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朴]法理学.法的运行论思维导图
2022文运李彬法理学课堂笔记。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编辑于2024-11-18 14:39:11法的运行论
法的渊源《立法法》
法律渊源
概念
形式渊源,效力渊源,
分类
法律正式渊源
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世界)
制定法 国际条约 国际管理 习惯法[能不选就不选](我国)
司法解释理论上不是法律渊源;从立法和司法实际看是正式法律渊源
非正式渊源
习惯 判例 宗教 法律学说 道德原则(世界)
习惯 判例 判例法 政策 (我国)
我国的法律渊源(立法法)
国内正式
宪法
制宪主体人民
制宪机关第一届第一次(临时)
修宪全人大
文字和内容都变
权力大找人大
释宪全人大
只内容变
权力小找全人常
法律
分类
基本法律:全人大
三实体三诉讼宪法性法律文件
全人大闭会期间,全人常有权部分修改
全人大闭会期间,全人大授权全人常制定基本法律
非基本法律:全人常
法律保留 (只能自己用)
相对保留(有例外的)
全人大及常有权授权
国务院制定
内容:主权 人大及政府法院 民族自治 税种税率 非国有财产征收 基本经济制定(财税海金外) 其他
绝对保留
犯罪
政治权和人身权剥夺
司法制定(程序法)
犯罪相关绝对保留
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总理公布
行政机关不能有立法权,只能临时立法
职权制定
授权制定
期限不超过5年
地方2年
届满6月前报告决定授权
续展权
地方性法规
一般性地方性法规
省级(完全能力)市级(限制能力)人大人常
内容:城乡 环保 历史文化
规则:市级找省级人常合法性审查;省人常4个月内(经常在家的监护人)批准后生效
批准一律找上级
民族自治法规
来源于自治权,带自治两个字,自治区州县人大
区报全人常;州县报省人常
权力太大,一律批准后生效
变通性/能抵触
可变: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规定
不能变:宪法,专门制定的(带民族),法律法规基本原则
法律法规可以变,宪民基专不能变
人常不是自治机关(不能自己出现)人大才能制定,人常不能制定
自治条例:综合性;单行条例
经济特区法规
全人大授权
可变:法律,行政法规 地方性规定
不能变:宪法,专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基本原则
法律法规可以变,宪民基专不能变
无须批准
规章
地方政府设立,地方性法规的范围内
实施满2年
无续展权
内容上格式条款(政府永远不赚)
国际条约和惯例,签订或加入
立法程序
提案
相同
两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三法(三法司,最高法 最高检 国家监察委)
不同
全人大
主席团
全人常,专委会
1团30人
全人常
委员长会议
专委会
10常委
人大人常要提案,两央三法都能管;三个不同要记牢,主持小弟和个人
可行性评估
专业性强,论证会,专家部门
科学立法
重大分歧,听证会,基层和群体代表
座谈会,基层
民主立法
审议
审议方式
全人大(包括宪法及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
不能采用全体会议形式审议
全人常(包括宪法及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
可以全体会议
审议过程
全人大
听取
分组
统一
表决
全人常(3读)
一般应当(可以)三次审议才表决
意见一致,2次
修改+意见一致,1次
审议结果
(交付表决前)撤回:终止审议
不撤回
意见统一
不统一,交给小弟
全人大给全人常
全人常给宪法法律委,暂不交付2年终止
表决通过
全过半通过
全人常可单独表决
公布
法律
国家主席
标准文本:全人常公报
行政法规
国务院
标准文本:国务院公报
宪法修正案
全人大主席团
法律解释
全人大常委会(宪法法律的解释机关)
效力冲突解决
上下级
中央 宪法行其
地方:上级地方>下级
行政
地方性法规大于(同级或下级)政府规章
上级政府大于下级政府
听上级,听同级最低上级
宪法(人民)
法律(全人大)
行政法规(国务院)
部门规章(国务院儿子)
省地方法规(地方人大)侄儿
省规章
市级地方性法规
市级规章
不能护犊子
国务院可以决定用地方性法规
用部门规章要全人常裁决
谁授权谁裁决
立法审查
备案
原则:和所有大哥说一声
1.找起点,从批准机关(或自己)往上数,不含自己
2.逐级往上,各级人大不备案
3.找终点,行政制定找国务院,立法制定找全人常
改变与撤销
审查主体
1.找制定机关(批准机关或本人)
2.找上级(每个上级都能管,人大例外)
3.找同级(政府找人常,人常找人大)
人大只管自己人常
政府上级同人常
民族法规留中央
手段
人常只撤销
民族只撤不能改
内容
不合法撤销,不适当(不合法不合理)改撤
规章一律不适当
法律效力
法的约束力
强制力
保障力
效力等级
上位优于下位
特别优于一般
新法优于旧法
同一位阶
新一般和旧特别冲突找制定主体和上级
