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包含第一节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
编辑于2024-11-09 16:33:19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二)社会存在
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物质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三)社会意识
个体意识
群体意识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
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思想 核心地位,主导作用
政治思想
法律思想
道德
艺术
宗教
哲学
非意识形态
自然科学
语言学
形式逻辑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许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相对独立性
二者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相互影响,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存在能动反作用
先进意识积极促进
落后意识消极,阻碍
(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从社会生活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
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
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进一步归结于生产力发展
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作用
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提供精神动力
提供智力支持
提供凝聚力量
文化组成部分
哲学社会科学 实力标志与体现
自然科学
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
概念
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最重要:生产工具 划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
影响劳动产品质量数量
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
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
带来三者深刻变革,巨大进步
是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重要标志 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最基本: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力,生产关系,二者关系
二者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
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生产物质内容
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推动作用
不适合:阻碍作用
规律的理论,现实意义
否定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标准 以……作为客观依据 更科学,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阵,政策的重要依据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
艺术
宗教
哲学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国家政权机构 核心
国体
政体
PS: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
政党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二者关系P125 126
政治组织
二者关系P127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矛盾运动
规律: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三、人类普遍交往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
唯物史观重要内容
人类普遍交往
(一)交往及其作用
物质交往 基础,根源
精神交往 产物
信息交往
文化交往
交往作用
促进生产力
促进社会关系
促进文化发展传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基础: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
基本特征:普遍交往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条件,路径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概念
包括
社会经济形态 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有决定性意义 生产关系总和是本质
政治形态
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客观必然性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前进性/曲折性
顺序性/跨越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
非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结构
经济结构
广义: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狭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政治结构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政治组织
观念结构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动力因素,决定力量,物质基础根本内容
其次,基本矛盾决定其他矛盾
最后,有不同表现形式,解决方式
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矛盾
内容变化
地位变化
非主要矛盾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轴心:经济利益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斗争,社会形态变更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阶级分析法: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意识形态
(四)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广义
狭义:社会形态发生变革
根源:矛盾尖锐化
客观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
主观条件: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群众发动程度
改良是补充手段,但反对改良主义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结果
革命:新取代旧的社会制度
改革:自我调整,完善;量变和部分质变
重要作用
一定程度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促进生产力发展
推动社会进度
领域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文化改革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分类
科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
技术
广义
生产技术
非生产技术
狭义
生产技术 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手段
(一)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历史进步
18世纪70年代蒸汽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力
20世纪中期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
影响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影响
改变社会生产力构成要素
改变劳动形式
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思维方式变革
主体,客体,工具
(二)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史观:历史创造,英雄史观
认识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
阶级根源
唯物史观:群众史观
原则
首先,创造者: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其次,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
再次,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最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
是社会历史实践主体,起决定作用
是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
是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创造历史活动中受历史条件制约
经济条件(首要的,决定性)
政治条件(直接)
精神文化条件(重要)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具体应用P159
毛泽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解释P159 收集意见,集中起来到群众中宣传,实践,检验,再收集,集中,宣传……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
推动
阻碍
普通个人
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二)辩证地理解和评价个人的历史作用
必然性!时势造英雄
偶然性 历史进程偶然现象
评判标准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法
阶级分析法
三、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群众是划分阶级的
阶级通常有政党领导的
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