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非常详尽并且简明扼要的梳理了相关知识点。非常值得学习,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4-11-19 16:44:19现当代文学
1949--1976年文学思潮
1949年7月2日至19日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持续开展文学活动
“十七年”文学中连续不断的批判、斗争形成的文学运动,就是文学为时代政治服务的集中体现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与反对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
双百方针与文艺界反右运动
文艺大跃进
文学大革命文学思潮
三突出原则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批判“文艺黑线专政”
“黑八论”:即“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反“题材决定”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和“离经叛道”论
革命样板戏运动
八大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文革”时期主流文学思潮的特点
第一,极端政治功利主义
第二,极端乌托邦空想色彩
第三,极端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自闭意识
第四,高度组织化的实践形态
文学与文学界的浩劫
“文化大革命”中,“左”祸横行,形成了带有鲜明专制主义色彩的激进主义的文运动与文艺思潮
地下文艺思潮的涌动
“文革”期间尤其是在后期,除了轰轰烈烈的主流文学运动之外,具有异端色彩和叛逆精神的地下文艺思潮也在涌动着。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手抄本小说,二是以知青为主体的地下诗歌
50年代、60年代小说
概述
以阶级革命论为核心的人学思想,以政治服务为核心的文学观念
工农兵作为革命的主导力量,要求作为人物塑造的中心任务来对待
农村题材小说
作家:赵树理、周立波、柳青、马烽、李准、王汶石、浩然等
新时代工业化建设作品
《铁水奔流》(周立波)、《五月的矿山》(萧军)、《百栋成钢》(女芜)、《乘风破浪》(草明)、《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等
赵树理
创作了当代文坛第一部反映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三里湾》
取材地域集中,具有鲜明的山西地方色彩
坚持重生活出发写人物热情歌颂农民。在新时代中的成长,反对脱离实际的拔高英雄人物
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
李准
《不能走那条路》《夜走骆驼岭》《贵宾来了》《李双双小传》《耕云记》
周立波
《山乡巨变》
首先创作了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
革命历史小说
代表性作品有《红旗谱》(梁斌)、《红日》(吴强)等:另一类则是《林海雪原》(曲波)、《铁道游击队》(知侠)、《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敌后武工队》(冯志)、《烈火金刚》(刘流)
杜鹏程
1954年出版的《保卫延安》,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直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长篇小说
吴强
《红日》是继《保卫延安》之后,战争题材小说的新发展
梁斌
《红旗谱》具有标志意义的小说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
茹志鹃
作品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春暖时节》《如愿》等
擅长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在取材上往往从小处着眼,勾画有意味的人物、生活恻隐,善于细致、深入的探索人物的思想情感与心理变化,在普遍追求宏大严肃的风格的文学时代是文坛上难得的清风
代表作品
《创业史》
作者:柳青
代表作:《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
①把探索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作为自己创作的主体和艺术使命,这也是他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 ②把坚持现实主义传统作为自己创作的原则和准绳
这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的“史诗性”“纪念碑”式的创作
艺术特色:有丰富的细节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独特的议论风格,优美的艺术语言
《青春之歌》
作者:杨沫
表现小资产阶级调情的林道静和作为革命者的林道静之间艺术落差很明显。小说后半部分失去了动人的力量,过于概念化平铺直叙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作者:王蒙
是干预生活的小说及其他各类文学中的翘楚
宗璞《红豆》、《小巷深处》,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历史题材创作的高潮
