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第1篇——理论
这是赵国庆老师《别说你懂思维导图》一书的第一篇:理论篇,这部分主要讲述了思维导图的诞生及思维导图之父——东尼·博赞老爷子对思维导图的解读,最后赵国庆老师也发表了一些自己对思维导图的看法。
编辑于2024-11-15 17:49:46这是陈欢老师《单干》一书的第五章,这一章主要讲了: ①河流模型 ②难而正确 ③做出选择就是进展 ④长期主义 ⑤先胜后战 ⑥投资于人 ⑦设好边界 ⑧小心暗礁。
这是一篇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知识概览的思维导图,主要讲了和纪念日有关的三个重要日期,以及选取的立场和标准。
这是粥左罗老师《语音写作》一书的第三章:能力基建,这一篇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①心里突破:大脑为何抵触语音写作 ②朗读训练:从碎片表达到逻辑流输出 ③准确性训练:99%识别准确率的秘密工程 ④极速训练:让语速追上思维闪电 ⑤自信训练:从自我怀疑到创作心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陈欢老师《单干》一书的第五章,这一章主要讲了: ①河流模型 ②难而正确 ③做出选择就是进展 ④长期主义 ⑤先胜后战 ⑥投资于人 ⑦设好边界 ⑧小心暗礁。
这是一篇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知识概览的思维导图,主要讲了和纪念日有关的三个重要日期,以及选取的立场和标准。
这是粥左罗老师《语音写作》一书的第三章:能力基建,这一篇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①心里突破:大脑为何抵触语音写作 ②朗读训练:从碎片表达到逻辑流输出 ③准确性训练:99%识别准确率的秘密工程 ④极速训练:让语速追上思维闪电 ⑤自信训练:从自我怀疑到创作心流。
Part.01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理论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0日
第1章——初来乍到,如何读图
思维导图的读图顺序
了解主题
从中心开始读取中心主题
先读中心,可以避免跑题
中心主题帮助我们设置了思考的焦点
把握整体
从右上角45°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寻找主分支之间的内在联系
读取细节
先读父节点,再读子节点
先一般后具体
由内而外
识别关联
理解跨越不同分支的连线所代表的含义
例如很多软件中的“连接线”功能
修订补充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者的原图进行修订和补充
表达自己的见解,才是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潜规则”
阅读顺序
顺时针阅读
右上
右下
左下
左上
一种相对标准的排版,有利于与他人交流
自用的图就随意,不拘泥于形式
逻辑关系
下级节点
包含
从属
示例
层次关系
同级节点
并列
没有顺序要求
顺序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1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理论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0日
第2章——追根溯源:思维导图发明的故事
传奇的博赞——思维导图之父
东尼·博赞
生卒年
1942~2019
出生地
英国伦敦
毕业院校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拥有身份
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
世界大脑先生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超级作家、顶级演讲家和企业顾问
成就
曾因帮助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
曾在英国BBC电视台主持《开动大脑》系列节目
在英国独立电视台主持《打开思维》系列节目
线性笔记的不足
常见笔记类型
段落式
完整记录
条列式
段落式的改版
以列表形式记录条目
大纲式
按层级、次序记录
包含主分类和次分类
段落式笔记
不足
埋没关键词
不易记忆
浪费时间
不能有效刺激大脑
优秀的笔记
看似混乱,实则内容丰富
大量使用图像、图标、颜色、线条
分发挥了联想、想象和创造力
建立起的是知识网络
非线性笔记
思维导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参考
心理学
神经生理学
知道了人类大脑中有数以万亿计的脑细胞
让脑细胞协同工作,效率更好
灵感
思维导图的结构,就是参照了大脑的神经结构回路制作而成的
思维导图的优势
思维导图的5个基本特征
焦点集中
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像上
要能够突出中心
使用大图、大字
使用醒目的配色
主干发散
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像向四周发射
能清晰识别主干,要用一定的加粗
层次分明
导图内容是按照知识内部的结构进行分级加工的
内容位置
重要、关联大
靠近导图中心
次要、关联小
放在导图边缘
节点相连
思维导图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线条连接成了一个整体
每一条连线都代表着一条思考路径
多样设计
使用颜色、形状、代码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1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理论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0日
第3章——一探虚实:东尼·博赞的记忆术
记忆的类型与过程
记忆类型
感觉记忆
瞬时(短时)记忆,容量大
保持时间很短
侧重于信息的存储
工作记忆
提取非常高效
容量有限,且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存时间很短
工作记忆,是记忆系统的枢纽
长时记忆
容量几乎无限
记忆解读
记
把外在刺激通过感觉记忆接收 再通过工作记忆加工编码 然后存储到长时记忆
存储信息
输入
忆
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到工作记忆,然后参与加工
提取信息
输出
再认
回想
记忆的最关键环节——工作记忆加工编码
关于遗忘
遗忘的三种可能
没有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中前后信息产生了冲突干扰
前摄抑制
旧知识干扰新知识
倒摄抑制
新知识干扰旧知识
长时记忆提取障碍
图尔文的提取失败说
良好的记忆能力
需要高质量的编码
需要丰富的、精准的提取线索
规避前后信息的冲突干扰
博赞记忆术
核心
联想
想象
总体分为两类
连接法
通过编故事的方法将要记忆的词汇依次连接
挂钩法
