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六章 市场和政府的干预,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编辑于2024-11-06 16:10:19这是一篇关于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六章 市场和政府的干预,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部分 统 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二十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第二十六章 回归分析,第二十五章 抽样调查,第二十四章 描述统计,第二十三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5-6分)。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部分会计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三十二章 政府会计,第三十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第三十章 会计报表,第二十九章 会计循环,第二十八章 会计概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六章 市场和政府的干预,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部分 统 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二十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第二十六章 回归分析,第二十五章 抽样调查,第二十四章 描述统计,第二十三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5-6分)。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部分会计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三十二章 政府会计,第三十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第三十章 会计报表,第二十九章 会计循环,第二十八章 会计概论。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内涵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制或产权制度:既决定了经济决策的主体,也决定了收入分配的方式。 收入分配制度:决定了社会生产成果归谁占有和支配。 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什么机制来分配资源或生产要素。 注意:三者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生产环节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居于核心地位。 在社会主义基金经济制度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核心地位 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作用
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实现共同富裕 又有利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又有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各种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合理利用。 既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失常机制灵敏、有效的优势,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保持市场平衡; 有利于发挥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集中领导,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盒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形式
全民所有制:国家为代表,行使所有权;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对所占有的生产资料行使所有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镇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公有制经济
内涵及作用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非公有制经济
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人或家庭所有 私营经济: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是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个关键。 外资经济: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资、合作方式形成的外资经济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其中所包含的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部分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不能简单地认为外资经济就完全是非公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核心内容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 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地位,农民家庭是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这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根本,也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 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
主要任务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内涵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按劳分配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方式上的体现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各尽所能
如何坚持以按劳分类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要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好按劳分配制度 增加劳动者,特别是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逐步完善技术、知识、数据、资本、土地等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保障及监管制度 完善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多渠道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的含义及方式
资源配置的含义
资源含义 狭义:自然资源 广义: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你和资本、企业家才能、知识、数据等。 资源配置的含义 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实质: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总劳动时间再各种产品生产上如何分配的问题,或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问题。
资源配置的方式
市场调节方式 政府调节方式 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种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资源主要是由市场配置,而不是由政府配置或政府的计划配置。 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制定。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就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
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市场需求
需求的含义
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 需求的含义-我想我能 需求的构成要素:1.消费者愿意购买(购买的欲望)2.消费者能够购买(支付能力)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三消三价一其他,替正互反
产品价格:最重要的因素;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向变化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消费选择,越喜欢越买呈正比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消费者收入和需求呈同方向变动。 消费者的预期:预测和判断,同方向 替代品的价格:相互替代,如:煤气和电 商品需求与替代品价格同方向变化 互补品的价格: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商品需求与互补品价格反方向变化 其他因素:商品的种类、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成反比

需求规律-反比关系
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化。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减少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形状-向右下角倾斜的曲线

需求的分析
需求数量变动-点动线不动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线动点不动,需求曲线向右或向左平移 假定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市场需求曲线与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关系
由于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就是所有消费者个人对该商品的需求之和,因此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市场供给
含义
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因素-“三生二价一其他”
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 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与供给呈反向变化。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提高,供给越高,成正比 生产者的预期:正比 相关产品的价格 其他因素
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成正比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方向变化。 一般来说,价格的上升可以使生产者的利润率提高,促使生产者增加产量; 相反,市场价格下降,会使得生产者的利润率降低,生产者向市场上提供商品的数量也会减少
供给曲线
形状-向右上角倾斜的曲线

供给的分析
供给数量的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沿着既定供给曲线变动 价格上升,供给增加 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即假定价格不变,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等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 点不动线动,供给量增加右移,供给量减少左移 
均衡价格
含义(市场出清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偶然,暂时,相对
运用
最高限价分析-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定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买方利益 ) 影响:由于最高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导致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结果就是市场供给短缺 后果:当政府监管不力时,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变相涨价的现象 措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配给制),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注意:适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保护价格分析-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定义:也称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目标: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保护卖方利益 ) 影响: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就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后果:如果没有政府的收购,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低价,市场价格下降 措施:除了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外,还必须建立政府收购和储备系统 注意:只适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 点弹性:适用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弧弹性:适用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的定义

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替正补反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 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需求收入弹性大小的应用-大为高,小为低,不大不小为必须

