风格,从内涵语境转变为外延语境时,其中的行动者网络形成主义,主义再发展为文化现象。
(5)例:空气动力学从物理学科理论发展为流线型形式语言风格。
二、现代:
1、源于公元494年罗马教皇的信,用来区分新旧法令。
2、如今基本含义是现在与过去的区分,或多或少等同于当代。
三、现代性:
1、源于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提出的新美学计划中的现代性愿景。
2、波德莱尔:现代性审美包括时代的时尚特质(流行性)与美的永恒不变的元素(永恒性),现代性愿景就是从时尚中提取永恒。
3、马泰:现代社会的两类现代性包括作为社会特征的现代性(工业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导致社会经济反差)与作为审美观念的现代性(学科理论、理想主义等)。
四、范式:
1、概念:
(1)源于库恩在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到的解释科学发展本质的范式概念——科学在革命性范式中形成,范式在传播中发展科学。
(2)范式是思想、价值观、模式、技术、形而上假设、象征性概括的集合,作为具体的科学成就为后续研究提供模型、实例与参考。
(3)局限:应在哪个层次运用范式以及在某个时期存在某种排他性的统治地位范式的思考。
2、范式的分层(玛格丽特对《科学革命结构》的分类):
(1)哲学(宏观)
a.世界观、信仰、形而上原则等。
b.处于历史的宏伟时代,普遍持久,例如文艺复兴中的现代主义。
(2)社会学(中观)
a.科学成果、政治制度、司法等。
b.例:20世纪中的多数主义,装饰、流线运动等。
(3)人造物(微观)
a.经典作品、参照物等。
b.通常由历史中典型的案例、原型作为一种风格或形式的表达,具有高度的功能主义。
第三章:新设计史(设计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
一、基于社会学与技术史的设计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论系统
1、设计作为实用艺术的观念已经陈旧,设计已经从实用艺术转变为社会文化现象。
2、借鉴“社会技术的无缝网络”这一技术史术语,提出“社会设计的无缝网络”概念,看到设计发展的因素与问题往往在于多个主题与领域(法律、经济、政治),技术在此与社会问题同时转化并关联。
二、技术史研究偏向人造物系统的内容表现(内容),设计史研究偏向审美与外观(形式),但也有交叉研究的趋向。
三、设计史研究的优势:
1、对物的抽象层面的洞察。
2、重要性在于理解物理环境的样貌、成因及运作方式,深入理解技术发展的本质。
3、物的形式属性(美学、伦理、象征、情感、权威)需融入思想、政治、社会、文化的语境中才能呈现新层次的整体意义与重要性。
四、技术史中的社会建构理论(SCOT: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行动者网络ANT、脚本、驯化)
一、优劣
(1)优点:补充设计史研究的角度,即使是失败的技术设计也值得重视;打破了传统的“自然-文化”、“人-非人”的传统二元本体论,借助转义者、转译等概念挑战传统分类范畴。
(2)缺点:过于偏向社会决定论,否定了物的本质属性,只将社会技术的变革视为关键因素;偏向中性化的管理主义、网络隐喻的扁平化以及缺乏对他者的关切。
二、行动者网络(ANT理论框架)
1、20世纪80年代布鲁诺、米歇尔、约翰劳提出。
2、核心:将实体与物质性作为表现关系的效应,探索这些关系的配置与再配置。(利益相关者)
3、与设计史相关的原理:
(1)研究内容是行动中的科学而非已形成的科学,不仅要研究设计过程,也要研究意义如何形成、使用方式如何确定的过程。
(2)判定事物的主客观、机制的充分性并不在与研究内在性质,而是寻求现象在未确定状态下事物如何被感知解释与使用。(仅对设计作品的理念分析或设计师意图或产品性能无法形成全面理解)
(3)不要预设行动者的优先级,放下所有的偏见去理解行动者的态度、行动、动机及意图,平等研究。
(4)设计的理念与意义并非固有,而形成于网络中的各种博弈,应该更多关注消费、挪用、驯化、使用,设计的性质是使用者集体行动的结果而非原因。
(5)人类与物都是网络的行动者。
(6)任何不认可设计的行为都是行动者与某种利益与权利斗争的冲突。
三、脚本分析(方法论工具)
1、概念:
(1)脚本概念由玛德琳创建,意味着写作,其词源学上通用与隐喻性也能指代剧本等概念,在设计中指如何传播并进行意义转化的分析方法。
(2)设计师想在设计物中传达出的信息(脚本),用来介绍用途及意义。(设计师以技术手段将世界观刻入创造物)
2、意义:
(1)关注生产、消费与使用的关系。
(2)设计师的物质成果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造物与人类行动及环境间的关系、假设、愿景、预测,脚本作为指导用户理解其使用的意义,是避免用户误解的关键。
(3)核心在于关注设计师与用户、想象用户与实际用户、意图与诠释、传达与解读(脚本与去脚本化),促进设计师理解并设置用户。
3、物理脚本与社会技术脚本的关系