把要记忆的词汇分别连接在熟悉的记忆桩上
根据记忆桩的不同,挂钩法又可以细分: ①数字形状法(以数字形状为记忆桩) ②数字谐音法(以数字谐音为记忆桩) ③罗马房间法(以房间和房间里的家具为记忆桩) ④字母法(以字母的谐音或形状为记忆桩)
优势
丰富的提取线索
不足
无意义低质量编码带来干扰
博赞记忆术的记忆效果通常表现为短期性
荒诞联想和想象所借用的提取线索都是临时建构的 其内在关系并非现实中存在的 因此提取线索容易丢失
同样的记忆桩记忆下一组词汇会对上一组形成干扰,甚至覆盖掉上一组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1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理论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0日
第4章——何以有效:思维导图的理论解释
意义学习理论与思维导图
意义学习
提出者
奥苏贝尔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观点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则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相反观点 机械学习——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相互隔离
条件
学生表现出意义学习的心向
表现出在新学内容与已有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
学习内容对学生有潜在意义
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概念图
通过连接词清晰地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只通过连线表示概念间存在关系
相对来说
概念图是精准的意义学习工具
思维导图是模糊的意义学习工具
认知负荷理论与思维导图
认知负荷理论
提出者
Sweller
观点
工作记忆负荷最小,并最有利于促进工作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学习最为高效
组块
概念
记忆容量的测量单位
扩容性
短时记忆信息可通过加大每一组块容量而得到扩充和提高
差异性
组块内部组织水平或对信息再编码的方式不同,则相应的组块所包含的信息量也不同
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
只能同时存储7±2(5~9)个组块
组块化
根据个人经验将记忆材料中孤立、项目较小的组块组合,形成更大组块
组块化是记忆活动中最重要、最一般的方法, 它能转换记忆单元,将较小的记忆材料结合成较大的记忆单元
信息的建构和综合的过程
意义组块
利用储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们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
优化组块方式是提高短时记忆水平的先决条件
双重编码理论与思维导图
双重编码理论
提出者
Paivio
概念
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
该理论试图把语言和非语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观点
人的认知系统由两套编码组成
言语编码
表征单元:词元
词元,指任何以语言为形式所感知的信息的编码表征单元, 以关联和层次的形式组织
顺序回忆效果比较好
非言语编码
表征词元:象元
象元,指任何非语言形式所感知事物、事件及情景的编码表征单元, 以部分整体关系组织
自由回忆效果比较好
一图胜千言
卡皮克记忆理论与思维导图
卡皮克记忆理论
提出者
杰弗里·卡皮克
观点
重复学习对延迟的回忆(一周后)没有效果,但重复测试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回忆
提取,对巩固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进行“提取练习”,而不是一遍遍地研读书本
绘制思维导图,就是将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1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理论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1日
第5章——刨根问底:何为非线性
从线性思考到非线性思考
线性思维
特点
直线、单向、单维、缺乏变化
典型
逻辑思维
优点
有助于深入思考,探究到事物的本质
线性思维是最终目的
非线性思维
特点
相互连接、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
典型
发散性思维
系统思维
优点
有助于拓展思路,看到事物的普遍联系
非线性思维是辅助手段
认知纠正
哪种思维模式更好
没有固定答案
根据思考目的不同,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各有利弊
线性思维
非线性思维
思维导图就是非线性思维工具,帮助人们促进思维发散,拓宽思维广度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1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理论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1日
第6章——目标手段:思维导图的新定义
博赞式思维导图及其不足
思维模式偏颇
强调自由联想和想象,过于注重思维发散
轻视思维的聚敛,导致成图往往缺乏内在逻辑性
思维导图的核心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
可视化
让本来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看得更清晰
细分类型
科学计算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
知识可视化
整理和呈现客观的知识结构
相对来说,更注重结果
思维可视化
展示思考过程和思考结果
相对来说,更注重过程
思维导图的功能
思维激发
联想
在对象和对象之间建立联系
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
想象
丰富对象的属性,让其形象更加丰满
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
思维整理
类似于计算机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让信息从无序到有序
理清层级和顺序关系
提取利用会越迅速
思维导图如何提升思维质量的概念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为目的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工具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