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城乡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节 城市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第四节 城镇化及其发展,第三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内涵,第二节 城市与乡村。
编辑于2024-11-17 20:23:32这是一篇关于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经纬总结,第十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第十节 其他主要专项规划,第九节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第八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七节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六节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第五节 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第四节 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基础,第三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基本要求。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城镇体系规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二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三节 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节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经纬总结,第十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第十节 其他主要专项规划,第九节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第八节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七节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六节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第五节 城镇空间发展布局规划,第四节 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基础,第三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基本要求。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城镇体系规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二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三节 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节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1.城市的概念
城市的产生
从军事防御到商品交换为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
有城垣防御的不一定是城市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剩余品交换和争夺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
概念
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产生定义
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第一次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第三次商业从手工业分离
城市是在城与市功能叠加基础上,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多样化客观实体
城市功能定义
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的场所
城市集聚定义
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有人口集聚的不一定是城市,农村
城市区域定义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与周围区域保持密切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
城市景观定义
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多样化、建筑物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城市系统定义
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复合的巨系统
2.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城市与乡村是人类聚落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城乡之间界限日益模糊,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
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城市集聚效益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
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古代-明确空间限定城墙、壕沟;现代-功能性地域;未来-继续变化
城市具有系统性
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空间环境、要素流动子系统等
3.当今城市地域新类型
大都市区
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
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与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
城镇化较高阶段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美国最早采用大都市区概念的国家
其他国家
加拿大—国情调查大都市区
英国—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大都市经济劳动区
澳大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
瑞典—劳动市场区
日本—都市圈
大都市带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年提出
有许多都市区连城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
六个大都市带
美国东北部
大湖都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英格兰大都市带
西北欧大都市带
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
三个可能成为大都市带地区
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组成的复合体
米兰—都灵—热那亚三角区
洛杉矶为中心,北到旧金山湾,南到美国墨西哥边界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全球城市区域
全球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空间现象
全球城市区域是以全球城市(或具有全球城市功能的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不是以一般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
全球城市区域是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而非单一核心的城市区域
多个中心之间形成基于专业化的内在联系,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城市区域
这种发展趋势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发展中国家也有这种趋势
第二节 城市与乡村
1.城市乡村的差别与联系
基本区别
集聚规模的差异
生产效率的差异
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职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造成城乡生产力结构的根本区别
职能的差异
城市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文化观念的差异
物质形态的差异
基本联系
物质联系
公路网、铁路网、水网、生态相互联系
经济联系
市场形式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流、资本流动、生产联系、消费和购物形式、收入流、行业结构和地区间商品流动
人口移动联系
临时和永久性人口流动、通勤
技术联系
技术相互依赖,灌溉系统、通信系统
社会作用联系
访问形式、亲戚关系、仪式、宗教行为、社会团体相互作用
服务联系
能量流和网络、信用和金融网络、教育培训、医疗、职业、商业和技术服务形式、交通服务形式
政治-行政组织联系
结构关系、政府预算流,组织相互依赖性、权利一一监督形式
2.城乡划分与建制体系
城乡聚落的划分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为定义城镇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城乡的划分,各国各地区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但各国对城乡标准的制定基本离不开城镇的基本特征
很难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划出一条有严格科学意义的界限
因为乡村到城市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有的甚至是交错的。这中间并不存在一个乡村消失和城市开始的明显标志点
城市本身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市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在空间上日趋广泛,在内容上日益复杂,使划分城乡界限又增加了难度
我国城市建制体系
我国的市镇设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标准
聚集人口规模
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往往是市镇设置中的重要考虑内容
《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
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I 型小城市
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
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I型大城市
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我国市制的基本特点
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
地域类型