主要有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鲁亮侪摘印》,冯至的《白发生黑丝》
历史文学既可视为对当代生活的一种特殊“回避”,也常被理解成“象征性或‘影射性?的叙述”
50年代、60年代诗歌 戏剧 散文
诗歌
诗坛重组
从国统区走进当代的诗人
郭沫若、臧克家、冯至、卞之琳、袁水拍、力扬等,以及七月派诗人和后来被称作九叶诗派的成员们
郭沫若的《新华颂》《长春集》《潮汐集》《东风集》《百花齐放》等大量诗集
是在国统区开始自己的创作并成名,后来转入解放区
有艾青、田间和何其芳等
艾青在《人民文学》《诗刊》等发表诗作近百首
田间的《赶车传》《蓝妮》《石不烂》《毛主席》《金不换》《金娃》《乐园歌》
在解放区土生土长的诗人
有李季、阮章竞、张志民等
李季《玉门诗抄》和长篇叙事诗《杨高传》为代表
阮章竞有《新塞外行》《乌兰察布》《万里东风古塞行》《新黄河赞》《钢都颂》等系列组诗和叙事长诗《白云鄂博交响诗》
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通过创作确立自己在诗坛重要地位的诗人
有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公刘、白桦、李瑛、邵燕祥、流沙河等
政治抒情诗
代表人物:郭小川和贺敬之
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有两类
以《放声歌唱》(1956)、《十年颂歌》(1959)、《雷锋之歌》(1963)为代表的大型抒情诗
以《回延安》(1956)、《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1963)等片断式的抒情短歌
郭小川
《致青年公民》、叙事诗《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以及抒情诗《山中》《致大海》《望星空》等
新生活叙事
公刘是西南边疆诗群中影响较大的一位
代表作:《佧佤山组诗》《西双版纳组诗》《西盟的早晨》和《向北方》
专注于抒写西北边疆生活并取得较大影响的诗人是闻捷
代表作组诗《吐鲁番情《博斯湖滨》《水兵的心》《果子沟山谣》《撒在十字路口的传单》和叙事诗《哈萨克民夜送“千里驹”》
戏剧
独幕剧与“第四种剧本”
独幕剧凭借形式轻快,灵活,易于掌控,便于推广,特别适合配合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成为当时话剧领域上最活跃的艺术。
“第四种剧本”他们突破了工人剧本,农民剧本,部队剧本充斥剧坛的状况,因此被称作第四剧本
“第四种剧本”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社会问题剧
《同甘共苦》、《洞箫横吹》和《布谷鸟又叫了》
历史翻案剧
有田汉的《关汉卿》(1958)和《文成公主》(1960)、郭沫若的《蔡文姬》(1959)和《武则天》(1960)、曹禺的《胆剑篇》(1961)等
在艺术上:包含诗意,具有民族化风格
田汉
《关汉卿》、《白蛇传》《文成公主》等
郭沫若编剧、焦菊隐的
《蔡文姬》是体现现代剧与话剧民族化的美学追求典型而成功的作品之一
老舍
有当代话剧的经典《茶馆》,《方珍珠》《龙须沟》《一家代表》《生日》《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神拳》等
社会主义教育剧
主要话剧作品有《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等)、《千万不要忘记》(丛深)、《第三个春天》(刘川)、《龙江颂》(江文等)、《年青的一代》(陈耘)、《南海长城》(赵寰)等
散文
散文变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散文首先出现了主事的变化,客观的纪实或叙事代替了主观的抒情,对外部新世界的高歌取代了对心灵的内宇宙的剖析与探素。
记叙或叙述主题的三类
一是对党和革命领袖的歌颂,如老舍的《我热爱新北京》、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
二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反映,洋溢着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回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靳以的《站在杨根思烈士碑前》、函子的《从上甘岭来》《和平博物馆》等
三是满怀自豪与自信地歌咏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丰功伟绩、新时代生活的好人好事,如李若冰的《在柴达木盆地》等
散文的两度活跃
双百方针前后的50年代中期
批评时弊的杂文
干预生活、揭露社会问题的特写、报告文学的创作
抒情散文的兴起
更多的关注日常生活,平凡事物,山水自然
1961年“散文年”
“燕山夜话”专栏,“三家村札记”专栏,“长短录”专栏
知识性散文与诗化散文
秦牧
写作特点是“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②。思想性与知识性相交融,思想统领知识,知识验证思想,是秦牧散文的自觉追求
刘白羽
散文的特点是充满战斗的豪情,追求诗意与政论的融合,是一种诗化的政论
注重思想观念对自然景象的升华,是他创造诗化意境的主要方式
杨朔
诗化抒情散文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特点:内容上与主流意识不偏不离的政治抒情,形式上的“物(景)一人(事)一理”结构或曰“入境一通幽一显志”布局,以及思维上的“(遇到)动情(事)一反复思索一形成意境”的三部曲
随笔与小品的余绪
周作人的“隔日谈”和“饭后随笔”
周瘦鹃以“姑苏书简”专栏的《花前琐记》《花前续记》《拈花集》等