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教育学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教育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四章,涵盖了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编辑于2024-11-05 22:27:57小学教育学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研究对象
教育问题
发展历程
萌芽
《学记》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形成阶段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科学教育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杜威《学校与社会》
凯洛夫《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
布鲁纳《教育过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我国当代
趋势
多样化
教育学科层次多样化
边缘或交叉学科性质多样化
教育学自身理论体系丰富
任务
改革“传统教育 ”的思想和模式,肯定其积极因素,批判其消极因素。
第二节: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教育学课程担负着重要任务
内容
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重视教育宗旨,德育智育的学习(现代的全面发展)
规定教育法令和学校管理(现代教育改革的三级管理)
作用
使学习者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使学习者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第三节:怎样学习教育学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注意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神猪会说话”
生物起源说
“沛西生本能”
心理起源说
“心里想梦露”
劳动起源说
“劳动生意识”
教育的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
人的发展功能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
封建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的教育
社会主义的教育
教育的定义
广义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
学校教育
第二节: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生产性
民主性
科学性
革新性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贯彻“三个面向”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实施科教兴国
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节: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三方面转化
由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
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
由口头语向书面语转化
三方面启蒙
身体素质方面
学习知识方面
思想品德方面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民性
义务性
全面性
第二章 学校
第一节:学校概述
学校及学制
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学校的含义
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功能
是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具备的基本条件
学校的制度化与现代学制的产生
学制的含义
广义
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
狭义
修业年限
学制的产生与发展
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学制
现代学制变革与学校的大众化
我国现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清政府的学制
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
民国时期的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
壬戌学制
1976年后学校系统
我国现行学制
幼儿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学校与企业的区别
设置目的不同
调节手段不同
与政府关系不同
产出不同
学校公益性的两个具体表现
财产保障
思想保障
第二节:学校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含义
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学校文化的构成
从文化形成看
自觉性(教育者设计的文化)
自发性(学生的亚文化)
从文化形式看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
第三节: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概述
指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沟通的内涵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传递
控制
激励
情感交流
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两种形式
正式沟通
上行
下行
平行
斜向
非正式沟通
个人之间的自发交往
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
社会传闻
学校管理中沟通的三类障碍
主观方面
客观方面
沟通渠道
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
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
选择最佳沟通媒体,注意信息的时效性
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的含义
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评价绩效的理论
目标模式
投入――产出模式
需求满足模式
环境适应模式
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绩效评估的分类
按性质分
定性评估
定量评估
按形式分
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
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
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按主体分
上级评估
同级评估
自我评估
下级评估
按时间分
日常评估
定期评估
不定期评估
按标准分
绝对标准评估
相对标准评估
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教学工作管理
教务行政管理
总务工作管理
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行政方法
法律方法
教育方法
经济方法
学术方法
国家对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第四节:学校、家庭与社会
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决定因素)
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的类型
专制型
溺爱型
忽视型
民主型
家庭教育的任务
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 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影响因素
社会交往
社会道德
社会文化
主要任务
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
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
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术等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志向
开展各种家庭服务,如设立校外青少年儿童活动站,为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所,为家长解决双职工子女的午饭问题等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一般性指导
针对性指导
分类指导
个别指导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互访
家长会
家长委员会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学校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第三章 学生
第一节: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儿童发展观的含义
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外,还包括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
遗传决定论
忽视教育对人类发展作用和意义
环境决定论
失去自主性的被动塑形地位上
辐合论(二因素论)
遗传与环境二者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
第二节:儿童发展及其特征
儿童发展的内涵
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儿童的发展蕴涵在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儿童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得了的
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
儿童的发展也不等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儿童发展的规律性特征
顺序性
教学启示:教学要循序渐进
不平衡性
教学启示: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阶段性
教学启示:教育要有促进作用,把握发展的潜能“最近发展区 ”
个别差异性
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第三节:教育与儿童发展
教育目标要真实反映社会的要求
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时代性价值标准和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趋势为基础
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科学的教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处理好尊重成熟与引导发展的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
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科学的教育,要处理好注重整体教育,与允许儿童个体充分地展现个人发展的独特性的关系
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要尊重儿童的感受
要尊重儿童的选择
要鼓励学生的创造
第四章 教师
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及劳动特点
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的社会地位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教师的社会作用
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
教育性
主体性
第二节:教师素质
教师的一般素质
文化素质
“通才 ”和“专才 ”一专多能
教育素质
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实践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职业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为人师表
21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要树立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的观念
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要树立教育网络化观念
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课程观
学校的课程是发展的
学校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建构的
课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学生观
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人
学生有无限的创造潜能
学生是完整的人和有差异的人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是教育产品的生产者,不是学生的塑造者,而是教育生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教师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而是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教师不是教学过程的“独奏者 ”,而是教学过程的“伴奏者 ”与研究者。
教师不是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反思性实践者。
第三节: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历史概况
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
西方近代的师生关系
教师中心:赫尔巴特
“ 旧三中心 ”
学生中心:杜威
“新三中心 ”
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民主平等
爱生尊师
心理相容
教学相长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第四节: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
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的含义
教师资格的种类
教师的聘任
教师进修
教师进修的必要性
教师进修的形式
校内进修
校外进修
函授学习与远程学习
教师进修与晋升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化内容
要掌握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要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经过“临床 ”实习
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主要指教师应敬业爱生
要具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
要有职业的自主权,包括在职业生活中对于专业事宜的判断和行动的独立性,自主地规定适合本职业的资格条件
要有职业的专门组织和行业规范,进行行业自律
专业性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及其确定
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活动要培养的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Q: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表现在哪里?
