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简称“阿里数赛”)公布决赛名单,801人成功晋级。其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17岁女生姜萍拿到了93分的好成绩,全球排名12,成为唯一闯进全球30名的女性选手。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情况说明称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事件由此发生反转。下文将结合姜萍事件,谈谈对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理解。
-、舆论激活:独特标签超越一般认知图式,吸引公众兴趣
图式是人们用来理解、组织和勾连认知对象的某种认知结构,其基本功能在于帮助个体对认知对象进行分类。由于我国教育分流机制的存在,大众的一般认知图式当中,“中专”职校”的标签往往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够优秀,而出身“名校”则似乎天然意味着能力的出众。
因此在这场竞赛中取得更高名次的名校生并未获得公众的关注,其身份标让其竞赛成绩变得“理所当然”。而此次姜萍的爆火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身上最大的标签“中专生”,在普遍的认知图式中其学历与竞赛的成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故而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好奇,激起了公众对其的一系列讨论与想象。
二、舆论聚合:各级媒体聚焦人物设置议程,集中公众视点
姜萍晋级的消息传出之后,各级、各类媒体纷纷设置议程跟进报道,采访了姜萍本人及其老师。媒体将姜萍的故事作为重要的媒介议题,不仅仅是出于该事件的新近与新鲜,更是由于其折射了我国的教育机制与教育观念问题,时值中高考,教育与升学本就聚焦了大片热度,该事件更为讨论教育话题提供了非常合适的契机。
此外舆论反转前,姜萍对数学的热爱与勤奋、姜萍的老师“伯乐识才”与倾囊相授的故事,予人慰藉的正能量。因此,各级各类媒体将此虚假事件作为新闻选题兼具话题度与深度,其报道与评论中既有对姜萍本人成绩的肯定与祝福,也不乏对我国教育现状的讨论和反思;而媒体的这一关切也将公众的视线集中于该事件,为舆论的发酵攒聚了更多的热度。
三、舆论扩散:社交媒体提供自由讨论空间,放大公众声音
此事件能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离不开社交媒体平台所建构的公共讨论空间。社交媒体中不仅有来自专业性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更是弥散着广泛的用户讨论和自媒体观点,其多元声音在平台上不断流动、碰撞、交融,共同形构了关于该事件的公共意见场。
这些声音中不乏被此虚假事件蒙骗后情绪化的呼吁,典型的如不少热门用户评论期待有高校能破格录取姜萍,这种期待是否应当被高校接受并实践暂且不论,但反映的是公众热忱的“惜才爱才”之心。社交平台放大了公众对于热门事件的看法和呼声,同时也让公众的呼声进一步激起更加复杂多维度的讨论,舆论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扩散和演化。
四、舆论偏移:高校与自媒体博主“蹭流量”,转移公众视线
在姜萍爆火后,也出现了不少“蹭流量”行为。2024高考志愿填报在即,多所高校借机纷纷发博安利自家数学专业,引发了人们对数学专业的讨论。一些学校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一些难处,似乎“破格”还涉及很多程序上的问题,打破既有的条条框框并不那么容易。
同时,也有诸如“前哈佛肯院招生委员”喊话姜萍联系自己,称愿意帮忙牵线,让不少网友为国内高校不肯“不拘一格录人才”而焦急。从当前这些高校与自媒体发布的内容来看,虽然是借势宜传,但也出自善意,并且未造成恶劣影响,对于该事件的舆论意见也更加的丰富和广泛,也有逐渐偏移原先舆论焦点的趋势。
五、舆论反转:阿里通报后的“一锤定音”,整合公众情绪态度
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竟赛组委会3日发布情况说明称,在本届竞赛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和其指导的学生入围决赛,引发社会关注。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
公众的惊讶、惋惜乃至愤慨情绪,在真相面前逐渐转化为对竞赛公正性的重新审视。此通报澄清了事实,也促使社会各界反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权威性,以及舆论场中情绪化、跟风化的倾向。虽然舆论渐趋统一,但这一事件留给人们的思考,关于阿里赛事的问题、教育公平、人才选拔机制及媒体责任等议题,仍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持续发酵。
近年来,一些博主事先精心策划,以奇观收割流量,事后让网友们大呼“又被骗了”。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不论何时,我们都要珍惜网友的纯真,不让朴素的正义总被消费,不让善良的真心总成“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