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 比率。 
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生产周期、投入品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 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生产者的目标
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当中的具体表现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 赚钱不是唯一动机
企业行程的相关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
企业的本质: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原因:信息的不完全性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生产及其相关概念
投入: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生产: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产出: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本 投入的分类 可变投入: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 不变投入: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条件,当技术水平发生变化时,生产函数也会发生变化。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假定资本量等周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总产量Total Product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生产曲线
边际产量线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根据边际产量线可以推算出总产量线和平均产量线 总产量线  平均产量线-先增加后下降  总结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也称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也就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规模报酬不变,即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增,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成本的含义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也可以说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 成本的分类  
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由于考察的时期不同,可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  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
短期成本曲线
总固定成本:TFC(Total fixed cost) 总可变成本:TVC(Total Variable Cost) 总成本成本:TC(Total cost)   
总成本曲线TC与总可变成本曲线TVC的变动规律一致。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在降低
平均固定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平均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的类型
含义、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1.市场结构的含义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也可以说,市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程度 
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很多 同质 了解 自由

垄断竞争市场-主要区别:产品是否同质化,具有差别性,生产者对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行业的供求曲线、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总结 
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
  
企业的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作为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 
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二者完全相同,均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这是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
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1.完全垄断市场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与单位产品价格的关系 企业的平均收益AR=单位产品的价格P 企业的边际收益MR<平均收益AR 
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1.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为: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2.完全垄断企业的成本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因为二者在生产要素投入和具体的生产过程方面没有什么差别。 3.价格决策和供给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较,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向市场供应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产品价格较高。完全垄断企业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之上,并且往往要对供给量进行限制。但是其在价格决策时,也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需要指出的是,完全垄断市场上,不存在供给曲线。这是因为垄断企业关于供给的决策不仅取决于成本,还受其需求曲线的约束。
价格歧视
含义
含义: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对同一产品,规定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的级别
(1)一级价格歧视 是指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也称作“完全价格歧视”。也就是企业对不同的购买者所购买的每一个批量单位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2)二级价格歧视 是指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批量的产品,但每个购买相同批量产品的购买者支付的价格相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量作价。 (3)三级价格歧视 建立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将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两组或更多组,分别对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1)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2)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
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行为
垄断竞争市场上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
形状:向右下方倾斜 特征: 和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相比比较平坦; 和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相比比较接近。
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分类
(1)主观需求曲线( 预期的需求曲线) 表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当某一个企业改变其产品价格,而其他企业并不改变各自的产品价格时,该企业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具有很大主观性 (2)实际需求曲线(市场份额需求曲线) 表示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当某一个企业改变其产品价格,而其他企业也同时使自己的产品价格发生相同的变化时,该企业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也表示单个企业在每一个市场价格水平的实际销售份额
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协议价格制模型概念
协议价格制模型,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一个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其方式是限制各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协议价格制
( 2 ) 卡特尔 卡特尔是指联合起来一起行动的寡头垄断企业,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是石油生产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OPEC)。 
价格领袖制
(1)价格领制模型概念 价格领袖制模型,是指即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寡头垄断企业的供求曲线
寡头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寡头垄断企业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也不存在有规律的供给曲线。
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1.生产要素的含义与分类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 
引致需求-引发导致
引致需求也称为派生需求,指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 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也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联合需求
联合需求也称为复合需求,是指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边际物质产品(MPP):也被称为边际产量,是指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边际收益产品(MRP):是指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物质产品MPPx边际收益MR 边际产品价值(VMP):是指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 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物质产品MPPx产品价格P 边际要素成本(MFC):是指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 边际要素成本MFC=边际物质产品MPPx 边际成本MC 平均要素成本(AFC):是指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平均要素成本AFC=总成本C/要素投入总量L
原则
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含义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是指要素市场上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竞争的,要素的供给、需求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不存在垄断行为 2.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和要素需求曲线 (1)生产要素供给曲线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由于要素的价格是常数,所以 : 边际要素成本=平均要素成本=要素的价格 因此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重合。  (2)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产品价格x边际产量,即:MRP=VMP=P·MP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在某一价格下的市场要素需求量,一般应该是在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之和。 但当整个市场上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

劳动和闲暇
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于消费者都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1.劳动的效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2.劳动的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效用。 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x 收入的边际效用 闲暇 闲暇可以带来直接效用也可以带来间接效用。假设闲暇的效用是直接的,则闲暇的边际效用就是增加一单位闲暇时间所增加的效用。
劳动的供给原则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 : 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劳动的供给曲线
1.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由图可知,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表明,当工资较低时,提高工资,则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超过W2时,劳动供给减少  (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向后弯曲。  2.土地和资本供给曲线 (1)土地供给曲线 由于土地的数量一般不会变化,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2)资本供给曲线 资本的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垂直线,从长期来看是一条后弯曲线。 
第六章 市场和政府的干预
市场失灵的含义
资源配置相关概念 1.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居民和企业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 2.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 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在资源最优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改进 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信息是完全的 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垄断与市场失灵
1垄断对市场的影响 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2.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法律手段、公共管制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性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
外部性的分类
  