(1)物理脚本指嵌于人造物物理形式的物理脚本由产品物理形式与界面属性构成,试图向用户介绍其预设用途;社会技术脚本指嵌入语言学中的符号学,将一切事物视为文本而不适合处理物质性。
(2)例:诺曼(设计心理学)中的观点只关注了物理脚本(物的使用),与社会技术脚本无关。
(3)社会技术脚本关乎于物的意义传播与变更,在变化程度上也与物理形式审美属性相关。
(4)象征与实用的关系不能武断的二分,而是相互纠缠的,很难分离两者。(例:胡巴克将社会技术脚本定义为“关于用户对汽车的价值态度”,将汽车营销的直接与间接沟通类比为物理脚本(功能与实用性的吸引)与社会技术脚本(非直接的吸引但同时也受物理脚本吸引力的影响)的影响。)
4、“用户的再创作”
(1)设计从工厂到市场不意味着完成,社会技术脚本与用户权力以及信息写入的改变而转化,脚本分析此时能衔接生产与消费领域的隔阂。
(2)脚本也是理解产品与用户间交互关系的重要工具。(类似概念模型)
四、驯化(方法论工具)
1、ANT与脚本分析着重与生产与消费之间,而驯化着重于消费与使用之间。
2、英国社会学家罗杰提出,驯化指当人与物交互并影响其属性功能及形式时,人也同时被物所消费。
3、用户、物质与消费的关系
(1)传统而言消费被视为被动的行为,用户遵循并适应生产与设计者的指令,陷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网络。
(2)20世纪70年代皮埃尔与鲍德里亚提出“消费可以被看作象征与创造性行为”、鲍曼的“审美消费观”、米勒提出“消费等于身份形成”等观点赋予了用户更主动的消费功能与更大的责任。
(3)用户根据自身要求、愿望、能力创造性地操纵物、意义及社会系统。
4、物品与符号的驯化是什么?
(1)驯化比技术社会化的涵义更广泛,驯化是社会与技术的合作生产。
(2)用户调整人造物使其满足需求与愿望,但同时用户的情感、行为与态度也被人造物影响。
(3)人造物适应于使用的模式,但也创造了新的使用模式。
(4)在象征与情感属性下的符号被转换成个人的身份、社会关系等问题。
(5)驯化是多维度的协商过程,包括人与非人的行动者,主要特点是冲突与合作(矛盾统一)。(抽象的空间转化为实质的场所、空洞的房子变成家庭、物成为符号、身份转换为社会关系...)
5、驯化的结果
(1)相同的物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用户中以不同的方式被驯化。
(2)当使用方式常态化时,物的驯化的寻常性及稳定意义会随着需求变化而突然改变。
(3)当物的象征性被新用户及需求重新解读,则导致物的再驯化(观众的再创造)。
6、驯化的意义
(1)助于洞察消费与使用的意义。
(2)对设计脚本的补充,适用于分析意图之间的关系及理解产品设计与使用。
(3)例:人被物驯化:公共卫生间中的蹄形马桶圈缺口是因为用户的低道德设计的;物被人驯化:复刻的新车与原车没有相同之处,而变成了复古风格的潮流符号。
(4)驯化是用来分析用户如何划分功能性(表用)、有意义(表意)及符号化(表征)的方法论工具。
第一章:概述
一、概念界定
1、设计史与设计的历史的区别:
(1) 设计史:(宏观,着重历史)一门独立人文学科,将设计视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跨学科的文化研究。
(2)设计的历史:(微观,着重设计)研究设计史下的单一具体事物。
3、设计史是什么:
(1)是大众文化史,不是精英文化史。
(2)是人、物、观念的相互关系(转译、改编、变换)的历史,不是人与物的简单历史。
(3)讨论设计如何被消费、调节、认知、使用,不再以审美为核心诉求。
3、设计史的研究主题:
(1)泛化设计定义并不合理,如果所有人造物都被定义为设计,可能解放了设计本身,但会对设计史造成困扰,造成除自然史外都是设计史的误解。
(2)作者将设计视为模糊概念,从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认识论三个方面看待设计史。
第二章:设计史的来源
一、艺术史下的设计史
1、传统设计史:“设计的艺术史”——基于艺术史的研究模板,处于“艺术史的阴影下”。
2、代表:20世纪70年代英国与《布洛克》
(1)1988年的《设计史期刊》为顶级学术刊物。
(2)1979年的《布洛克》开始主张拒绝以传统艺术史学方法研究设计史,而是试图去理解背后的社会及存在意义。
3、“设计的艺术史”存在的问题:
(1)过度关注设计的美学属性而忽视其他方面。
(2)倾向将设计史中最好的部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与多数人生活相关的设计物才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集体的维度才能呈现设计本质,而对精英设计的偏爱会引起高度精英化的意识以及个人崇拜主义,忽略了使用与消费等概念。(例:英雄史观,在历史中只关注国王而忽略平民。)
(3)研究局限于物的类别,鲜有涉及世俗的、无法归属具体作者的、或是较低美学价值的。
(4)不曾回应人对物的真实体验及物对人的除功能性外的其他需求,也没有回答人对物的日常生活经验建立在何种文化之上。
(5)基于艺术史方法的设计史主要站在传统角度关注物、设计过程与作者,会导致在面对诸多历史偶像时失去其批判性。
4、设计史与艺术史的相似性:
(1)都更为关注物的属性而不是制造或分销的模式。
(2)基本来源与核心领域的关注都是人造物本身,并无其他话语或理论方法可代替。
5、艺术史对设计史的影响:
(1)正面影响:20世纪初,由于对新兴事物的推崇,先锋艺术(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纯粹主义、绝对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影响了随后的视觉文化(包括艺术和设计)。
(2)负面影响:来自传统的设计艺术史的形式主义方法论创造出一种物的图像学,低估或忽略了人造物生产与使用的多样化背景。
6、设计史如何走出艺术史的阴影(本书目标):
(1)认识到审美属性是一种变化的意义,而不是设计物的本质特征。
(2)寻求补充性的其他理论研究方法。(例:经济政治史、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化技术史、商业史、民族学、精神分析等)
(3)设计是人类物质文化、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有形表达,因此设计不能仅研究其视觉特征、品质或者物本身,还要追问与补充其更宽泛的意义,比如生产、使用与消费的语境。
(4)设计既不能完全独立也不能完全社会性,设计史需要广泛的调研(包括商业结构、专业化工业组织、经济与政治政策、社会影响等领域),深入理解设计过程和产物,如果仅强调设计是独立活动实际上忽略了设计中的社会各种要素,如果仅认为设计是一种社会物质的表达实际上也忽略了人的创造力与特征。
(5)设计是产品特征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表达过程,着重于平衡生产与消费、意识形态与实用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关注的是日常消费之物。
(6)认识到大众设计并非只是精英设计的反面,跳脱权威的对于好设计的解读视角,充分理解其立场与价值。
(7)设计过程从个人化转型为组织化,更关注设计管理与流程而不是个人的创意机制。
二、新设计史研究
1、新设计史的概念
(1)新设计史的研究意味设计学科自我反思的历史研究,称为“设计观念的历史”,主要目的在于为当代设计研究实践提供背景知识。
(2)由于设计是一种彻底的文化现象,因此设计史转向设计文化史。
(3)设计作为文化现象,为设计史扩大视野,重点在于仔细考察文本、图片、行为,并对考察结果保持开放态度,而不是叙述新的理论。
(4)设计文化史作为文化史前沿,不享有特权而应与其他文化现象受到平等对待。
(5)代表:《美国塑料》(麦克尔)主题内容划分没有按传统专业分类、编年、风格、类型等,而是采用材料-塑料作为切入点,通过跟随时间和社会变化的塑料文化身份及变革,追溯其复杂的博弈过程。
(6)新设计史看到复杂的社会化建构及其用户与意义,弊端在于社会学下“历史研究”与“当代实践”(实践指商业实践还是学术研究?)的两者名词概念、关系、意义不明,沦为设计实践的背景工具。
2、新设计史方法论渊源:
(1)福柯:话语人造物(设计、文本),看到其表征的扁平的物质特殊性(形式、功能)而忽略普遍的本体物质性(本质)。
(2)芬德利:“极性有机模式”研究法,采用各种组织化结构的多样化主题进行设计史研究。(技术材料史、教育观念史、人类经济史、符号功能史等)
(3)保罗·贝茨:对福柯的批判,看待消费者为什么使用某种设计不在于解释其如何理解和使用产品、或是如何接受营销,而是一种认识论难题。(看待物的普遍性本质)
三、新设计史研究方向
1、人类学(生产与消费)
(1)米勒《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中,将设计史看作一种伪艺术史,主要任务是将某些伟大的个人表述为现代大众文化的创始人。但某种设计的成功不能归为单一的过程,而是多种矛盾力量与行为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结果。
(2)优点:设计史作为社会学中物质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研究中介,不会遗漏任何人造物对象,意识到消费是通过设计物及背后意图去主动的再创造行为。
(3)局限:从传统极端关注物的生产转变为极端关注消费问题。
2、博物馆学
(1)特点:博物馆语境下的人造物的研究,批判性的收集与分析,结合了策展实践。
(2)优点:对事物的微观分析,肯定物的历史、使用、情感、符号与政治意义,将事物的不同含义看作物与主体间不断发展的交互过程,把物的意义主动化、动态化理解。
(3)局限:在后期偏向消费研究而忽略设计过程与生产系统。
3、考古学与科技史
(1)强调物的二重性与动态挪移:物作为工具/符号。
(2)罗伯特·弗里德尔建议对设计物的历史应从材料开始,材料本身传达的信息、隐喻、其在文化中的位置。
(3)兰蒙达·里奇尼认为设计史中物的双重属性能够桥接文化与历史研究体系:物作为历史研究的主题或文献。
(4)如果更关注设计则可以将设计本体代替为对技术史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