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是人类文化发展和教育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学校教育工作者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育素养。
在设定的程序上,国家或学校在学校教育目的上会有较为全面的考虑。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标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
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
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教育内在目的论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 ”的具体内涵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创造精神
实践能力
开放思维
崇高理想
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德、智、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第六章 教育的一般构成
第一节:德育
德育与社会、人生
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的原则
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小学德育的任务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努力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的品德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造个体的幸福生活。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专门德育课教学
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
每堂课的主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
教学要点简单明了,有针对性,讲究实效
材料生动形象,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坚持启发式教学
其他各科教学
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说服教育
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情感陶冶
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
榜样示范
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
实际锻炼
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
奖励与惩罚
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
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
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
第二节:智育
智育及其功能
智育的含义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智育与教学的区别
一对交叉概念
智育的功能
智育的必要性
智育的具体功能
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智育对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智育的任务、内容与实施
传授知识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发展技能
身体协调能力
智力活动能力
反省认知能力
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第三节:体育
体育与身体素质的提高
体育的概念
体育是指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
学校体育的特性
教育性
技能性
娱乐性
学校体育的意义
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成员的素质
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
健体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小学体育的任务与实施
小学体育的任务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小学体育的实施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
小学生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学卫生保健
个人卫生保健
环境卫生
合理的作息制度
怎样做好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进行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
建立各种卫生保健制度
开展“少年红十字会 ”等项活动
第四节:美育
美育的含义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美育的功能
直接功能
间接功能
超越性功能
美育的任务
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美育的类型
艺术美育
自然美育
社会美育
教育美育
第五节:劳育
当前劳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学校劳育的弱化
学校劳育的异化
劳育弱化、异化的主要原因
“应试教育 ”的严重影响
对劳育的错误理解
加强和改进劳育的几点建议
充分认识劳育的重要意义
认真落实劳育的本质目标
努力构建劳育新形态
形成全社会加强劳育新风尚
第七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与课程论
几种不同的课程观
课程是知识
课程是经验
课程是活动
课程论
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
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
课程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哲学基础
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
第二节:课程的基本范畴
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
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
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课程的内容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课程的结构
课程的基本结构
课程计划
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 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教科书
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课程基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
课程基本结构的发展变化
课程结构的改革
第三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课程设计的层次与模式
课程设计的层次
宏观的课程设计
中观的课程设计
微观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模式
主观法<br>
经验法
客观法
活动分析法
实验法
课程的实施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打好基础
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目标的重新界定
终身发展成为主导价值
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追求的发展目标
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丰富性是新发展观的内在含义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外在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在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规划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校学习与学生社会环境相联系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实施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更新
第八章 教学
第一节: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教师“教 ”和学生“学 ”相结合相统一的过程。
正确理解教学概念
区别教学与学习
理解教与学的统一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第二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
教学处于核心地位,对教育目的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
教学的任务
传授和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
避免将知识的教学弱化
避免对各门课程厚此薄彼
发展各种基本能力
学习能力
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
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三节: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
教学活动的本质
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
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
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的种类
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
“五段教学法”
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
“设计教学法”
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
第四节: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原则的概念
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的意义
合目的性
合规律性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
直观性原则
具体手段
实物直观
模像直观
语言直观
基本要求
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启发性原则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
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巩固性原则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了解学生发展的特点
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坚持正确的方向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实事求是