政府对外部性的干预
 2.消除外部性的现代方法 (1)方法 随着产权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明确和界定产权已经成为消除外部性的重要途径. (2)科斯的产权理论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产权理论,很多外部性的产生都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含义和特征
  "搭便车”现象: 公共物品的特征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 搭便车是指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物品
公共物品的分类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
 这表明市场为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是市场上每个消费者为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之和。 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公共物品的数量达到最优。但是,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  这表明私人物品在一定价格下的市场需求是该价格下每个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和。 公共物品的政府干预 政府承担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作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影响其选择的相关经济变量都拥有充分的并且是完全相同的信息。 但在现实经济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在某项经济活动中,某一参与者比对方拥有更多影响其决策的信息,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举例:二手车市场 信息不对称的政府干预 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各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与国民总收入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与国民总收入( GNI )的关系 国民总收入就是过去所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GDP的计算方法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部门:1.消费者(居民) 2.企业 等式:I=S 推导 1.从支出角度看GDP=总支出Y=总消费C+投资I 2.从收入角度看GDP=总收入Y=消费C+储蓄S二者相等,所以 C+I=C+S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T-G):政府部门的储蓄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净出口(X-M) (M-X)进口-出口:国外部门(境外部门)的储蓄 
消费、储蓄和投资
消费理论
凯恩斯(英)的消费理论
三大假设: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子主题
莫迪利安尼(美)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弗里德曼(美)的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持久收入是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 
投资函数和投资乘数
投资函数
 
投资乘数

总需求和总供给
总需求
总需求的含义
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
总供给的含义
总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总供给的影响因素
价格 技术进步 工资水平的变动 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 企业对未来利润的预期 
总供求模型
1.长期 长期来看,由于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所以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总供给曲线
 
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1.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包括了经济增长,也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子主题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三因素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索洛余值):劳动生产率+资本的生产率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或个别经济总量指标。比如GDP的单独波动不能反映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划分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1. 扩张阶段( 复苏和繁荣阶段) 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也常常伴随通货膨胀 2.紧缩或衰退阶段 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亏损、破产企业的数量增多,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
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1.投资率的变动 2.消费需求的波动 3.技术进步的状况 4.预期的变化 5.经济体制的变动 6.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7.大规模疫情等因素的冲击
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2016-2020)   《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战略措施(2021-2025)  1.2035年远景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是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个主要方面  "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7%以上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新增)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使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大作用,使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保持协调的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更加开放的发展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条件 从供给侧来看,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从需求侧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和财富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规模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基础,也是推动消费需求升级换代优化的基础。 更加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价格总水平
含义
价格总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2货3总
货币供给量 货币流通速度 总产出 总需求 总供给 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2.总需求和总供给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直接效应-工资、利率、    2.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 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就业和失业
含义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 (1)就业者条件,指一定的年龄 (2) 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3) 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存在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 (1)没有工作 (2)当前可以工作 (3)正在寻找工作
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
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失业总人数与民用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 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 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 我国政府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二者区别: 1.就业失业人员定义不同 2.统计范围不同 调查失业人员统计范围:16周岁及以上常驻人口,不考虑其户籍所在地和类型 登记失业人员统计范围: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的城镇常驻人口 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价格总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弗里德曼定义为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失业率 斯蒂格利茨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
失业的类型
自愿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 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
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中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机构。 现代的工业部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 传统的农业部门: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 要扩大就业,特别是扩大城镇非农业就业岗位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重要任务
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奥肯定律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即奥肯定律或奥肯法则。 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就业弹性系数
含义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变化的百分比。 影响因素 就业弹性的变化受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就业弹性就较高
菲利普斯曲线
含义 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互相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用来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事业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美国,萨缪尔森和索罗后来改进为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美国,弗里德曼观点 
宏观经济智力的内涵与特征
1.地位 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2.内涵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作出了明确规定:“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3.措施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还必须健全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的机制。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绝对优势理论(英国-亚当·斯密)-扬长避短-传统

比较优势理论(英国-大卫·李嘉图)-传统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瑞典-赫克歇尔和俄林)-传统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美国-克鲁格曼)-当代

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
  
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
  
国际贸易政策
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的含义
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确认出口国企业低价销售行为是否为倾销行为的关键是关于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
倾销的界定

倾销的类型
  
倾销的影响
对进口国  对出口国  对第三国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1)反销和反销税的含义  (2)反倾销税的征收 1.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间接替进口商承担反倾销税。 2.反倾销税的税额不得超过所裁定的倾销幅度。 3.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规定: 该产品存在着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 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损害与低价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
含义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是要进一步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高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促进国内国际要素资源有序自由流动、全球高效配置。 要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并把它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
具体要求

注意事项
要努力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采取积极措施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推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进一步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我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要通过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进口 要重视外资引进质量,落实好我国鼓励利用外资的政策。 要积极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优化对外投资的结构,保护好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