效力范围
对人
属地
属人
保护
双重犯罪,重罪
折中
空间
主权
旗国
时间
生效日到终止日
从旧兼从轻
默示废止,同名新法出现
法律分类
一般分类
成文法,有法条
实体法程序法,内容的不同
根本法(宪法)普通法,地位效力等
一般法特别法,适用范围,相对而言
国内法和国际法,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
法系分类
公法(中国公)强
私法 (民商法)
兼备公私(劳动法,经济法)
普通法(英国 法官判决 判例法)
衡平法(特例,很少)
立法
立法概述
概念
狭义立法创制认可
广义立法(默认)包括修改废止
特征
立法体制
概念
中央地方
中央内部之间,地方之间
我国
一元 全人大及其常委会
两级 中央地方
多层次 中央立法 地方立法 行政立法
原因
单一制,相对集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多
改革开放,必须给行政机关
立法原则
合宪和法制统一
合宪原则
主体内容程序合宪
法制统一原则
不矛盾
民主原则
科学原则
立法程序
概念
特点
我国法律制定程序
提出
审议
表决通过
公布
法律实施
概述
法律实施
执法司法守法及法律监督,从抽象到具体,从应然到实然
意义
实现法的作用和目的
建设法治国家(1.制定好法,2.严格实施)
评价
法律实现
含义
法律实现是实施活动的直接目的
不同于法的实效
实施的过程性 与法的实效的结果性的结合
法的实现=法的实施+法的实效
意义
影响因素
执法
概述
广义(执法+司法)
特征
主体特定
内容广泛
主动,单方面
最大区别于司法
国家权威性
程序性
原则(主观题再考可能性不大)
依法行政原则
法无授权即禁止
合理性原则
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
合情合理
客观充分的事实依据
程序公正
比例原则
适当性
理由正当
必要性
必要的度
能不就不
比例性
衡量利益和损失
能少就少
正当程序原则
讲求效率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
行政信息真实
保护公民信赖利益
权责统一原则
行政效能
行政责任
司法
概念
法的适用,审判权和检察权
特征
原则
司法法治
司法平等
适用平等
立法不平等
司法独立
专属性 独立性 合法性
监督表现
党的领导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
上下级同级之间
舆论及其他机关
司法责任
司法侵害,应承担责任
司法公正原则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司法本质要求和终极价值准则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公信力
司法体制改革
国家司法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方向和原则
当前司法改革主要任务
公正司法
全民法治观念
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司法公信力
含义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
意义
3事关
3坚持
改革要求
完善制度
优化配置
公正司法
人民参法
人权保障
加强监督
守法
概念
广义(守法司法执法)
狭义
积极
消极守法(不违法)
要素
主体
包括政党
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
范围
规范性文件和非规范~
内容
义务
权利
状态
最低不违法
中层依法办事
高级外在内在符合法
法律监督
概念
当代中国
国家监督
权力机关
司法机关
检察机关
审判
行政机关
社会监督
党(中纪委)
社会组织(政协)
舆论
群众,人民直接监督
2018监察法(考过)
意义
思想
原则
内容
法律职业与法律方法
法律职业(考过)
概念
狭义法检律
特点:技能 伦理 自治 准入
分类
法官 检查官 律师 其他
职业伦理与任职条件
伦理:职业实践中需遵守的道德律
条件
法律解释
(法律方法=解释推理论证)
概念
定义
实施的前提
特点
法律规定
具体案件
价值取向
解释学循环的制约
必要性
法律的抽象性概括性
认识和利益的差别,不同理解
立法缺憾
法律稳定性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普法,法制教育
分类
效力
正式
立法>司法>行政解释
非正式
学理解释
尺度
限制
扩充
字面
方法
文义
优先用文义解释,再用其他
文字含义和立法者意志
通常结果不合理
历史
制定时间地点背景
体系
整个体系或所属部门
和其他法条或体系互动
目的
制定时的目的或当前条件下的需求
社会学
社会效果和利益
比较法
和国外比较
当代中国
立法解释
(狭义)全人大对宪法法律的解释
宪法解释效力等同宪法
地方解释权:省人常对地方法规解释
司法解释
分类
审判解释 最高法
检察解释 最高检
联合解释 协调配合
作用
概况和原则来具体内容
适用社会情况变化
适用法律的疑问作出解释
各级法院之间
弥补立法
行政解释
国务院和主管机关
非审判和检察工作