讲究教学艺术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因材施教原则
充分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差异
面向每个学生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
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
凯洛夫(苏联)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
班、课、时
课的研究与发展
单一课
授新课
复习课
练习课
实验课
测验课
综合课
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优越性
教学获得较高的效率,使教育普及成为可能
便于教师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启发
局限性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实践探索机会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形式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
强调统一,不利于因材施教
教师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小班教学
复式教学
复式组织形式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里同一节课中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br><br>同程度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六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涵义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的涵义
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方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够对于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语言传递为主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直接感知为主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训练为主
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
练习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发现法
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寻找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探究-研讨法
纲要信息图式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
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非指导性教学法
第七节: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概念及其发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
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第八节: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
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
小学教学实施的不断探索
第九章 课外活动
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
课外活动的概念及价值
课外活动的概念
由学校组织学生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形式以外进行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的价值
课外活动的特点及教育作用
课外活动的特点
自愿参与
自主活动
形式多样
内容开放
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
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课外活动的内容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课外活动的设计
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第十章 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
班级、班主任和班集体
班级
班级一般是指将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程度基本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同一年级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学生群体。
班主任
班主任的含义
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的责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培育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
班集体
班集体的特征
目标性
组织性
纪律性
民主性
班集体的功能
班集体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
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是教育的主体
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班主任的职责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与其他任课教师协调联系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教育
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
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抓好班级日常管理
经常与家长联系
班主任的任务
思想品德教育
文化学习指导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组建班集体阶段
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
班集体的形成发展阶段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
确立目标
建立班委会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优秀生的教育工作
加强理想教育
客观评价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以爱动其心
以理服其人
以智导其行
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二节: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的历史、性质、任务与组织机构
少先队的光荣历史
少先队的性质
群众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服务性和自主性的统一
少先队的基本任务
团结教育
代表参与
服务保护
少先队的组织
少先队活动及辅导
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
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科学教育
体育和美育活动
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队会
礼仪活动
阵地活动
参观、访问、旅行及各种社会实践
夏(冬)令营活动
辅导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
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与基本条件
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
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辅导少先队的全部生活, 使少先队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备队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少先队辅导员的基本条件
热爱儿童,献身事业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勤奋学习,精通业务
潜心研究,勇于创新
第十一章 学校心理辅导
第一节:学校心理辅导概述
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概况
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
缺陷矫正
早期干预
问题预防
发展指导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工作
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在班级中开展课程方式的心理健康辅导
为其他教师以及家长担任顾问或提供间接咨询
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心理测评工作
组织协调学校和社会的有关资源共同参与咨询辅导工作
小学心理辅导的特点
小学生对心理辅导的需要(需要性)
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侧重点(侧重性)
小学教师和学校心理辅导(全面性)
第二节:咨询
咨询的目标和原则
咨询的目标
由提供咨询的心理教师向咨询对象(通常是个别的)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困扰,并提高自身应对挫折的能力。
咨询的基本原则
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咨询会谈的一般过程
建立咨访关系
澄清和评估问题
确定改变的目标
促成改变的实现
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
主要咨询方法介绍
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鼓励表达
传达共感
身体放松
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设计合理的行为步骤
提供强化
设立模仿的榜样
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游戏及艺术活动的运用
团体咨询的运用
第三节: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课程辅导的目标与原则
心理健康课程辅导的目标
心理健康课程辅导的基本原则
侧重心理健康课程辅导的活动性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全体的参与
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辅导的过程
需求分析
课程准备
授课
课程评价
心理健康课程辅导的主要领域
认识自我
自我激励
自我控制
人际交流
人际合作
学业发展辅导
生涯发展辅导
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
第一节:教育测验
小学教育测验概述
概念界说学
测量
测验
考试
评价
测验的功能
激励功能
诊断功能
区分和选拔功能
评定功能
反馈和调控功能
测验的类型
从测验目的
安置性测验
在讲授新内容之前,教师常常要进行摸底测验,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新内容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性测验