直辖市(国家管)
省(或自治区)辖设区市(有无立法权)
不设区市(自治州辖市)
行政等级
省级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副省级
地级(省管)
县级(市管)
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广域型市制:地域+地区相结合)
3.我国城乡发展总体现状
城乡关系演变基本历程
城乡差异基本现状
城乡结构的" 二元化"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
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
第三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
公元前3000年左右
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
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之路
科技革命和创新
科学技术是推动城市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全球化与新经济
全球经济带动新产业,存进城市发展
城市文化特质
构筑人才高地,城市文化特质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2.城市发展阶段及其差异
农业社会城市(农业时代)
农业依赖,城市数量、规模及职能有限,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西方市民社会(我国早期没有)
工业社会城市(工业时代)
工业革命,工业化。城市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产生城镇化浪潮,城市成为经济发展中心。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生态失衡等诸多城市问题
后工业社会城市(生态时代)
服务业,城市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多元化
3.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利于城乡区域的发展互动
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
从生产性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大都市带,城市连绵带
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体现在城市选址
城市空间特色
空间环境质量
社会文化因素
居民行为方式
文化价值观念
经济与技术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建构方式
政策制度因素
行政区划
投资区位
城镇化战略
城建政策
经济政策
城市规划
权力干预
第四节 城镇化及其发展
1.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城镇化基本概念与内涵
是一个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有形
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
人口集中
城镇人口比重增大
城镇密度加大
城镇规模扩大
空间形态改变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用地功能分化
土地景观变化(大量建筑物,构筑物出现)
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
一产向二三产转变
社会组织结构变化
分散的家庭到集体的街道
个体的,自给自营到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和集团
无形
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城镇化水平测度
数量
城镇常住人口与区域总人口比例——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人口的集聚程度,又反映了劳动力的转移程度
计算公式:P U=U/P
P U—城市化水平或城镇化率
U—城镇常住人口
P—区域总人口
质量
质量指标更反映发展水平
2.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
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
农村剩余贡献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农业剩余贡献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工业化推进
城镇化进程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变化的
比较利益驱动
城市的拉力
乡村的推力
制度变迁促进
制度变迁对于城镇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的加速或滞缓作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市场机制导向
市场的一个重要自发作用就是推动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配置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影响包括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常同时叠加与一个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之中
城乡规划调控
合理运用城乡规划调控手段,可以实现空间等要素资源的集约利用,引导区域城镇合理布局
城镇化的基本阶段
集聚城镇化阶段
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向集聚
郊区化阶段
显著特点是住宅、商务服务部门、事务部门以及大量就业岗位相继向城市郊区迁移
逆城镇化阶段
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出现了大都市区人口负增长的局面,通勤半径扩大至100km左右
再城镇化阶段
面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吸引一部分特定人口从郊区回流到中心城市(城市更新,改造,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处于该阶段)
3.我国城镇化的历程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总体历程
城镇化启动阶段( 1949-1957 ) —新中国成立
城镇化波动阶段( 1958-1965 ) —大跃进
城镇化停滞阶段( 1966-1978 ) —十年动乱
快速发展阶段( 1979-至今)
我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
商品短期时期的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
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积累了地方经济基础,有效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也带来了布局分散,投资效率低等问题
市场经济早期的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
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现状特征
大起大落——持续加速健康发展
城镇化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总体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
各级城市普遍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区域中心城市接驳世界经济的空间单元
部分城市逐步走向国际化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东部沿海地区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中西部将不断加速
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城镇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吸收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主战场
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出现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推进健康城镇化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
依靠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更注重城市整体质量的提高,追求高质量的城镇化
第五节 城市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
1.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城市和它所在区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也要受到相关区域的资源与其他发展条件的制约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和区域共同构成了统一、开放的巨系统,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越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强
在全球竞争时代,区域的角色与作用正在发挥着巨大的变化,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区域一体化
城市是区域发展中的核心
城市不能脱离开区域,孤立发展,城市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
城市对其所在区域发挥着辐射和吸收作用
2.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与非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力,并且基本经济部类的发展对从属经济部类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和累积的反复过程——基本经济部类的乘数效应
区域中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
通过城市这一重要的节点,资源、技术、劳动力、资本快速聚集并相互作用,从而使城市在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带动区域、国家、甚至是超国家尺度的空间经济发展
3.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城市最显著的特点是人口密集,因此社会问题集中发生在城市里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始终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市规划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城市规划也因而具有明确的公共政策属性
4.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资源坏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
城市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作用
资源环境对城市发展带来约束的同时,极大的促进人们优化发展模式,提升科技进步的意识和动力
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