范围:国务院自己制定的法规
效力冲突: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
法律推理
概念
已知推未知
法律运用中的思维活动
特征
法律运用
法律与事实
科学方法
提供正当理由
涉及利害关系
推理方式
形式推理(分析)
演绎推理
大前提法律规则
小前提 案件事实
结论:判决
一般到特殊;必然性推理;主要成文法适用
归纳推理(立法活动)
观察总结找规律
特殊到一般;或然性;实质立法;主要判例法适用
类比推理
观察 经验 结论
个别到个别;或然性;事实相似推定结果相似;主要判例法适用
实质推理(辩证,合理性推理)
矛盾的大前提或没有大前提
解决复杂
客观事实的基础
根据价值,目的,道德等等判断
步骤:1.找最佳大前提,2.用大前提形式推理
法律论证(选择题)
含义
概念
对结论正当性论证
多个法律主张最佳选择
合情理论证
组成
法律问题
事实问题
正当性标准
内容融贯性
内在一致外在连贯
与法律体系的内外一致
程序合理
依据客观,逻辑有效
结论可接受
总结:法外因素
法律关系
含义及分类
概念
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法律事实
特征
依法建立的社会关系
法规范是前提
被保护的社会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
权利义务
规范实现
人与人之间存在
体现意志性
国家意志为主
参与者意志为辅
一定体现国家意志,不一定体现参与者意志
国家意志和法律关系参加者意志相互作用
子主题
子主题
客观性表现
子主题
子主题
和法律规范的区别
表现形式
规范是可能性
法律关系是具体现实的
指向对象
规范抽象,同一类人
法律关系具体的
法律关系分类
基本
第一性,宪法及法律文件
普通
第一性,
诉讼法律关系
第二性,破坏了基本普通才会产生
两两之间都有诉讼关系
法律地位
平权型
当事人有权放弃,民商关系
劳务合同
隶属型
当事人没有选择放弃权,行政关系
劳动合同;子女父母;学生和学校
主体特定化
绝对(物权)
确认性
义务主体不特定
相对(债权)
创设性法律关系
某人对某人
调整性
合法行为
第一性
保护性
违法行为(犯罪违约也算)
第二性
构成要素特性
主体
特性
法律性
社会性
分类
权利能力
有资格
一般
特殊权利能力,有限制
结婚(22,20);选举(18);当主席(45)
行为能力
能不能自己干
内容
权利
权利义务有同一性
对象同一
关系同一
权利有界限,不能滥用
我国是权利本位,权利是目的
义务
相互关系
客体(选择)
概念
分类
物
法律认可
人认识控制
物质利益
独立性
行为
积极消极;作为不作为
精神产品
人身利益
不得滥用放弃
数据信息
有价值的数据情报
产生变更及消灭
条件
抽象:法律规范存在
子主题
法律事实
两个以上法律关系,事实构成
根据权利主体当事人意志
法律事件
无关意志
绝对事件
自然原因
相对事件
人的行为
法律行为
法律责任与制裁(选择)
责任
概念
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承担的某种后果
特点
义务存在为前提
责任方式,不利后果
内在逻辑(因果)
国家强制力保障
分类
刑事
民事
行政
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行政责任,精神责任,财产责任,人身责任
违宪责任
国家机关承担
构成
责任主体
违法行为
损害结果
因果关系
主观过错
归责免责
归责原则
责任法定
因果联系
责任与处罚相称
责任自负
包括责任转承
免责
与无责区别:本来有,免除
部分免责也算免责
条件
时效免责
不诉免责
自首立功免责
部分免责
有效补救
犯罪中止
自助免责
私力救济(例外)
制裁
概念
强制性惩罚措施
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制裁,有法律制裁一定有法律责任
种类
刑事制裁
民事制裁
行政制裁
政务处分(对自己人)
警告
对公职人员,由各级监察机关
行政处罚
违宪制裁
法治
法治概述
概念
含义
法治与法制
法治与人治
法治与民主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
法治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意义
内涵
内容
党,人民,依法治国
民主
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 核心价值
(传统)以德治国
(道德)良法善治
(实践)推进建设 治理体系
(方法)改革开放
法与社会
一般关系
相互作用
物质生活条件最终决定
法与社会和谐(少)
法与社会发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法与经济
法与经济基础
经济决定
法反作用
市场经济
主体独立(有商人)
契约(买卖)
竞争(有市场)
宏观调控(解决竞争)
秩序(调控结果)
开放(最终目的)
科技
科技对法影响
依据
领域
概念
机制
法对科技
环境
组织活动
鼓励发展
法与政治
法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