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如单元测验。
诊断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理解上有困难的地方,再进一 步采取补救措施。
总结性测验
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从标准化程度
标准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
从测验内容
成就测验
学能测验
从结果解释
常模参照性测验
标准参照性测验
潜力参照测验
良好测验的标准
实用性
便于组织
便于实施
容易评分
结果要容易解释
信度
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效度
指一项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难度
难度取决于每道题目的难度。
区分度
区分度是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测验的编制和实施
确定试题内容
选择试题类型
评分
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二节: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概念
广义
包括对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
狭义
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定
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
单项评价
定量评价和质性评价
小组评价
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学生发展评定
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课程和教材评价
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建立评价目标
选择评价样本
搜集评价信息
报告评价结果
目前教育评价的问题与发展
现存问题
重知识轻能力
片面追求分数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制约教学改革
评价的功能和目的被异化
发展和改革的策略
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
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查
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
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
用多种方法搜集评价信息
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评分与评语相结合
允许考第二次、第三次
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将课程分成小的单元,在每一单元内考核
扩展评价的范围
记录学生学业以外的突出表现,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平衡考试和日常教学评价,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第十三章 教育法
第一节:教育与法律
法律的产生及功能
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的产生
国家教育法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零星立法阶段
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阶段
广泛进行教育立法的阶段
教育的综合法治阶段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
第二节:现代教育的公益性质
教育公益性概述
教育公益性的含义
教育的改革发展遭遇公益性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守公办学校的公益性
重新理解教育公益性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公益性的区别
第三节:学校中的法律责任
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学校与政府
学校与社会
学校与教师
学校与学生
学校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与义务
学校的法律地位
学校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法律地位
教师的权利义务
学生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与义务
学生的法律地位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
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
法律责任及其分类
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
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
就产生而言
意外事故
过错事故
学校事故标准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方面有无过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过错?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方面的过错与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人身伤害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学校事故分类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无任何过错,对所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不负法律责任。
如果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人身事故的原因,而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对于因学校管理失当等原因导致学生在校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学校应承担部分责任。
直接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在工作中造成的人身事故,应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和教师承担法律责任。
由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明知或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较严重或很严重的损害后果却违反规定行为,并造成事故发生的,应由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在学校以外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如果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 并且学校确有过错时,学校应负责法律责任。
在学生人身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幼儿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如果其不具备法人资格则其隶属的上级主管部门应负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救济
法律救济概述
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
法律救济的主要制度
教师申诉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
第十四章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
教育研究的性质
教育研究的特点
教育研究的类型
教育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更深刻地了解教育现状
激发问题意识
改进教学
在教师职业发展上的意义
研究给教师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考机会
在参与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之间加强了联系,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得到拓展
研究使教师学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增强观察问题的能力
研究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课题
选择一个要探究的问题
题目的界定和表述
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查阅文献
设计方案
搜集和分析数据
形成结论
如何从小学教育实践中寻找课题
选题方法
问题的形成
好课题的标准
有实际或理论价值
问题具体清楚
可操作性强
具有时代特点
发挥教师特长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的特点
具有特定研究目的,观察的过程也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特定的规范和要求。
观察的方法和技术
描述记录
行为检核表
评定表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特点
优点:方便实用,短时间内能调查很多人,也便于分析整理。
缺点:问题往往是表层的,不能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内在感受;回收率低,结论不一定准确。
问卷编制
标题
介绍词
题目
问卷实施
提出问题
查找文献
设计问卷并进行小范围试测
分析试测结果并修改问卷
选择样本并发放问卷
访谈法
访谈的特点
访谈较为灵活
能深入了解被访者的心理感受
可观察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
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者也是研究的参与者,在双向交流中双方加深理解
回答率高
访谈的类型
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
半结构式访谈
访谈的过程
提出所关心的问题
设计访谈计划
实地生活或进行访谈
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的特点
设计某种新措施,然后运用于实践中,考察其实际效果的研究方法。
实施过程
提出假设
选择实验对象
控制无关因素
推行研究计划
对比前、后测成绩,检验假设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以学校或教室内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实施过程
发现问题
分析并确定问题
制订并实施研究计划
设计并实施行动方案
评价行动方案
修正行动方案并再次实施
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
第三节:资料的分析与报告
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定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统计表
平均数和标准差
相关系数
教育研究报告的写法
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
表述简洁
观点明确
突出创新
研究报告的结构
题目
绪论
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
结果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